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發布高解析度完整小鼠大腦三維地圖集

2021-01-15 中國生物技術網

艾倫小鼠大腦通用坐標框架第三版

經過3年密集的數據收集和仔細繪圖,製圖者的工作完成了。他們繪製了複雜「地形」,包括高峰、山谷和邊界,但實物只有半英寸長,重量還不及一粒軟心豆粒糖:實驗室老鼠的大腦。

在5月7日發表於《細胞》上的一篇論文中,美國艾倫腦科學研究所科學家描述了這一製圖壯舉——艾倫小鼠大腦通用坐標框架第三版(CCFv3),一個完整的、高解析度的小鼠大腦三維地圖集。研究人員表示,該框架將成為神經科學領域的一個參考。

小鼠被廣泛應用於生物醫學研究,其大腦包含大約1億個細胞,每個細胞分布在數百個不同的區域。隨著神經系統科學數據集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複雜,一張通用大腦空間地圖變得越來越重要。

「在過去,人們會用眼睛定義大腦的不同區域。隨著越來越多數據的湧現,人工管理難以滿足需要,就像我們有一個參考基因組序列一樣,人們需要一個參考解剖學。」艾倫腦科學研究所的Lydia Ng說。

全腦CCFv3建立在2016年版本的基礎上,後者繪製了小鼠大腦最外層的整個皮層。而且,以前版本是低解析度的3D地圖,而CCFv3的解析度足夠好,可以精確定位單個細胞的位置。

為了製作地圖集,研究人員將大腦分成微小的虛擬3D塊,並為每個塊分配一個唯一的坐標。這一3D結構數據來自近1700個動物的平均大腦解剖結構。然後,研究小組將這些小塊分配到小鼠大腦中數百個不同的已知區域,並在不同區域之間小心地畫出邊界。

研究人員表示,你可以把它想像成神經科學中的手機GPS。它們會告訴你所在的位置,而不需要你在紙質地圖上手動搜索位置。對於包含成千上萬條不同信息的數據集來說,這些共同的坐標——以及這些坐標對應的大腦地標——是至關重要的。

從歷史上看,大腦地圖集是用2D繪製的,從不同深度觀察大腦,並將它們排列起來。但對於觀察整個大腦神經元活動或細胞特徵的現代神經科學研究,3D地圖集能提供更好的信息。

華盛頓大學助理教授NickSteinmetz說,他們利用CCFv3分析數據,發現大腦參與視覺選擇的部分比他們之前意識到的要多。「必須有大局觀,CCFv3能幫助我們一起看所有的結果。」他說。

研究人員表示,未來的地圖集可能會依賴於機器學習或其他形式的自動化,而不是目前版本中費力的手工管理。

相關論文信息:http://dx.doi.org/10.1016/j.cell.2020.04.007

相關焦點

  • 高解析度完整小鼠大腦三維地圖集發布
    他們繪製了複雜「地形」,包括高峰、山谷和邊界,但實物只有半英寸長,重量還不及一粒軟心豆粒糖:實驗室老鼠的大腦。  在5月7日發表於《細胞》上的一篇論文中,美國艾倫腦科學研究所科學家描述了這一製圖壯舉——艾倫小鼠大腦通用坐標框架第三版(CCFv3),一個完整的、高解析度的小鼠大腦三維地圖集。研究人員表示,該框架將成為神經科學領域的一個參考。
  • Cell:成功繪製出小鼠大腦中1000個神經元的連接圖譜
    兩年前,當Jayaram Chandrashekar和他的同事們開始他們的神經製圖工作時,神經科學家對哺乳動物大腦中的哪些區域相互交談有一個大概的想法。但是,大腦中的信息傳遞架構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謎。一種完整的神經迴路圖可以幫助科學家們更好地理解大腦是如何連接的,以及信息如何通過這種神經迴路進行傳播。
  • Cell|重磅發布第三代小鼠腦三維圖譜
    目前國際上正在開展許多重大合作, 對小鼠大腦中的神經元類型、神經連接和基因表達從空間尺度和時間尺度上收集海量數據建立圖譜。這些數據的成功整合、顯示和分析需要三維標準腦圖譜。目前被廣泛應用於腦科學中的小鼠二維腦圖譜主要是Allen Reference Atlas(西雅圖艾倫腦科學研究所發布的)和Mouse Brain in Stereotaxic Coordinates(MBSC),但數位化的三維圖譜更符合當前的研究需求。
  • 小鼠大腦的3D圖譜竟然是這樣
    Allen Mouse Brain Common Coordinate Framework (CCFv3)是基於雙光子斷層掃描技術繪製而成的一個完整的、高解析度的小鼠大腦3D圖譜。經過三年的數據收集和繪製工作,製圖完成了。
  • 今日《細胞》重磅:最新版小鼠3D大腦圖譜出爐,可精確定位單個細胞
    3D地圖。小鼠的大腦包含約1億個細胞,而在這一高解析度地圖上,可以精確定位單個細胞。研究團隊希望,這項成果將為神經科學提供一個新的標準參考圖集。Harris博士介紹,「然而,經典的標準圖集並不能在3D情況下滿足細胞解析度上的需求。因此,我們製作了一個真正的3D圖集,可以作為全腦數據集的標準解剖框架。」
  • ...大腦運轉密碼邁進!深圳先進院解析了首個完整腦神經突觸三維結構
    突觸是大腦行為、意識、學習與記憶等功能的最基本結構與功能單元,同時也是多種腦疾病發生的起源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雙聘教授畢國強和劉北明團隊,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周正洪教授合作通過發展前沿的冷凍電鏡斷層三維成像技術,解析了首個完整腦神經突觸在分子水平的高精度三維結構,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雜誌上。
  • Cell:窺探大腦的奧秘——全腦連接圖譜
    他一生最偉大的成就之一是創立了腦連接組學科(connectomics discipline):通過電子顯微鏡觀察動物腦切片,研究單個神經元與其他神經元間的突觸連接,繪製大腦神經系統地圖。具體原因如下, 1.細胞和其突觸連接的無偏差性 小鼠大腦的納米級解析度影像資料庫和腦連接重建提供了一個完整的解剖學小鼠大腦細胞類型以及所有神經元的上遊和下遊細胞突觸連接和每個突觸的結構參數。
  • Cell:窺探大腦的奧秘——全腦連接圖譜
    他一生最偉大的成就之一是創立了腦連接組學科(connectomics discipline):通過電子顯微鏡觀察動物腦切片,研究單個神經元與其他神經元間的突觸連接,繪製大腦神經系統地圖。1.細胞和其突觸連接的無偏差性小鼠大腦的納米級解析度影像資料庫和腦連接重建提供了一個完整的解剖學小鼠大腦細胞類型以及所有神經元的上遊和下遊細胞突觸連接和每個突觸的結構參數
  • 朝破譯大腦運轉密碼邁進!深圳先進院解析了首個完整腦神經突觸三維...
    突觸是大腦行為、意識、學習與記憶等功能的最基本結構與功能單元,同時也是多種腦疾病發生的起源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雙聘教授畢國強和劉北明團隊,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周正洪教授合作通過發展前沿的冷凍電鏡斷層三維成像技術,解析了首個完整腦神經突觸在分子水平的高精度三維結構,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雜誌上。
  • 【南方日報】給大腦迅速繪張高清「地圖」
    製圖:楊朝宇南方日報訊 (記者/杜豔)探索人類大腦的工作機制,是人類科學研究最偉大的挑戰之一。大腦的內部究竟是何模樣?千億個腦神經元是如何工作的?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雙聘教授畢國強和劉北明團隊,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周正洪教授合作通過發展前沿冷凍電鏡斷層三維成像技術,解析了首個完整腦神經突觸在分子水平的高精度三維結構,其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雜誌上,這項工作對於探索腦神經系統的工作原理,破譯大腦運轉密碼具有重要意義。
  • 接近單細胞解析度,Cell發文公布高分辨空間組學技術
    Cell | 10 µm,接近單細胞解析度,樊榮實驗室發布高分辨空間組學技術空間解析度最高可達10 µm,接近單細胞解析度。上述技術都是基於探針抓取RNA到固定的基質的設計,而DBiT-seq是一項在細胞內原位實現逆轉錄的技術,這有助於在保持高數據質量的同時,實現高精度。作者通過實驗證明,在最高10 µm的檢測精度下, DBiT-seq能夠檢測到小鼠胚胎組織總共22969個基因和平均每個數據點2068個基因,而且DBiT-seq也實現了同時對22種蛋白的表達水平的檢測。
  • Cell | 科學家為何要斥巨資揭秘「小鼠的思想」?
    在他的眾多成就中包含一項重大嘗試:通過連續將動物大腦切成許多薄片,用電子顯微鏡(EM)以高解析度對每一個切片進行成像,並追蹤每個神經元的分支以及與其他神經元的突觸連接,可能會獲得動物神經系統的完整接線圖
  • 我國首部3D中國地圖集出版 三維城市躍然紙上
    在當代生活中,地圖已成為必備的生活工具,不論是傳統的紙質地圖,還是現今配備人工智慧大腦的在線地圖,始終圍繞真實還原現實世界、為人類決策提供輔助的本質在前進、發展。即使是智慧型手機指引人們走遍天下的年代,實體地圖仍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 首張人腦超清三維圖譜問世
  • 給大腦迅速繪製高清地圖,深圳先進院參與完成世界首幅猴腦全腦圖譜
    中心主任畢國強表示,團隊歷時數年自主研發的高分辨全腦三維顯微成像技術(VISoR),成像速度是其他方法的十倍到百倍。 △VISoR技術成像的小鼠腦片(楊朝宇製作) 為大腦繪製高清地圖
  • 世界最大全腦神經元三維資料庫建成
    神經元作為大腦的基礎組成單元,對研究大腦的結構和功能至關重要。以往,受神經元標註和成像技術的局限,得到的圖像有較高的噪聲和不均勻的信號。9月15日,在東南大學舉辦的2019神經元重建及應用國際研討會中,科技日報記者獲悉,東南大學腦科學與智能技術研究院及東南大學-艾倫研究所腦數據聯合中心,近日開發了一套基於VR和AI技術的開源精準數據標註系統TeraVR,在全腦水平上重建出目前世界最大、最精確的神經元三維結構,數據量世界第一。
  • 三維人體地圖走近公眾健康生活
    5月17日,美國健康在線網絡和通用電氣健康創想網站共同發布了名為「人體地圖」的人體三維解剖圖譜,同時提供了大量的醫療健康信息,使我們離那個「不可思議」的目標越來越近。 □甘曉 在過去,我們想要了解身體某個部位,需要上醫學解剖課,或是到那些用福馬林泡過的標本中尋找。
  • 科學家首次解析腦神經突觸高精度三維結構
    ,解析了首個完整腦神經突觸在分子水平的高精度三維結構,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神經科學》上,這項工作對於探索腦神經系統的工作原理,破譯大腦運轉密碼具有重要意義。中心主要通過發展和應用冷凍電鏡斷層三維重構顯微成像、高通量全腦三維光學顯微成像、高時空精度的電生理與電化學檢測和智能計算等技術,獲取和分析腦神經系統精細結構和活動的海量數據信息,揭示神經系統信息處理的機制和原理,而這些基礎研究成果除了滿足人類的好奇心,也可能會啟發新一代人工智慧和腦疾病診療技術。」
  • 【新技術】透視大腦!新型X射線顯微鏡技術全腦高解析度快速成像
    繪製出大腦所有神經元及其之間的連接,建立精確的大腦圖譜,一直以來是神經科學領域「戰略高地」。這種高解析度的單細胞水平的圖譜可在闡明大腦功能中實現「精準定位」。
  • Science重磅發布:人類大腦細胞結構的三維概率圖譜
    該圖譜以概率的方式研究了個體大腦之間的差異。構建這樣一個腦圖譜是需要開發嵌套的、相互依賴的工作流程,用於檢測大腦區域之間的邊界、數據處理、起源追蹤,以及靈活地執行處理鏈,以處理不同空間尺度上的大量數據。間隙映射補充皮層映射,以實現皮層的完整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