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的智商這麼低?新研究證實腦細胞數量不是唯一決定因素!

2021-02-12 環球科學大觀

為什麼你身邊總有一些人非常的聰明,他們的大腦與我們的大腦有什麼區別?最近,一個國際神經學家團隊利用「彌散張量成像」非侵入性技術對這一現象作出了解釋,結果表明,智商較高的人大腦皮層神經元之間的聯繫更少。

彌散張量成像(DTI),是一種描述大腦結構的新方法,是核磁共振成像(MRI)的特殊形式。舉例來說,如果說核磁共振成像是追蹤水分子中的氫原子,那麼彌散張量成像便是依據水分子移動方向製圖。彌散張量成像圖(呈現方式與以前的圖像不同)可以揭示腦瘤如何影響神經細胞連接,引導醫療人員進行大腦手術。它還可以揭示同中風、多發性硬化症、精神分裂症、閱讀障礙有關的細微反常變化。  

一般我們認為腦容量大的人通常更加聰明,但科學家仔細研究人類大腦的微觀結構發現,人的智商不僅僅取決於腦細胞的數量,相比之下更高效的腦細胞連接才是更重要的因素。研究團隊對近260名志願者腦部灰質結構的密度和分支進行了細緻的觀測,並對志願者們進行了複雜的智商推理測試。

大腦灰質又稱大腦皮層、大腦皮質,它是神經元細胞體密集的部位,色澤灰暗,平均厚度為2至3毫米。腦灰質主要分為:脊髓灰質、腦幹灰質、大腦皮層灰質三個區域。

科學家將200多份大腦成像數據與智商測試分數相匹配,發現分析能力較高的人不僅擁有更多的腦細胞,其大腦皮層神經元之間的分支也趨於減少。研究人員同時調研人類連接工程資料庫中近500個神經圖譜,發現了相同的「高智商和低互連性」模式,說明神經元間更多的分支並沒有起到傳遞更多信息的作用。

前期研究表明,儘管聰明的大腦有更多的腦細胞來分擔繁重的工作,但往往不是想像的那樣努力工作。與通過不懈努力得到高測試分數的人相比,高智商大腦的代謝活動並沒有更加旺盛。這一研究大大促進了神經效率假說的發展,表明神經細胞群的分析能力在於它們以最小化的方式連接。德國魯爾大學波鴻分校的神經學家ErhanGenç表示,「智能大腦的特點是它們的神經元細長而有效,這使得用最少的神經活動實現高水平的思維成為可能。」。

大腦,完成了許多令人敬畏的事情,分析推理只是其多元認知技能的一部分。更多地了解個體單位如何以最大的效率解決問題,不僅能顯示大腦在細胞水平上的功能,還能指出提高效率的方法。無疑,更多的研究將有助於揭示神經系統如何更好地解決問題的奧秘。或許有一天,科學的發展能夠幫助我們每一個人都成為天才,這也表明聰明的大腦比努力的工作更加高效…

文/朱張航宇

參考文獻:Diffusion markers of dendritic density and arborization in gray matter predict differences in intelligence,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8, volume 9, Article number:1905.

相關焦點

  • 智商與腦細胞的大小有著密切關係,體積越大的腦細胞,智商越高
    我們都知道,智商來自大腦,但是它們之間的關聯具體表現在哪裡呢?一種觀點認為,基因決定智商,聰明的父母會生出頭腦聰明的孩子;另一種觀點認為,腦細胞的數量決定了智商的高低,腦細胞越多,智商越高。但是近期一項新發現表明,智商與腦細胞的大小有著非常重要的關係,擁有體積越大的腦細胞,智商越高。
  • 孕期營養影響孩子智商(圖)
    作者:寶寶知道 喜歡飛鳥與射手孕期營養影響孩子智商「應該讓世界上每一個未來母親都能透徹地了解到一個信息,對你的孩子的腦發育最重要的時間是在你懷孕之前、懷孕期間和哺乳期間。你為孩子吃了什麼,你孩子將會有什麼樣的大腦!」
  • 基因決定智商?揭開「種族現實主義」偽科學的面紗
    作者斷言,智能決定人的命運:人類智能主要受到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的影響。從智能可以預測個人的發展,包括財務收入,工作表現,未婚生子和犯罪率,而且與其父母的社會經濟水平無關。整本書中,遺傳因素(種族)決定智能的說法就像核彈一樣在全國爆炸開來。
  • 為什麼智商高的人在思考問題時,大腦活動量反而比一般人要低?
    大腦是非常神秘莫測的,你永遠無法想像這樣一個組織支配著一個身體,對大腦的研究也比比皆是。網上甚至流傳出很多關於大腦開發100%會發生什麼,但事實證明現在每個人的大腦都已經完全利用了。雖然有研究表明,更大的大腦確實更聰明,但對微觀結構的進一步研究表明,聰明不僅僅是更多腦細胞的問題,而是更有效連接腦細胞的問題。
  • 科普丨決定你智商高低的原來是它!
    尋找g自斯皮爾曼時代以來,g和旨在衡量它的IQ(智商)測試已被證明十分可靠。他發現人們在不同測試之間的相關性是可測量的,現在很多研究也支持了這一觀點。許多研究表明,高智商與高收入和教育水平相關,也與更低的慢性病、殘疾和早期死亡風險相關。
  • 你想要來一顆變聰明的藥丸嗎?
    在電影中,NZT是一種號稱能開發大腦潛能,讓人變聰明的藥物,在現實中,也有一些具有相似功能的藥,你要來一顆嗎?誰決定你的智商?是神經元數量更多嗎?科學家們通過計算,發現人類的腦神經元為860億個左右,遠少於大象的2570億個。是大腦和身體的重量比例更大嗎?但哺乳動物中頭身重量比最大的並不是人類,而是一種原始靈長類動物——樹鼩,它的頭身重量比為1:10,大於人類的頭身重量比1:50。可見人類之所以最聰明的原因並不是上述那些原因了。那麼到底是什麼呢?科學家們還要到人腦內部找原因。
  • 研究:智商可「充值」 人類每10年提高3分
    從智商測試分數上看,答案是肯定的。一項新研究分析了約100年來全球31個國家約400萬人的多項研究數據,結果發現,人類平均智商每10年提高3分。  弗林效應獲得證實  美國社會學家弗林在1983年發現了一個重要趨勢:在過去半世紀中所有發達國家年輕人的智商都出現了持續增長。
  • 心理學:一個人是否厲害,不是取決於智商,而是這三個方面
    維也納大學艾克諾摩博士策曾經做過一個估算,人類的腦神經細胞數量約有1500億個,腦神經細胞受到外部的刺激,會長出芽,再長成枝(神經元), 與其他腦細胞結合併相互聯絡,促使聯絡網發達,於是開啟了資訊電路,然而人類有95%以上的神經元處於未使用狀態,這些沉睡的神經元如果能被喚醒,幾乎人人都可以變成」超人」。要相信自己的潛能,給自己信心和勇氣,那樣才會有所作為。
  • 人的智商是出生就決定的?徹底真相了
    他告訴我,「我在今年出的第二本書裡告訴年輕人,因為上帝你得以受到教育,你為什麼不讀呢?」弗林說,當他年輕時, 「如果你沒有閱讀過最近書,就沒法和女孩子約會。」弗林最近出了一本新書——《你的家庭會讓你變得更聰明嗎》。一個人是否會變得聰明,也是關於人類思維會隨著時間如何發生變化的討論,其中也包括人類智力的進展,這就是著名的「弗林效應」,關於在一生中影響我們智力的各種因素。
  • 智商決定做事,情商決定做人,但是真正決定我們高度的往往是逆商
    我們關注智商情商,但是真正決定我們高度的往往是逆商。所謂逆商簡單地說就是指人在逆境中看到機會的能力。逆商的一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對抗人的習得性無助,這裡提到習得性無助是認知心理學裡的一個概念,就是感覺自己做什麼都沒有用,對事情缺乏掌控感,非常消極的一種心理狀態。
  • 6個理由告訴你:為什麼低智力並沒有在人類發展過程中消亡
    有時候,你可能會思考得很多,而且將問題考慮得更加深入,將其上升到一個脫離常規的程度。例如,你是否思考過現在人類是不是更加聰明?人類時不時的愚蠢是否會影響到進化?通過搜尋一些科學文章,今天,我們就要通過6個理由告訴你:為什麼低智力並沒有在人類發展過程中消亡。
  • 香港科技大學:高考成績不是唯一考慮因素
    基本只有一個志願,第二志願是很難錄到的,機會限制很大,但香港是不佔高考志願的,為什麼不試一試呢?2、高考成績不是唯一考慮因素 面試中主要考察素質高考成績不是我們唯一的招生考慮因素,我們主要要看他們面試的表現,在高考成績出來以後,我們香港科技大學會辦一個招生面試,在北京、上海跟廣州都會有面試點,我們會邀請大概1000個學生來參加我們的面試,然後才確定他們的錄取。
  • 日本研究新方法使腦細胞再生不會半途而廢
    腦損傷後,大腦內幹細胞會分化生成腦細胞,以修復損傷。但日本研究人員發現,如此分化出的許多腦細胞往往半途而廢、停止發育,造成腦功能難以恢復。
  • 臨床證實:負氧離子可促進兒童大腦發育,智商由63分上升到138分
    但由於每個人的智力是不同的,除了伴有40%的遺傳因素,還有 60%後天因素導致。據研究表明:孩子的實際智商等於先天智商加後天智商,如果在8歲前「補腦」,可以讓孩子的智商發育超過父母好幾倍。但等到孩子8歲以後,補腦的效果就會大大降低。尤其要把握3歲前的補腦黃金期,孩子的智力發育將會得到很大的提高。為了能夠讓孩子們不輸在起跑線上,家長們應該提早注重起來。那麼,該如何提高兒童智力發育呢?
  • 史丹福大學:大腦的這個部分決定了娃的智商
    並不是這樣的,孩子腦袋的大小影響智力的高低這只是一個老人們口中流傳的一種謠言,有研究表明女人的大腦一般比男人小,但歷史上很多有名的科學家都是男人,他們的智力也很高,比如大家都熟悉的愛因斯坦,在他死後人們解剖他的大腦也不是特別的大,所以小孩頭大並不是聰明的象徵,只是一種正常且普遍的現象。
  • 「端粒」真的是決定人類壽命的因素嗎?
    而現代科學則是發現人體細胞分裂的總次數是固定,當一個細胞分裂次數達到上限,它就無法再產生新的細胞。當大多數細胞的分裂次數達到上限後,人體的細胞死亡速度就會超過產生速度,此時人體便開始向著死亡靠近。通過研究,科學家發現,決定細胞分裂次數的是一種叫「端粒」的東西。
  • 人的智商和情商到底是由什麼決定的?
    即把話說得漂亮的人,又把事辦得精彩的人,那就是高情商高智商的人;即不會說話又不會辦事的人,那就是智商也低情商也低的人。說來也奇怪:你看每一個人,都會有一個腦袋,一個身軀,一雙手,一雙腳。這是每一個人都相同的地方,但是為什麼每一個人的智商和情商都會不盡相同呢?這樣豈不是對有的人而言就是一個不公平?
  • 哈佛研究發現:寶寶剛出生的「頭圍」越接近這個數,暗示智商越高
    老人常說:「寶寶頭越大就越聰明,」在他們的認知裡,頭大的寶寶腦細胞是比正常孩子多,大腦能裝更多的知識,所以,相對來說比較聰明。根據哈佛學者對寶寶大腦發育的研究來看:寶寶的智商跟頭圍有著密切關係。測量孩子頭圍的方法很簡單,我們只需要使用軟尺從前經過眉毛正中後經過腦勺,就能得到最標準的數據了,不知道你家的孩子達沒達標?孩子的智力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
  • 正常人一天要死10萬個腦細胞!你的腦子會不會不夠用?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的研究表明:與身體其他部位的細胞不同,腦細胞一旦完成發育,就不會再生長,而且會逐年衰亡。 1 用不用腦,腦細胞都會「離你而去」 你還在媽媽肚子裡時(3~10個月),腦細胞就開始生長了,這時候媽媽如果給你夠充足的營養攝入,你的腦細胞數量甚至會達到1000億個以上。
  • 4歲被判低智商兒現讀博士 智商測試之惑
    周偉上小班時,有一天,他拿著一張紙回家,帶著哭腔告訴媽媽,他是班上唯一一個低智商的孩子。當時,北京一所高校心理學專業的師生來他們幼兒園做抽樣調查,給小朋友們測了智商。「別看才4歲,他很懂。」張琳說,兒子哭得特別傷心,她也沒多看,就把那張寫有「智商偏低」的紙扔進了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