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率先實行全流程無紙化辦案的基層法院之一,通過兩年的探索實踐,深圳市鹽田區人民法院讓全流程無紙化辦案試點經驗在深圳特區這片「試驗田」裡結出累累碩果,成為名副其實的智慧審判「示範區」。兩年多以來,該院已先後通過無紙化辦案方式辦結各類行政、民商事案件近5萬件。
11月30日《人民法院報》採風版
「數據跑腿」 為正義實現注入新動能
11月23日上午,深圳市大中華國際交易廣場8層,深圳行政審判中心出現一副忙碌而又井然有序的畫面。剛參加完庭審的黃律師告訴記者:「像我們這種有條件上傳電子訴訟材料的當事人,從申請立案到接收傳票、舉證質證都可以在網上進行,比以前方便多了!」
鹽田法院無紙化網上庭審現場
2018年5月,鹽田法院率先實行無紙化辦案——立案、審理、合議、裁判、結案、歸檔等各個環節均實行網上辦理,電子卷宗材料亦隨辦案進程同步網上流轉,案件全程網上留痕,從而助力推動辦案模式朝著安全便捷、提升效率、助力減負、保真留痕和體驗升級方向邁進。
無紙化辦案試點參與人之一、鹽田法院政治部主任張明軍告訴記者,無紙化辦案後,案卷從傳統的單線流轉向發散式即時傳輸轉變,合議庭成員、法官助理可同時網上閱卷,隨時網上合議,有助於審判效率的提升。
◎ 在無紙化辦案模式下,所有案件辦理過程均為網上操作。
各類訴訟材料實時上傳到辦案系統後,非經審批不得刪改替換。
法官對電子卷宗進行瀏覽、批註等操作,製作、修改、籤發的文書,送達、上訴、歸檔的過程,都可以實現100%在辦案系統中留存,並在案件辦結後即被「封存」。
系統留存的審判痕跡無覆蓋、無塗改,能真實客觀反映法官辦案動態過程,辦案過程透明,也有助於司法公正。
兩年多來的無紙化辦案工作試點,為鹽田法院充分利用線上數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鹽田法院「趁熱打鐵」研發一體化審判監督管理平臺,實現對各類審判數據、辦案節點數據實時抓取、動態展示,自動實時生成臺帳;將排期、送達、掃描、歸檔等各環節辦理時限嵌入辦案系統,對各環節超期辦理等審判偏離行為自動凍結,有效避免辦案周期不當拖延。
鹽田法院院長楊爽介紹,近年來,該院結合案件特點,深度應用全流程無紙化辦案,充分運用大數據,科學重組審判資源,全面推進審判管理改革,從提升訴訟參與人的獲得感、便捷感「賦能」,在審判管理機制和體系上為法官辦案「減負」,從推進社會治理上為源頭化解糾紛「提速」,不斷加快推進審判能力和審判體系現代化建設,實現了審判質效和訴訟服務雙提升。
「法智雲端」 帶來智慧訴服新體驗
深圳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一直是鹽田法院的行政案件「大戶」。「以往僅立案就耗費大量時間精力,如今動動手指即可完成包括立案在內的程序性事務。」該中心一直負責與法院行政審判事務工作對接的陳小姐飽受兩地折返之苦,「而且平臺不斷智能升級,用戶體驗越來越好了。」
深圳行政審判中心導訴臺
鹽田法院是深圳市行政案件集中管轄法院。基於行政案件集中管轄特點和全流程無紙化辦案業態,鹽田法院形成線上線下多樣化訴訟服務格局,拓展陽光司法範圍,為訴訟參與人提供線上服務,提升法院訴訟服務水平,並於2017年7月推出了首個網上行政訴訟服務平臺——「法智雲端」。
「法智雲端」平臺實現了行政案件立案、材料遞交、文書送達等業務全流程網上辦理,並與電子卷宗隨案同步生成系統、「深圳法院訴訟服務」微信平臺等多個系統實現掛接,相關數據後臺互通共享。針對行政訴訟和非訴審查不同案件類型,以及法官和當事人不同辦理主體提供規範化操作指引,加持電子送達、網上答辯、流程信息簡訊告知等功能,提升「e站式」「無障礙」辦案體驗。「無紙化辦案後,能通過網絡辦理的業務更加多樣、便捷,真正讓『信息跑路』取代了『人力跑腿』。」鹽田法院立案庭庭長董學軍介紹。
今年1月至10月,「法智雲端」平臺已與深圳市174家行政機關實現對接;
辦理行政案件11064件,佔鹽田法院全部案件的56.2%。
智能集約 助力審判工作跑出新速度
組織庭前會議34次、主動化解促使原告撤訴26件,草擬法律文書82份……這是鹽田法院法官助理小程今年交出的亮麗成績單。
基於審判輔助事務的行為方式和載體發生的深刻變化,鹽田法院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根據兩項事務難易程度、專業要求的不同,將審判輔助事務劃分為核心審判輔助事務和非核心審判輔助事務——
如今,鹽田法院在訴訟服務中心設立了審判輔助事務集約辦理平臺,將上述8項非核心審判輔助事務集約至平臺辦理。「以前有60%以上的時間都在送達、整卷、歸檔,現在我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思考和參與文書草擬了。」小程感慨現在的自己越來越有「法律人」的歸屬感。
書記員進行集約排期送達操作
為了進一步增強審判團隊專司審判的能力,鹽田法院將現行的「法官—法官助理—書記員」單一團隊配置模式變革為「法官—法官助理」與「法官—書記員」的「雙驅」團隊配置模式。同時,推進審判輔助事務標準化建設,出臺涉材料收轉、排期送達、上訴移送、歸檔等各環節的7項制度規定,明晰時限要求和工作標準,並根據輔助事務的情勢變化由中心對書記員實行動態調配,防止集約機制出現空轉,保障審判流程高效運行。
該院同時在辦案平臺中嵌入審判輔助事務集約事項管理模塊,具備動態數顯、事務統籌、業績展示、衝突校驗、瑕疵識別等各項功能,將事務分配從「循案管理」向「循數管理」轉變,實現工作科學統籌、人力及時調配。
聯動治理 搭建精準解紛新平臺
面對增幅年均達20%以上的行政案件,鹽田法院堅持將推進行政糾紛前端化解作為重點工作,設立行政糾紛化解工作室,先後與深圳市司法局等5家單位籤署合作備忘錄,由對方派員駐點參與調解。
今年以來,工作室調解行政訴訟案件1164件,佔同期行政訴訟案件的14.48%,調解成功105件。
在近期受理的某公司訴深圳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住房公積金繳存決定84件案件中,經法院、市司法局與行政機關三方共同努力,為原告提出了依法可行的解決方案,原告最終撤回84件案件的起訴。 「在矛盾較為尖銳的『民告官』案件領域裡,有這樣的調解數據著實不易。」參與駐點調解工作的吳律師對此深有感觸。
◎ 對於民事糾紛,鹽田法院也「量身定製」了化解方案。
在交警大隊、街道社區等設立調解工作室,聘請行業專家加入調解員隊伍,將具有行業特點的案件委託專業機構與人士調解。
與勞動仲裁院建立「四同步」機制,仲裁立案與財產保全同步進行、當事人資料同步收集、委託代理授權同步確認、案件主要信息同步共享,促進勞動爭議糾紛訴前化解。
鹽田區人大代表許麗珠作為法院特邀調解員調解案件
智慧法院建設同樣惠及參與糾紛多元化解的各方。鹽田法院充分利用調解系統、電子卷宗系統、綜合業務系統、移動微法院等多個系統的數據共通建立智慧調解平臺。依據糾紛各方的意願,訴前和訴中的調解工作均能在相應的軌道上「各行其道」,在平臺上享用類案推送、在線調解、文書生成等信息化建設成果。調解未果的案件將直接進入訴訟環節,無需當事人再提交新的材料。遠程調解室亦為尚未進入訴訟環節的當事人提供了便捷調解途徑。
僅今年1月至4月,鹽田法院就通過線上調解平臺成功調解案件83件,佔同期調解案件的57.6%。
來源:人民法院報
原標題:《從無紙化辦案「試驗田」到智慧審判「示範區」》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