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張立學教授課題組在電化學儲能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2020-12-05 青島大學新聞網

新聞網訊  近日,化學化工學院張立學教授課題組與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楊東江教授課題組等密切合作,在鹼金屬離子電池碳基電極材料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Effect of Intrinsic Defects of Carbon Materials on the Sodium Storage Performance」為題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上(Adv. Energy Mater. 2020, DOI: 10.1002/aenm.201903652),期刊影響因子為24.884。該項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自然科學傑出青年基金、泰山學者計劃和山東省高等學校「青創科技計劃」團隊等項目的資助。我校研究生郭瑞琪和呂春曉為該論文共同第一作者。

鈉/鉀等新型鹼金屬離子電池具有成本低廉等優勢,有望在未來的大規模儲能系統中發揮重要作用。碳材料由於其低成本、高導電性和良好穩定性等特點,是極具潛力的鹼金屬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此前,兩課題組合作構建了海藻酸基硫/氮共摻雜碳納米纖維氣凝膠鉀離子電池負極新材料,實驗和密度泛函理論計算表明硫/氮共摻雜有利於增強鉀離子的吸附存儲,表現出優異的儲鉀性能(Small, 2019, 15, 1900816)。在碳材料中引入雜原子作為外部缺陷作為鹼金屬離子的吸附位點,確實可有效提高其存儲容量及循環穩定性;但眾所周知,碳材料中普遍存在有本徵缺陷,而關於本徵缺陷是否同樣具有促進鹼金屬離子吸附行為的作用,仍缺乏系統研究。最近,兩課題組合作對這一關鍵問題開展了深入研究。研究人員選用常規碳源並利用模板輔助法合成了具有不同程度本徵缺陷的有序多孔碳納米材料,電化學性能測試結果表明缺陷的引入有效增加了材料在高電壓(>0.1 V)處吸附電容行為,提供了高比例的法拉第贗電容貢獻。第一性原理計算也證實本徵缺陷的存在大大降低了碳材料對鈉的吸附能,更有利於維持長期高效的儲鈉行為。受益於穩定的鈉離子吸附動力學,所設計的碳材料負極表現出優異的儲鈉能力:在1 A/g的電流密度下比容量達221 mAh/g,並在10 A/g的高電流密度下經過5000圈循環後仍具有優異的可逆穩定性。該工作證明了碳材料的本徵缺陷是有效的鈉離子吸附活性位點,這一發現對於高性能鈉離子電池碳基負極材料的設計具有借鑑意義。

相關焦點

  • 物電院魯兵安教授課題組在儲能領域的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原標題:物電院魯兵安教授課題組在儲能領域的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日前,我校物理與微電子科學學院魯兵安教授課題組在儲能領域的研究取得重要進展。課題組楊鈺樺博士為第一作者、魯兵安教授為通訊作者,在ACS Nano(影響因子12.88)發表了題目為《Bacteria Absorption-Based Mn2P2O7-Carbon @ Reduced Graphene Oxides for High Performance Lithium-Ion Battery Anodes》的論文。
  • 武漢科大林良旭課題組2020年科研取得新進展
    Energy Storage」的綜述性研究進展報告,論文第一作者和通訊單位為武漢科技大學。該論文系統性地闡述了當前電化學儲能器件領域上的熱點和難點問題,結合二維材料的基礎物理化學性質,深入探討了如何通過調整材料化學吸附和催化選擇性等性質,以解決上述問題並提升儲能器件的各方面性能,提出並探討了二維材料電化學儲能領域的未來研究路線和發展方向。
  • 我校一課題組在ACS Catalysis上發表電解水催化劑重要成果
    日期:2018-03-14      來源:化學化工學院      作者:薛希洪     編輯:李鵬  編審:宋佐東       閱讀:1 新聞網訊 近日,我校化學化工學院張立學教授、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楊東江教授與四川大學化學學院孫旭平教授合作在高效電解水催化劑研發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 南京師大周小四教授課題組在鉀離子電池領域取得系列重要研究進展
    隨著鋰離子電池在電動汽車領域被廣泛地應用,人們對鋰資源的需求量大大增加。然而,鋰元素在地殼中的儲量僅為0.0017 wt%,無法滿足大規模儲能及電動汽車等領域日益發展的需求。因此,從能源的可持續發展和利用的角度來看,尋求低成本、高安全和長循環壽命的新型二次電池體系至關重要。
  • 化工與化學學院於淼課題組在石墨烯功能化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哈工大報訊(化工/文) 近日,我校化工與化學學院於淼教授課題組在石墨烯功能化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該工作為石墨烯光致精準功能化的首例,通過精細調控局域雜化模式打開石墨烯帶隙,首次在原子尺度實現了石墨烯的二維長程有序功能化,為石墨烯基二維材料在電子器件和光電器件應用方面的關鍵難題提供了有效解決方法。
  • 我校單福凱教授課題組在國際頂級雜誌Advanced Materials上發表高...
    新聞網訊 近日,我校單福凱教授課題組在微電子器件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其研究成果「Solution Combustion Synthesis: Low-Temperature Processing for p-Type Cu:NiO Thin Films for Transparent Electronics
  • 華東師大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在電催化制氫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華東師大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上海市綠色化學與化工過程綠色化重點實驗室特聘教授施劍林院士與青年教師陳立松博士在有機物輔助電催化析氫領域取得重要進展。課題組經過深入探索,研製了一種新型電催化劑—Ni-Mo-N/CFC納米片,該材料可以同時作為甘油輔助電催化析氫電解池的陰極和陽極催化劑,高效率實現了電催化生產高純氫氣和高附加值的甲酸鹽。  在前期電催化析氫的研究過程中,該團隊提出了「降低OER過電位」(開發高效催化劑,降低OER過電位;ACS Catal., 2018, 8, 3688-3707;J. Mater. Chem.
  • 朱林繁教授課題組在原子分子動力學參數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我校物理學院近代物理系朱林繁教授課題組與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日本SPring-8同步輻射等國內外同行合作,在乙炔和氧分子的動力學參數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連續發表在國際權威雜誌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Series [ApJS
  • 浙江師大胡勇團隊在超級電容器領域取得系列重要階段進展
    近日,浙師大省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省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胡勇教授團隊在超級電容器領域取得了重要階段進展,分別在國際權威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 同濟蔡克峰教授課題組在柔性熱電材料方向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同濟蔡克峰教授課題組在柔性熱電材料方向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來源: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時間:2019-07-11  瀏覽:
  • 東北大學理學院在導電聚合物儲能材料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近日,我校理學院化學系博士研究生張明玥的研究論文「Redox Poly-Counterion Doped Conducting Polymers for Pseudocapacitive Energy Storage」在國際權威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發表,化學系劉曉霞教授和宋禹博士為共同通訊作者,我校分析測試中心在TEM測試方面提供了關鍵測試數據支撐服務
  • 張世國教授團隊在碳基電催化材料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我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張世國教授課題組在國際材料類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發表題為「Electroreduction of Carbon Dioxide Driven by電化學動力學分析表明,富含本徵缺陷的DNG-SAFe催化劑與富含氮摻雜缺陷的催化劑NG-SAFe具有不同的活性中心。同時,本徵缺陷與Fe-N4位點的協同作用至關重要。理論計算證明,Fe-N4位點的CO吸附能力較強,導致Fe中心的毒化,這也是高電流密度以及濃電解液體系中Fe-N4位點活性降低的原因。
  • 我校教師團隊在鋰離子電池研究中取得系列重要進展
    、紐約州立大學賓漢姆頓分校M•斯坦利•威廷漢(M.stanley Whittlingham)教授和日本化學家吉野彰(Akira Yoshino), 因在鋰離子電池研發領域作出的貢獻而獲獎。我校教師團隊在鋰離子電池研究中取得系列重要進展面向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崛起和武漢市光電子產業集群的發展,江漢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光電化學材料與器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成立了電化學儲能材料與器件團隊。
  • 南京郵電大學賴文勇教授:共軛多孔聚合物在電化學儲能領域的新應用
    近年來,共軛聚合物備受關注,在有機電致發光(OLED)、有機太陽能電池(OPV)、有機場效應電晶體(OFET)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然而,共軛聚合物作為活性材料在儲能器件,如超級電容器等電化學儲能領域的應用卻鮮見報導。這主要是由於現有的共軛聚合物大多比電容較低、循環穩定性不高以及氧化還原可逆性較差等,使其作為超級電容器的電極材料受到很大的限制。
  • 我校在木質素功能材料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2021-01-10 07:02:53 來源: 紫金 舉報   近日,我校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在木質素功能材料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 上矽所:「計算電化學」設計電池材料領域取得系列進展
    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劉建軍研究員帶領的科研團隊多年來聚焦「計算電化學」設計電化學儲能材料研究領域,形成計算局域結構(表/界面結構、配位結構)電荷轉移能力表徵電化學活性的特色方向,結合「材料基因」的理念設計高性能電化學儲能材料。近日,該科研團隊在「計算電化學」設計鋰氧氣電池正極材料和金屬有機電極材料領域取得系列進展。
  • 楊金虎教授鈉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可逆晶態相變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楊金虎教授鈉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可逆晶態相變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來源: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   時間:2016-12-13  瀏覽:
  • 我校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太陽能螢光聚光器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新聞網訊 近日,我校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趙海光教授、韓光亭教授、張元明副教授等與瑞典呂勒奧理工大學Alberto Vomiero教授和武漢理工大學龔曉教授合作在太陽能螢光聚光器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Gram-Scale Synthesis of Carbon Quantum
  • 華中師範大學在電催化還原CO2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電催化二氧化碳還原反應(CO2RR)可以通過可再生能源電能將溫室氣體二氧化碳轉化為有價值的化學物質和燃料,對可再生能源的存儲和緩解氣候變化都至關重要,從而吸引了國際研究領域的廣泛關注,其中的關鍵是高效催化材料製備以及相關催化機理。
  • 哈工大在鈣鈦礦光伏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日,哈爾濱工業大學化工與化學學院楊玉林教授與範瑞清教授帶領的光電功能材料團隊在鈣鈦礦光伏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以科研論文的形式發表在國際化學頂級期刊德國應用化學(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影響因子12.275),並選為「Hot 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