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增長!還是L增長!英國將會是怎樣的經濟復甦模式?

2020-12-05 安爾法國際

英國央行(Bank of England)首席經濟學家安迪·霍爾丹(Andy Haldane)認為疫情後的經濟走勢將會是V型的。民調中的一些主要經濟學家卻認為疫情後的經濟走勢將會是W型。而有些人認為將會是U型的,甚至將會是L型的。

無論經濟復甦的結果是什麼,你都需要了解它對你個人的財務和投資決策有什麼影響。

V型經濟走勢

V型經濟走勢是最迅速、最強勁的復甦,經濟在經歷快速下滑後又出現同樣快速的反彈。這是現政府最熱切希望得到的結果,因為這將有利減少失業,對社會造成的損害也減到最小。但最終決定經濟恢復的關鍵因素之一就是,將來會不會再有由於疫情的大規模封鎖。

與霍爾丹(Haldane)一樣,從3月底的低點迅速反彈,市場似乎也在發出V型復甦的信號。不過,這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基於市場預期會有更多資金投入股市,從而推高股價。專家們表示,如果你認為經濟有可能迅速復甦,那麼你應該投資於對消費者需求回升最敏感的行業。

目前,酒吧和餐館行業遭受疫情的重創,嚴重的失業率,但它們的命運可能會與銀行、保險業以及石油行業一道呈V型好轉。

投資平臺威利斯歐文(Willis Owen)的阿德裡安洛科克(Adrian Lowcock)表示:「現在是時候去投資一些所謂的『價值』便宜、不受歡迎的基金。最有可能從中獲益的是由亨利迪克森(Henry Dixon)經營的曼格萊低估資產 (Man GLG Undervalued Assets)。」

礦業股和房地產業也可能在V型經濟走勢中表現良好。英國木星特別形勢(Jupiter UK Special Situations - 為尋求價值導向型英國股票策略的投資者提供極具吸引力的投資產品和平臺)是一支典型投資於這些領域的基金,其中12%投資於基礎材料,15%投資於消費周期。富達國際的(Fidelity International)投資經理湯姆史蒂文森(Tom Stevenson)建議,建立一支反向投資基金,比如Temple Bar投資信託基金,買進其他投資者不想要的股票。

W型經濟走勢

這是指經濟從低點迅速反彈,但又再次下滑,此後在此反彈的經濟復甦模式。

如果在最初的商店、酒吧和餐館重新開業後,消費者的日常消費放緩,或者由第二波疫情的引發的第二次大範圍的封鎖,就可能出現這種情況。在這種情況下,英國股市可能會進一步下跌,而防禦性資產會被更加看重。政府債券和黃金可能會在此情況下表現良好,股市中某些對經濟放緩不敏感的領域,如醫療和公用事業,也將表現良好。

由塞巴斯蒂安裡昂(Sebastian Lyon)管理的特洛伊木馬基金(Troy Trojan fund)專注於保本投資,該基金將投資於股票、政府債券、現匯和黃金,以確保回報率,同時將投資中的損失最小化。史蒂文森表示,投資者應尋求資產負債均衡的高質量公司來投資,譬如林賽爾火車英國股票基金 (Lindsell Train UK Equity fund)這樣穩定的基金公司。

U型經濟走勢

在這種情況下,經濟復甦將放緩,其特徵是失業率持續上升的時間更長,經濟活動持續低迷。

在危機開始時,許多專業投資者押注在經濟會出現v型復甦,但現在某些人預測,由於針對新冠肺炎疫苗的研發一直沒有顯著的成績,以及某些形式的限制措施將持續到明年的可能性越來越大,經濟復甦將呈現U型發展。

Tilney的賈森霍蘭茲(Jason Hollands)表示,在一個更為漸進的復甦過程中,投資者應避免那些有可能因疫情而遭受長期損害的企業,比如旅遊和休閒企業。

相反,他們應該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特別有彈性的公司上,比如那些具有高循環性收入流的公司和那些擁有強大品牌忠誠度的企業。這類的基金如TB Evenlode Income基金和林賽爾火車英國股票基金 (Lindsell Train Global Equity)等。

在長期的衰退中,酒吧、餐館、零售商和娛樂連鎖店等行業可能都將繼續低迷。專家建議投資由企業和政府發行的附息債券,如M&G全球宏觀債券基金(M&G Global Macro bond fund)。

L型經濟走勢

這是經濟活動衰退並長時間保持低水平。史蒂文森表示,投資者需要為這一結果做好防禦準備。在這種情況下,股市可能會受到重創,因此國家債券的表現會趨向穩定,而在市場預期下跌時,持有現金流將會是一件好事。

在這種艱難環境下,想要做出正確的投資決定是一種噩夢般的過程,贏家將是那些財力最雄厚、利潤率最高的公司。那些擁有國際投資網絡的基金可能會有不錯的表現。關注那些具有準壟斷性質、收入非常穩定的公司會是各大投資者的選擇,因為它們受經濟周期的影響較小。

您對疫情後的經濟走勢又有什麼看法?

更多資訊,請關注安爾法國際。

相關焦點

  • 後疫情時代的全球經濟:無法喚醒的V型復甦
    發達經濟體和新興市場的經濟增長均出現了大幅度的下滑態勢,且在二季度均持續惡化,部分指標未達預期。無論是歐盟還是日本、韓國等,在疫情防控與經濟開放兩者之間的選擇都非常微妙,消費內需不振、海外市場停滯不前,經濟增長短期內很難轉負為正。圖表3:全球經濟增長前景預測(%)
  • 瑞薩:2021年半導體行業將會強勢增長
    打開APP 瑞薩:2021年半導體行業將會強勢增長 程文智 發表於 2020-12-29 19:35:15 歲末年初之際,策劃的
  • 越南實現經濟正增長 呈現J型復甦態勢
    2020年4月份,越南採取全社會隔離措施結束後,疫情得到較好控制,為經濟復甦創造了前提條件。越南隨即提出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並重的目標,並對國內中低風險地區採取相對寬鬆的防控措施,儘量避免對全社會經濟、生活造成更多衝擊。為使除國際旅遊業外的各行業生產逐步恢復增長,越南陸續推出了多項經濟刺激措施。
  • 國民黨專家:臺灣經濟增長,完全是受惠於大陸的經濟復甦
    中國國民黨智庫財政顧問施威全表示,該說法明顯違反正常認知,臺灣的經濟增長率完全是受惠於大陸的經濟復甦,在大陸陸續促成一帶一路、RCEP的當下,蔡當局卻宣稱大陸對臺經濟依賴提升,恐怕過於樂觀,並悖於事實。
  • 「經濟量子態」可能是全球復甦繁榮的彼岸
    應對當前世界經濟復甦的挑戰,促進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包容增長,需要徹底轉變科學技術支撐的經濟體系、產業體系和金融體系等,到達「量子糾纏」及其在世界經濟中的映射「經濟量子糾纏」的認識態、發展態、創新態、改革態、調整態和平衡態等,才能迎來全球經濟的徹底復甦和大繁榮即為「經濟量子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自變量。
  • 劉世錦:戰疫增長模式下用相對增長率評估增長狀況
    <p>一、不能低估第二波衝擊,轉入戰疫增長模式後以相對增長率評估增長狀況今年年初中國經濟首先受到疫情衝擊,一個多月的時間經濟幾乎停擺,目前已在逐步恢復。WTO最新估計,2020年全球經濟不可避免地遭受劇烈衝擊,增速將會下滑-2.5%至-8.8,出口增速為-17.1至-40.9,進口增速-14.5%至-33.8%。中國出口一季度同比下降11.4%,進口下降0.7%。2季度以後,預計海外疫情對中國進出口影響加大,將會成為對中國經濟的第二波衝擊。 有關研究推測,中國進出口全年將會出現15-20%的下滑,其中服務貿易降幅更大。
  • 外界預測2021年中國經濟經濟增長可能高達9%
    南華早報報導說,最近幾周,外界普遍對中國經濟前景的預期表示樂觀,強勁的出口增長、強勁的政府支出和低感染率,可能會讓中國引領全球從疫情的影響中復甦。考慮到中國的快速反彈,英國智庫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上周預測,中國將在2028年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比之前的估計提前了5年。相比之下,許多其他國家被迫恢復封鎖措施,以控制新冠病毒的傳播。
  • 東主要指標恢復性增長,經濟運行穩步復甦,基本民生保障有力。根據...
    廣東上半年GDP公布 主要經濟指標恢復性增長;上半年,廣東主要指標恢復性增長,經濟運行穩步復甦,基本民生保障有力。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0年上半年我省地區生產總值49234.20億元,同比下降2.5%。
  • 拱享紅:預計中國經濟今年將增長1.9%,中國是唯一正增長的經濟體
    一、中國是全球唯一正在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提到,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將萎縮4.4%,中國經濟將增長1.9%,是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中國經濟發展提振了全球經濟預期。
  • 「後疫情時代」的共振復甦——2021年全球經濟展望
    與川普相比,拜登力主科學防疫,包括強制各州執行「口罩令」,加大疫情檢測和追蹤,為居民提供清晰防疫指南等,這將有助於美國實現疫情緩和,為經濟復甦營造良好環境。而在2021年下半年疫苗正式投入使用之後,社會將會重新開放,生產端將會加快修復,推動經濟明顯反彈。其次,刺激政策將為經濟助力。
  • 2021年原油交易分析:需求逐步復甦,供給穩健增長,油價有望持穩...
    不過在2021年,隨著新冠肺炎疫苗逐步投入使用,市場風險偏好情緒回升,疫情對原油市場的衝擊有望緩和,全球經濟也會逐步復甦,而美元走弱的預期也不會發生太大變化,因此原油的需求有望逐步復甦。  整體來看,在2021年裡,原油供需平衡表將進一步修復,整體油價運行重心將會有所抬升,由於全球經濟還未完全復甦,OPEC也會適度增產,油價漲幅也會非常有限。
  • 2017年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34%左右
    2017年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34%左右 原標題:   2017年,中國經濟增速回升至6.9%,繼續位居世界前列。據世界銀行估測,2017年世界經濟增速為3%左右,按此增速計算,2017年中國經濟佔世界經濟的比重提高到了15.3%左右,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4%左右。  「持續穩中向好的中國經濟有力地推動了世界經濟復甦,有力地促進了世界貿易發展,為世界各國人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 《經濟學人》智庫:全球經濟增長現新引擎 中國是重要消費市場
    那麼全球經濟是否已經走出了危機的陰影?經濟增長是否出現了新的引擎,未來後續世界格局又是如何?  《經濟學人》智庫(EIU)企業網絡總監Rachel Morarjee在今日舉行的APEC中小企業(二連浩特)跨境電商峰會上表示,明年可能是全球經濟增速最快的一年;亞洲人口的不斷脫貧將給世界經濟帶來新的增長。
  • 末日博士魯比尼:全球經濟衰退軌跡會如何?V形,U形,L形還是I形?
    魯比尼:全球經濟衰退軌跡將會是什麼樣子的?V形,U形,L形還是I形?從現在的情況看,衰退的軌跡將會是I形的。如今全球GDP下降的速度比全球金融危機甚至大蕭條的時候都要快。我預計到了第二季度,美國和歐洲的增長水平將變得更糟糕,或放緩15%到20%。
  • 楊成長:今年的經濟增長,三因素起重要作用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18日電 題:《楊成長:今年的經濟增長,三因素起重要作用》作者 楊成長(申萬宏源首席經濟學家)在今年的經濟增長中,三個因素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第一是金融和財政的雙寬鬆政策。正因為如此,這兩個變化使我們看到,今年的復甦用政策驅動來說不算太確切,流動性驅動的復甦和債務驅動性的復甦比較明顯,這就導致我們受金融影響特別大的領域復甦比較快。比如金融業本身。第二是股權市場。股權市場中,今年大家關注到了網際網路和科技。網際網路和科技這一輪的上升帶動著整個網際網路產業,也包括疫情之後的線上經濟的發展。經濟增長中,在前面走的是網際網路、金融和房地產三個平臺型產業。
  • 專家回應熱點問題:今年經濟增長將顯著加快 科技創新迎來廣闊空間
    2020年,面對疫情帶來的重重挑戰和國內外複雜嚴峻的經濟形勢,我國保持了戰略定力,2020年二季度以來國內經濟穩步恢復。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啟動之年,在這一重要時點,宏觀經濟運行將呈現何種態勢?經濟中有哪些潛力蓄勢待發,金融該怎樣發力支持?為服務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宏觀政策又將往何處去?
  • 「城市超級綜合體效應」助力中國城市GDP集體復甦增長
    國家統計局近日對外發布的三季度GDP的初步核算結果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國家經濟實現了有效復甦增長,季度總GDP超過26.6萬億元,同比增長4.9%。三季度整體GDP復甦增長的背後,是國家在今年提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全國各城市積極發展產業新動能、推進城鎮化轉型升級的結果。
  • 機構預測: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5%以上
    機構樂觀預測  明年全球經濟增速或超6%  相對於2020年全球經濟的負增長,各大機構都展現出樂觀預期。最樂觀的是摩根史坦利的分析師,他們預計明年全球經濟將增長6.4%,並維持其V形復甦的預期。花旗集團的經濟學家則沒那麼有信心,他們預計全球經濟將增長5%。
  • 中國經濟正增長,印度經濟卻負數至此
    2020年,百年難遇的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全球經濟。面對肆虐的疫情,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於12月初發布了最新一期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經合組織預測2020年全球實際GDP將下降4.2%,但2021年將增長4.2%。
  • 立足增長階段轉換 實現經濟再平衡
    總體看,「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有望在新的中高速增長平臺上保持穩定發展,並通過深化改革開放、轉變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培育經濟增長新動力等建立起新的平衡,為全球經濟復甦注入新的動力。比如,經濟規模快速擴張以後經濟增長的難度明顯上升。去年我國經濟總量突破70萬億,經濟增長一個百分點需要7000億的增量,這相當於5年前的1.5個百分點和10年前的2.5個百分點。去年以來在經濟增速回落的過程中,經濟運行由降轉穩、穩中有進的特徵十分明顯,各種積極因素正在不斷積累,經濟增長逐漸接近「L」形的底部。「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有望穩定在中高速增長平臺上,從而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