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域醫學:以專業價值丈量「健康中國夢」新高度

2020-11-26 同花順財經

自主研發加引進轉化可提供檢測項目超過2600項;服務全國22000多家醫療機構,全年直接為90多萬名臨床醫生提供了專業的臨床綜合診斷信息服務;一年可檢測標本超6000萬例……伴隨著祖國的改革開放與發展騰飛,第三方醫學檢驗龍頭金域醫學始終懷抱著「幫助醫生看好病」的初心,專注在醫檢主航道上,為臨床賦能、為基層賦能、為民生健康賦能。在這一過程中,金域的專業價值、社會價值和民生價值,也得到越來越廣泛的認可。

「我們將不斷提升精細化運營水平,穩步推進以科學化決策、高效運營、數位化智能化產品與服務、病理AI創新應用等為基礎的『智慧金域』建設,從而為臨床提供更大的附加價值,助力健康中國建設。」前不久剛剛舉行的創業25周年生日會上,在廣州金域醫學檢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梁耀銘信心滿滿的描繪中,一幅關於奮鬥、夢想與美好未來的金色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搶抓時代機遇探路第三方醫檢

今年8月,金域醫學剛剛度過了它的25周歲生日。25年裡,在廣東這片改革的沃土,金域醫學從一間小平房、一臺病理切片機起步,成長為一家擁有37家省級中心實驗室、450家區域快速反應實驗室、無數專業設備的高科技健康服務龍頭企業。它的發展是中國第三方醫檢行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的縮影,而這背後,時代際遇與個人奮鬥互相成就、交相輝映。

如今,金域醫學所創建的醫學檢驗室已經能夠同時服務超過22000家醫療機構,覆蓋全國90%以上人口所在區域。每天,近16萬份檢測樣本如雪花般從全國各地「飛」到金域醫學的實驗室,不少疑難病例在那裡得到精確的診斷。

「我們一開始想做這個行業,就是想幫助那些缺少醫檢手段的醫生同學看好病。」畢業後,梁耀銘所在校辦企業主要從事一些檢測試劑配製工作。當時一位同學在廣州大醫院進修後回到基層醫院工作,發現自己「不會看病了」,因為在基層檢驗條件太差,很多檢驗無法開展,病人甚至不得不千辛萬苦地跑到廣州的大醫院做檢查。

有沒有一種辦法能夠填補基層醫療在檢驗條件的不足,讓病人少折騰、少麻煩呢?1994年,深思熟慮後的梁耀銘決定探路第三方醫學檢驗業務。

這個決定,也拉開了中國第三方醫學檢驗行業的大幕:1995年,金域接到了第一份檢驗服務協議;2002年,金域拿下了全國第三方醫學實驗室的第一張《醫療機構經營許可證》;2009年,金域成功擁有了國內首家獲CAP(美國病理學家協會)與ISO15189雙認可實驗室;2015年,金域醫學正式入駐廣州國際生物島;2017年,金域醫學在上交所主板成功上市,踏上了新的舞臺……

「幫助醫生看好病」,時至今日,金域醫學仍然在為這個初心而不懈奮鬥。

而隨著中國新醫改的深入推行,藉助社會化力量已漸成趨勢。近年來,從「三醫」聯動到分級診療,從抗癌藥降價到「指尖問診」,醫改的深化,讓政策紅利不斷釋放,第三方醫檢行業市場化、社會化服務新模式,將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據權威研究機構分析預測,到2020年第三方醫學檢驗市場份額將提升至7%至9%,期間將保持35%至40%的增幅,行業發展將迎來黃金期,以金域醫學為代表的行業先行者,也將繼續為新醫改「添磚加瓦」。

專業化精準化賦能臨床醫生

目前,金域醫學通過多技術平臺整合,可提供超過2600項檢驗項目,這個數量遠遠超過一般三甲醫院可提供的800-1000項。金域的專業價值、社會價值和民生價值,也得到越來越廣泛的認可。

以專業化助力臨床診療水平提升,金域一直在行動。當前,金域正朝著高端、複雜的檢驗領域,通過產學研合作等方式,不斷發力,填補三級醫院疑難雜症檢測技術空白。

近年來,金域醫學不斷探索與三級醫院聯合打造精準醫學中心的模式,通過集中優勢資源共享,促進一系列分子診斷技術和效果顯著、性價比高的分子診斷項目在三級醫療機構實施,並輻射周邊地區,造福廣大民眾。其中,在清遠市,由廣東省清遠市人民醫院與金域醫學聯手打造了粵北第一家高水平大型區域性分子診斷中心。

針對去年國家公布的第一批121種罕見病,金域醫學已經積累了近4萬例的陽性病例數據。利用自身在罕見病方面的綜合性檢測服務能力,今年5月,金域醫學牽手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神經內科,共同建立神經系統遺傳病/罕見病諮詢門診。門診專門還成立了遺傳檢驗組,讓金域的遺傳諮詢師參與其中,從而提高遺傳病/罕見病的診斷效率。這種「高配」在國內並不多見。

除了跟三級醫院合作,隨著新醫改的深入,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推進,金域的服務網絡已然下沉到中國最廣闊的基層腹地中,通過共建區域檢驗病理中心等方式,以2600項檢測項目為依託,提供一體化整體解決方案,從而大大彌補基本醫院檢驗科的不足,同時也助力提高基層醫療服務能力。

金域的服務模式創新,在推動病理稀缺醫療共享方面,尤其可圈可點。按國家衛生部門的標準,我國目前大概需要10萬病理醫生。但實際上,我國現有僅1萬多名,缺口在9萬名左右。

經過多年的積累,金域組建了約600人全國最大病理醫生團隊,推出全國首張遠程數字病理協作網,並在全國設立了250個基層服務點。2018年,金域醫學為15000多家基層醫療機構提供220多萬例病理診斷服務,其中包括6萬多例遠程病理診斷服務,7000多例為臨床手術中的快速診斷服務——病人仍在手術臺上,病理結果30分鐘出來,避免了病人二次手術。

這種市場化、社會化的方式,已經成為化解基層看病難題,全面助力提升廣大基層診療服務能力和水平的利器。

「智慧金域」助力「健康中國夢」

「25年,彈指一揮間。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國家重視人民健康的信心和決心,所描繪出的健康中國的藍圖和願景,也讓全體金域人在追逐夢想的前行道路上,有了實現夢想的方向和動力。」梁耀銘表示。

而為了助力「健康中國夢」的實現,金域正在走上一條愈發廣闊的康莊大道。

在8月15日舉辦的華為雲城市峰會上,作為華為雲的合作夥伴,梁耀銘在會上提出了「智慧金域」戰略,表示要通過數位化轉型,成為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醫學診斷信息整合服務提供商。

梁耀銘透露說,金域將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方面持續發力。藉助公司每年超6000萬例的標本優勢,金域願與各科研機構、企業同行們一道,深挖全球最大東方人種生物樣本庫和疾病資料庫。如今,通過對這些具有廣泛地域和民族代表性數據的分析和挖掘,金域正致力於探索中國人群特有遺傳病及罕見病的臨床研究,與行業內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中國人群遺傳病檢測參考值,制定診治共識並形成行業的全球標準,最終為精準醫療、為我國體外診斷產業的發展,提供數據支持。

此外,大力開發人工智慧病理輔助診斷技術研發。金域將基於自身擁有全國最大的病理醫生團隊、強大AI和信息團隊及大樣本、大數據的優勢,探索建立基於10萬例訓練樣本的深度神經網絡模型和病理知識圖譜的機器學習方法,可鑑別良惡性腫瘤。

目前,金域醫學病理專家團隊與華為雲AI團隊合作,首次基於病理形態學,通過深度學習技術,訓練出精準、高效的AI輔助宮頸癌篩查模型。該模型在排陰率高於60%的基礎上,陰性片判讀的正準確率高於99%,同時,陽性病變的檢出率超過99.9%。這是目前國際上已公布的AI輔助宮頸癌篩查的最高水平。通過AI輔助,每例病理判讀僅需36秒,是人工判讀的10倍。

「金域醫學為使命而生,因價值而強。」梁耀銘表示,金域已逐漸形成了「大平臺、大網絡、大服務、大樣本和大數據」等核心的資源優勢,「未來仍將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攜手社會各界不斷創造更大的專業價值、社會價值、民生價值和行業價值,助力我國整體醫療健康服務水平的提升和發展」。

來源: 羊城晚報

相關焦點

  • 2020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在廣州召開,鍾南山等九位院士...
    會上,被譽為中國醫檢界「最強大腦」的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再次擴容,再有2位院士、7位專家加入。同時,金域醫學「醫檢4.0」正式發布。鍾南山院士表示,醫學檢驗行業發展,需要更多醫檢和臨床專家一同努力打造精準診斷、針對性治療、預後判斷全鏈條。
  • 畢節金域醫學檢驗實驗室:努力打造全國地市級第三方檢測中心優秀範本
    「十三五」以來,金海湖新區(畢節高新區)以「營造產業生態,培育發展新功能」為抓手,構建了以儲能、綠色建築、新醫藥大健康為主導的「3+1」高質量產業體系,助力園區發展。畢節金域醫學檢驗實驗室作為新區園區眾多企業中的一員,搶抓機遇,立足實際,發展醫學檢測產業,全力打造全國地市級第三方檢測中心優秀範本。畢節金域是金域集團全國唯一一個地市級實驗室2020年6月,廣州金域醫學檢驗集團積極響應東西部對口幫扶號召,與畢節市醫療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共同投資建設,成立畢節金域醫學檢驗實驗室有限公司(簡稱畢節金域)。
  • 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新增兩院士-公告解讀-上市公司-上海證券報...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12月28日,2019年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在廣州舉行,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謝曉亮、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曄光等10位頂級專家加入公司學術委員會顧問團隊。
  • 金域醫學與Illumina達成合作 整合一款NGS系統
    2018年1月4日,全球基因測序巨頭Illumina(納斯達克:ILMN)與中國第三醫學檢驗行業領先者金域醫學(上交所:603882)共同宣布,雙方將利用Illumina的下一代測序(NGS)技術共同為中國患者開發腫瘤及遺傳病檢測系統,專門用於分子腫瘤及遺傳性腫瘤檢測。
  • 舜宇光學科技、騰訊、金域共同研發中國首款智能顯微鏡獲批
    舜宇光學科技聯合業界領先的騰訊 AI Lab 、國內最大的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金域醫學宣布三方研發的智能顯微鏡已獲得 NMPA 註冊證,成為國內首個獲準進入臨床應用的智能顯微鏡產品。因此自2018年起,舜宇光學科技相繼聯合騰訊 AI Lab 和金域醫學,共同研發智能顯微鏡這一解決方案,為實現軟硬體一體化和好的用戶體驗進行了多次產品迭代。
  • 騰訊/舜宇光學/金域聯合推出智能顯微鏡:首個獲藥監局批准進入臨床!
    產品背景:病理診斷作用關鍵,但相關醫療人才缺口大要理解智能顯微鏡在癌症等病症篩查和病理分析過程中的價值,首先要理解病理分析過程的複雜性,以及中國醫療資源方面所存在的現實問題。據統計,中國目前僅有 1.5 萬名病理醫生,缺口近 10 萬,供需極不平衡,而新病理醫生的培養又面臨著時間周期長,年輕一代學習意願不強等問題。智能顯微鏡的臨床應用,有助於解決這個問題。
  • 胡娟娟新作首發:萬科金域世家——當代城市的現代人文居住空間...
    我們的創作源自於當代城市的社會群體新需求,基於當下的全新消費模式與社會群體整體發展方向、基本需求以上的高層次新需求,打造全新現代人文居住新場景,圍繞「塑造 9+X 棲身之所」而展開,以〔路上的秘密〕、〔去森林的遠足〕、〔長夏永不凋謝〕為本案系列主題,融合當代城市裡的藝術生活感受與現代人文居住體驗,營造與構築當代城市的現代人文居住空間。
  • 金域醫學旗下金惟安「兒童天賦基因檢測」產品引爭議:號稱幾滴唾液...
    ,該產品的開發與檢測均由金域醫學負責。金惟安生物公司是金域醫學的控股子公司,主要負責健康人群的基因體檢項目。   天眼查顯示,金惟安生物公司成立於2016年7月,註冊資本為100萬元,是金域醫學的全資子公司。
  • 中國數學會再設專業分會 醫學數學交叉助力健康中國——中國數學會...
    加強醫學領域中的數學研究,對促進醫學和生物醫學統計發展有重要幫助。尤其隨著網際網路、人工智慧以及雲計算技術的快速發展,精準醫學與醫學大數據的時代已經到來,數據科學與人工智慧在醫學中的應用與實踐日趨廣泛,醫學研究和實際應用贏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經中國數學會第十三屆三次常務理事會會議審議,同意設立中國數學會醫學數學專業委員會,這也是中國數學會1935年創立以來成立的第11個專業分會。
  • 量子醫學高科技助力中國夢
    原標題:量子醫學高科技助力中國夢   9月24日,為貫徹落實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精神,樂醫狄拉克量子醫學養生康復工程啟動儀式新聞發布會在山東龍口樂醫養心基地舉行。
  • 華醫再生攜手多方助力再生醫學成果轉化
    由中科院院士陳曄光領銜的廣州華醫再生科技有限公司分別與廣州生物島實驗室、廣東省人民醫院和廣州金域醫學檢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籤訂了一系列產學研戰略合作協議。此次籤約為建設世界一流的活體類器官大數據樣本庫,創新發展精準醫療、藥物研發和再生醫學奠定了合作基礎。
  • 正商金域世家產品說明會圓滿落幕
    11月15日下午3點,正商金域世家產品說明會在鄭州市裕達國貿7樓宴會廳舉辦。300餘名新老業主早早在現場等待。正商地產集團營銷總監趙春華女士,機械工業第六設計研究院院長、正商金域世家主創建築師胡旭輝先生,上海北鬥星景觀設計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設計師虞金龍先生,中國物業管理協會理事、河南正商物業總經理孫曙光先生等嘉賓到場。
  • 抗擊新冠病毒,這些醫藥產品從南京江北新區來
    中國江蘇網訊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抗擊疫情的相關醫療產品和器械的研發也在跟時間賽跑。生命健康產業作為南京江北新區的支柱產業,正是得益於產業的提前布局,有17家企業正將掌握生命科學前沿技術優勢轉化成抗擊疫情的創新產品,勇當急先鋒,科研加速度,為檢測、預防、醫治新冠肺炎助力。
  • 精準醫學檢測服務商億康基因完成2.2億元C輪融資,金闔資本領投
    2017年6月,億康基因研發的PGS檢測試劑盒已通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資格,並通過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醫療器械產品註冊檢驗。為更好地促進輔助生殖市場健康發展,提高生殖領域的治療成功率,2019年9月1日,億康基因與金域醫學籤署關於輔助生殖領域的合作框架協議。
  • 中國醫促會氫分子生物醫學專業委員會在京正式成立
    (2014年3月19日,北京) 今日,由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主辦、北京活力氫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辦以及北京工業大學協辦的「2014年第一屆氫分子生物醫學交流會暨中國醫促會氫分子生物醫學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
  • 鍾南山:注意新冠病毒「環境傳人」,國內防控面臨兩大風險
    12月19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出席2020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時表示,新冠病毒的傳播出現新課題——環境傳播,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並研究預防措施。據悉,早在2018年,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和金域醫學聯合成立「臨床呼吸道病毒診斷與轉化中心」,鍾南山院士親自擔任主任。該中心,兩年來為金域醫學病毒檢測能力的提升,作了技術和人才積累,為抗擊新冠肺炎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當前,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國內疫情仍處於零星散發狀態。
  • 鍾南山:新冠病毒「環境傳人」需研究預防措施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廣州12月19日電(中青網·中青報記者 林潔)「(新冠病毒)原來是人傳人,現在出現了一個新的課題——環境傳人。」12月19日,在2020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提出,這一新課題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並研究預防措施。
  • 愛美客、聖湘生物2020中國市值500強中的醫械新面孔
    Wind最新發布2020年度「新晉中國市值500強企業」榜單。2020年,共119家新面孔躋身500強,新上市的京東健康市值在4000億元以上。市值反映的不是一家公司的市場價值,而是資本市場對這家公司的期望值。
  • 本碩博銜接培養打造醫學研究領軍人才,溫醫大基礎醫學專業今年招收...
    基礎醫學作為基礎學科之一,在疫情下更是被高度重視,李蘭娟院士曾表示,「戰勝疫情,關鍵要靠科技,核心在基礎。基礎醫學的科技創新為國家應對重大健康和公共衛生問題提供應急研發能力的支撐和關鍵核心技術儲備。」 如今,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基礎醫學專業是教育部列入拔尖學生培養計劃,成為一項事關中國健康衛生事業根基的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