寶寶腸脹氣,別只會做排氣操了!這5個方法也超有效

2021-01-08 悅好月子中心

當過月嫂的姐妹們都知道,「腸脹氣寶寶」這個詞的殺傷力有多大。

正常的小寶貝都是吃吃睡睡,最多餓醒了哭一會。可寶寶一旦出現腸脹氣,你的日子一下子就不得安生了。

「腸脹氣寶寶」在吃、睡、抱、躺等等所有事情上,都有著琢磨不透、難以安撫、近乎苛刻的訴求。

他們沒事兒的時候就各種抻、各種扭,憋得滿臉通紅,一副便秘痛苦的樣子。

便秘也就算了,他們還左哼哼右哼哼,甚至還撕心裂肺地大哭,仿佛是生離死別時的哭聲一樣;

到了晚上,他們還需要抱睡,沾床就醒,這簡直是人間酷刑......

新手月嫂和新手媽媽遇上「腸脹氣寶寶」根本招架不住。

那些心裡著急卻又無計可施的姐妹,只能在心裡默念:「小祖宗,你快點好起來吧,不然我就要瘋了......」

難怪一位新手月嫂跟我說:照顧過腸脹氣寶寶,才知道什麼叫劫後餘生。

「腸脹氣寶寶」確實很難護理,難點不僅在於,你很難迅速有效地幫助寶寶緩解腸脹氣,更在於,你經常很難辨認寶寶究竟是不是得了腸脹氣。

不過,姐妹們別慌,姐妹們的難處,一直都是月姐關心的重點。

在護理「腸脹氣寶寶」這件事情上,月姐總結了一些護理經驗,準保你再遇上「腸脹氣寶寶」的時候,氣定神閒不再慌張。

怎樣判斷寶寶是否出現「腸脹氣」?

對於新手媽媽和新手月嫂來說,很難區分寶寶是否存在腸脹氣。通常情況下,當寶寶出現腸脹氣的時候,會有這6種表現:

1、肚子咕咕叫,屁多,有時候還挺響,有時放屁還會帶屎;

2、大便次數異常,可多可少;有時大便還會帶泡泡;

3、寶寶愛和自己較勁,用力,伴有打挺的表現,小胳膊小腿亂蹬,有時小臉憋得通紅;

4、吃奶頻繁,母乳餵養的寶寶更明顯,迷迷糊糊的時候也一直想吃;

5、出現吐奶、漾奶的現象;

6、睡覺時間短,睡得不安穩,哭鬧多。

姐妹們可以注意排查,看寶寶是否存在以上6種情況,如果確實存在,就說明寶寶大概率就是出現了腸脹氣。

緩解「腸脹氣」,你可以嘗試這6個方法

判斷完症狀,接下來就要想辦法去緩解症狀了。

月姐根據實際護理經驗,總結了6種非常實用的護理方法,用過的姐妹都說好用。在這裡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姐妹們有幫助。

1、做做排氣操,屁屁連連放

排氣操能夠幫助寶寶增加腸胃蠕動、促進排氣

2、餵奶後多拍嗝

無論是母乳寶寶還是奶粉寶寶,吃完奶後一定要多拍嗝,通過打嗝的方式使腸胃的氣體由食道排出。

拍嗝方法有三種:

1)直立式:餵奶後把寶寶豎著抱起來,讓寶寶的頭靠在大人的肩膀上,然後手呈空心狀從下而上輕輕拍寶寶的後背,直到寶寶打了嗝;

2)端坐式:將寶寶坐位放在媽媽的腿上,媽媽用一隻手託住寶寶並注意支撐頭部,手呈空心狀由下至上,輕輕拍打背部;

3)側趴式:將寶寶頭高腳低、呈半俯臥位趴在媽媽的腿上,一手護住寶寶頭部,另一手呈空心狀由下至上,輕輕拍打背部。

3、用溫毛巾熱敷肚子,緩解不適

姐妹們可以嘗試用溫毛巾敷蓋寶寶腹部,通過熱敷肚子促進寶寶腸道蠕動,緩解脹氣帶來的不適。但注意毛巾溫度,不要燙傷寶寶。

4、讓寶寶適當多趴

趴臥,可以給寶寶適當的腹壓,這樣有利於寶寶緩解腸脹氣。

不過,無論是趴臥還是趴睡,都要有大人在一旁看護,以免發生窒息。

5、飛機抱,輔助排出腸胃空氣

飛機抱可以幫助寶寶排除腸胃中的空氣,緩解寶寶的脹氣和腸絞痛,但是這個方法不太適合未滿月的小嬰,兩個多月以後可以嘗試。

飛機抱時,左手呈八字手,把寶寶的小手護在胸前,託住寶寶的下巴,右手把寶寶內側的腿搭在左手臂上。

然後右手護著寶寶的頭、頸、肩,推動寶寶向左手臂趴過去,把寶寶抱起來貼向腹部。

右手從寶寶的內側肩部穿過,握住寶寶的外側大腿根部,讓寶寶面向外側,趴在右手臂上,左手撫摸寶寶的背部。

6、用聲音安撫

給寶寶一個安全的飛機抱的同時,可以在寶寶耳邊有節奏地發出「噓噓」的生硬,或下載一些白噪音,用來安撫寶寶的情緒。

月姐相信,只要姐妹們使用正確的手法,等不到這6種方法全部用完,寶寶的腸脹氣就可以有效緩解了。

如何有效預防腸脹氣呢?

雖說,對於小月齡的寶寶來說,腸脹氣是很常見,但大多數的「腸脹氣」還是因為護理者餵養不當或者護理不合理導致的,所以,想要預防寶寶腸脹氣,姐妹們可以從這樣幾個方面著手:

1、避免寶寶餓得太久再餵奶

如果寶寶餓得時間太長,等吃到奶時,他就會很著急、很用力,這樣寶寶就會吸進過多空氣。

要解決這個問題,建議對小月齡的寶寶堅持按需餵養,只要寶寶有飢餓的表情和反應就喂,否則,寶寶哭時間久了就會吸進過多空氣,導致腸脹氣。

2、餵奶姿勢要正確

餵奶姿勢如果不正確,也容易導致寶寶吸入過多空氣。所以餵奶時,要注意讓奶水充滿奶嘴的前端,不要有斜面,以免讓寶寶吸入空氣。

如果是母乳餵養,也要儘可能用手拖好寶寶的頭,讓寶寶的口唇緊密貼合媽媽乳頭,以減少吞咽空氣的可能性,同時,還要保證寶寶以最舒適的姿勢吃奶。

3、選擇大小合適的奶嘴

人工餵養的寶寶,建議按寶寶月齡選擇合適的奶瓶和奶嘴,避免奶嘴孔過大。

4、寶媽要注意飲食,避免吃寒涼、易脹氣食物

吃母乳的寶寶,寶媽的飲食也需要注意。應該避免吃寒涼食物或者容易脹氣的食物,比如大豆、黃豆、豆腐等,否則,寶媽產生的奶水,寶寶也很難消化,容易出現腸脹氣。

相關焦點

  • 肚子脹氣怎麼辦,這幾個方法快速排氣很輕鬆!
    肚子脹氣怎麼辦,這幾個方法快速排氣很輕鬆!雖然說是肚子脹氣,其實是腸道出現了多餘的氣體。正常人的腸道裡每天都會產生大約7—10升的氣體,這些氣體大多都被人體重新吸收,只有少部分會以打嗝或放屁的形式從體內排出,一般每天這樣的事會發生10—18次。
  • 腸脹氣排氣操隨便做?當心寶寶髖關節有問題
    但是,最近有頭條粉絲私信我:張大夫,為什麼別人家的寶寶腸脹氣都很喜歡做排氣操,即使是在哼唧或者哭鬧時,一做排氣操就立馬不哭了~~~可是,我家寶寶每次做排氣操(雙側髖關節交替屈伸),反而哭的更厲害或者表情很痛苦的樣子,這到底是怎麼了?到底要看什麼科?
  • 滿月的寶寶肚子咕咕叫、放屁多、愛哭鬧,是咋回事兒?試試八招
    便在媽媽群裡諮詢了下,問媽媽們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有個媽媽告訴她寶寶可能是有「腸脹氣」,讓她給寶寶按摩按摩肚子,她從網上又查了些關於腸脹氣的資料,發現好像還真是,然後學了些緩解的方法,給寶寶試了幾次,好像管用。其實,不僅是曉燕,很多新手媽媽都遇到這樣類似的問題吧,尤其是寶寶月齡較小的時候。網友媽媽的煩心事兒:我家寶貝這是怎麼了?
  • 寶寶哭鬧,蹬腿,臉通紅?孩子發生腸脹氣了,教你7招來應對
    曉芳是個新手媽媽,還在坐月子,但是這月子做得不太好,因為孩子經常哭鬧,白天晚上都會哭,搞得小芳壓根就沒睡好,而且曉芳發現孩子在哭鬧的時候還喜歡不停的蹬腳,哭得滿臉通紅。而曉芳的婆婆卻說,這是好事了,你看孩子老是蹬腳,以後腿肯定很長,大長腿。而曉芳聽這麼一說也很開心,孩子哭鬧也覺得沒這麼煩了。
  • 寶寶莫名其妙屁多、哭鬧不止,寶媽對照下這些原因,解決辦法在這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難道說小天生病了?各種的猜測讓媽媽寢食難安,是不是要去醫院看看去,媽媽擔心死了。在媽媽群裡諮詢了一下很多媽媽回復,說寶寶應該是腸脹氣,每次進食後需要幫助寶寶按摩肚子,這樣可以緩解不舒服的症狀,讓寶寶不至於哭泣。寶寶放屁多、肚子咕咕叫,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 哺乳期寶媽別吃這2種食物,不僅容易讓寶寶脹氣,還影響乳汁分泌
    很多女性如果是第一次懷孕,第一次帶娃,難免會在各個地方出錯,給寶寶的未來造成大大小小的影響,但假如多吸取過來人的經驗,那麼即使是新手媽媽,也能在育兒方面做的很好。就拿嬰兒脹氣這件事情來說,很多小寶寶剛出生才幾個月,特別容易脹氣,平時動不動就打嗝,吃東西也吃不香甜,睡眠也會受到影響,吃進去的食物不消化已經算是症狀輕的,嚴重的甚至還會引發嬰兒腸胃絞痛。脹氣一般來說是因為嬰兒在吃東西的時候吸入了過多的空氣,所以身體本能的想把這些多餘的氣體排出,便會讓寶寶一直打嗝。
  • 寶寶睡覺哼唧、一驚一乍?從這些方面找原因,才能幫助娃睡得更香
    很多細心的家長會發現,寶寶晚上在睡覺的時候,有時會出現手腳亂蹬的情況,有些父母以為是娃的大動作在發展,就不會太放在心上。其實,寶寶休息時四肢用力、手腳亂蹬除了是大動作在發展,這些因素也很關鍵,家長一定不能輕視,不然會危害他的健康。
  • 寶寶愛打嗝應該怎麼辦?6招預防寶寶打嗝,4方法讓寶寶停止打嗝!
    導語:寶寶的健康當然是家長們最關心的,還不會說話的寶寶不舒服的時候,只能靠哭鬧來引起家長的注意。打嗝是嬰兒期一種常見的症狀。有的嬰兒打嗝的時間可持續5—10分鐘,看起來非常痛苦,家長也就變得十分擔心。其實,打嗝本身對孩子的健康並無任何不良影響,沒必要過分擔心。人的成長需要一個過程,神經系統的發育同樣需要一個過程,一般情況,孩子3個月後,打嗝現象會自然好轉。
  • 寶寶屁多、屁臭、放屁蹦屎?兒科醫生:如果有這幾種屁,月嫂要警惕了!
    有些家長感覺好笑又忍不住擔心,這事到底正不正常,會不會是寶寶生病了... 其實主要原因有這幾點,家長們注意: 寶寶胃腸道系統發育不成熟,容易引起脹氣; 吃奶時姿勢不正確,吸入了大量的空氣; 母乳和配方奶中含有乳糖,乳糖被分解後會在寶寶體內產生大量氣體; 寶寶或哺乳寶媽吃了過多脹氣食物,如豆類、
  • 為啥寶寶滿月後經常哭鬧不止?原因和方法在這裡
    為啥寶寶滿月後經常哭鬧不止?原因和方法在這裡老話常說「一月睡,二月哭」,只知道這是寶寶發育規律的總結,卻不知道這話的具體原因,為什麼寶寶出生後2個月鬧得最兇,經常哭鬧不止呢?前段時間跟媽媽群的幾個寶媽嘮嗑,突然說起寶寶小時候的事情,有位寶媽說她家寶寶月子期間可乖了,每天都是吃了睡睡了吃,幾乎沒有哭鬧的情況,在家坐了一個月的月子,樓上樓下愣是不知道他們家有小寶寶。
  • 一哭就塞奶,新生寶寶被餵出腸梗阻
    寶寶在飢餓時,除了哭鬧,還會表現煩躁、砸吧嘴、或者搜尋,以及吃手指等情況,寶寶吃完後會安靜下來。腸絞痛、腸脹氣有個說法是「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在寶寶接近2月的時候,會出現無緣無故哭鬧的現象,多是因為寶寶出現腸絞痛或者腸脹氣。因為寶寶腸道功能發育不是很好,出現腹脹或者腹痛,讓寶寶不停大哭。
  • 寶寶拉肚子嘔吐怎麼辦?這5種方法用了很有效
    「寶寶在剛出現拉肚子的時候,通常是症狀較輕,如果沒有引起重視,很可能還會出現嘔吐的症狀,那麼寶寶拉肚子嘔吐怎麼辦最有效呢?」不可否認,藥物治療比任何方法都要快速、有效。(4)、每天讓寶寶喝2-3次,每次100-150毫升,輕度腹瀉1-2天即可止瀉,中度腹瀉2-3天即可止瀉。小貼士 :除了脫脂奶是6個月內拉肚子的寶寶可以吃的,焦米湯、蒸蘋果、胡蘿蔔湯都只能是6個月以上的寶寶才能吃。因為6個月內的寶寶消化系統尚未發育完全,很多東西都不能消化,需等到6個月後才能開始添加輔食。
  • 肚子經常脹氣,或是胃出問題了,平時這樣做可養胃
    肚子脹,和這幾件事有關!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有和小王一樣的情況,胃脹的感覺不好受,很多人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會出現胃脹的情況,凡時事出有因一.胃脹氣可能跟這些原因有關。1、 胃腸疾病很多人其實並不知道自己有胃腸方面的疾病,比如很多慢性胃炎。
  • 哺乳期的寶媽不要吃這兩樣東西,會讓寶寶脹氣,還影響營養的吸收
    哺乳期的寶媽不要吃這兩樣東西,會讓寶寶脹氣,還影響營養的吸收很多孕媽都有這樣的體會,就是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懷孕過程,終於將孩子生下來之後,滿以為自己可以休息一陣子了,可突然發現自己似乎比懷孕的時候更加得忙碌了,尤其是孩子每天還要從自己這裡獲取營養
  • 經常脹氣、打嗝、放屁,這樣正常嗎?
    打嗝、放屁、脹氣都與胃腸道的空氣有關,我們說話、吃飯、喝水都會吞下一些空氣。另外,食物於消化道分解後也會產生空氣。這些腸胃道的空氣讓我們感到肚子脹氣、也需要用放屁、打嗝等方式排出氣體。、腸躁症5、乳糖不耐症6、胃食道逆流想要減少打嗝或腹脹,你可以試試看以下方法:1、不要喝氣泡飲料或啤酒2、細嚼慢咽,才不會一口氣吞下大口空氣,多咀嚼幾下也能省去腸胃許多事
  • 寶寶常做的這五個「異常」動作,媽媽就要注意了,很可能是娃病了
    尤其是比較小的寶寶,因為經常側著喝奶的原因,有的時候溢出來的奶水會慢慢的流淌到寶寶的耳朵裡,就容易造成中耳炎的產生。當然如果寶寶小時候經常出現嗆奶或者是經常出現上呼吸道感染的話,那麼孩子出現中耳炎的機率也會很高。
  • 腸胃老是脹氣,感覺不消化怎麼辦?
    胃腸道脹氣是人們對消化不良引起的一系列症狀的總稱,消化不良多表現為飯後腹部疼痛或不適,常伴有噁心、噯氣、打嗝、肚子脹等。其中,噯氣、腹脹、腹痛、排氣過多、打嗝等多被認為是胃腸道脹氣。胃腸道的氣體經口排出為噯氣,經肛門排出為排氣,還有一部分可被腸壁吸收。
  • 女性在哺乳期間,這些食物最好要少吃,不然可能會導致寶寶脹氣
    都說十月懷胎,一朝分娩,但其實辛苦的不僅是懷孕期間,寶寶出生後更是要處處小心,時時謹慎,不僅是安全和身體方面,飲食更是尤為重要。很多寶媽第一次養寶寶,作為新手,她們很多東西都不懂,常常手忙腳亂、措手不及。很多寶媽可能不清楚,寶寶在剛出生時容易脹氣,甚至是腸胃痛。
  • 在給寶寶餵奶時,如何減少打嗝和吐奶的次數?教您小方法
    寶寶尤其是在吃奶的時候,因為吞咽過快,或著是吸入冷空氣後都有可能會出現打嗝、吐奶這一情況,由於寶寶此時的植物神經受到了相應的刺激,從而引起寶寶打嗝情況的發生,因此,家長對這件事也很頭疼,很重視寶寶打嗝和吐奶的現象,那麼,如何減少打嗝和吐奶的次數呢?
  • 多撫摸寶寶這些部位,他會越來越聰明,但要用對方法以免適得其反
    出生沒多久的小寶寶只會哭,吃和睡,不能和爸媽進行更多的互動,所以,很多新手父母都以為,這個時期只要管好寶寶的吃喝拉撒就行,不需要和他們進行過多的交流。其實,再小的孩子也需要爸媽的愛撫和逗弄,別以為孩子小不懂,多多撫摸,會讓他們更加聰明和有安全感。小嬰兒出生後,沒有子宮的保護,外界的環境會讓他們沒有安全感,爸爸媽媽經常溫柔地撫摸的話,會讓他們增加安全感,睡得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