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滷蛋到小球:梳理相對性原理與協變性的關係

2021-01-21 中科院高能所
1. 隱秘的相對性原理1.1 調皮的滷蛋

想像一個場景。

你坐在火車站候車室裡,手機上翻著娛樂新聞漸覺沒了意思,伸個懶腰恰好碰到身旁的碗裝泡麵。嗯······要不來一碗?於是,你開始撕包裝,放佐料,倒開水,5分鐘後,香味撲鼻而來。你小心翼翼地夾起圓潤Q彈的滷蛋,正當送到嘴邊時,一個滋溜,滷蛋豎直掉了下去,直直落入碗中,濺起油膩的湯汁,弄髒新買的衣服。

要向你推薦洗衣粉嗎?不是的,其實我想問你:如果坐在勻速前進的火車上,重複上述操作——「撕包裝,放佐料,倒開水,5分鐘後,小心夾起滷蛋,正當送到嘴邊時,一個滋溜,滷蛋豎直掉下去」,接下來會怎樣?

A. 滷蛋仍然落入碗中,濺起油膩的湯汁;

B. 滷蛋緩慢落入碗中,湯汁平靜無波瀾;

C. 滷蛋漂浮半空,同桌目瞪口呆。

你可能會說:「你特麼不是在逗我!情況顯然和候車室裡的一樣嘛,選A。」恭喜,你發現了物理學中一條非常重要的原理——力學相對性原理

其實早在1632年,偉大的物理學家伽利略就在《關於哥白尼和託勒密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一書中,寫到類似場景要表達的思想,只不過當時沒有火車(1804年瓦特才造出了蒸汽機車),他用的是輪船。

伽利略認為:在一個勻速而封閉的船艙裡,你看到單擺的擺動,水向瓶中滴落,蟲子的飛行,魚的遊動等力學現象,和在地面上看到的沒什麼分別,也就是我們無法通過觀察這些現象來區分船是靜止的還是運動的。

用現代術語概括伽利略的這一思想就是:

一個對於慣性系作勻速直線運動的其他參考系,其內部所發生的一切物理過程,都不受系統作為整體的勻速直線運動的影響

這就是力學相對性原理。怎麼理解這句話呢?

相對性原理表達了兩個深刻的內涵。

為表述的直觀和簡潔,下文所提相對性原理皆指伽利略的力學相對性原理,不涉及愛因斯坦的狹義或廣義相對性原理及洛倫茲變換。

」1.2 相對性原理的內涵之一

第一個內涵是,我們無法通過各種力學現象(或力學實驗)區分參考系是靜止的還是做勻速直線運動

什麼意思呢?比如下面這個場景,在沒有看《鐵達尼號》的情況下,你能分辨得出這段掀桌子事件是在船上發生的,還是在某個貴族的家裡呢?

又或者,即使你知道這是在船上發生的,你還能通過桌子的翻轉,茶碗的掉落,判斷船是停在海上,還是朝著未知的礁石駛去呢?

嗯,想必你有感覺了。我們其實無法通過諸如桌子的翻轉,茶飯的掉落等力學現象,去判斷靜止和勻速運動。你看,我們甚至連主角身在海上還是地面都搞不清楚。

似乎有點道理哈。

不過,當你從Rose驚詫的表情中回過神時,或許你會感到這好平常,好簡單哦,簡單到也沒什麼令人驚奇的呀?因為,如果桌子不這麼翻,茶碗不這麼掉,而是按照別的什麼方式運動,那才叫詭異吶!

是的,相對性原理簡單到理所當然,甚至不值一提。然而,正是這麼簡單的原理,卻拯救了日心說,讓日心說在地心說面前重新站起來,革新了人們對宇宙的認識,所以它真的很重要。

(關於相對性原理如何解開日心說的枷鎖問題,詳情可參閱長尾科技的文章《相對論前夜:牛頓和麥克斯韋的戰爭》)

另一方面,既然我們無法通過各種力學現象區分參考系是靜止還是勻速直線運動,那麼它倆其實沒什麼分別,乾脆把它們統稱為「慣性系」吧。這樣,當以地面為參考系時,地面是慣性系,以勻速行駛的火車為參考系時,火車是慣性系。我們不再區分靜止系和勻速系。概括地說:所有的慣性系平權

1.2 相對性原理的內涵之二

第二個內涵是,對力學規律而言,一切慣性系都是等價的

愛因斯坦更進一步,不僅對力學規律,對所有的物理規律,一切慣性系都是等價的。

如果說第一個內涵告訴我們,在任何慣性系下做相同的事情(比如釋放一個小球),它們的表現一樣,第二內涵則告訴我們,不僅力學現象的表現一樣,它們滿足的力學規律也是一樣的

比如,你在海南從5米高處自由釋放一個小球,約1秒落地,軌跡是直線,當你在夏威夷同樣從5米高處自由釋放小球,也約1秒落地,軌跡也是直線,不多一秒也不少一秒,軌跡更不會是曲線。為啥?因為它們一定滿足相同的力學規律——自由落體公式。

萬一在兩地的落體公式有差異,人們將觀察到小球不同的運動表現,類似滷蛋問題BC選項的詭異場景將會發生。萬一在火車上或是輪船裡,在鄉間茅屋或是高樓大廈,人們看到的力學現象依賴不同的力學規律,那世界早就亂套了。

所以,力學規律在不同慣性系下一定要保持相同的數學形式。也就是說,力學規律要服從相對性原理。

關於相對性原理的討論,我們就談到這裡,重要的結論總結如下:

①所有的慣性系平權。(談的是慣性系)

②力學規律在不同慣性系下要保持相同的數學形式(談的是力學規律)

讓我們一睹發現這一重要原理的科學家——伽利略,然後開啟新的探索。

2. 到別的慣性系耍耍2.1 伽利略變換與協變性

我們已經知道,所有慣性系下的力學規律要相同,那麼有個問題便會立馬冒出來:

當科學家研究出一個力學規律,發現它在某一慣性系下成立,怎麼才能知道它在別的慣性系裡也成立呢?

由於力學規律主要研究力與運動的關係,那麼,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得先思考另一個問題:我們是怎麼掌握物體的運動狀態的呢?

大致的操作一定是這樣的:先觀察和記錄物體的時空坐標(即時間和空間的坐標信息),然後把時空坐標代入到一系列的物理方程中去,一通計算下來,就得到物體運動的完整信息,預測物體未來會怎麼樣。這裡什麼是至關重要的呢?

是時空坐標。因為若沒有時空坐標,對運動的預測就成了無源之水,力學規律也將無從表述。

下面我們來看看時空坐標的表述。如下圖所示,我們可以把質點相對於

為討論不同慣性系下的力學規律,我們自然要問:在別的慣性系裡,質點的時空坐標又是多少呢

比如說,在相對地面以速度

伽利略告訴我們,他們滿足下列關係:

這一組時空坐標的轉換方式,被稱為伽利略變換。它的意義在於,如果已知物體在某個慣性系下的時空坐標,通過伽利略變換,就能知道物體在別的慣性系下的時空坐標。它為兩個慣性系搭起了溝通的橋梁,已知我的就能推知你的。(伽利略變換的推導過程非常簡單,在任何一本普通物理教科書中都有提到,我就不複製粘貼了,感興趣的朋友自行查閱)

另外,如果在第一個式子兩端分別對時間求導,我們還能得到兩個慣性系下的速度變換公式

有了伽利略變換這座橋,我們就可以拿它檢驗物理規律是否服從相對性原理。

怎麼檢驗呢?我們舉個例子。

比如,在

為了看在施加伽利略變換後具有協變性。協變的意思是,各個物理量協同起來一起變,使關係式仍成立。

所以,答案也就出來了。若物理規律在伽利略變換下具有協變性,它就不僅在一個慣性系下成立,在其他慣性系下也會成立,即服從相對性原理

那麼,日常生活中被廣泛應用的力學規律,具有協變性嗎?

2.2 牛頓運動定律具有協變性嗎?

我們在小學二年級就知道,牛頓運動定律是所有力學規律的基石。所以,要想回答所有力學規律是否具有協變性,自然得先回答牛頓運動定律是否具有協變性。我們不妨以牛頓第二定律為例,證明一下。

牛頓第二定律的常見數學形式是固有屬性,在不同慣性系下一定具有相同的值,是個不變量。外力不變量

這樣,為證明不同慣性系下牛頓第二定律的數學形式是否不變,就變成了看加速度

在相對地面以速度

我們發現,火車系的加速度

所以,牛頓第二定律具有協變性,也就表明了牛頓第二定律服從相對性原理。

要注意的是,不只是牛頓第二定律,牛頓力學的所有定律都具有協變性。證明方法和上面展示的類似,你可以嘗試去做做。

總結一下:若力學規律在伽利略變換下具有協變性,它就不僅在一個慣性系下成立,在其他慣性系下也成立,即服從力學相對性原理

3. 滷蛋給你智慧

雖然滷蛋弄髒了你新買的衣服,可它的美味讓你回味無窮,你邊吃邊嘮叨著:「具有協變性就服從相對性原理······具有協變性就服從相對性原理······吃滷蛋就要張嘴咯······那麼······張嘴就要吃滷蛋嗎?」

哎呀,這可是直達靈魂的一問!嗯,真是了不起的滷蛋。

我們在小學二年級就學過,若由服從相對性原理的物理規律,一定具有協變性嗎?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最好的辦法莫過於找到一個例子,也就是找到一個物理規律,它雖服從相對性原理,但是不具有協變性。找哪一個呢?

要不先試試機械能守恆定律吧。

那麼,機械能守恆定律服從相對性原理嗎?

我們知道牛頓運動定律是服從相對性原理的,它就像獲得上帝頒發的通行證,憑著伽利略變換,能在所有慣性系間暢行無阻。它又像一顆種子,把它種在毫無分別的土壤(慣性系)中,也一定能結出相同的果實。功能原理就是這眾多果實之一,機械能守恆定律作為功能原理的一個推論,一定是服從相對性原理。

在中學,機械能守恆定律被表述為:對系統而言,若除重力(或彈簧彈力)以外的力不做功,系統內只有動能和重力勢能相互轉化,總的機械能保持不變。

那麼最關鍵的問題是,機械能守恆定律具有協變性嗎?

4. 向實驗要答案

呃······滷蛋面吃完了嗎?要不把桌面收拾一下吧,我們得做點實驗了。

雖然火車的餐桌沒實驗室裡的方便,但足夠應付接下來的實驗了。目的就是,找到一個例子,使得機械能守恆定律在伽利略變換下不具有協變性。

接下來會有一些數值計算,不是很難,請耐心看完,對隨後的深入分析很重要。

」4.1 "小球振一振"實驗

好的,桌面已經被收拾得光滑如鏡了。你從旅行包裡拿出一根輕彈簧(勁度係數

就像下面動圖展示的這樣。

4.1.1 火車系看"振一振"

把火車設為慣性系

彈簧最長時,倆球動能為

當彈簧原長時,彈性勢能為

嗯,火車裡的情況挺簡單。我們再看地面系裡會怎樣。

4.1.2 地面系看"振一振"

把地面設為慣性系

彈簧最長時,由於變換慣性系不改變彈簧的長度,所以伽利略變換下的彈性勢能依然是

當彈簧原長時,彈性勢能為

4.1.3 "振一振"的結果

哎呀,計算發現,機械能在火車系是

但是請注意,我們的實驗目標並沒有達到,重申一下我們的目的,希望找到機械能在變換參考系後不守恆的情況。雖如此,但所謂失敗是成功的媽媽,先把這個例子留著吧,說不定對接下來的分析有幫助吶。

4.2 「小球滾一滾」實驗

接下來我們改變策略。設計下面這個"小球滾一滾"實驗,看看目標能否實現。

我們將一個光滑的

我們再一次討論火車系和地面系下,小球子在桌面和最高點的機械能分別是多少。

4.2.1 火車系看"滾一滾"

火車系的情況依然很簡單。由於系統內只有重力做功,機械能當然是守恆的。(以桌面為零勢能面)

小球在桌面時,動能為

當小球在最高點時,由機械能守恆

4.2.2 地面系看"滾一滾"

現在轉向地面系,情況會怎樣呢?

小球在桌面時,由於疊加了火車的速度,小球速度變成了

當小球在最高點時,由於高度還是

4.2.3 "滾一滾"的結果

在小球滾一滾實驗中,機械能在火車系是

啊哈!計算結果表明,對地面系的人看來,機械能守恆定律在伽利略變換下不具有協變性

那麼,你會興奮地以為自己推翻了機械能守恆定律,或者斷定機械能守恆定律不服從相對性原理嗎?

先別忙著興奮哈,如果你這樣想,那就錯了。錯在哪兒呢?錯在兩點上。而對這兩點錯誤的解釋,恰恰就是理解協變性與相對性原理關係的關鍵所在。5. 區分不同的問題場景

第一點:發現小球在地面系的機械能不守恆,不代表在地面系機械能守恆定律不成立。

為什麼這麼講呢?因為某一系統的機械能具體為多少,以及在初末狀態相不相等,跟機械能守恆定律本身成不成立是兩碼事。通俗地說,一個談的是「事」,一個談的是「規律」,"事"可以不同,但「規律「要相同

比如下面這個場景。

船上的船員自由釋放一個小球,他看到小球做自由落體運動,而岸邊的人看到小球卻做平拋運動。雖然運動狀態不同,但是所滿足的物理規律是一樣的。你看,「事兒」不同,但「規律」相同。

所以,如果你想在地面系維護機械能守恆的尊嚴,只需要把"小球滾一滾"這個實驗原封不動地搬到地面系再做一次就可以了。

也就是要注意區分兩類問題場景,一類是在不同慣性系下觀察同一事件,另一個是在不同慣性系下分別觀察相同的事件。請體會下邊兒兩張圖的區別。

所以,當我們在談某個物理規律是否具有協變性,以及是否服從相對性原理時,要注意我們談的是「在不同慣性系下分別觀察相同的事件,它們的物理規律相同」,也就是上圖的第二個場景,而不是第一個。

6. 規律的條件可能不協變

回顧「小球振一振」與「小球滾一滾」兩個實驗,為什麼在前一個實驗中,小球的機械能可以在兩個慣性系下都能保持不變,而在後一個實驗中卻不行呢?

原因還得從機械能守恆定律的成立條件上去找。

在「振一振」的實驗中,兩小球和彈簧構成的系統除了系統內彈力做功之外,其他的外力都不做功,不僅如此, 系統所受的合外力還為零!無論在火車系還是地面系觀察,皆是如此。

反觀「滾一滾」實驗就不一樣了。如下圖所示,小球在衝上圓弧軌道的過程中,圓弧軌道對小球是有彈力的。對火車系來說,由於彈力始終與小球速度方向垂直,所以它對小球不做功,機械能守恆。

然而對地面系的人來說,小球由於疊加了火車的速度,使得小球的速度方向與軌道彈力的方向並不是始終垂直的,而是夾了個鈍角,導致軌道彈力對小球做了負功。而這,恰恰就是地面系的人觀察到機械能減少的真正原因。如下圖所示。

對比兩個實驗,怎麼才能在兩個慣性系下都看到系統的機械能守恆呢?那就是不僅要使系統所受合外力不做功,而且連合外力為得為零,也就是系統得是完全「孤立」的,外界對它不能有一丁點兒的作用。很顯然,這樣的條件在日常生活中極為苛刻,因為幾乎找不到絕對「孤立」的力學系統。

所以,若在別的慣性系下觀察到系統的機械能不守恆,這事兒再正常不過了,沒必要大驚小怪。

通過這兩個實驗,我們還可以知道,有些物理規律不具有協變性,是跟它的成立條件不協變有關的。比如「滾一滾」實驗中,機械能守恆定律的成立的成立條件——合外力不做功——在火車系得到了滿足,可是到了地面系就天然地不滿足,也就導致了地面系觀察不到小球的機械能守恆。

7. 相對性原理與協變性的關係

說了這麼多,到了該總結的時候。我們已經知道,物理規律具有協變性就一定服從相對性原理,而服從相對性原理,卻不一定具有協變性。

造成這種差別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其實,通過分析牛頓第二定律和機械能守恆定律這兩個例子,答案已經出來了,關鍵是看規律的附加條件

有些規律——比如牛頓運動定律——沒有附加條件,它們往往更基本更普遍,對這類規律而言,具有協變性和服從相對原理是等價的。

而有些規律——比如機械能守恆定律——是有附加條件的(如初始條件、邊界條件、規範條件等),這類條件通常不具有協變性,由此就導致了這些規律不具有協變性。而不具有協變性卻仍然服從相對性原理,是由於這些規律本身蘊含在更一般的規律之中,可由這些更普遍的規律推導得出(如功能原理對於機械能守恆定律)。

講到這裡,我不由得想起了北京大學陳秉乾教授在講庫侖定律時說過的一句話:「物理規律是分層次的,上一層的規律要管著下一層的規律。」

那麼,為什麼普遍的物理規律要服從相對性原理,並具有協變性呢?它們有沒有被某個上層的物理規律管著呢?

而這是另一個宏大的話題了,那就是科學家們絞盡腦汁要搞明白的守恆性與對稱性,這是人類對美的終極追求。對這個主題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長尾科技的另一篇文章《深度:楊-米爾斯理論說了啥?為什麼說這是楊振寧超越他諾獎的貢獻》

8. 旅程的結束

勻速的火車開始減速,我們的旅程也即將到達終點。從調皮的滷蛋到小球的實驗,我們講了很多東西:

從相對性原理的內涵到伽利略變換與物理規律的協變性,我們了解到,上帝並不偏愛某一特殊的慣性系,上帝是最公平的存在。

從滷蛋帶給我們的思考到向實驗要答案,我們發現,有些命題正著說成立,反著說卻不一定成立,從正反兩個方面去思考問題,恰恰能讓我們對規律的認識更加深刻而明晰。也正是由於這個思考讓我們知道,不要試圖把協變性與相對性原理捆綁在一起,它們並不是互為充要條件的。

9. 參考文獻

感興趣的朋友若想從理論高度深入了解力學相對性原理與協變性的關係,可以看看下面列出文獻,尤其是形成結論的文獻[1] [2] [3] [4] [5]。

[1] 趙凱華.澄清對相對論性原理和協變性的誤解[J].大學物理,2020,39(01):12-13.[2] 編者的話[J].大學物理,2002(03):18.[3] 朱如曾.相對性原理對普遍定律和非普遍定律參考系變換性質的不同要求——關於協變性疑難的進一步討論[J].大學物理,2002(03):19-23.[4] 朱如曾.相對性原理及其對自然界定律的協變性要求——機械能守恆定律協變性疑難的解答[J].大學物理,2000(02):15-19+26.[5] 喀興林.編者的話[J].大學物理,2000(02):27-29+34.[6] 高炳坤.「機械能守恆定律是否遵從相對性原理」辨[J].大學物理,2000(02):20-22.[7] 高炳坤.機械能守恆定律和相對性原理[J].大學物理,1999(01):3-5.[8] 蔡伯濂.「關於力學相對性原理與機械能守恆的來稿綜述[J].大學物理,1994(01):20-22.[9] 管靖.力學相對性原理與機械能[J].大學物理,1991(11):21-24.[10] 趙凱華.新概念物理教程力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致謝

本文在修改中得到一些網友真誠而且重要的意見,特別是Core、長尾逍遙、一夜星辰、強電弱電那些事、暖球、晨曦,向你們表示由衷地感謝。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是如何將狹義相對性原理,拓展到廣義相對性原理的!
    愛因斯坦是如何將狹義相對性原理,拓展到廣義相對性原理的!此文說的明白。狹義相對論建立在狹義相對性原理【即在所有慣性系中,物理定律有相同的表達形式。這是力學相對性原理的推廣,它適用於一切物理定律,其本質是所有慣性系平權。】和光速不變原理【任何光線在「靜止的」坐標系中都是以確定的速度c運動著,與光源和觀測者運動無關。】之上。
  • 伽利略和牛頓的世界-【伽利略相對性原理】
    【伽利略相對性原理】    現在請跟我一起回到16世紀末的義大利比薩,此時正值文藝複習的後期,國富民強,文學、藝術、科學的春風從義大利席捲整個歐洲,空氣中瀰漫著新世紀即將到來的新鮮氣息(中國此時正值清朝康熙年間
  • 伽利略相對性原理,狹義相對性原理,廣義相對性原理,什麼特點?
    相對性原理,伽利略相對性原理,狹義相對性原理,廣義相對性原理。各有什麼特點?我們說相對性原理是力學的基本原理。比如,運動的相對性,首先要有一個參考物,如果沒有參考物,那麼你對其運動就無法判斷。下面分別說一下伽利略相對性原理,狹義相對性原理,廣義相對性原理。各有什麼特點?一.伽利略相對性原理什麼是伽利略相對性原理呢?
  • 廣義相對論與黎曼幾何系列之五:相對性原理
    這些新結果啟發伽利略思考一些最基本的物理原理,著名的相對性原理便是他的成果之一。伽利略的相對性原理是說,物理定律在相對作勻速直線運動的參考系中應該具有相同的形式。中國古籍上的這段文字可追溯到魏晉時代,即公元220年—589年,要早於伽利略一千多年。但中國人僅僅到此為止便沒有了下文。伽利略卻由此而廣開思路,大膽提出相對性的假設:「物理定律在一切慣性參考系中具有相同的形式,任何力學實驗都不能區分靜止的和作勻速運動的慣性參考系」。這個假設繼而發展成為經典力學的基本原理,稱之為伽利略相對性原理。
  • 淺談相對性原理的對立統一,某種程度上與我國傳統哲學的「道」不謀而合!
    曲與直我們先通過一個簡單案例來闡述相對性原理。我們不難理解,在一列勻速直線運動的高速火車中做自由落體運動的小球,若從地面觀察者的角度進行測量,其運動軌跡則是平拋運動的拋物線。認定地面參照系優於火車參照系的想法,是違反物理學上的相對性原理。根據相對性原理,對物理現象的任何數學、物理描述,必須建立參照系,否則沒有意義。於是,我們發現,在一個參照系中被描述為「直線」的,完全可以在另一個參照系被描述為「曲線」;反之亦然。當然,如果這「直線」與「曲線」都指向的是同一事件的話,則必然在數學上存在著協變關係。
  • 大學物理和場論課程中的協變性淺談
    而協變性概念的講解尤為重要。如果學生從講解中加深了力學中已經得到的協變性的理解,就可以認為講課達到了理想的效果。下面簡述一下講課思路,讓學生考慮一個靜止的電量為e的點電荷在空間中形成的庫侖場。若電荷附近有觀測者乘火車勻速通過,詢問觀測者看到的還是不是一個靜電場;如果不是,火車上的觀測者看到的現象與相對點電荷靜止的觀測者看到的靜電場有什麼關係。
  • 【相對論介紹三】相對性原理講的是什麼?
    好了,相對性原理發展到這裡已經有了初步的雛形。後來,我們通過大量的實驗事實和經驗發現,相對性原理不僅僅針對於力學實驗能成立,對於一切的物理實驗都能夠成立。到這裡來相對性原理已經進行了一次「升級」改造了。但是,相對性原理在接下來的日子並不好過,甚至還有被拋棄的危險,怎麼說?請看下面的介紹。相對論誕生前夜相對性原理險被拋棄十九世紀,偉大的物理學家麥克斯韋提出了電磁理論,並給出了麥克斯韋方程。
  • 相對性原理:相對論之前必須了解的東西
    伽利略的相對性原理這段在伽利略大船裡的描述給出了一條重要的結論:在封閉船艙裡發生的任何力學現象,都無法確定船是在勻速運動還是在靜止不動。現在這個論述就稱為伽利略相對性原理或者力學相對性原理。  這簡直就是中國古代版的伽利略相對性原理,用形象的「舟行不覺」來代替伽利略相對性原理也容易理解。 愛因斯坦的相對性原理伽利略的相對性原理,或者說舟行不覺原理我們還是很好理解的,雖然不是特別直觀,但是仔細想想跟生活經驗還是非常相符的。但是,伽利略的相對性原理有一個非常大的限制條件:力學定律。
  • 合同相對性理論與意思自治、契約自由的精神的關係
    合同的相對性原則是合同法的基本原則之一,也是合同法區別與其他法的重要特徵。合同相對性原則,是指合同主要在特定的合同當事人之間發生,只有合同當事人一方能基於合同向與其有合同關係的另一方提出請求或提起訴訟,而不能向與其無合同上的義務。即合同僅對締約的當事人產生效力。作為一種民事法律關係,合同關係不同於其他民事法律關係的重要特點在於合同關係的相對性。
  • 伽利略的相對性思想 | 《相對論-少年版》先讀為快
    通過研究一個從斜坡滾下的小球在對面斜坡上能爬升的高度,伽利略得出結論,在沒有摩擦的極限情形下 (不存在哦!醉心於通過什麼測量研究物理學的人,不妨多思考一下伽利略的工作),小球應該爬升到下落時的初始高度而與斜坡的坡度無關。
  • 對哲學和科學「相對性原理」的認識
    技術和資源狀態必然對社會形態、或人們的交往方式產生影響,這是歷史唯物論的一個觀點,然而,我們不能精確地預測末來太空社會的具體形態,這是科學哲學「廣義測不準原理」決定的判斷。太空人不同於地球人的現實和觀念,但是,兩者的互動性和互補性將在更大程度上推動人類文明的發展。從人類地球文明到人類太空文明,人類的實踐和認識的人發展從低級到高級、從單一到多樣。
  • 易得大學第二課 —— 《理解世界:結構性思維與相對性原理》
    它幫助我們理解「發心」和「做事」之間的關係:從「做事」的過程中得到「知」,反向也用「知」指導「行」(做事),最終達到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的過程中每個人得到的領悟是不一樣的,需要形成自己的方法論。同時,我們也需要領悟到:每個人對世界的認知都是片面的,所謂片面就是不完整的。那我們如何避免片面地看問題呢?
  • 「相對性原理」和「光速不變原理」該如何理解?它們為何相牴觸?
    要想真正理解愛因斯坦提出的狹義相對論,前提是必須理解愛因斯坦在狹義相對論中所提出的兩條基本假設:「狹義相對性原理」和「光速不變原理」,因為狹義相對論就是以這兩條基本假設為出發點通過洛倫茲變換推導出來的!而「狹義相對性原理」又是在「相對性原理」的基礎之上延伸出來的。所以,理解「相對性原理」和「光速不變原理」就顯得尤為重要。
  • 如何理解合同的相對性
    問:如何理解合同的相對性?  自考365網校解析答案:合同關係是特定當事人之間的關係,它與其他法律關係的一個區別在於合同關係具有相對性。所謂合同的相對性,大陸法系中稱為「債的相對性」,是指合同主要在特定的合同當事人之間發生,只有合同當事人一方能基於合同向與其有合同關係的另一方提出請求或提起訴訟,而不能向與其無合同關係的第三人提出合同上的請求,也不能擅自為第三人設定合同上的義務。  合同的相對笥與物權的相對性是相對應的,兩者不僅確定了債權與物權的一項區分標準,而且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債權法與物權法的一些重要規則。
  • 淺議合同相對性原則
    合同關係的相對性是合同關係不同於其他民事法律關係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合同規則和制度賴以建立的基礎和前提,也是合同立法和司法所必須依據的一項重要規則。合同相對性就是指「合同主要在特定的當事人之間發生法律約束力,只有合同當事人一方能基於合同向對方提出請求或提起訴訟,而不能向與其無合同關係的第三人提出合同上的請求,也不能擅自為第三人設定合同上的義務,合同債權也主要受合同法的保護。」
  • 高中物理競賽典型例題精講——小球重圓柱彈性碰撞速度
    04-07-15_小球重圓柱彈性碰撞速度本期高中物理競賽試題,我們共同來研究一下一類比較特殊的,在表面上看來並不符合動量守恆和機械能守恆的彈性碰撞過程,從上面的這句話也能看出來,其實對於此類彈性碰撞過程,並不是不符合動量守恆和機械能守恆定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