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相對性原理,狹義相對性原理,廣義相對性原理,什麼特點?

2020-12-05 任哥論道

相對性原理,伽利略相對性原理,狹義相對性原理,廣義相對性原理。各有什麼特點?

我們說相對性原理是力學的基本原理。比如,運動的相對性,首先要有一個參考物,如果沒有參考物,那麼你對其運動就無法判斷。

下面分別說一下伽利略相對性原理,狹義相對性原理,廣義相對性原理。各有什麼特點?

一.伽利略相對性原理

什麼是伽利略相對性原理呢?伽利略相對性原理是指經典力學定律在任何慣性參考系慣性系)中數學形式不變,換言之,所有慣性系都是等價平權的。

伽利略物理學原理哥白尼地動學說進行辯解時,應用運動獨立性原理通俗說明了石子從桅杆頂上掉落到桅杆腳下而不向船尾偏移的道理。進一步以作勻速直線運動的船艙中物體運動規律不變的著名論述,第一次提出慣性參考系(慣性系)的概念。這一原理被愛因斯坦稱為伽利略相對性原理,是狹義相對性原理的先導。從伽利略變換可以導出力學相對性原理。

我們看到,伽利略的慣性系的相對性原理在實際的應用中起到了了不起的理論基礎作用。

換一句話來說,伽利略的相對性原理指出了運動的根本性質。

由於時代的局限性及伽利略時代的科技水平還不足以更深層次的認識世界,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的提出,為我們認識這個世界打開了一扇大門。

二.狹義相對性原理

狹義相對性首先否定了所謂的「以太」,即一切物理定律力學定律、電磁學定律以及其他相互作用的動力學定律)在所有慣性參考系(慣性系)中都是等價平權)的,沒有一個慣性系具有優越地位,不存在絕對靜止的參考系以太),從而否定了「以太說」和絕對空間。或者說,一切物理定律在洛倫茲變換數學形式不變。顯然,這個原理是力學中的伽利略相對性原理的推廣。

同時,愛因斯坦提出了「光速不變」原則,這一理論豐富並發展了伽利略的相對性原理,使物理學進入相對論時代。

但是,狹義相對論並不能完全解釋時空概念,因此,之後的廣義相對論的提出,對相對性原理的解釋更近了一步。

三.廣義相對性原理

不得不說,愛因斯坦是聰明的。

愛因斯坦在深入分析引力質量慣性質量等價的基礎上,提出引力場加速度場局域等效的概念;將狹義相對論中慣性運動的相對性推廣到加速運動

為了說明這一點,愛因斯坦做了一個著名的電梯實驗。

這一實驗,得出了一個重要的結論:引力場與加速度是等效的概念。

狹義相對論是以四維平直空間中的勻速直線運動為考察對象的,適用於一切慣性系,但無法說明非慣性系中的運動現象。為了克服狹義相對論的不足,將狹義相對論推廣到具有加速度的非慣性系中,愛因斯坦運用了電梯思想實驗為人們打開思路。

在一理想的摩天大樓的頂上,有一正在下降的電梯。在該電梯內,有一物理學家在做實驗。突然,電梯的鋼纜斷了,於是,電梯便處於自由落體狀態向地面降落。在降落的過程中,電梯內的實驗者,拿出一塊手帕和一隻表,然後鬆開雙手。這兩個物體會怎樣運動呢?電梯外的觀察者以地球作為參考系,他會發現:手帕、表和電梯連同它的天花板、四壁、地面以及裡面的實驗者等,都以同樣的加速度下落。而電梯裡面的實驗者則會以電梯作為參考系,因為引力場在這一參考系之外而不被考慮,他會發現手帕和表由於不受到任何力的作用,而處於靜止狀態。在等效原理的幫助下,電梯思想實驗告訴我們,引力場和加速度是相等的。廣義相對論成功地拓展到了非慣性系中。

小結:相對性原理首先是由伽利略提出的,科學是發展的,進步的。愛因斯坦在伽利略相對性基礎上,提出了狹義相對論及廣義相對論的概念,尤其是廣義相對論成功地拓展到了非慣性系中,及大地推動了物理學的發展進程。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是如何將狹義相對性原理,拓展到廣義相對性原理的!
    愛因斯坦是如何將狹義相對性原理,拓展到廣義相對性原理的!此文說的明白。狹義相對論建立在狹義相對性原理【即在所有慣性系中,物理定律有相同的表達形式。這是力學相對性原理的推廣,它適用於一切物理定律,其本質是所有慣性系平權。】和光速不變原理【任何光線在「靜止的」坐標系中都是以確定的速度c運動著,與光源和觀測者運動無關。】之上。
  • 【相對論介紹三】相對性原理講的是什麼?
    前兩期我們已經簡單介紹了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的內容,在介紹狹義相對論內容的時候,筆者曾經說了一句:「狹義相對論是建立在兩個基礎原理之上:相對性原理和光速不變原理。相對性原理還好,大家都沒什麼問題,但是光速不變原理就遭殃了。」
  • 相對性原理:相對論之前必須了解的東西
    伽利略的相對性原理這段在伽利略大船裡的描述給出了一條重要的結論:在封閉船艙裡發生的任何力學現象,都無法確定船是在勻速運動還是在靜止不動。現在這個論述就稱為伽利略相對性原理或者力學相對性原理。  這簡直就是中國古代版的伽利略相對性原理,用形象的「舟行不覺」來代替伽利略相對性原理也容易理解。 愛因斯坦的相對性原理伽利略的相對性原理,或者說舟行不覺原理我們還是很好理解的,雖然不是特別直觀,但是仔細想想跟生活經驗還是非常相符的。但是,伽利略的相對性原理有一個非常大的限制條件:力學定律。
  • 廣義相對論與黎曼幾何系列之五:相對性原理
    1609年,一位荷蘭眼鏡工人發明瞭望遠鏡,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 —1642)用望遠鏡巡視夜空,觀察日月星辰,發現了許多新結果。這些新結果啟發伽利略思考一些最基本的物理原理,著名的相對性原理便是他的成果之一。
  • 伽利略和牛頓的世界-【伽利略相對性原理】
    【伽利略相對性原理】    現在請跟我一起回到16世紀末的義大利比薩,此時正值文藝複習的後期,國富民強,文學、藝術、科學的春風從義大利席捲整個歐洲,空氣中瀰漫著新世紀即將到來的新鮮氣息(中國此時正值清朝康熙年間
  • 「相對性原理」和「光速不變原理」該如何理解?它們為何相牴觸?
    要想真正理解愛因斯坦提出的狹義相對論,前提是必須理解愛因斯坦在狹義相對論中所提出的兩條基本假設:「狹義相對性原理」和「光速不變原理」,因為狹義相對論就是以這兩條基本假設為出發點通過洛倫茲變換推導出來的!而「狹義相對性原理」又是在「相對性原理」的基礎之上延伸出來的。所以,理解「相對性原理」和「光速不變原理」就顯得尤為重要。
  • 從滷蛋到小球:梳理相對性原理與協變性的關係
    相對性原理表達了兩個深刻的內涵。「為表述的直觀和簡潔,下文所提相對性原理皆指伽利略的力學相對性原理,不涉及愛因斯坦的狹義或廣義相對性原理及洛倫茲變換。因為,如果桌子不這麼翻,茶碗不這麼掉,而是按照別的什麼方式運動,那才叫詭異吶!是的,相對性原理簡單到理所當然,甚至不值一提。然而,正是這麼簡單的原理,卻拯救了日心說,讓日心說在地心說面前重新站起來,革新了人們對宇宙的認識,所以它真的很重要。
  • 對哲學和科學「相對性原理」的認識
    可以將宇宙哲學的「測不準原理」定義為「相對論」、或「相對性原理」,哲學概念的相對論、或相對性原理不同於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或相對性原理。宇宙哲學的「測不準原理」既適合自然存在的特性,也適合主觀認識的屬性,可以將主觀認識的「測不準原理」定義為「認不準原理」。宇宙學通常指狹義宇宙學,天文學研究個體、集體的天體運行現象,宇宙學研究整體的天體運行現象。
  • ——談談相對性原理
    相對論之所以叫相對論,是因為基於一條叫相對性原理的基本假設。該假設(尤其是慣性系間的相對性原理)並非愛因斯坦最早提出,而是由伽利略提出,並由牛頓在此基礎上創立了經典力學。但這條相對性原理到底是什麼?又為什麼在伽利略、牛頓和愛因斯坦的理論中被反覆提及呢?
  • 易得大學第二課 —— 《理解世界:結構性思維與相對性原理》
    這就引出我們易得大學第二課的主題:用結構化思維和相對性原理來理解世界。我們學會結構化地看待看待任何一個問題(本次通過一起學習書籍,如:《系統之美》,來幫助大家加深理解),然後理解什麼是相對性原理。最後我們圍繞這兩個思維學會在生活中和工作中去使用它們,解決問題。
  • 淺談相對性原理的對立統一,某種程度上與我國傳統哲學的「道」不謀而合!
    曲與直我們先通過一個簡單案例來闡述相對性原理。我們不難理解,在一列勻速直線運動的高速火車中做自由落體運動的小球,若從地面觀察者的角度進行測量,其運動軌跡則是平拋運動的拋物線。認定地面參照系優於火車參照系的想法,是違反物理學上的相對性原理。根據相對性原理,對物理現象的任何數學、物理描述,必須建立參照系,否則沒有意義。於是,我們發現,在一個參照系中被描述為「直線」的,完全可以在另一個參照系被描述為「曲線」;反之亦然。當然,如果這「直線」與「曲線」都指向的是同一事件的話,則必然在數學上存在著協變關係。
  • 通俗理解狹義相對論的兩個基本原理
    創立狹義相對論的背景人們從傳統的時間、空間和運動的觀念出發,看到電磁現象是不服從伽利略相對性原理的(牛頓力學的核心雖然是絕對時空觀,但牛頓依然承認伽利略的相對性原理,因為牛頓認為絕對時空觀說的是空間本身,並不指個體的運動)。
  • 伽利略的相對性思想 | 《相對論-少年版》先讀為快
    沿著樸素相對論、伽利略相對論經由狹義相對論抵達廣義相對論,這一條綿密的思想河流上有激動人心的關於物理學創造的歷史畫卷。由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曹則賢所著《相對論-少年版》一書為我們展示了這一畫卷的深刻與動人之處。下文即節選自「伽利略相對論」一章。點擊文末小程序或「閱讀原文」可購買此書(目錄見文末)。
  • 狹義與廣義相對論淺說---廣義相對論1
    歡迎廣大宇宙愛好者持續關注我們微信平臺!宇宙解碼公眾平臺即將推出科幻故事連載活動,將會在每周六或周日發布一篇精選科幻故事,覺得好看就分享給朋友吧!但是除K以外,參照所有參考物體K』表述的自然界定律也應該是最簡單的,而且,只要這些參考物體相對於K是處於勻速直線無轉動運動狀態。這些參考物體對於表述自然界定律應該與K完全等效;所有這些參考物體都應認為是伽利略參考物體,以往我們假定相對性原理只是對於這些參考物體才是有效的,而對於其他參考物體(例如具有另一種運動狀態的參考物體)則是無效的。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它是狹義相對性原理或狹義相對論。
  • 為什麼說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適用於包括非慣性系的一切參考系?
    ,也就是說伽利略相對性原理並不適用電磁力學。愛因斯坦卻認為相對性原理應該是一個普遍性的原理,應該也能適用於電磁力學,麥克斯韋聯立方程組中隱含著光速是個常數,這個結果為麥可遜――莫雷實驗所證實,當時邁克耳遜――莫雷做的「以太漂移」實驗,實驗結果否定了「以太」的存在,多次精確測定的光速都是不變的。1905年愛因斯坦大膽把光速不變上升為一個原理,結合伽利略相對性原理,把伽利略相對性原理做了簡單推廣,最終創立狹義相對論。
  • 如何理解合同的相對性
    例如,由於合同債權是相對權,而相對權僅發生在特定人之間,它不具有公開與公示的特點,也不具有對抗第三人的效力。而物權作為一種絕對權,必須具有公開性,因此,物權必須要公示。  儘管合同相對性規則包含了極為豐富和複雜的內容,且廣泛體現在合同的各項制度之中,但概括起來,合同相對性規則主要包含如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1)合同主體的相對性所謂合同主體的相對性,是指合同關係只能發生在特定的主體之間,只有合同當事人一主能夠向合同的另一方當事人基於合同提出請求或提起訴訟。
  • 【相對論介紹四】光速不變原理講的是什麼?
    光速不變原理講的是什麼?
  • 相對論為什麼有「狹義」和「廣義」之分?
    但是你可知道,相對論為什麼有「狹義」和「廣義」之分呢?了解「相對論」對於研究現代物理學的人來說,是十分必要的。據說,相對論的創始人阿耳伯特?愛因斯坦從小就思考這樣兩個問題:(1)如果有人跟著光線跑,並努力趕上它,那麼,這個人將看到些什麼現象呢?(2)如果把一個人關在一架自由下落的升降機內,他將看到什麼呢?
  • 淺議合同相對性原則
    合同關係的相對性是合同關係不同於其他民事法律關係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合同規則和制度賴以建立的基礎和前提,也是合同立法和司法所必須依據的一項重要規則。合同相對性就是指「合同主要在特定的當事人之間發生法律約束力,只有合同當事人一方能基於合同向對方提出請求或提起訴訟,而不能向與其無合同關係的第三人提出合同上的請求,也不能擅自為第三人設定合同上的義務,合同債權也主要受合同法的保護。」
  • 在未來,能夠比肩愛因斯坦的物理學家應該做出什麼成就?
    牛頓物理雖然也繼承了伽利略的相對性原理,但他僅把相對空間和運動看作是絕對空間可動的部分或其量度。愛因斯坦首先他認為相對性原理應該是一個普遍性原理,也應該適用於電磁力,之所以不適用於電磁力,是因為伽利略相對性原理只是個關於空間的相對性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