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分享】OaAEP1酶-FPBA偶聯法在蛋白質標記中的應用

2021-02-27 鄭鵬課題組

大家好,今天與大家分享一篇2020年發表在Chem. Sci.上的文章Use of an asparaginyl endopeptidase for chemoenzymatic peptide and protein labeling,通訊作者是來自卡迪夫大學化學學院Louis Y. P. Luk教授.

從植物分離出的天冬醯胺基內肽酶(AEP)具有轉肽酶功能,是一種用於蛋白標記的理想生物催化劑。AEP水解C端的天冬醯胺或天冬醯胺殘基的肽鍵,接著催化連接N端親核的多肽。醯胺鍵OaAEP1是一種重要的AEP酶,最大的特點在於其出色的動力學特性和相對較短的識別序列(3個胺基酸,P1-P1』-P2』)。AEP酶廣泛用於蛋白標記,類似其他轉肽酶,通過AEP連接需要相對蛋白大大過量的標記物來實現反應的進行。研究表明,OaAEP1(C247A)可以識別Asn-Cys-Leu進行連接,但是反應將生成N端半胱氨酸(Cys-Leu)的副產物,而且產物具有一定的反應活性。2-甲醯基苯基硼酸(FPBA)是一種親電子試劑,可與N端的半胱氨酸反應,具有很好的選擇性和效率。FPBA及其衍生物可以用於多肽的標記。基於此,作者開發了化學和酶法聯用的蛋白標記方法,即AEP和FPBA聯用,通過AEP催化的分子間連接以及FPBA與反應副產物反應來實現蛋白質的標記。其中,AEP標記的P1-P1』-P2』識別序列為Asn-Cys-Leu,而FPBA作為清除劑,它與生成的產物Cys-Leu的1,2-氨基硫醇基序反應,可以進一步推動AEP催化的多肽連接,同時也減少標記試劑的使用量(圖1)。

圖1

為表明OaAEP1底物催化能力,作者做了20種胺基酸的對比,連接反應為CFRANXL(X是20種胺基酸的一種,50 mM)和GLGGIR(250 mM,5當量)在pH 5.0,0.1 mM酶濃度條件下(酶與底物的比例為1:500)(圖2A)。結果表明,OaAEP1可以水解天冬醯胺和除脯氨酸之外所有胺基酸之間的肽鍵。即OaAEP1可以水解Asn-Cys-Leu,而FPBA與生成的產物Cys-Leu的1,2-氨基硫醇基序反應。相比之下,P2』對胺基酸的要求更嚴格(圖2B)。作者使用的CFRANGX,OaAEP1更傾向於水解疏水性的胺基酸,如Phe,Ile,Leu,Met和Trp。2019年JACS報導的生成的NGV,OaAEP1水解NGV中天冬醯胺和甘氨酸之間的肽鍵能力差可以證實。基於前面的研究,P1』-P2』分別是G和L作為親核多肽,OaAEP1可以起到有很好的連接效果。

圖2

作者使用多肽LFRANCLK與GLGGIR連接反應作為模型,100個多肽反應探索pH值、反應時間、親核肽量以及FPBA等幾個關鍵因素對OaAEP1的水解反應影響。在最理想的條件下,即當反應體系中包含FPBA,使用1.2當量的親核肽,在pH 5.7,反應4小時,可以得到94%的連接產物LFRANGLGGIR。而當不加入FPBA時,產物的轉化率為約50%。對於無半胱氨酸的多肽LFRANALK,即使加入FPBA時也未觀察到連接產率的顯著差異。總之,實驗結果表明產率的增加是由FPBA反應和AEP催化連接之間的偶聯作用引起的(圖3)。

圖3

接著作者將新開發的AEP連接和FPBA偶聯的方法用於蛋白特定位置的C端標記。將包含Asn-Cys-Leu的linker添加到綠色螢光蛋白eGFP的C端,並與生物素化的多肽GLGGZ(其中Z為生物素化的賴氨酸)進行連接反應。LC-MS結果表明當加入FPBA時,C端修飾的蛋白質的產率提高1.5倍,並且當加入2當量的生物素多肽,C端修飾的蛋白質的產率可以達到92%(圖4)。類似的,作者也在beta-lactamase,AaLS13和ubiquitin蛋白的C端或者N端實現蛋白質標記(圖5)。

圖4

圖5

總之,作者提出OaAEP1酶連接和FPBA偶聯方法,該方法可以實現位點特異性標記蛋白質的N或C端,為製備特定的蛋白質構建提供了一種通用且有效的方法。

【本文作者】

馬群

鄭鵬課題組博士生

【原文連結】

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0/sc/d0sc02023k

相關焦點

  • 順磁標記蛋白質在溶液與細胞內研究中的應用
    在介紹該領域最新重要進展的基礎上, 該文主要討論了該課題組通過利用順磁效應在結構生物學和化學生物學中的工作: 多結構域蛋白質中的結構域動態取向分析; 非平衡態下低含量、不穩定蛋白質複合物的三維結構測定; 贗接觸位移測定活細胞內蛋白質的三維結構; 順磁核磁和電子自旋共振在結構生物學研究中的互補性以及應用雙電子自旋共振在細胞內高分辨距離測定方法.
  • Nat Methods綜述|秦為等闡述鄰近標記技術對蛋白質相互作用的解析
    該論文全面總結了鄰近標記技術在生物大分子間相互作用中的廣泛應用,並詳細闡述了相關新方法的研究進展以及潛在的研究方向。該論文是由Ting實驗室的博士後秦為,博士生Kelvin Cho,Peter Cavanagh與Alice Ting教授共同完成。鄰近標記技術為研究蛋白質相互作用提供了一個與傳統方法互補的選擇。該技術依賴於具有鄰近標記功能的工具酶,包括過氧化氫酶(e.g.
  • iTRAQ標記定量蛋白質組學揭示硝普鈉處理對大豆芽的影響
    研究中iTRAQ標記定量蛋白質組學實驗由鹿明生物提供技術支持。其中單脫氫抗壞血酸還原酶(MDAR)(gi|356577825)表達量顯著上調;4個APX蛋白質中,1個APX蛋白質(gi|37196687)表達量顯著上調,3個APX蛋白質無顯著變化(gi|571452182, gi|356515910 gi|351725123);2個GR蛋白質(gi|571439125,gi|6714837)表達量顯著上調;10個GST蛋白質中,3個GST蛋白質(gi|356572385
  • 淺論酶在茶葉初制中的應用
    酶在茶葉初制生產中的應用摘要:茶葉作為世界公認的三大無酒精健康飲品,而茶葉中又含有數十種酶,那麼無論是茶葉的原料生產還是加工製作,都與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我們從酶的各種特性出發,深入探討酶在各類茶葉初制中的應用。
  • 免疫酶標記抗體技術方法
    酶標記物包括酶標記抗原、酶標記抗體和酶標記SPA等。酶標記物質量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免疫酶技術的成功與否,因此被稱為關鍵的試劑。酶標記物中最常用的是酶標記抗體,它是將酶與特異性抗體經適當方法連接而成。酶標記抗體的質量主要取決於純度好、活性強及親和力高的酶和抗體,其次要有良好的製備方法。
  • Cancer Cell丨洪明奇組在腫瘤中發現核糖核酸酶非酶活依賴的新功能
    據文中正文顯示,研究人員原本為了探索細胞外是否存有任何RNA可調節細胞內的訊息傳導與致癌的生物功能,使用了研究領域廣為人知的牛類核糖核酸酶來進行初步研究,意外發現了牛類的核糖核酸酶可以激活多種人類癌細胞中的致癌訊息傳導途徑,但這個激活過程卻不需要核糖核酸酶的酶活性參與,揭示了核糖核酸酶蛋白質本身具有另一未知且嶄新的生物功能
  • 秒懂重組DNA技術常用工具酶
    DNA聚合酶主要應用於:a.合成雙鏈cDNA中第二條鏈;b.缺口平移製做探針;c.DNA序列分析;d.填補3'末端。DNA-RNA雜合鏈中的RNA鏈。因為此酶的催化反應特異性很高,可用32P標記的ATP特異地標記多核苷酸的5'末端。廣泛應用於多核苷酸的鏈長的測定和5'末端核苷酸排列的確定等核酸結構的研究。
  • 蛋白質組學技術在病毒研究中的應用
    蛋白質組學中對蛋白表達分析方面的研究應用較多的技術有雙向凝膠電泳(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2-DE)、基於2-DE將其重複性和精確性加以改進的雙向差異凝膠電泳(two-dimensional difference electrophoresis,2D-DIGE),以及對篩選到的差異表達蛋白進行快速精確鑑定的串聯質譜技術(mass spectrometry
  • 生物標記三部曲:綠色螢光蛋白、辣根過氧化物酶和小型單線態氧製造者
    Victoria的輔助因子存在下,能在活著的細菌和線蟲細胞中用作蛋白定位和表達的標記。這種顯示GFP作為體內研究蛋白的工具基本上改變了細胞生物學家能夠解決的問題的性質和範圍。1962年,Shimomura和他的同事們在A. victoria生物發光蛋白水母素(aequorin)的純化過程中偶然間第一次發現了GFP。
  • 基因工程的應用與蛋白質工程的崛起
    基因工程的應用:植物上,利用基因工程研發的抗蟲轉基因植物不僅能讓作物免於蟲害還能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減少對環境的汙染;抗病轉基因植物,抗逆性轉基因植物等一系列的應用大大提升了作物的產量,利用轉基因改良的植物還能增加很多對人類有意的特性。
  • 現代生物分離技術在多肽蛋白質分離純化中的應用
    首頁 » 現代生物分離技術在多肽蛋白質分離純化中的應用 現代生物分離技術在多肽蛋白質分離純化中的應用 來源:來源網絡 2007-04-06 22:55
  • 乾貨分享 | 普林斯頓教授談RNA與蛋白質互作高通量檢測技術
    本文作者描述了蛋白質組學和轉錄組學方法在開發和應用細胞RNA-蛋白質互作方面的最新研究進展,重點聚焦基於測序技術和RNA結合蛋白的蛋白質組學分析技術,以及闡釋RNA修飾在蛋白質-RNA結合事件中擔任的重要角色。
  • 魯米諾CAS521-31-3在蛋白質WB實驗中的應用
    化學發光試劑魯米諾,全稱3-氨基苯二甲醯肼,俗名發光氨luminol,通常用於酶促化學發光實驗以及刑偵上的微量血跡檢測。由於其結構簡單、易合成、發光量子效率高的特點,現也被用於蛋白質印跡試驗western blot中。
  • 研究蛋白質你的資料庫用對了嗎?常用蛋白質資料庫分享
    、蛋白質網絡、蛋白質互作、基因組等資料庫)存在著交叉應用。,提供酶的分類、命名法、生化反應、專一性、結構、細胞定位、提取方法、文獻、應用與改造及相關疾病的數據。,與其他資料庫如UniPort、KEGG、OMIM等建立了廣泛的交叉應用。
  • Biochemistry ▏穩定α/β-水解酶的五種蛋白質工程策略的比較
    大自然的酶通常不夠穩定而無法直接應用,因此穩定化是蛋白質工程的長期目標。蛋白質工程策略的複雜性和先決條件知識各不相同,但很少有對不同策略進行並排比較的例子。該研究旨在通過比較用於穩定蛋白質的各種策略來彌補文獻中的這種疏忽。首先是基於結構的理性設計和半理性設計。其次,是基於序列的的設計,一種方法是將靶蛋白中的胺基酸替換為更穩定的同源物中的胺基酸。
  • 蛋白質的異戊二烯化
    人體中已經發現超過120種蛋白質被異戊二烯化修飾,包括多種異源三聚體G蛋白的γ亞基、小GTP酶的Ras超家族成員、核纖層蛋白以及幾種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 目前發現的萜類基團有兩種:15個碳(倍半萜)的法尼基(farnesyl),20個碳(二萜)的基香葉基香葉基(geranylgeranyl,也稱為牻牛兒基牻牛兒基)。
  • 生物質譜技術在蛋白質組學中的應用
    本文將簡介幾種常用的生物質譜技術,並著重介紹生物質譜技術在蛋白質組學各領域的應用。而FABMS -MS 串聯技術的應用可以提供樣品較為詳細的分子結構信息,從而使其在生物醫學分析中迅速發展起來。三、蛋白質的分析鑑定[3, 4, 10]隨著質譜技術的發展,分子量的測定已從傳統的有機小分子擴展到了生物大分子。MALDI-MS技術以其極高的靈敏度、精確度在蛋白質分析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 蛋白質性質在烹飪中的應用
    (一)蛋白質的水解作用在烹飪中的應用食物中的蛋白質經水解後形成胺基酸和低聚膚。胺基酸呈味性強,有強烈的鮮昧、甜味等;低聚膚對食品味的作用是使食品中各種呈味物質風味更協調、更突出,給菜餚以鮮香味。發酵食品如豆醬、醬油是利用大豆為原料經酶解作用製成的調味品,除含有鮮味胺基酸外,還含有以天門冬氨酸、穀氨酸、亮氨酸構成的低聚膚,賦予這類食品鮮美的味道。在燉製牛肉時,牛肉中的蛋白質被水解,產生肌膚、鵝肌膚等低聚膚形成牛肉特有的風味;在魚肉的蛋白質中也含有天門冬氨酸和穀氨酸及這些胺基酸組成的低聚膚,形成魚肉鮮美的滋味。
  • 「鳥槍法(shotgun)」定量蛋白質組學技術介紹
    簡介:  1999年,Yates研究組提出「鳥槍法」(shotgun),其基本技術路線是針對液體或SDS-PAGE條帶的複雜混合物用酶(Trypsin)酶解成肽段混合物,然後對肽混合物進行多維毛細管液相色譜分離和串聯質譜分析以及資料庫檢索,從而確定蛋白質的種類,可同時鑑定成百上千種蛋白質
  • 超大孔填料在蛋白質分離純化中的應用
    1970年代出現了大孔和微孔無機材料矽填料,雖然增大了孔道、提高了層析的解析度和流速,但只能在PH2-7.5範圍內穩定,不利於分離純化在鹼性範圍內穩定的蛋白質或是需要鹼性層析條件的分離,從而限制了其在大規模快速分離蛋白質層析上的應用。多孔聚合物微球由於其高的比表面積、高的機械強度和多樣的表面特徵,常被用作層析分離純化的填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