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研發加引進轉化可提供檢測項目超過2600項;服務全國22000多家醫療機構,全年直接為90多萬名臨床醫生提供了專業的臨床綜合診斷信息服務;一年可檢測標本超6000萬例……伴隨著祖國的改革開放與發展騰飛,第三方醫學檢驗龍頭金域醫學始終懷抱著「幫助醫生看好病」的初心,專注在醫檢主航道上,為臨床賦能、為基層賦能、為民生健康賦能。在這一過程中,金域的專業價值、社會價值和民生價值,也得到越來越廣泛的認可。
「我們將不斷提升精細化運營水平,穩步推進以科學化決策、高效運營、數位化智能化產品與服務、病理AI創新應用等為基礎的『智慧金域』建設,從而為臨床提供更大的附加價值,助力健康中國建設。」前不久剛剛舉行的創業25周年生日會上,在廣州金域醫學檢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梁耀銘信心滿滿的描繪中,一幅關於奮鬥、夢想與美好未來的金色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搶抓時代機遇探路第三方醫檢
今年8月,金域醫學剛剛度過了它的25周歲生日。25年裡,在廣東這片改革的沃土,金域醫學從一間小平房、一臺病理切片機起步,成長為一家擁有37家省級中心實驗室、450家區域快速反應實驗室、無數專業設備的高科技健康服務龍頭企業。它的發展是中國第三方醫檢行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的縮影,而這背後,時代際遇與個人奮鬥互相成就、交相輝映。
如今,金域醫學所創建的醫學檢驗室已經能夠同時服務超過22000家醫療機構,覆蓋全國90%以上人口所在區域。每天,近16萬份檢測樣本如雪花般從全國各地「飛」到金域醫學的實驗室,不少疑難病例在那裡得到精確的診斷。
「我們一開始想做這個行業,就是想幫助那些缺少醫檢手段的醫生同學看好病。」畢業後,梁耀銘所在校辦企業主要從事一些檢測試劑配製工作。當時一位同學在廣州大醫院進修後回到基層醫院工作,發現自己「不會看病了」,因為在基層檢驗條件太差,很多檢驗無法開展,病人甚至不得不千辛萬苦地跑到廣州的大醫院做檢查。
有沒有一種辦法能夠填補基層醫療在檢驗條件的不足,讓病人少折騰、少麻煩呢?1994年,深思熟慮後的梁耀銘決定探路第三方醫學檢驗業務。
這個決定,也拉開了中國第三方醫學檢驗行業的大幕:1995年,金域接到了第一份檢驗服務協議;2002年,金域拿下了全國第三方醫學實驗室的第一張《醫療機構經營許可證》;2009年,金域成功擁有了國內首家獲CAP(美國病理學家協會)與ISO15189雙認可實驗室;2015年,金域醫學正式入駐廣州國際生物島;2017年,金域醫學在上交所主板成功上市,踏上了新的舞臺……
「幫助醫生看好病」,時至今日,金域醫學仍然在為這個初心而不懈奮鬥。
而隨著中國新醫改的深入推行,藉助社會化力量已漸成趨勢。近年來,從「三醫」聯動到分級診療,從抗癌藥降價到「指尖問診」,醫改的深化,讓政策紅利不斷釋放,第三方醫檢行業市場化、社會化服務新模式,將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據權威研究機構分析預測,到2020年第三方醫學檢驗市場份額將提升至7%至9%,期間將保持35%至40%的增幅,行業發展將迎來黃金期,以金域醫學為代表的行業先行者,也將繼續為新醫改「添磚加瓦」。
專業化精準化賦能臨床醫生
目前,金域醫學通過多技術平臺整合,可提供超過2600項檢驗項目,這個數量遠遠超過一般三甲醫院可提供的800-1000項。金域的專業價值、社會價值和民生價值,也得到越來越廣泛的認可。
以專業化助力臨床診療水平提升,金域一直在行動。當前,金域正朝著高端、複雜的檢驗領域,通過產學研合作等方式,不斷發力,填補三級醫院疑難雜症檢測技術空白。
近年來,金域醫學不斷探索與三級醫院聯合打造精準醫學中心的模式,通過集中優勢資源共享,促進一系列分子診斷技術和效果顯著、性價比高的分子診斷項目在三級醫療機構實施,並輻射周邊地區,造福廣大民眾。其中,在清遠市,由廣東省清遠市人民醫院與金域醫學聯手打造了粵北第一家高水平大型區域性分子診斷中心。
針對去年國家公布的第一批121種罕見病,金域醫學已經積累了近4萬例的陽性病例數據。利用自身在罕見病方面的綜合性檢測服務能力,今年5月,金域醫學牽手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神經內科,共同建立神經系統遺傳病/罕見病諮詢門診。門診專門還成立了遺傳檢驗組,讓金域的遺傳諮詢師參與其中,從而提高遺傳病/罕見病的診斷效率。這種「高配」在國內並不多見。
除了跟三級醫院合作,隨著新醫改的深入,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推進,金域的服務網絡已然下沉到中國最廣闊的基層腹地中,通過共建區域檢驗病理中心等方式,以2600項檢測項目為依託,提供一體化整體解決方案,從而大大彌補基本醫院檢驗科的不足,同時也助力提高基層醫療服務能力。
金域的服務模式創新,在推動病理稀缺醫療共享方面,尤其可圈可點。按國家衛生部門的標準,我國目前大概需要10萬病理醫生。但實際上,我國現有僅1萬多名,缺口在9萬名左右。
經過多年的積累,金域組建了約600人全國最大病理醫生團隊,推出全國首張遠程數字病理協作網,並在全國設立了250個基層服務點。2018年,金域醫學為15000多家基層醫療機構提供220多萬例病理診斷服務,其中包括6萬多例遠程病理診斷服務,7000多例為臨床手術中的快速診斷服務——病人仍在手術臺上,病理結果30分鐘出來,避免了病人二次手術。
這種市場化、社會化的方式,已經成為化解基層看病難題,全面助力提升廣大基層診療服務能力和水平的利器。
「智慧金域」助力「健康中國夢」
「25年,彈指一揮間。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國家重視人民健康的信心和決心,所描繪出的健康中國的藍圖和願景,也讓全體金域人在追逐夢想的前行道路上,有了實現夢想的方向和動力。」梁耀銘表示。
而為了助力「健康中國夢」的實現,金域正在走上一條愈發廣闊的康莊大道。
在8月15日舉辦的華為雲城市峰會上,作為華為雲的合作夥伴,梁耀銘在會上提出了「智慧金域」戰略,表示要通過數位化轉型,成為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醫學診斷信息整合服務提供商。
梁耀銘透露說,金域將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方面持續發力。藉助公司每年超6000萬例的標本優勢,金域願與各科研機構、企業同行們一道,深挖全球最大東方人種生物樣本庫和疾病資料庫。如今,通過對這些具有廣泛地域和民族代表性數據的分析和挖掘,金域正致力於探索中國人群特有遺傳病及罕見病的臨床研究,與行業內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中國人群遺傳病檢測參考值,制定診治共識並形成行業的全球標準,最終為精準醫療、為我國體外診斷產業的發展,提供數據支持。
此外,大力開發人工智慧病理輔助診斷技術研發。金域將基於自身擁有全國最大的病理醫生團隊、強大AI和信息團隊及大樣本、大數據的優勢,探索建立基於10萬例訓練樣本的深度神經網絡模型和病理知識圖譜的機器學習方法,可鑑別良惡性腫瘤。
目前,金域醫學病理專家團隊與華為雲AI團隊合作,首次基於病理形態學,通過深度學習技術,訓練出精準、高效的AI輔助宮頸癌篩查模型。該模型在排陰率高於60%的基礎上,陰性片判讀的正準確率高於99%,同時,陽性病變的檢出率超過99.9%。這是目前國際上已公布的AI輔助宮頸癌篩查的最高水平。通過AI輔助,每例病理判讀僅需36秒,是人工判讀的10倍。
「金域醫學為使命而生,因價值而強。」梁耀銘表示,金域已逐漸形成了「大平臺、大網絡、大服務、大樣本和大數據」等核心的資源優勢,「未來仍將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攜手社會各界不斷創造更大的專業價值、社會價值、民生價值和行業價值,助力我國整體醫療健康服務水平的提升和發展」。
來源: 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