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布丨最高法​:加強電子卷宗應用 努力實現無紙化、智能化...

2020-12-06 中國網新聞中心

中國網12月4日訊(記者 郭澤涵)全國法院第七次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視頻會議3日召開,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周強出席會議並講話。

周強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全面深化智慧法院建設,加快推進人民法院信息化4.0版建設,促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司法服務。

「十三五」時期,智慧法院建設取得豐碩成果,全國法院建成以一張網為代表的全要素一體化的人民法院信息基礎設施,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司法審判信息資源庫,網上辦案深入推進,網上執行查控等信息化手段為「基本解決執行難」提供了強大支撐,網際網路司法模式探索不斷深化,信息化建設實現突破性進展。智慧法院在疫情期間大顯身手,實現「審判執行不停擺、公平正義不止步」,推動審判執行工作機制深刻變革的效應充分彰顯。

會議指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麵塑造發展新優勢作出重大部署,為人民法院加強科技創新,全面深化智慧法院建設,促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指明了方向。「十四五」時期,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5G等現代信息技術將得到更加廣泛應用,智慧法院建設步入轉型升級關鍵時期。

各級法院要深刻把握「十四五」規劃對人民法院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建設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切實增強加強智慧法院建設的責任感、使命感。要牢牢堅持黨對司法工作的絕對領導,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優勢,搶抓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機遇,圍繞滿足人民群眾司法需求、滿足審判執行工作需要,構建中國特色、世界領先的網際網路司法模式,創造更高水平的數字正義。

要認真總結人民法院信息化3.0版建設的經驗,強弱項、補短板,全面深化智慧法院建設,為實現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提供堅強科技支撐。要科學布局,加快推進人民法院信息化4.0版建設。要加強謀劃,狠抓落實,確保2022年底基本建成、2025年底全面建成以知識為中心的信息化4.0版。

要確保實現建設目標,面向司法人員、訴訟參與人、社會公眾和其他部門提供全新的智能化、一體化、協同化、泛在化和自主化智慧法院服務,創新審判模式,優化訴訟流程,助推司法改革,為更加客觀尋找事實、更加精準適用法律提供堅強科技支撐。要深入推進信息系統總體設計,理順各個信息系統之間關係,打通「信息孤島」「數據壁壘」,實現系統集成、整合優化。

會議強調,要突出重點,統籌推進智慧法院協調發展。要突出司法數據中臺、智慧法院大腦的智慧引擎作用,抓住數據關鍵,整合各方資源,推動構建以最高人民法院為總樞紐、以高級法院為分支的分布式智慧法院大腦體系架構。要全面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推動電子訴訟向移動端拓展,加快形成符合中國國情、滿足人民期待、體現司法規律、引領時代潮流的中國特色糾紛解決和訴訟服務模式。

要加強電子卷宗深度應用,夯實司法鏈平臺基礎存證驗證能力,努力實現全流程無紙化、智能化辦案。要大力推進執行信息化建設,推動執行指揮中心實體化運行,全方位升級執行辦案平臺,嚴格規範執行查控系統使用,嚴查違規行為,確保個人信息安全。要突出泛在化服務在智慧管理中的重要地位,系統整合各類應用,提升司法行政工作信息化水平。要推進法院網絡、計算中心、科技法庭等基礎設施轉型升級,不斷優化運維,加強系統迭代,加大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力度。

相關焦點

  • 從無紙化辦案「試驗田」到智慧審判「示範區」
    作為全國率先實行全流程無紙化辦案的基層法院之一,通過兩年的探索實踐,深圳市鹽田區人民法院讓全流程無紙化辦案試點經驗在深圳特區這片「試驗田」裡結出累累碩果,成為名副其實的智慧審判「示範區」。兩年多以來,該院已先後通過無紙化辦案方式辦結各類行政、民商事案件近5萬件。
  • 王林清親口講述竊取最高法卷宗原因
    經過一個多月的調查,今天,中央政法委牽頭,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參加的聯合調查組,根據各部門依據各自法定職責開展的調查工作,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二審審理的陝西榆林「凱奇萊案」卷宗丟失,山西王見剛與王永安糾紛案等問題的調查結果。
  • Meye(邁雅)無紙化會議系統應用於西藏阜康醫院
    檢察院黨組會議室選擇了Meye無紙化會議系統解決方案——Meye BIS 固定安裝系統   地標介紹:   西藏阜康醫院是由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經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原衛生廳)批准成立的三級綜合醫院,醫院始建於2005年4月28日,先後成立了阜康綜合院區、阜康婦產兒童院區、阜康心腦血管院區和健康體檢中心院區,目前4個院區的房屋建築總面積達45700㎡,
  • 電子發票「無紙化」遇尷尬:小票省了 報銷紙張更費了
    電子發票「無紙化」遇尷尬 商家的小票省了 報銷列印紙張更費了每個月,去單位財務交發票報銷對市民張女士來說都是件麻煩事兒,因為,那意味著她得把郵箱中的一堆電子發票全部用A4紙列印出來。微信、支付寶掃碼開票,手機裡隨時能查能看,便捷的電子發票早已深入生活。然而,開票時省了紙,到了報銷環節還得落在紙上,不少消費者呼籲,全程無紙化才是真正的電子發票。
  • 數字籤名在營業廳無紙化中的應用
    這種情型有個專有名詞叫「營業廳無紙化」,很好理解,就是在營業廳業務辦理流程實現了電子化和網絡化,也許再也不用紙張了,呵呵。雖然說是無紙化了,但業務辦理過程仍需要對辦理人身份的核實及各方對所辦理事項的確認,也就是仍需要類似於紙質辦理過程中簽字蓋章的處理環節。很明顯,以數字籤名為基礎的電子籤章是一個解決方案。
  • 最高法:加大舊存案件清理力度 三年整體執結率達80%
    最高法:加大舊存案件清理力度 三年整體執結率達80% 2018-10全國法院審判執行工作會議暨全國法院審判管理工作座談會10日在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周強強調,要加強審判管理,確保圓滿完成全年審判執行工作任務,如期打贏「基本解決執行難」攻堅戰。  會議要求,集中精準攻堅,開展涉民生重點案件集中執行、專項執行,依法突出執行工作強制性,提高財產處置效率,確保有財產可供執行案件法定期限內實際執結率達到90%。
  • 2017中級會計職稱無紙化考試常見問題
    2017年中級會計職稱無紙化考試為9月9日-10日,為了幫助初次參加中級會計職稱的小夥伴們了解熟悉無紙化考試環境,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總結了一些中級會計職稱考試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快來了解一下,掃除無紙化考試答題障礙,考前做到心中有數。問題一:是否可以帶計算器和草稿紙進考場呢?
  • 南航「無紙化」服務提質升級 機票電子發票開具超300萬張
    據了解,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由於電子發票具有非接觸式、無紙化、低能耗、易傳遞、易保存、易查詢等優點,南航為旅客機票費開具電子發票,受到越來越多旅客的選擇與認可。截至今年12月24日,南航當年開出的機票電子發票量達到了106萬張,佔紙質行程單列印量的比例,同比增長了11%。
  • 全球首款柔性全彩電子紙發布 將應用於可穿戴式設備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12月7日消息,近日,電子紙廠商元太科技(E Ink)與電子紙顯示器廠商Plastic Logic合作發布全球首款柔性全彩電子紙。據了解,該電子紙大小為2.1英寸,綜合了元太科技的先進彩色電子紙技術(ACeP)以及Plastic Logic的有機薄膜電晶體(oTFT)背板技術,有望應用於需要兼具輕薄與軟性的顯示應用領域,如可穿戴式設備。具體而言,元太科技的ACeP是全反射式的彩色電子紙技術,無需使用彩色濾光片即可實現全彩顯示效果,目前已應用在廣告牌等場景中。
  • 重磅丨中國工程院發布 「中國電子信息工程科技發展十四大趨勢...
    1月5日,中國信息與電子工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在中國工程院召開發布會,發布「中國電子信息工程科技發展十四大趨勢(2021)」。此次發布的十四大趨勢是: 1.
  • 2018ChinaJoy開幕 大麥網無紙化入場定義智慧節展新標準
    8月3日,第十六屆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以下簡稱2018ChinaJoy)於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開幕。作為一年一度的全球數碼互動娛樂盛會,每年ChinaJoy都會吸引海內外近千家展商和全球遊戲玩家的熱切關注。大麥網數據顯示,2018ChinaJoy單日入場人數首次超過10萬,無紙化入場模式定義智慧節展新標準。
  • 機關事業單位早已普及電腦,為何還是不能實現無紙化辦公?
    機關事業單位早已普及電腦,為何還是不能實現無紙化辦公?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因為確實現在有一些公司民企開發了不少無紙化辦公的系統,可以在公司內部對文件進行留轉審批,但是這些都是比較簡單的審批手續,對於重大決策和文件一樣還是會列印出來的!今天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為何機關事業單位不能實現無紙化辦公!
  • 「每刻科技」推出無紙化費用管理解決方案,助力企業財務共享服務...
    加之國務院明確2020年底前基本實現增值稅專用發票電子化,發票全面電子化的浪潮已至,企業報銷無紙化建設也刻不容緩。成立於2015年的每刻科技推出的無紙化費用管理雲平臺——每刻報銷,先從企業財務報銷場景切入,為中大型企業提供差旅預定、費用報銷管理及全流程費用管控服務。
  • 中國發布丨最高法:建審判案例資料庫 辦這幾類案件時要類案檢索
    中國網7月28日訊(記者 張豔玲)為統一法律適用,提升司法公信力,最高人民法院日前發布《關於統一法律適用加強類案檢索的指導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意見》),自2020年7月31日起試行。承辦法官依託中國裁判文書網、審判案例資料庫等進行類案檢索,並對檢索的真實性、準確性負責。《意見》對類案檢索範圍進行界定,包括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指導性案例;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典型案例及裁判生效的案件;本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發布的參考性案例及裁判生效的案件;上一級人民法院及本院裁判生效的案件。
  • 如何實現環安管理智能化、科學化?我們有實招
    如何實現環安管理智能化、科學化?自2019年監獄綜合業務一體化平臺運用以來,環安科作為負責環安系統管理、運用的職能部門,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擔當,打好信息化應用攻堅戰,實現環安管理工作智能化、科學化,助推監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 無紙化時代 兒童英語閱讀該如何進行智能革新
    隨著智能科技的飛速發展,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等正在全面滲透進人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無紙化的電子閱讀時代也為人們的閱讀與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在線上兒童閱讀市場,「兒童教育+智能」已經深度融合併影響著孩子們的閱讀方式和學習進程,從呱呱閱讀等一批在線英語閱讀APP的崛起與壯大便可見一斑。
  • 裁判智能化生成的模式選擇與實現路徑
    杭州網際網路法院網絡交易全程智能化審判系統,將起訴、答辯、舉證、質證、庭審結構化、要素化、數據化,引導當事人說清訴請和事實,智能生成爭議焦點。基於法官的專業積累,學習海量案件,形成電子商務完整的知識圖譜,利用專業的算法,自動提取裁判風險點供法官確認,智能生成完整的判決書。
  • 鼓吹了這麼多年,為什麼無紙化世界還沒到來?
    公元105年,中國太監蔡倫,因為發明了一種我們稱之為紙的東西而廣為人知。基本程序需要將碎步或木頭等纖維材料搗碎,與水混合製成紙漿,然後過濾、曬乾、剪裁。這種技術從亞洲傳入阿拉伯,最終於大約公元950年登陸歐洲。之後,古登堡於1440年發明了金屬活字印刷術。這是在造紙術基礎上實現的發明,幫助其實現技術門檻。
  • 呂臨能化公司:蹚出煤礦智能化新路
    在煤礦工作近30年的呂臨能化公司董事長王欽浩道出蹚新路,快推智能礦山建設的老煤炭情結。 曾經,人們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大力加強新基建、新技術等在煤礦行業不斷取得突破意味著什麼,認識得不夠清晰,而呂臨能化公司在這一新領域由傳統向智能的思想轉變,以及快速付諸實踐,就是一個強有力的結果導向。這是新華社記者發出的感慨。
  • 【學習園地】全文|最高檢發布首批檢察改革典型案例
    2019年7月,中央政法委在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推進會上提出:「加強對民事審判案件的檢察監督制度機制建設,探索正卷副卷一併調閱制度。」黑龍江省檢察機關積極落實中央政法委部署,在全省實現了一併調閱法院民事審判卷宗、民事執行卷宗的正卷、副卷,這對於落實檢察機關民事訴訟案件精準監督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