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登月計劃大揭秘 如何破解月球重力不均還是個問題

2021-02-15 今日頭條

文章選自:頭條號「科幻看歷史」

眾所周知,中國探月工程分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目前,中國 正在進行「無人月球探測」項目。在該項目中,又分「繞」「落」「回」三期。在2013年12月16日「嫦娥三號」任務圓滿成功後,中國探月工程已成功進入 「無人月球探測」第三期。

從目前掌握的載人航天技術和探月技術角度看,我國完全具備實現載人登月的技術基礎。但是,我國要想真正實現載人登月,依然面臨很多挑戰,仍需要大量準備工作。例如,載人登月需要研發更大的運載火箭、更大和更複雜的載人太空飛行器。
據小編了解,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將有兩種型號,分別適應不同的任務需求,其中全重20噸的飛船可支持登月任務,14噸的飛船則可支持近地軌道、小行星和火星任務,此外也可兼顧近地空間站運輸需求。

該 飛船具備一系列先進特性,如部分可重複使用、黑障通信、自備動力逃逸技術。此外,該飛船的回收方式將從目前神舟飛船的陸上回收為主改為海上回收為主,可實 現第二宇宙速度下再入大氣層。這些特性意味著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的技術水平不亞於美國「獵戶座」或「龍」飛船,將成為中國未來太空人的主要「座駕」。


由 於,目前我國只有長徵2F一種載人火箭,而新一代載人飛船技術指標高於「神舟」飛船,整船重量也將顯著增加,長徵2F火箭已不能滿足新一代載人飛船的發射 要求。初步分析,經適應性改造的新一代大型兩級低溫液體捆綁式運載火箭的拓展型火箭——長徵5和長徵7火箭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進入近地軌道的能力分別為 20噸和14噸。


因此中國登月時,將不再採用「土星5號」尺寸的超級火箭將太空人和登月艙等一起送入軌道的設計,而是用重型火箭和載人火箭分別將太空人和登月艙送入軌道,對 接後飛往月球的方式。即第一次發射將登月艙下降級發射到環月軌道。第二次發射將登月艙上升級與節點艙發射到環月軌道,並在環月軌道與登月艙下降級進行對 接。

第三次發射則將載有航天員的返回艙發射到環月軌道並在環月軌道與登月艙和節點艙完成對接,航天員到達登月艙並登陸月球,然後乘坐登月艙回到環月軌道與節點艙和返回艙對接,最後航天員將可乘坐返回艙回到地球。

當然,中國登月要想成功,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需要考慮,那就是月球的質量分布很不均勻,有些地方質量密集到可以改變了月球的引力場,引起擾動甚至能夠拖拽 宇宙飛船降低自身運行軌道,或者推動宇宙飛船遠離環繞月球軌道,這些質量密集結構就像海洋裡的礁石,登月計劃必須試圖避免這些事物,才有可能成功。


據說當年美國之所以登月成功,還多虧了尼古拉·特斯拉留下來的「末端登月引力系統」,可以非常靈敏的「反重力」及「增加重力」,可惜後來這個裝置被美國科學家給拆壞了,由此看來,中國要想成功登月,還有一段距離的路要走。

相關焦點

  • 月球重力分布不均的原因
    美國航空航天局的重力復原內部實驗室任務(簡稱GRAIL任務)發現了使月球重力分布不均的那些廣袤區域的成因,重力分布不均會影響環月飛行器的運行。 得益於GRAIL任務的發現,將來飛行器在其他星體執行任務時將能夠更精確地航行。9個月以來,GRAIL任務中的這對飛行器對月球的構造和組成進行了前所未有的細緻研究。
  • 月球與地球有重力和引力差,登月的太空人是怎麼返回地球的?
    筆者:三體-小遙上個世紀中期,在冷戰的背景下,美蘇兩國展開了軍事、經濟等方面的較量,飛出地球同樣成為他們的主要目標,人類正式進入了太空時代。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月球都是人類探索和研究的重點。因此,每當火箭發射升空,無論是探測器還是載人飛船,都吸引著人們的廣泛關注。在緊張之餘,人們也不禁好奇:飛船登陸月球以後,又是如何飛回來的呢?月球表面其實並沒有任何生命存在的跡象,人類也無法建造出巨大的航天發射器,因此只能依靠登陸艙,賦予它們更多的職能。
  • 揭秘50年前美國太空人是否真的登上月球?登月照片是真是真假?
    揭秘50年前美國太空人是否真的登上月球?登月照片是真是真假?你們是否也記得,曾經在1969年的時候,美國的太空人登上過月球,並且在月球上面插了一面國旗。那是三名美國的太空人,他們乘坐的是阿拉伯號飛船,並且還在月球上面走來走去,流下了他們的腳印。但是那個時候,世界各國並不相信美國是否真的踏上了月球,畢竟在20世紀之前,各國的科技還沒有這麼發達,而且一直到那個時候也沒有國家有人能夠再次登上月球,所以他們會很好奇那面國旗到底怎麼樣了?
  • 月球發現水,NASA登月聯盟卻排除中國!月球到底隱藏了什麼?
    NASA在幾個小時前宣布了這一重大發現,這對正在執行的阿爾忒彌斯計劃無疑是一劑強心針,和此前NASA宣布的登月聯盟中將中國剔除在外,結合此前不斷發酵的月球神秘閃光以及關於月球史前飛船的傳聞,這NASA到底要幹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呢?
  • 中國為何計劃在月球建立基地,月球基地能給中國和世界帶來什麼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陳善廣在第一屆中國空間科學大會上表示,中國載人月球探測相關工作正在穩步推進中,中國載人月球探測實施方案已經形成了總體共識和初步方案,未來將會在月球上建立科學考察站,並進一步為中國人踏上火星奠定堅實的科技與技術基礎。隨著中國探月計劃的公布,全球又迎來新一輪的探月熱潮。
  • 人類月球日|登月50餘載三大謎團仍待解:起源、磁場、地月距離
    月球磁場為何消失?地月距離又為何逐漸變遠?對於這些問題的研究,不僅能夠幫助我們了解月球本身,更能藉此去探求宇宙更多的奧秘。三大謎團引人關注月球從何而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嫦娥四號月球低頻射電探測儀中方首席專家平勁松表示,目前關於月球起源主要有4種假說,即分裂說、同源說、俘獲說和大撞擊起源說。「這4個假說在地月成分與自轉速度的差異、氧及其他同位素組成的相似性等方面,仍存在許多難以自圓其說的缺點。」他表示。其中,大撞擊起源假說面對的質疑相對較少。
  • 人類與月球的故事如何續寫?月球兩極將成為未來登月落腳點
    一晃,人類首次登月已經過去了半個世紀,再算算,人類最後一次登月也是47年前了。許多科學家都在心心念念這件事情,他們認為,是時候重新回到月球,續寫50年前的故事了。那麼,不久的將來人類與月球的故事將怎樣繼續?
  • 2024年美國重返月球,詳解阿爾忒彌斯載人登月計劃
    序言1969年7月20日,美國的阿波羅計劃將太空人阿姆斯特朗送上了月球,邁出了人類登月的第一步,使美國在冷戰中佔到了領先位置。發射火箭首先要有能力將大載荷發射出地球,脫離地球重力的影響所以不管是跟土星五號比,還是跟星艦比,SLS火箭將是迄今為止史上最強運載火箭系統。其研發費用將預計花費180億美元。
  • 阿姆斯特朗有沒有登上月球?美國登月計劃,是騙局還是創舉?
    阿姆斯特朗於1969年7月21日時成為了第一個踏上月球的太空人,被人們所熟知,但是種種謎團讓很多人對此感到懷疑,蘇聯一直認為美國的阿波羅登月計劃,僅僅是為了讓蘇聯投入到太空競賽消耗財力,拖垮經濟,懷疑美國根本就沒登上月球。
  • 「登月計劃」被各國取消了?中國也要停止登月,真相很現實
    「登月計劃」被各國取消了?中國也要停止登月,真相很現實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不再局限於對地球的研究,現在已經成功地進入了外太空,但是之前比較火的登月計劃,被各國取消了,中國也要停止登月,真相很現實,在阿波羅11號成功踏足月球之後。
  • 新一輪登月潮,誰將會是第二個載人登陸月球的國家,中國、俄羅斯...
    眾所周知,目前為止只有美國在50年前成功登陸了月球,也是全世界唯一一個實現了載人登月的國家。進入21世紀後,新一輪登月潮又出現了,不但美俄等傳統航天強國有載人登月計劃,我國也不例外,那麼問題來了,我國能成為第二個登陸月球的國家嗎?
  • 阿波羅登月計劃:美國人6次登月實錄,我選擇相信
    整個計劃持續了10年,總共總共耗資250億美元(幣值相當於2018年時的1530億美元),主要致力於完成載人登陸月球和安全返回地球的目標。1961年5月25日,甘迺迪總統在國會上發表人類登月計劃的演講它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執行的迄今為止最龐大的月球探測計劃。近50年來,除美國之外,還沒有任何國家能夠將載人太空飛行器送離開過地球軌道,更不用說登月。
  • 移民月球需要準備什麼?美國提出重返月球計劃,2個亮點惹人矚目
    日本太空人可能藉此機會登陸月球。此消息剛出,便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高度關注,「阿耳忒彌斯」計劃是美國重返月球的方案,此次計劃有兩大亮點:一、具體探索任務將由兩位太空人執行(一男一女),即表明人類歷史上會迎來首位登月成功的女性太空人;二,不同於阿波羅11號計劃,此次NASA計劃在月球表面建立永久性的基地,以此為跳板,向火星進軍。
  • 月球重力作用下的太空廁所
    月球重力作用下的太空廁所如果您能製造出值得太空旅行的廁所,它會是什麼樣?NASA正準備在2024年重返月球,它需要幫助開發一種新的方式,使太空人在登月和返回月球的旅途中開展業務。 美國宇航局(NASA)周四發出電話,要求為「 月球廁所挑戰 」(Lunar Loo Challenge)設計終極空間廁所。
  • 誰將會是第二個載人登陸月球的國家,中國、俄羅斯還是日本?
    眾所周知,目前為止只有美國在50年前成功登陸了月球,也是全世界唯一一個實現了載人登月的國家。進入21世紀後,新一輪登月潮又出現了,不但美俄等傳統航天強國有載人登月計劃,我國也不例外,那麼問題來了,我國能成為第二個登陸月球的國家嗎?
  • ...誰將會是第二個載人登陸月球的國家,中國、俄羅斯還是日本?
    眾所周知,目前為止只有美國在50年前成功登陸了月球,也是全世界唯一一個實現了載人登月的國家。進入21世紀後,新一輪登月潮又出現了,不但美俄等傳統航天強國有載人登月計劃,我國也不例外,那麼問題來了,我國能成為第二個登陸月球的國家嗎?
  • 登月造假?阿爾忒彌斯計劃
    就連美國情報局的斯諾登,也曾經在採訪時暗指過,美國登月計劃造假。NASA的解釋是因為月球重力小,所以國旗展開後就不會下垂太快,而且太空人插旗時抖動,導致國旗也在震動,因為月球沒有空氣阻力,所以國旗隨著插旗的震動在飄動。
  • 如果NASA當初並未放棄登月計劃,那會如何?
    如果NASA早前並未取消登月計劃,那麼月球殖民地是否可能已成為現實?我認為這是相當可能的。月球兩極隕坑置於永恆陰影中,其中存有冰,二氧化碳,氨氣以及其他揮發物。月球坑洞也是獨特的資源,由於低重力環境,這些坑洞可能遠大於地球或是火星上的坑洞,甚至大於城市穹頂。月球上還存在著諸多金屬,土壤的0.5%是純鐵,通過磁鐵可將其分離。通過對種植在月球土中的植物進行檢測,我們可知月球土十分肥沃。
  • 中國載人登月計劃取得重大突破,10年內登上月球
    而美國在再次載人登月這件事情上,已經做了很多次的嘗試,比如說歐巴馬時期,美國就曾經推出過星座登月計劃,但是由於種種原因,這個計劃只推進了5年就破產了。最新的一輪載人登月計劃則更是悲催,只進行了兩個月就再次夭折,主要原因就在於國會不批准預算,導致項目負責人因資金問題而被迫辭職。那麼中國在載人登月這件事情上又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呢?
  • 中國徵服月球!嫦娥五號登月採樣!載人登月就在眼前!
    40多年前,美國和蘇聯把月球巖石和「土壤」帶回地球分析。中國的目標是成為第三個實現這一壯舉的國家,這是一項極其複雜的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部分組成。成功執行一系列月球任務後,(中國)信心應該很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