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晉諾獎得主杜德納的新書《破天機:基因編輯及其控制演化的驚人力量》來了

2020-11-02 世界科學

2020年10月7日,諾貝爾化學獎揭曉。法國生物化學家Emmanuelle Charpentier(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美國生物學家Jennifer Doudna(詹妮弗·杜德納)因對新一代基因編輯技術CRISPR的貢獻,摘得今年的獎項。

CRISPR是什麼呢?

新晉的諾獎得主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Doudna)新書《破天機:基因編輯及其控制演化的驚人力量》就有詳細地為你解釋:CRISPR 全稱為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指成簇的、規律間隔的、短回文、重複序列。更簡單地說,就是有了CRISPR,生物體的基因組(生物體的全部DNA內容)就變得像文本一樣可以被編輯。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杜德納

我叫詹妮弗·杜德納,是一位生物化學家,職業生涯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實驗室度過的。我研究的課題,除了本領域的專家,外人知之甚少。不過,在過去五六年裡,我進入了生命科學裡一個劃時代的研究領域,它的進展之快超乎想像,研究成果也迅速從學界轉化到社會。我和同行驚嘆於它的巨大力量,這絲毫不亞於我夢中的海嘯。不過,這一次的巨浪,我也曾為它推波助瀾。

幾年來,我參與籌建過幾個生物公司。到了2015年夏天,它們的成長速度遠遠超出了我的想像。但是,這個領域的影響力遠不止於此,因為受影響的不僅僅是生命科學,更是地球上的所有生命。

數千年來,人類一直在不斷地改造自然界,但是從來沒達到今天這麼劇烈的程度。工業化導致的氣候變化正在威脅全球的生態系統,再加上其他的人類活動,它們共同導致了物種的加速滅絕,地球的生物多樣性銳減。種種變化促使地質學家提議,把這個時代叫 作「人類世」。

與此同時,生物世界也在經歷著由人類引起的深刻變革。數百萬年來,生命遵循著演化的原理而演變:生物隨機產生一系列的遺傳突變,其中一些為生存、繁殖和競爭賦予了優勢。事實上,直到最近, 我們人類也一直被演化塑造。自從一萬多年前農業出現,人類就開始通過選育動植物撼動演化的進程;但是演化需要的原材料,即一切遺傳變異背後的DNA(脫氧核糖核酸)隨機突變,仍是自發產生的,人類的意志尚且幹涉不到它們。因此,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是有限的。

今天,情況已大為不同,科學家已經完全掌握了控制遺傳突變的能力。科學家可以使用強大的生物技術來修飾活細胞裡的DNA,甚至改造這個星球上所有物種的遺傳密碼。在諸多基因編輯的工具中,最新,也可能是最有效的,當屬CRISPR-Cas9(簡稱為CRISPR)。有了CRISPR,生物體的基因組(生物體的全部DNA內容)就變得像文本一樣可以被編輯。

只要科學家知道了某個性狀的基因,我們就可以利用CRISPR在它的基因組中插入、編輯或刪除該基因。這比目前其他任何基因操作技術都更簡單有效。幾乎一夜之間,我們發現自己站在了一個新時代的起點:在基因工程的領域,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目前,科學家已經在動物身上使用了這種新型基因編輯工具,並且取得了許多進展。

比如,科學家利用CRISPR製造出了一種「基因增強版」的小獵犬,它肌肉發達,像是犬類裡的施瓦辛格,而科學家改變 的只是參與控制肌肉形成的基因的一個鹼基對。在另一個例子裡,通過抑制豬的身體裡對生長激素起反應的基因,研究人員製造出了迷你豬,它大小接近家貓,可以作為寵物出售。科學家也在陝北山羊身上進行了類似的實驗,使用CRISPR編輯了它的基因組,同時提高了肌肉含量(這意味著更多的肉)與含毛量(這意味著更多的山羊絨)。通過CRISPR,遺傳學家已經把亞洲象改造得越來越像猛獁象,或許有朝一日會復原這種已經滅絕的動物。

與此同時,在植物界,CRISPR也已經被廣泛用於改造農作物的基因組。這為農業革命鋪好了道路,將進一步顯著提高人們的飲食質量,確保世界糧食安全。通過基因編輯,科學家已經製造出了抗病水稻、晚熟番茄、脂肪酸水平更健康的大豆,以及含有更少神經毒素的土豆。在實現這些目標的時候,食品學家並沒有依賴雜交技術,而只是稍微調整了植物基因組的少數幾個鹼基對。

基因編輯在動物和植物界中的應用固然激動人心,但它最大的潛力,以及它最大的風險,是在人身上的應用

在人身上的應用又發生了什麼故事呢?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讀一讀《破天機:基因編輯及其控制演化的驚人力量》,作者希望通過本書的出版,讓這些信息更加透明地傳播給大眾。

破天機:基因編輯及其控制演化的驚人力量》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兩位女科學家贏了,不過她倆憂心忡忡……

END

一鍵三連關注

相關焦點

  • 新晉諾獎物理和化學獎得主在研究啥?他們的科普書透露了
    今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露易絲·格麗克僅有兩本詩集在中國出版,在國內儼然屬於「小眾」「冷門」。與之相對應的是,與文學相比更為曲高和寡的科學領域,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第一推動」系列圖書卻一次押中6本新晉諾獎得主的作品,分別來自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羅傑•彭羅斯和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詹妮弗·杜德納。
  • 當紅「基因魔剪」斬獲諾獎,相關公司股價大漲但挑戰猶存
    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有「基因魔剪」之稱的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這個基因編輯工具擁有巨大能量,會影響到我們每個人。它不僅在基礎科學領域引發了變革,還產生了很多創新性成果,並將帶來具有獨創性的新治療方法。」諾貝爾化學獎評選委員會10月7日在新聞公報中說。
  • 基因編輯技術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華人科學家失之交臂
    2013年,杜德納與法國女科學家卡彭蒂耶共同研究出一種非常簡單的基因編輯方法,命名為CRISPR Cas9,使得基因編輯就像編輯Word文檔那麼簡單,而且在幾乎所有物種的細胞我們意識到這個系統的工作機理同樣可以作為基因編輯技術的手段。我們可以給一個蛋白編程,讓它與任何一個DNA結合,即使在人體細胞也同樣適用。我們可以讓這個蛋白把DNA非常精準地剪切掉,然後讓編輯後的細胞來修復這段DNA,並且非常精準地插入剪切掉的DNA的位置。」CRISPR Cas9技術從默默無聞的基礎科研走到聚光燈下,為世界所關注,是對基礎科研工作的肯定。
  • 眾望所歸:兩位女科學家因為基因編輯獲化學諾獎基因編輯技術獲諾獎!
    例如,在此基礎上,科學家發現一類小分子,能抑制PARP通路,目前已廣泛用於BRCA基因突變導致的腫瘤的治療。 在研究同源重組的過程中,賈辛使用了一種內切酶(I-SceI)來產生DNA斷裂。在一種小鼠細胞中導入了這個酶以後,賈辛發現細胞基因組發生了改變。她敏銳地意識到,這個過程可以用來在活體細胞中改變基因,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基因編輯。
  • 新晉諾獎得主阿爾特:新冠疫苗研發有待臨床驗證
    「我們曾運用抑制C肝病毒的思路探索新冠特效藥,但沒有取得成功。新冠疫苗可以給我們帶來希望,但目前還有太多的不確定性,能不能起作用、有效時間多長都還有待臨床驗證。」現年85歲的新晉諾獎得主、美國病毒學家哈維·奧爾特(Harvey J. Alter)在專訪中如是說,同時他還再次強調了戴口罩的重要性,並表示「美國沒有利用好佩戴口罩這個簡單有效的防疫措施」。
  • 「重寫生命密碼」:美法兩位女科學家因基因編輯獲化學諾獎
    10月7日,法國科學家沙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國生物學家杜德納(Jennifer A. Doudna) 因發現新型基因編輯技術獲得本年度諾貝爾化學獎。據諾貝爾獎官網介紹,沙彭蒂耶和杜德納發現了基因技術最厲害的工具:新型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基因剪刀。
  • 「基因魔剪」背後專利之爭:基因編輯「一哥」張鋒為何無緣諾獎?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基因魔剪」背後的專利之爭:基因編輯「一哥」張鋒為何無緣諾獎?諾獎委員會說道,杜德納和卡彭蒂耶開發了基因技術中最銳利的工具之一:CRISPR-Cas9「基因剪刀」。利用這項技術,研究人員可以極其精確地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這將對生命科學產生革命性的影響,可以幫助研究者開發新的癌症療法,並使治癒遺傳疾病的夢想成為現實。
  • 基因編輯「一哥」張鋒為何無緣諾獎?「基因魔剪」背後的專利之爭
    ,杜德納和卡彭蒂耶開發了基因技術中最銳利的工具之一:CRISPR-Cas9「基因剪刀」。這將對生命科學產生革命性的影響,可以幫助研究者開發新的癌症療法,並使治癒遺傳疾病的夢想成為現實。作為這項研究的先驅女性化學家,杜德納早在2012年就和另一位科學家卡彭蒂耶率先提出了CRISPR-Cas9用於基因組的可編程編輯,被認為是生物學史上最重要的發現之一。
  • 「基因魔剪」背後的專利之爭:基因編輯「一哥」張鋒為何無緣諾獎?
    這將對生命科學產生革命性的影響,可以幫助研究者開發新的癌症療法,並使治癒遺傳疾病的夢想成為現實。  作為這項研究的先驅女性化學家,杜德納早在2012年就和另一位科學家卡彭蒂耶率先提出了CRISPR-Cas9用於基因組的可編程編輯,被認為是生物學史上最重要的發現之一。
  • 「基因魔剪」背後的專利之爭:基因編輯「一哥」張鋒為何無緣諾獎?
    諾獎委員會說道,杜德納和卡彭蒂耶開發了基因技術中最銳利的工具之一:CRISPR-Cas9「基因剪刀」。利用這項技術,研究人員可以極其精確地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這將對生命科學產生革命性的影響,可以幫助研究者開發新的癌症療法,並使治癒遺傳疾病的夢想成為現實。作為這項研究的先驅女性化學家,杜德納早在2012年就和另一位科學家卡彭蒂耶率先提出了CRISPR-Cas9用於基因組的可編程編輯,被認為是生物學史上最重要的發現之一。2014年在波多黎各的一次研究會議上,卡彭蒂耶認識了杜德納,隨後兩人一同開展研究。
  • 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基因編輯研究!兩位女性科學家獲獎
    Doudna),以表彰這兩位女性科學家「發現了基因編輯技術中最有力的工具之一:CRISPR /cas9基因剪刀」,她們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約76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CRISPR /cas9基因剪刀徹底改變了分子生命科學,為植物育種帶來了新機遇,有望催生創新性癌症療法,並可能使治癒遺傳性疾病這一人類夢想美夢成真。」
  • 專訪新科諾獎得主杜德納:未來10年,CRISPR將融入生活
    興趣廣泛的紹斯塔克讓杜德納逐漸認識到,只有足夠好奇、涉獵足夠廣泛,「看得見整間屋子,你才能抓住藏在角落裡的科學發現」。而這一點,對她的研究生涯產生了深刻影響。拿到博士學位後,杜德納前往198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託馬斯·切赫(Thomas Cech)的實驗室做博士後研究。在這裡,她同樣做出了重要發現:與切赫一同確定了一種重要的RNA分子的三維結構。
  • 專訪新科諾獎得主杜德納:未來10年,CRISPR將融入生活
    拿到博士學位後,杜德納前往198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託馬斯·切赫(Thomas Cech)的實驗室做博士後研究。在這裡,她同樣做出了重要發現:與切赫一同確定了一種重要的RNA分子的三維結構。2002年,杜德納在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教職,擔任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教授。正是在這裡,關於基因編輯的故事開始了。
  • 兩位女性科學家憑「基因魔剪」斬獲諾獎,基因編輯「一哥」張鋒為何與之無緣?
    這將對生命科學產生革命性的影響,可以幫助研究者開發新的癌症療法,並使治癒遺傳疾病的夢想成為現實。 作為這項研究的先驅女性化學家,杜德納早在2012年就和另一位科學家卡彭蒂耶率先提出了CRISPR-Cas9用於基因組的可編程編輯,被認為是生物學史上最重要的發現之一。
  • 新晉諾獎得主阿爾特:新冠疫苗研發有待臨床驗證
    「我們曾運用抑制C肝病毒的思路探索新冠特效藥,但沒有取得成功。新冠疫苗可以給我們帶來希望,但目前還有太多的不確定性,能不能起作用、有效時間多長都還有待臨床驗證。」現年85歲的新晉諾獎得主、美國病毒學家哈維·奧爾特(Harvey J. Alter)在專訪中如是說,同時他還再次強調了戴口罩的重要性,並表示「美國沒有利用好佩戴口罩這個簡單有效的防疫措施」。
  • 《未來人類》:新晉諾獎得主暢談CRISPR的未來
    細菌通過產生可作為嚮導的RNA分子來完成此任務,從而切割病毒基因組。 杜德納和卡彭蒂耶發現利用這種切割能力,幾乎可以在所有生物中編輯基因。在2012年的論文中,她們描述了這種細菌系統如何用作「DNA剪刀」,基因編輯技術CRISPR從此誕生。
  • 眾望所歸:兩位女科學家因為基因編輯獲化學諾獎!
    例如,在此基礎上,科學家發現一類小分子,能抑制PARP通路,目前已廣泛用於BRCA基因突變導致的腫瘤的治療。 在研究同源重組的過程中,賈辛使用了一種內切酶(I-SceI)來產生DNA斷裂。在一種小鼠細胞中導入了這個酶以後,賈辛發現細胞基因組發生了改變。她敏銳地意識到,這個過程可以用來在活體細胞中改變基因,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基因編輯。
  • 諾獎風向標!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兩大女神獲2020沃爾夫醫學獎
    沃爾夫基金會表示,她們的研究有可能「為發現治療當前不治之症的新方法鋪平道路,從而使醫學產生革命性的變化」。基因編輯是一種永久改變DNA的方法,可以從根源上解決基因疾病。它還可以廣泛用於其他用途——從攻擊蚊子身上的瘧疾到培育更耐寒的作物。CRISPR是一種工具,它能在活細胞內精確地找到一段DNA,並將其切片,使科學家能夠打開或關閉基因,修復或替換它們。
  • 基因編輯為何能獲化學獎
    澎湃新聞記者 張唯10月7日,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花落兩位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的發明者:埃曼紐爾·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Doudna),獲獎理由是「開發了一種基因編輯技術」。兩人將獲得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人民幣)。
  • 女性歷史記錄年|兩位女科學家因基因編輯獲化學諾獎
    在此之前,1993年諾獎得主、麻省理工學院教授菲利普·夏普(Phillip Sharp)曾表示,基於CRISPR的基因編輯技術有四個關鍵的發現者:夏彭蒂耶、徹奇、杜德納和張鋒。所以,諾獎最多頒給三人的規則顯然就是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