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JHG:重磅!科學家發現能夠促進機體肥胖的「滾雪球效應」基因

2021-01-08 生物谷

2017年12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麥克馬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如果你擁有較高的體重指數(BMI),那麼你機體中或許就有9個基因會讓你增重。

圖片來源:medicalxpress.com

研究者David Meyre教授說道,這就好像山頂上的一個小雪球一樣,當其從山上滾下來的時候會越滾越大;如果我們將體重指數最低端的10%的人群同最高端的10%人群進行對比的話,這些基因的效應就會被放大四倍,儘管在高收入國家中人群的平均體重指數不斷增加的趨勢已經趨於穩定,但研究者在文章中指出,極端形式的肥胖案例仍然在不斷增加,處於病態肥胖的人群患多種疾病的風險也相對較高,比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癌症和過早死亡等。

諸如不健康飲食、不鍛鍊以及遺傳因素等因子在這些疾病的發病上也扮演著關鍵角色,而50%至80%的體重指數都和機體自身的遺傳因素直接相關。文章中,研究人員對75230名具有歐洲血統的成年人機體中的37個基因進行研究發現了其中9個基因都具有這種滾雪球效應。這些基因或許能夠幫助解釋為何有些人會在其一生中經歷不受控制且持續的體重增加,儘管他們採用了不同的治療手段,一種可能性的解釋就是滾雪球式的肥胖基因和風險性環境因素之間或許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

研究者指出,對於高度遺傳性肥胖的人群應該首先考慮有效預防其發胖,當然,對於攜帶這些基因的人群而言,通過合適的生活方式來有效控制其體重指數處於較低水平,或許就能夠有效降低機體中滾雪球式肥胖基因的效應了。(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處:

Arkan Abadi, Akram Alyass, Sebastien Robiou du Pont, et al. Penetrance of Polygenic Obesity Susceptibility Loci across the Body Mass Index Distributio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2017). DOI: 10.1016/j.ajhg.2017.10.007 

相關焦點

  • 科學家揭示人類進化中「肥胖基因」的調控機制
    在新上線的研究中,王立峰等人篩選出了其中一個小RNA:miR-128-1,觀察到它在機體代謝中發揮的一系列調控作用。有意思的是,通過全基因組關聯研究,研究團隊發現,這個小RNA恰恰位於進化自然選擇的熱門區域:2q21.3。
  • Nature & Cell:中美科學家重磅級發現!RNA甲基化修飾或能促進機體...
    2018年11月4日 訊 /生物谷BIOON/ --RNA攜帶著DNA編碼的指令片段,其能攜帶蛋白質的產生從而完成細胞內的工作,但這一過程並不總是簡單明了,DNA或RNA的化學修飾會在不改變實際遺傳序列的情況下改變基因的表達狀況,這種表觀遺傳學修飾會影響機體許多生物學過程,比如免疫系統反應、神經細胞發育、多種人類癌症甚至肥胖等。
  • DNA的甲基化水平或與機體肥胖直接相關
    DNA甲基化是一種調節基因表達或關閉的特殊機制,其常常會被多種因素所影響,比如遺傳因素、環境因素、生活方式和營養習慣等。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馬拉加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DNA甲基化或與機體肥胖直接相關。
  • 基因竟有這麼重要!與機體健康息息相關!
    我們都知道,基因與機體健康息息相關,近年來科學家們也進行了大量研究闡明基因如何影響機體健康?本文中,小編就對相關研究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這項新發現拓寬了人類對於基因如何使某些人偏向於肥胖的認識。這個GIANT團隊由超過275名科學家組成,他們試圖找出影響人體身材大小、形狀(包括高度和肥胖指數)的基因位點。找出和肥胖相關的基因突變是開發降低肥胖導致的慢性疾病風險(如高血壓、2型糖尿病、心臟病等)的靶向藥物的重中之重。
  • JCM:DNA的甲基化水平或與機體肥胖直接相關
    2019年4月15日 訊 /生物谷BIOON/ --DNA甲基化是一種調節基因表達或關閉的特殊機制,其常常會被多種因素所影響,比如遺傳因素、環境因素、生活方式和營養習慣等。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馬拉加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DNA甲基化或與機體肥胖直接相關。
  • Nature communication:科學家發現重要肥胖基因FTO促肥胖機制
    2015年4月22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英國的科學家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在線發表了他們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他們發現脂肪含量與肥胖相關基因(FTO)能夠通過調節脂肪前體細胞的有絲分裂克隆擴增,影響脂肪生成,而這一過程是通過增強促脂肪生成因子RUNX1T1的表達實現的。
  • AJHG:GWAS之後,如何進一步深入基因研究
    2019年5月23日 訊 /生物谷BIOON/ --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針對大量人群尋找有助於常見的多基因特徵(如身高或肥胖)的基因。這些綜合性研究經常發現大量微小的遺傳變異,這些變異在高齡,肥胖等人群中更常發生。但這種相關性並不一定意味著因果關係的存在。雖然有許多計算算法可用於幫助提取GWAS結果,但很難知道選擇哪一種。
  • 肥胖?找到「肥胖基因」啦!
    請點擊標題下的 解碼醫學,關注我們吧。 近日,發表於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篇研究論文中,來自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了可以引發肥胖的關鍵基因。該基因在機體所有細胞中都存在,而且其可以編碼一種名為14-3-3ζ的蛋白質。
  • 重磅級研究成果解讀腸道菌群對機體健康的重要性!
    研究者Kim Huhman博士表示,我們發現,單獨暴露於社會壓力下就會誘發倉鼠腸道微生物群的改變,而這一結果類似於後期倉鼠遭遇更嚴重身體壓力所得到的結果,而且這種改變會隨著不斷重複暴露於壓力之下而不斷增加。【4】JCEM:重磅!科學家闡明腸道菌群和肥胖發生之間的神秘關聯!
  • PLoS Biol:科學家識別出影響機體壽命的關鍵基因
    2020年5月12日 訊 /生物谷BIOON/ --科學家們認為,人類壽命大約25%的差異是由遺傳因素決定的,而其它則是由環境和生活因子所決定的,目前研究人員並不清楚促進機體長壽的所有基因。
  • FASEB J:科學家成功揭示促進機體糖尿病和老化發生的機制
    2020年2月1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The FASEB Journa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俄勒岡州立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無論通過高脂肪飲食或劇烈運動給小鼠施加多大壓力,小鼠機體細胞的線粒體都能夠適應並繼續保持其正常的功能;相關研究結果對於多種疾病的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比如糖尿病、帕金森疾病和阿爾茲海默病
  • PLoS Genet:生活方式或會影響機體的遺傳效應 改變個體患病風險
    2017年9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個體患肥胖症的風險不僅會受到其生活方式的影響,還受到了其機體基因的影響,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PLoS Genetic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烏普薩拉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機體患肥胖症的風險或許並不是固定的,而受到了生活方式的影響。
  • 11-12月必看的重磅級研究Top10
    然而研究人員發現,隨著年齡增長,機體血液中的突變也會自然發生,這種現象被稱之為「克隆性造血作用」(CH,clonal hematopoiesis),其在70歲以上的人群中的發生率大約為10%-20%。克隆性造血作用的存在會增加個體患血液癌症的風險,利用特殊的臨床基因組測序檢測手段,研究人員發現,克隆性造血作用在癌症患者中或許非常常見。
  • 德媒:科學家稱經常說謊會發生「滾雪球效應」
    中國網新聞10月28日訊 據德國《明鏡報》報導,近日,科學家們通過對大腦活動的監測,解釋了這個有關說謊的「滾雪球效應」。說謊可以使大腦對這一行為的應激反應變遲緩,同時大腦還會繼續誘導人們撒更大的謊。在最近的一項實驗中,實驗對象被告知可以通過說謊獲得高額利益。
  • 科學家在機體腸道中發現長壽巨噬細胞
    巨噬細胞是一種能夠破壞細菌和其它有害病原體的特殊免疫細胞,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著名雜誌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比利時魯汶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小鼠腸道內的某些巨噬細胞能夠存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更重要的是,這些長壽的巨噬細胞對於胃腸道內的神經細胞的存活非常重要,相關研究或能幫助科學家們深入理解腸道,乃至大腦神經退行性疾病發生的分子機制。
  • 科學家發現一基因變異導致肥胖 易引發糖尿病
    英國和法國的科學家日前發現,一種基因發生變異會導致兒童肥胖,從而引發II型糖尿病的提早出現。   據《新科學家》雜誌網站18日報導,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和法國巴斯德研究所的科學家,選取了1225名年齡在5歲到11歲之間被診斷為肥胖的兒童,以及1205名體重正常的兒童進行研究。他們發現,肥胖兒童體內ENPP1基因發生變異的機率比正常兒童高2到3倍。科學家隨後又對肥胖兒童的父母和祖父母進行了研究,發現他們因該基因變異而出現肥胖或早發糖尿病的機率也很高。
  • Nature:重磅!科學家首次揭示人類機體製造甘油三酯的分子機理!
    2020年5月17日 訊 /生物谷BIOON/ --醫生經常會提醒病人,機體甘油三酯(一種主要的膳食脂肪)水平較高會增加心臟病、糖尿病、肥胖和脂肪肝的風險,因此研究人員非常感興趣尋找新方法來有效調節機體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水平,從而控制這種可能危及機體生命的常見疾病。
  • Snowball effect 滾雪球效應
    Snowball effect 滾雪球效應 今日短語  表達 「snowball effect」 描述 「一個情況或事件的規模、重要性就像滾雪球一樣不斷擴大,變化的速度也在加快」。「Snowball effect」 有時會被用來描述 「一個失控的情況」。
  • Autophagy:阻斷脂肪運輸就可以促進機體長壽
    當科學家們遺傳性地阻斷線蟲卵黃脂蛋白(卵黃生成素)的產生後發現,線蟲的壽命會增加40%,而小鼠、人類及其它哺乳動物會直接產生名為載脂蛋白B的類似蛋白質,而且減少載脂蛋白B水平的療法還可以幫助抑制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 梳理利用白色脂肪棕色化治療肥胖最新進展
    由於這些脂肪在不同的疾病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受到了科學家們的關注。棕色脂肪組織不僅是機體主要的產熱器官,也是能夠分泌信號因子激活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代謝的內分泌器官。根據一項最新的研究,這種特殊的脂肪組織具有內分泌功能能夠激活機體的脂質和糖代謝,有望成為肥胖等疾病的治療靶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