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要點:
1、製造方式升級來源於生產方式的改變,機器替代人的趨勢愈發明顯。
2、下遊技術升級直接給中遊設備帶來了迭代升級的機會。
3、供應鏈升級大部分來源於進口替代,藉助國內廣闊的市場空間。
4、重點關注三方面的投資機會:①搬運方式自動化升級帶來智能物流的興起及普及;②下遊的技術迭代給鋰電設備和光伏設備帶來增量空間;③供應鏈的國產化帶來挖掘機油缸和泵閥廣闊的替代空間。
一、製造業升級帶來行業三大成長機會
中國逐步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製造業的升級不可或缺。製造業升級主要來源於製造方式升級、下遊技術升級、供應鏈升級三個方面。
製造方式升級,自動化改造的需求日益增長,除了機器人本體提供商直接服務於需要自動化改造的企業,自動化產線中的各個環節都有升級的需求。例如在搬運領域,傳統的人力叉車將逐步升級為智能物流系統,從而讓整個產線自動化實現閉環。
下遊技術升級下遊技術升級直接給中遊設備帶來了迭代升級的機會,代表性行業有面板行業、鋰電行業和光伏行業。
供應鏈升級大部分來源於進口替代,藉助國內廣闊的市場空間,國內的供應商更加貼近於目標客戶,產品的質量穩步提升,最終實現進口替代,這類企業的下遊行業可能是成熟的周期性行業,但在進口替代的過程中,這類設備製造類企業本身具備極強的成長能力。
二、智能物流給行業帶來生產方式的改變
智能物流對於工廠自動化具備重要意義。各個自動化工位之間搬運和移動也完全實現自動化,搬運和移動實現自動化是工廠實現高度自動化的「最後一公裡」,這需要工廠生產的智能物流來進行解決。,這「最後一公裡」同時也是「接口」問題,它連接了兩個自動化的工位。「接口」處理好了,整個流程的自動化就得以實現。
國內智能物流迎來發展良機:
發展機遇一:效率提升的需求,勞動力成本的上升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得益於人口紅利和工程師紅利這樣的勞動力紅利。伴隨著中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期,一方面效率提升更需要生產方式自動化的改變;另一方面從勞動力的供給上,國內生育高峰所帶來的適齡勞動力充沛時期已經過去,勞動力供給的逐步下滑也是被動推動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客觀因素。
發展機遇二:5G建設給物聯網提供數據通道保障
網際網路使人們獲得虛擬世界上的便利,物聯網則基於這種便利,希望現實生活中也能實現萬物互聯,通訊技術沒有發展到當前程度很難真正意義上實現萬物互聯。智能物流也是建立在物聯網的基礎上,而5G的發展能帶來智能物流的普及,所以5G技術的進展是智能物流的催化及推進劑。
發展機遇三:智能物流市場向國內轉移
世界工業車輛統計數據(WITS)顯示,2019年全球物料搬運設備市場最大的地
區是亞洲,佔比44%,由此可以看出亞洲地區對於搬運設備需求十分旺盛。永恆力公司是世界排行前列的搬運設備製造商,該公司位於德國,從永恆力公司2019年年報顯示,該公司新增訂單最多的地區是亞洲,也是全球唯一正增長的區域,對亞洲的訂單進行深入分析,其中來自中國的訂單高速增長,而排除中國後,亞洲其餘地區的訂單也是呈現下滑狀態。
三、下遊技術迭代帶來設備增量空間
汽車電動化的趨勢支撐鋰電池產品需求由於全球對於環保要求的不斷提高,對於汽車排放指標的監管也不斷趨嚴,電動汽車由於汙染零排放,逐步受到各個國家的推崇,由此也帶來汽車電動化的趨勢。我國的電動汽車產業布局早,發展迅速,從14年開始均處於高速增長狀態,2019年略微下滑2%。而反觀傳統乘用車產量,自2017年開始處於下滑通道。
下遊電動汽車的蓬勃發展,帶來了動力電池的強勁需求。2019年國內動力電池裝機容量總計達62.38GWh,同比增長9%,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自7月份開始,動力電池裝機容量呈現高速增長的態勢,其中8月份和9月份分別同比增長40%和66%
在全球的動力電池生產企業中,國內寧德時代(CATL)始終處於第一梯隊中,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全球動力電池裝機容量分布中,寧德時代裝機量佔比為26%,居於世界第二位,僅次於LG的27%。
國內鋰電設備產業鏈具備國際競爭力。鋰電池製造設備主要分為前段、中段和後段設備,各項工序分工不同,難度也有明顯差異,其中前段和後段設備較為複雜,工藝水平要求較高。
前段設備:主要包括攪拌、塗布、輥壓、分切、製片、極耳成型等工序,是鋰電池製造的基礎。中段設備:電芯組裝工藝。主要包括卷繞或疊片、電芯預封裝、注電解液等工序。後段設備:電芯激活檢測和電池封裝工藝。電芯激活檢測工藝主要包括電芯化成、分容檢測等;電池封裝工藝包括對構成電池組的單體電池進行測試、分類、串並聯組合,以及對組裝後的電池組進行性能和可靠性測試。
光伏行業技術迭代十分迅速,每一次技術迭代都能使產品獲得更高的效率,同時還具備更低的生產成本。PERC是目前比較成熟的技術、性價比高,技術相對容易,設備也已經完成了國產化,最高的效率能達到22%,成為這兩年高效電池主要擴產的技術。HJT具備更高的效率,效率可達23%-24%,工序少、可實現量產,但現在面臨設備貴、投資成本高的問題,這阻礙了其大規模的產業化發展。TOPCon短期內量產難度很高。
PERC電池的生產流程比常規光伏電池生產流程多出來兩個重要步驟:沉積背面鈍化層,然後開口以形成背面接觸。基於化學溼臺的邊緣隔離步驟需要針對背部拋光稍做調整。也就是說,矽片背部絨面金字塔型結構需要被溶蝕掉。拋光的程度基於選用技術的不同而異。因此,鈍化膜沉積設備和膜開口設備(既可以使用雷射也可以運用化學蝕刻)都需要在傳統的電池生產線上額外增加加工設備。對於較少應用的雷射邊緣隔絕處理工藝生產線,需要增加一個化學溼式工作檯進行背面拋光。
鈍化主要通過以下兩種方式來減小複合速率,提高少數載流子壽命:一是化學鈍化,即使界面的各種缺陷態飽和,降低界面缺陷濃度,從而減少禁帶內的複合中心;二是場效應鈍化,即通過電荷積累,在界面處形成靜電場,從而降低少數載流子濃度。
國內設備廠商在經歷多次技術迭代後,不僅與下遊客戶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係,也在相應工藝設備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在 HJT 各類設備中,制絨和絲網印刷設備國內的捷佳偉創和邁為股份基本已經實現了完全替代。非晶矽鍍膜和 TCO 鍍膜設備難度較大,非晶矽鍍膜主要涉及 CVD 設備,該類設備也是整個產線中最重要的設備,約佔據整體產線設備投資額的一半左右。TCO 鍍膜主要使用物理氣相沉積(PVD)和活化等離子沉積(RPD)設備。兩類鍍膜設備國內廠商還在積極研發,上市公司中有捷佳偉創和邁為股份,非上市公司有捷造和理想能源,設備。推進比較順利,部分設備已經進入下遊客戶中試線進行調試。
四、供應鏈升級帶來進口替代企業持續成長
經過上一輪周期的洗禮,國內工程機械公司不僅進化出了優秀的產品能力,同時也提高了企業管理能力。以挖掘機為例,這一輪周期自2015年開始已經持續了五年,產品銷量穩步上升,截止至今年9月份,國內企業挖掘機銷量已經突破了26萬臺。同時企業的資產負債表也更加健康,這是確保整個行業穩健發展的基礎。
高景氣度的工程機械行業給上遊零部件的替代提供了廣闊空間,液壓系統就是其中最重要的零部件之一。根據液壓系統下遊應用領域分類,工程機械佔比達到35.39%,超過了液壓系統所有下遊應用的三分之一,其他使用較多的領域分別為工程車輛、冶金機械、航空航天,多用於重載領域,這類領域中使用液壓系統進行傳統更具效率。
基於各種重載領域對於液壓系統的使用,液壓系統的市場空間也十分廣闊。隨著液壓系統產品技術與生產工藝的逐步成熟,液壓產品適用領域不斷拓寬,全球液壓工業已進入相對穩定、成熟階段。在2018年,全球液壓行業市場規模已經達到299億歐元。從全球範圍內來看,中國液壓市場需求增長最快,從2009年到2018年9年時間增長超過一倍,市場地位顯著提升。
液壓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是油缸、液壓閥、液壓泵和馬達,按價值量來分分別佔據液壓系統18%、26%和29%的價值。國內產業在油缸方面已經具備了完全替代進口產品的能力,下一步將逐步實現液壓閥和液壓泵產品的進口替代,相比較於油缸產品,市場空間將達到3倍,國內替代市場空間廣闊。
五、重點公司
杭叉集團(603298.SH):國內智能物流設備龍頭
公司智能物流業務布局早,客戶認可度高。公司是行業內最早布局無人叉車業務的企業,在積極引進、消化、吸收行業先進技術的同時,企業也非常重視自身技術水平的提高。早在2016年4月,公司就與科爾摩根籤定AGV技術的戰略合作協議,2018年3月成為科爾摩根的金牌合作夥伴,不僅早就具備了本體自主生產的實力,AGV的控制系統技術也實力雄厚。公司2016年底登陸資本市場,募投項目為「年產5萬臺電動工業車輛整機及車架項目」、「年產800臺智能工業車輛研發製造項目」、「基於物聯網和雲計算的集團管控一體化平臺項目」、「年產200臺貨櫃叉車項目」,其中的智能工業車輛研發製造項目主要進行智能物流領域產品的產能擴充。公司智能技術力量雄厚服務周到,成功實施了瀋陽寶馬、風神、中策、晶科、賽拉弗光伏、必康、菜鳥、穎鋒、新柴等行業知名企業的智能物流整體解決方案項目,儲備了一系列優秀的客戶,也在相關行業內打造了自己的口碑。同時智能物流整體解決方案項目實施的經驗也讓公司在AGV應對複雜功能需求的智能化方面有了更多的解決方案,公司在產品的不斷應用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傳統的叉車業務給公司提供充裕現金流。叉車下遊行業相對較多、分布較廣,其產品的需求彈性相對較小,因此叉車對單一行業的周期性波動不太敏感。公司在叉車領域國內市佔率超過20%,行業地位穩固。傳統叉車國內技術成熟,核心技術換代慢,對於生產型企業而言生產資料僅需一次性大量投入,後續更新和維護所需要的資本開支很少,這樣的公司現金流基本高於淨利潤,公司處於現金源源不斷輸入的狀態,現金流充沛。
公司擬發行可轉債拓展新能源叉車產能。公司近期公告可轉債預案,擬發行不超過12億元的可轉債,主要投向「年產6萬臺新能源叉車建設投資項目」。公司通過自主創新和技術合作,已經成為了行業內鋰電產品系列最齊全的企業,目前公司新能源叉車市場推廣以鋰電池叉車為主,氫燃料電池叉車部分車型已開發完成。當前鋰電池叉車在全球叉車市場滲透率低,但由於鋰電池電動叉車具備安全性高、使用成本低、壽命長、免維護、節能環保等優勢將是未來市場發展趨勢。
雖然公司目前在新能源叉車市場佔比較高,但面對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公司迫切需要新增新能源叉車自動化、智能化生產線以提升新能源叉車生產能力和產品質量,緊跟新能源工業車輛快速發展的趨勢,鞏固公司在新能源叉車領域的先發優勢。
邁為股份(300751.SZ):絲網印刷成套設備龍頭擴展HJT設備
公司光伏電池絲網印刷生產線成套設備實力雄厚:公司依託印刷、雷射和真空三方面的技術研發,瞄準光伏裝備、OLED面板設備等市場,形成多層次立體化的業務布局。絲網印刷設備系公司的主導產品,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擁有顯著的競爭優勢,市場佔有率穩居首位。
公司具備提供HJT整線解決方案的能力:HJT生產步驟包括制絨清洗、PECVD(非晶矽薄膜沉積)、PVD(TCO薄膜沉積)、絲網印刷等環節,對應設備分別為制絨清洗設備、PECVD設備、PVD設備、絲網印刷設備;目前公司自主研發PECVD設備、PVD設備、絲網印刷設備;公司參股的江蘇啟威星裝備科技有限公司,引進日本YAC技術生產清洗制絨設備,為公司HJT設備配套,實現整線銷售,公司具備提供HJT整線解決方案的能力,且有HJT整線設備中標訂單公布,公司的HJT設備具備實際訂單驗證。
恆立液壓(601100.SH):國內液壓件龍頭
下遊挖掘機銷量高增,公司的油缸和泵閥產品需求旺盛:截止到2020年9月,國內各類挖掘機械產品銷量21.3萬臺,同比漲幅33.2%,公司配套的油缸和泵閥需求旺盛,帶來營收利潤的高增長。未來公司主要在泵閥產品國產化配套上加強推進,助力高端液壓件的國產化替代。
公司資產收益率高,融資計劃有利於加快產品產出進度:公司公布未來三年融資計劃,預計通過債權方式融資總額度不超過15億元,以應對不斷加大的研發和創新投入。公司整體的資產負債率僅33.38%,近兩年的總資產收益率均超過15%,在流動性寬鬆的條件下,資金成本相對較低,整體對公司有利。
六、來源:
《國海證券-機械設備行業深度報告-《製造升級,鑄就行業三大成長機會》。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