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康養習慣養成,高端食養受日本精英階層熱捧)
7月31日,日本厚生勞動省公布最新人均壽命數據,日本男女人均壽命又創新高,分別為81.41歲和87.45歲,連續八年增長,位列全球第3和第2。
這麼高的平均壽命,這麼多的高齡老人,這樣的國家不會過度老齡化嗎?然而現實情況並非如此。
在日本,很多老人都是退而不休的,他們不願意到了年齡之後就賦閒在家,成為子女和國家的負擔。只要身體還允許,他們就會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為社會做貢獻。
如果你在日本有觀察過,就會發現很多司機都是有一定年紀的,他們神採奕奕,就像四五十來歲的人那樣非常健談。
為何他們能既長壽又如此地精神飽滿?這其實跟他們的生活習慣有關。
1、清淡的飲食
日本人偏愛蔬菜,烹調少油,尊重食材原本的味道。以刺身為例,日本人一般將新鮮的魚類,等海鮮直接切片,蘸上調味料即可食用。
2、每天攝入多種食材
日本厚生勞動省早在1985年就制定了《為了健康的飲食生活指南》,倡導民眾一天儘量吃30種食材(包括烹調油和調味品),這樣攝入的營養才全面。此後,很多人將其當作每日飲食準則,比如散壽司飯會以米飯為主料,加入甜蝦、烏賊肉、魚籽、金槍魚等,用多種食材做成一道菜。
3、減少攝鹽量
日本政府早在1975年,就開始重視國民減鹽問題,並發起了一系列減鹽運動。而且,在世界衛生組織的督促下,日本人現在可以說是從飲食的方方面面控鹽,每天的鹽攝入量還不到我們的一半。
*目前鹽與高血壓的關係已經非常明確,它會引發心臟肥大和動脈粥樣硬化
4、高度發展的醫療水平
排在飲食習慣之後的第二大秘訣,則是日本醫療服務水平。
世界衛生組織發表了,一份全球醫療評估報告,從醫療水平、接受醫療的服務難度,醫療費負擔公平性等方面,對全世界19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綜合評估排名,結果日本再一次蟬聯世界第一。
而先進的醫療水平,又能夠極大地降低,民眾惡性疾病的死亡率...
5、足夠的運動量
根據日本體育廳公布的2017年調查數據,1周運動1次以上的成年人佔51.5%這一比例比起上年度,20~49歲年齡層增長明顯,很多人出於「保持健康」等理由,選擇出門步行運動。
6、康養習慣的養成
日本人對健康防患於未然的意識與習慣領先全球,健康食品的人均消費量排名全球第一;真正日本產的健康食品質量/安全性/效果各項指標均名列全球第一。2019年開始流行在日本商界的抗衰老/提高免疫力健康食品,逐漸為大眾所知的日本產NMN。
據日本媒體報導,NMN在日本的使用量2019年較2018年提升了320%,其中高端銷量第一品牌為「YAMATOMATU和如松」。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長期服用NMN,對提高記憶力,改善睡眠,亦有明顯幫助。而高端NMN也一度成為日本社會精英階層、財團等上層圈子的熱衷對象。
當然~日本人的長壽原因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由社會環境和國情等多種因素所導致的,絕不是一篇文章就能說明白的。如今生活節奏日益加快,工作壓力越來越大,希望這篇文章能提供一些小小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