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4日消息,NASA發布的衛星數據顯示,2015年夏季北極海冰最小值為69.9萬平方英裡,低於1981-2010年平均值,為史上第四低值。來源:CFP
參加第21屆聯合國氣候大會的各國代表們眼下仍在巴黎緊鑼密鼓展開磋商,希望能達成18年來首份重要的氣候協議,其中一項重要的議題就是如何將氣候變暖幅度控制到2℃以下。
許多科學家認為,如果全球變暖溫度超過2℃,將會帶來乾旱、熱浪、海平面上升等各種自然災害。只有將變暖溫度控制在2℃以下,才能維持一個相對穩定的氣候環境。
絕大多數氣候學家都認可地球正在變暖這一事實,也同意人類活動帶來的溫室氣體排放是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但目前的問題是,全球氣溫升高2℃是否真就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2℃的概念最早出現在上世紀70年代,當時耶魯經濟學家諾德豪斯(William Nordhaus)1977年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稱,如果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化前的水平高出2℃以上,那麼氣候變暖對經濟增長和環境質量的傷害將會變得嚴重。
他之後的許多論文和研究都支持「全球升溫不能超過2℃」這樣一個觀點,並得到了聯合國氣候公約的認可。
1992年聯合國通過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逾190個國家成為該公約的締約方,目標是將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穩定在一定的水平,以限制人為因素對氣候環境的幹擾。2010年,締約方認可了「2℃目標",認為需要將全球氣溫升高限制在2攝氏度以內。
氣候學家們認為,與工業革命(人類開始使用化石燃料)前的平均氣溫相比,如果全球平均氣溫上升超過了2攝氏度以上,那麼將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地球將出現很大的變化,包括海平面上升淹沒海岸、乾旱和山火頻發、各種動植物滅絕等等。
聯合國和英國的科學家們最近得出結論說,地球的平均溫度已經升高了1攝氏度,而2015年成為了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
聯合國氣候變化高級官員菲格雷斯(Christiana Figueres)近期向媒體表示,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科學已經得出結論我們需要重視「2攝氏度」這一界限,這是從人類、經濟和基礎設施角度考慮、我們可以承受的氣候變暖的極值。否則,人類將會陷入一種危險的境地,經濟、生存和基礎設施可能會隨時被打破,讓人束手無策。
與此同時,也有不少科學家認為設定「2攝氏度」這樣一個門檻過於武斷,因為支持這一理論的研究並不充分,因此將其作為政策交付執行也不實際。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氣候學教授Mark Maslin說,(2攝氏度)它源自政治目的,而不是科學分析。它並非是一個理性、合理的目標。
《華爾街日報》文章說,政策制定者們一般都認為2℃目標有一個嚴謹的科學基礎,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United Nations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出版的各種報告被認為是對全球氣候變暖研究最為詳盡的。事實是,其所有研究報告中對2℃目標都隻字未提。
《經濟學人》雜誌最新一篇文章說,2℃目標更像是一個政治目標而不是科學目標。它的好處在於,它把複雜的氣候系統變化縮減成了一個簡單易懂的數字,政客們只要朝著這個目標努力就好了,而且還可以藉此衡量他們相關工作的成效。
但有人擔心事情沒那麼簡單,研究全球問題並非想像的那麼容易。地球不同地區變暖的速度不同,大氣層的變化也不相同,因此要得出一個單一的數字需要進行各種各樣的修正。
還有科學家提出對這一目標進行修正。德國國際和安全事務研究會(Germa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and Security Affairs)的研究人員Oliver Geden認為2℃目標很不現實、顯然無法實現,因此呼籲對這一目標進行修改。而史丹福大學近期的一項研究發現,如果不立即採取措施大幅減少溫室其他排放,地球變暖的幅度幾乎很快就能達到2℃了。
無論如何,仍有許多科學家支持設定這樣一個目標,因為這樣至少可以給政策制定者們在對付全球氣候變暖方面一個明確的方向。而不管制定的是什麼目標,只有不斷加大減排的力度才有可能實現。《華盛頓郵報》說,如果在未來幾年不採取進一步措施減少排放,將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2℃以下的目標基本沒有可能實現。
華盛頓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氣候項目高級經理Kelly Levin說,許多人希望巴黎氣候大會能制定一個清晰、有力的目標來完備2℃目標,讓政府和私人部門都了解需要改變的幅度。考慮到氣候系統的熱慣性和滯後性,我們其實不可避免地已經有了一些」氣候變化承諾「,也正在經歷氣候變暖的過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天下事,請戳天下首頁(tianxia.jiemian.com)。動動手指,長按二維碼,關注【最天下】微信公眾號:theveryworld (如果長按不行,就麻煩看官掃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