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揭露尼安德特人真容 棕眼褐膚或存變異

2020-11-26 南海網

  在全世界的博物館中,尼安德特人的複製品都被設置成明顯的藍色或者綠色眼睛、蒼白的皮膚和赤黃色頭髮。現在最新的DNA分析表明最近研究的一對克羅埃西亞地區女性尼安德塔人,事實上有著褐色眼睛、深褐色頭髮和黃褐色皮膚。這一分析結果能夠幫助科學家進一步了解包括現代人和3萬年前滅絕的尼安德特人在內的家族進化史。

  並非所有的尼安德塔人都是這種樣貌

  研究團隊之外的幾個科學家對這一研究結論深表懷疑,不管怎樣他們從許多方面批評了它的方法論。這些結果不僅與其它的遺傳證據相違背,而且推翻了一個長久以來的假設:主要居住在北緯地區的尼安德特人一定是白色皮膚才能獲得足夠的維生素D。但是即使是質疑這項新研究的科學家們也不得不承認它仍然是讓人深思的。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約翰-霍克斯雖然也在研究古代人類的身體特徵但是並未參與該研究他說:「尼安德特人佔據了一個廣闊的地理範圍,因此很可能在顏色上有所變異,事實上我們才剛剛起步。

  今年春天晚些時候《美國人類生物學雜誌》將公布這一新的研究結果,將公布來自克羅埃西亞的三位女性尼安德塔人基因組研究結果。自2010年公布完整的尼安德特人基因序列後,她們的DNA將成為首次嘗試編譯基因序列的基礎。研究人員們把注意力集中在40種充分研究的遺傳物質上,那將幫助決定人類的色彩特徵。比如說一種名為TPCN2的特殊基因形態給予現代人棕色頭髮,其它的基因形態則決定頭髮是另一種顏色。

  一種複雜的情況是頭髮的顏色特徵是由多重基因控制的。為了確定多重基因對於一種特徵的累積影響,作者假定只是簡單的把每一個基因的影響累加到一起。比如說,為Vi33.26的女性尼安德塔人,七個基因形成棕色眼睛,一個不會產生棕色眼睛,三個形成藍眼睛,而四個則不是藍眼睛。通過研究人員的計算,那意味著六個基因支持棕色眼睛而不是藍色,因此Vi33.26的眼睛或許是棕色的。根據這種方法,三個尼安德特女性都有黝黑的皮膚和棕色的眼睛,而且雖然其中一個是紅色頭髮,另外兩個是棕色的頭髮。

  南裡奧格蘭德的巴西聯邦大學的研究作者Tábita Hünemeier並不奇怪這一結果,她說:「尼安德塔人在歐洲有一個巨大人口,不可能所有的人口都有紅色頭髮或者藍色的眼睛。」她和她的同事確認了他們的研究方法,部分藉助了11個現代人類的基因組進行應用測試,基因組的所有者的照片和DNA是公開的。作者稱接近60%的測試結果與被試者的真實外貌特徵相匹配。考慮到決定皮膚顏色和其它體貌特徵的基因的複雜性,研究團隊認為這個準確率是讓人滿意的。

  但是專家告誡反對現在就給予那些博物館展品一個大的變化。巴塞隆納的西班牙進化生物學研究所的卡雷斯說:「疊加基因分析方法的問題是不同的基因擁有不同的影響程度。」在2007年他發表了一篇論文展示了兩個尼安德塔人攜帶一種遺傳變異很可能會導致出現白色皮膚和紅色頭髮,兩個尼安德塔人一個來自義大利另一個來自西班牙。他聲稱一些染色基因有著強大的作用,能夠推翻一些弱小基因的聯合效果,這種現象將導致最新研究結果使用的單一基因疊加法出現錯誤。他說:「比如說皮膚蒼白的顏色出現在歐洲,幾乎完全是由一種基因決定的。我們知道有許多基因對於外貌特徵都有一種強大的影響力。」

  霍克斯說:「另外一個問題是研究強調在現代人類中發現的遺傳變異的效果。」但是尼安德塔人的頭髮和膚色幾乎肯定受到他們所特有的遺傳變異的影響,他們是同現代人類不同的種族。所以研究人員不會也不能考慮影響尼安德塔人外貌的許多因素。

  Hünemeier回應說:「她的研究團隊尋找尼安德特人和其它古代人類所特有的遺傳變異,而且完全是白手起家。」她同時聲稱其它的近期研究證實了,有可能使用簡單的算法來計算大量基因的影響。儘管她和她的批評者們對她的研究團隊所用的方法存在分歧,但他們贊同關於尼安德特人的固有觀點太狹隘了。卡雷斯認為尼安德特人或許有著棕色眼睛和各種各樣顏色的頭髮,而且霍克斯認為居住在以色列這些地方的尼安德特人比居住在歐洲的同種人具有較暗的皮膚。

  這種不確定性或許不會太持久,Hünemeier和她的批評者同樣認為隨著古代人類DNA信息發現的增加,很快就會揭開尼安德塔人的真正體貌特徵。Hünemeier說:「新的遺傳信息正在通過數百個古代人類樣本進行收集,5年內我們將有許多的信息來進行研究。」

原標題:未找到ID是[1343]的TnUserVo

相關焦點

  • 由於尼安德特人的DNA,有些人略微壓扁了腦袋
    尼安德特人的頭骨與人類頭骨有兩個尼安德特人基因的人的頭頂更平坦,更加拉長 - 就像尼安德特人自己的頭一樣。尼安德特人不是我們自己物種的直系祖先,而是我們遠古的堂兄弟。大約4萬年前,當我們的祖先到達時,他們已經生活在歐洲,並且似乎有雜交,因為大多數歐洲人的DNA中潛藏著一些尼安德特人的基因 - 佔總數的1%到2%。
  • 如果你的臉比普通人長,可能攜帶尼安德特人 DNA
    據美國生活科學網站報導,你大腦的結構可能會透露你是否擁有尼安德特人基因。目前最新研究發現,現代人類如果攜帶近代滅絕人種尼安德特人的某些基因片段,他們的大腦和頭骨結構要比普通人更長。現代人類擁有獨特的接近球狀的頭骨和大腦,相比之下,尼安德特人的頭骨和大腦卻更像大多數靈長類動物,呈現細長狀。
  • 歷史:你攜帶尼安德特人DNA嗎?你的頭骨的形狀可能會告訴你
    相比之下,現代人類最接近的滅絕親屬尼安德特人擁有大多數靈長類動物的細長頭骨和大腦。之前的研究表明,這些對比鮮明的頭骨形狀可能反映了現代人類和尼安德特人的各種大腦區域的大小差異,以及這些大腦區域如何連接在一起。然而,腦組織不會化石化,因此潛在的生物學仍然難以捉摸。
  • 如果你的臉比普通人長,你可能攜帶尼安德特人DNA
    目前最新研究發現,現代人類如果攜帶近代滅絕人種尼安德特人的某些基因片段,他們的大腦和頭骨結構要比普通人更長。現代人類擁有獨特的接近球狀的頭骨和大腦,相比之下,尼安德特人的頭骨和大腦卻更像大多數靈長類動物,呈現細長狀。
  • 尼安德特人古老DNA提取成功
    科技日報北京7月21日電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德國科學家首次從直布羅陀尼安德特人化石中提取出了古老的DNA。新研究證實,在福布斯採石場發現的頭骨化石屬於一名男性,研究人員也將這一化石與來自直布羅陀以外的尼安德特人的化石進行了比較。
  • 尼安德特人是由於疼痛基因變異,痛死而滅絕的,這種說法靠譜嗎?
    尼安德特人是歷史上可歌可泣的一個人種,現在滅絕了。最近網絡上有一個奇怪流言稱,這個人種之所以滅絕,是由於其基因中帶有的疼痛基因變異,尼安德特人都是被活活痛死了。還說是專家說的,果真如此,也太令人恐怖了。出了這檔子事我一無所知,作為一個科普作者也太孤陋寡聞了。
  • 陳根:流產基因溯源,竟與尼安德特人有關
    最新的《分子生物學與進化》雜誌上就發表了一項關於人類的基於變異與流產問題的研究結果。而在這之前,一種遺傳自遠古尼安德特人近親的基因變異體,被認為賦予了現代人更高的生育能力。但新的研究表明,幾乎三分之一的現代歐洲女性攜帶著某種程度的基因變體。這項研究發現了一個特殊的基因變體,就是編碼孕酮受體的基因變體。這些受體幫助荷爾蒙黃體酮結合到細胞上,並且能幫助降低現代女性流產率。
  • 尼安德特人滅絕或許與類似狂牛症的疾病有關
    新華網倫敦3月3日電 英國科學家提出的一種新觀點認為,尼安德特人或許因為一種類似狂牛症的疾病流行而逐漸消亡。但一些專家表示,這種觀點還有待檢驗。 尼安德特人是主要生活在歐洲大陸等地區的一種古人類,於距今約3萬年前滅絕。
  • 尼安德特人和智人的恩怨糾葛
    現代人類的祖先是智人,生物學上屬於人屬動物下的一種,而尼安德特人的歸屬一直都存在著爭議,但是更多的會把尼安德特人看成是和智人並列的人屬動物下的一種,但是跟智人的親緣關係較近。尼安德特人在一些影視作品和漫畫中被描述成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形象,其實事實上並非如此。人類的祖先最早可以追溯至三五百萬年前的南方古猿,大約二百多萬年前古人類走出非洲走向全世界,基因突變和變異的積累在不同環境的選擇之下,古人類走上了不同的進化之路。例如尼安德特人來到歐洲和西亞,由於寒冷的環境它們進化的非常魁梧,確實是四肢發達。
  • 你我身上的尼安德特人
    數萬年前,發生在現代智人與尼安德特人之間的雜交,在很多方面改變了當今的人類。我們的直系祖先現代智人,是在距今大約6.5萬年前來到亞歐大陸上的,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他們跟尼安德特人比鄰而居。兩種人類有充分的時間接觸、交往。2010年,基因學家測序了一個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組,發現裡面的一些基因也同樣出現於今天的亞歐人種身上。這說明,現代智人必定與尼安德特人發生過雜交。現在,我們終於明白這些雜交事件的影響了。
  • 尼安德特人和未知的人類祖先DNA在染色體的「黑暗心臟」中被發現
    每一代人的基因都會被重新洗牌和處理,這意味著很多基因都是相對較新的。但是,在探索人類基因組的「黑暗之心」時,遺傳學家們現在發現了一些最古老的DNA片段,它們是從尼安德特人和一個至今仍不為人知的人類親戚那裡繼承來的,這可能會影響我們今天的嗅覺。
  • 尼安德特人比智人更聰明,為何最終卻敗給智人?
    眾所周知,大腦是否存在自主意識、是否具備自主創新能力是區別人和其它生物的標註。據悉,當時的智人和尼安德特人的大腦都開發了意識,可以獨自思考問題而行動。另外,尼安德特人人的大腦體積比智人的還大。按照常理而言,大腦的體積越大,人就會越聰明,實力會更強大。既然如此,為何尼安德特人最終會被智人所打敗?
  • 尼安德特人之所以滅絕,是因為怕「毒煙」?可能想多了
    人類之所以能夠取代尼安德特人(歐洲古人類),是因為人類抵禦煙霧中有毒物質的能力更強?近日,荷蘭萊頓大學的科學家用新的基因研究結果駁斥了以上觀點。由於用火的痕跡很難保存,科學家們一直不清楚人類生火的技巧是如何演化的,也不知道尼安德特人是否在很久之前就已經掌握了這些技能。火也有負面影響——它會產生一些有毒煙霧。2016年,兩項針對現代人類與尼安德特人哪一方更耐受煙霧中有毒物質的研究,得出了互相矛盾的結論。
  • DNA揭示了持續了80,000年的歐洲尼安德特人血統
    古生物學家斯特凡·佩裡涅(StéphanePeyrégne)及其同事說,從大約有12萬年前的歐洲尼安德特人的化石中提取的DNA與距今已有12萬年前的西伯利亞尼安德特人相比,與擁有40,000年歷史的歐洲尼安德特人的遺傳聯繫更緊密。
  • 古代尼安德特人手中的嚴厲COVID-19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使攜帶者更容易感染重度COVID-19的遺傳變異體是從尼安德特人那裡繼承的。自2019年底首次出現以來,新型病毒SARS-CoV-2對它感染的病毒產生了一系列影響,一些人患有由病毒引起的COVID-19病情嚴重,需要住院治療,而另一些人則症狀輕微甚至無症狀。
  • 基因改良:科學家用尼安德特人DNA培育"微型大腦"
    如果人類和尼安德特人大腦生物學存在顯著差異,類器官將首先有所表現。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遺傳學部主管斯萬特·帕博(Svante Pääbo)教授稱,尼安德特人最接近現代人類,因此我們應當定義他們是一個種群或者人類物種分支,並真實地進行對比研究。之前帕博成功進行了國際間研究合作,試圖破解尼安德特人基因組,目前他們計劃在實驗室通過複雜基因編輯技術引入尼安德特人基因。
  • Nature重磅病毒遺傳滅絕的尼安德特人,印度和歐洲人風險高
    尼安德特人復原圖尼安德特人許多學者認為正是智人的到來給尼安德特人帶來了滅頂之災,導致了他們的徹底滅絕。尼安德特人作為一個人種已經滅絕了數萬年,但是,他們實際上又無處不在,在智人與尼安德特人共同存在的短暫時間裡,他們發生了通婚,因此尼安德特人的基因永遠的留存在了智人中,DNA研究分析表明,我們現代人類有1%~4%的尼安德特人基因成分。
  • 美媒:一段新冠病毒相關DNA遺傳自6萬年前的尼安德特人
    參考消息網7月7日報導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7月4日報導,一項新的研究顯示,與新冠病毒相關的一段DNA,遺傳自6萬年前的尼安德特人。科學家們尚不清楚為何這一特殊的DNA片段會增加新冠病毒引發嚴重疾病的風險。
  • 研究顯示尼安德特人可能掌握精細抓握
    一個現代人展示的「力性抓握」,尼安德特人在抓握人造工具時可能就是以這種方式。這樣抓握時,需用拇指的指向力將工具握在手指和手掌間。圖片來自Ameline Bardo(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Nature自然科研:根據《科學報告》發表的一篇論文The implications of thumb movements for Neanderthal and modern human manipulation,尼安德特人的拇指更適應以我們拿錘子的方式來抓握工具。
  • Nature重磅:新冠重症風險遺傳自滅絕的尼安德特人
    尼安德特人復原圖許多學者認為正是智人的到來給尼安德特人帶來了滅頂之災,導致了他們的徹底滅絕。尼安德特人作為一個人種已經滅絕了數萬年,但是,他們實際上又無處不在,在智人與尼安德特人共同存在的短暫時間裡,他們發生了通婚,因此尼安德特人的基因永遠的留存在了智人中,DNA研究分析表明,我們現代人類有1%~4%的尼安德特人基因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