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布丨最高法:建審判案例資料庫 辦這幾類案件時要類案檢索

2020-11-29 中國網

中國網7月28日訊(記者 張豔玲)為統一法律適用,提升司法公信力,最高人民法院日前發布《關於統一法律適用加強類案檢索的指導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意見》),自2020年7月31日起試行。

《意見》提出,人民法院辦理的擬提交專業(主審)法官會議或者審判委員會討論的,缺乏明確裁判規則或者尚未形成統一裁判規則的,院長、庭長根據審判監督管理權限要求進行類案檢索的案件等應當進行類案檢索。

本意見所稱類案,是指與待決案件在基本事實、爭議焦點、法律適用問題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且已經人民法院裁判生效的案件。承辦法官依託中國裁判文書網、審判案例資料庫等進行類案檢索,並對檢索的真實性、準確性負責。

《意見》對類案檢索範圍進行界定,包括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指導性案例;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典型案例及裁判生效的案件;本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發布的參考性案例及裁判生效的案件;上一級人民法院及本院裁判生效的案件。

除指導性案例以外,優先檢索近三年的案例或者案件;已經在前一順位中檢索到類案的,可以不再進行檢索。

類案檢索可以採用關鍵詞檢索、法條關聯案件檢索、案例關聯檢索等方法。承辦法官應當將待決案件與檢索結果進行相似性識別和比對,確定是否屬於類案。

對本意見規定的應當進行類案檢索的案件,承辦法官應當在合議庭評議、專業(主審)法官會議討論及審理報告中對類案檢索情況予以說明,或者製作專門的類案檢索報告,並隨案歸檔備查。類案檢索說明或者報告應當客觀、全面、準確,包括檢索主體、時間、平臺、方法、結果,類案裁判要點以及待決案件爭議焦點等內容,並對是否參照或者參考類案等結果運用情況予以分析說明。

檢索到的類案為指導性案例的,人民法院應當參照作出裁判,但與新的法律、行政法規、司法解釋相衝突或者為新的指導性案例所取代的除外。檢索到其他類案的,人民法院可以作為作出裁判的參考。

公訴機關、案件當事人及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等提交指導性案例作為控(訴)辯理由的,人民法院應當在裁判文書說理中回應是否參照並說明理由;提交其他類案作為控(訴)辯理由的,人民法院可以通過釋明等方式予以回應。

檢索到的類案存在法律適用不一致的,人民法院可以綜合法院層級、裁判時間、是否經審判委員會討論等因素,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建立法律適用分歧解決機制的實施辦法》等規定,通過法律適用分歧解決機制予以解決。

《意見》要求,各級人民法院應當積極推進類案檢索工作,加強技術研發和應用培訓,提升類案推送的智能化、精準化水平。各高級人民法院應當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審判案例資料庫,為全國統一、權威的審判案例資料庫建設奠定堅實基礎。各級人民法院應當定期歸納整理類案檢索情況,通過一定形式在本院或者轄區法院公開,供法官辦案參考,並報上一級人民法院審判管理部門備案。

相關焦點

  • 以同案同判促司法公正樹司法權威 中衛中院推動六大類案件類案檢索...
    類案及關聯案件強制檢索,是指法官通過在線檢索、查閱相關資料等方式發現與待決案件在基本事實、爭議焦點、法律適用問題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且已經人民法院裁判生效的案件,為待決案件裁判提供參考的的一種新型審判輔助機制,其目的在於讓在先案例幫助法官、合議庭、專業法官會議、審判委員會作出正確的司法判斷。
  • 最高法:10起環境資源典型案例納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資料庫
    7月30日,最高法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5年來百餘件環境資源典型案例的總體情況。紅星新聞從發布會上獲悉,最高法先後發布15批共135件環境資源典型案例。最高法從歷年發布的環境資源典型案件中選取了10起案例,已經翻譯成英文,納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資料庫。
  • 最高法首次發布環境資源年度典型案例 涵蓋生態保護等五大類
    2019年,全國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做了哪些工作?有何新進展?今天,最高法公布《中國環境資源審判(2019)》(白皮書)、《中國環境司法發展報告(2019)》(綠皮書)及生態環境保護典型案例,對2019全國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工作進行了介紹。
  • 含特殊防衛、「二元期權」 最高法發布4起指導性案例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王晨婷)1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專業審判委員會討論通過了4件刑事指導性案例,作為最高人民法院第26批指導性案例發布,供各級人民法院審判類似案件時參照。指導性案例144號《張那木拉正當防衛案》,旨在明確對於使用致命性兇器攻擊他人要害部位,嚴重危及他人人身安全的行為,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十條第三款規定的「行兇」,可以適用特殊防衛的有關規定。該案例確認的裁判規則準確把握了正當防衛制度的立法精神,對類似案件中如何認定特殊防衛具有指導意義。該案例曾被評為天津法院2018年度十大影響性案例,具有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 【法院信息】威縣法院:「多維度」提高刑事案件審判質量
    【法院信息】威縣法院:「多維度」提高刑事案件審判質量 2020-12-02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工智慧審判的法文化思考
    有限應用:作為輔助地位的人工智慧工具我國部分地區開始了各具特色的先行先試的人工智慧審判模式,例如,上海法院的刑事案件智能輔助辦案系統,「206」系統和貴州法院政法大數據系統,這兩者很大程度上是「辦案平臺」的性質,這也體現了面對技術革新時積極穩妥的精神:成熟一步,應用一步,建立一個全流程的證據審查,程序保障體系,兼具對司法人員的指導性和監督性,對於辦案人員統一掌握證據標準和證據規則
  • 海洋環境汙染案件的舉證責任問題:最高法院最新指導案例之初步分析
    2015年,最高法院發布的《關於審理環境侵權責任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簡稱《環境侵權司法解釋》)對此進一步作出了細化,其中第六條規定:被侵權人根據侵權責任法第六十五條規定請求賠償的,應當提供證明以下事實的證據材料:(一)汙染者排放了汙染物;(二)被侵權人的損害;(三)汙染者排放的汙染物或者其次生汙染物與損害之間具有關聯性。
  • 最高法典型案例回應爭議:依法獨立判案 排除輿論壓力
    中新網北京7月24日電題:最高法典型案例回應爭議:依法獨立判案 排除輿論壓力「進而言之,法官審理案件,應當依據證據、依據法律做出自己的判斷,排除社會輿論的壓力。」
  • 最高法院25批指導性案例分類裁判要點梳理——民商事類(下)
    >民商事類(下)為方便法官高效查詢、學習以加強類案檢索,湖南高院研究室將全部指導性案例進行篩選、歸類,按照刑事、民商事、行政、國家賠償、執行等五大類湖南高院微信公眾號將分批發布指導性案例分類裁判要點。民商事案例共76件,按先實體(包括環境民事公益訴訟,73件)後程序類(3件)進行歸類,實體類案例再按案由進一步細緻的分類。第二期將發布民商事類的37個指導性案例,方便大家組織學習,分享交流。
  • 最高法:近五年毒品犯罪案件的年均重刑率為22.37%
    中國最高法:近五年毒品犯罪案件的年均重刑率為22.37%  中新社北京6月23日電 (記者張素)中國最高人民法院最新發布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9年,毒品犯罪案件中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年均重刑率為22.37%,各年度的重刑率均明顯高於同期全部刑事案件重刑率。
  • 最高法發布的這些典型案例發人深思
    新華社北京4月15日電(記者羅沙)最高人民法院15日發布第三批依法懲處妨害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聚焦疫情期間因故意隱瞞出入境或疫情高發地區旅居史又拒不執行隔離規定,造成疫情擴散重大風險的刑事案件。
  • 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選編(八)
    以輔助審委會決策為導向,科學整合審管辦工作,更多關注全院審判工作的態勢變化與要情收集,做好通報主責。常規發布審判管理月報,在季度末和年中、年末追加發布審判態勢特別通報,做好個性化的特別提示,重大時間節點實行周(天)通報,客觀分析全院各業務口、各庭室、各團隊的審判態勢,指出問題並提出建議。
  • 中國環境資源審判 (2019年)
    2019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於審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的若干規定(試行)》,明確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案件的受理條件及其與環境民事公益訴訟的銜接等規則。2019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與最高人民檢察院共同發布《關於人民檢察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應否履行訴前公告程序問題的批覆》,明確檢察機關提起的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必須履行訴前公告程序。發布典型案例。
  • 最高法:加大舊存案件清理力度 三年整體執結率達80%
    最高法:加大舊存案件清理力度 三年整體執結率達80% 2018-10全國法院審判執行工作會議暨全國法院審判管理工作座談會10日在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周強強調,要加強審判管理,確保圓滿完成全年審判執行工作任務,如期打贏「基本解決執行難」攻堅戰。  會議要求,集中精準攻堅,開展涉民生重點案件集中執行、專項執行,依法突出執行工作強制性,提高財產處置效率,確保有財產可供執行案件法定期限內實際執結率達到90%。
  • 最高人民法院印發《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選編(七)》
    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選編(七)目錄【案例116】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法院:構建破產審判府院聯動機制助力優化營商環境【案例117】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搭建「四類案件」信息化監管平臺提升審判質效【案例118】山西省晉城市中級人民法院:積極探索審判委員會聽證制度
  • 從一步到庭到一庭閉庭,讓簡易程序案件審判再提速
    比如有的法院單純以訴訟標的額為標準;有的則採取數額與案由相結合的方式等,這些做法缺乏統一性,標準也不夠客觀,導致繁簡識別不清,影響了審判的效率。針對這一問題,本次實施細則將簡易程序案件的識別作為重點,在儘可能擴大簡易程序適用範圍的同時,增加可操作性。將民事案件劃分為四類,即小額程序案件、簡易程序案件、獨任制普通程序案件、合議制普通程序案件。
  • 李少平:全面推進案件繁簡分流機制改革
    2016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在認真總結地方經驗基礎上,制定了《意見》,為深入推進案件繁簡分流機制改革提供了全面、系統、綜合的政策性依據。《意見》發布後,各級人民法院特別是中基層人民法院,以變應變、以新應新,進一步推進案件繁簡分流,優化司法資源配置,以改革的思維與方法破解改革發展中遇到的難題。
  • 最高法發布典型案例回應
    未來網北京11月28日電(記者 謝青)水汙染防治、土壤汙染治理、大氣汙染防治、林業資源保護等領域,涵攝大氣、水、土壤、林草、湖泊、自然保護區等環境要素和自然資源,今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環境資源審判保障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十大典型案例。
  • 【法律適用】民法典重點法條類案裁判規則系列⑲:關於離婚損害...
    】(點擊跳轉閱讀)之後,即時起法信公號全新推出【民法典重點法條類案裁判規則系列】該系列圍繞《民法典》中的新增和實質性修改法條解析條文變遷和影響關聯法條推送類案裁判規則和案例要旨幫助法律人從案例實務中學習領會民法典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