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危機終結中國繁榮?

2020-12-05 青年參考

    「真正可能終結中國繁榮的問題是:水危機。」投資大師吉姆·羅傑斯近日做客BBC節目,當談到中國經濟首要問題時,排除了外界最為矚目的房地產,語出驚人。

    洪玉蘭在洞庭湖淺水區捕了近30年的魚,這個夏天,她做了一件以前從不敢想的事:湖底散步。

    「我還從未見過洞庭湖底呢,」她搓著手略帶緊張地說,「一切是那麼不真實。」

    穿著還未洗去上個捕魚季泥漬的橡膠靴,洪玉蘭拖著步子,費勁地穿行於地處湖南省的這一片龜裂乾涸的河床。幾條傾覆的小漁船橫七豎八地躺臥在湖底,死蚌及蚌殼遍地都是。這片如今乾枯的湖底,是它們曾經的「家」。

    新草如雨後春筍般長了起來,連成一片新生的「草原」,去年這裡還是望不到邊際的湖面,魚蝦穿梭其間——多年來,洞庭湖一直是長江主汛期的防洪湖。「不打漁,我就沒收入。」洪玉蘭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

    今年創紀錄的低降雨量導致長江中下遊流域水位急劇下降,一場1961年以來最嚴重的旱情席捲數省,造成數百萬人受災。作為中國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水面已縮小到不足常年的45%,湖東側有超過1000公頃的溼地完全乾涸。而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其水面面積也縮減到小於歷史同期面積的1/5。

    「連長江本身都面臨乾旱,不啻敲響了警鐘。」《中國水危機》作者馬軍表示,長江流域供養著約4億人口。

    不獨長江,正如美國福克斯廣播公司(FOX)指出的,旱情如一個幽靈,已在神州大地徘徊多年,一再重創地方經濟。「中國北方正在掙扎。」美國《紐約時報》以如此驚悚的開篇道出了它對中國水危機的憂慮,其筆觸掠過「已汙染到不可再提供飲用水的黃河」,直指坐擁2200萬人口的北京和1200萬人口的天津,這兩座城市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地下蓄水層已乾涸——蓄水層的積蓄需要花費上千年。

    12年來,北京遭遇了建國以來持續時間最長、旱情最嚴重的乾旱期。近日,北京水務局發布,北京人均水資源量已降至100立方公尺,遠遠低於國際公認的水資源短缺警戒線——1000立方公尺。

    「南水北調」工程是中國政府為緩解水危機開出的藥方。20世紀50年代首次研究結束後,該工程被擱置一旁,直到90年代中國北方被旱災打擊得抬不起頭,政府才重新審查這項工程。2002年,國務院為中線和東線的開工亮起了綠燈。

    《紐約時報》評價「南水北調」為「豪邁大氣而代價昂貴」:每年從千裡之外的長江抽調至少6萬億加侖的水,以滋潤華北平原及其4億4千萬居民乾涸的喉嚨,而南方此時正在旱災的侵襲下煎熬。「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以湖北省內的丹江口水庫為起點,水位從43英尺抬升到558英尺,一路從高向低流向800英裡外的北京。可如今,丹江口水庫正處於10多年來的最低水位。

    國務院一位負責水資源管理的官員對《紐約時報》承認,「南水北調」工程蘊藏著巨大的風險,但是他同時指出要解決當前的水危機,「我們已別無他法」。

    今年以來,上海降水總量僅132.9毫米,是1873年有氣象記錄以來「最乾旱」的一年。而從5月19日開始,一場持續了9天16小時的罕見反季節鹹潮突襲上海,突破了同期歷史紀錄。旱情導致長江水位減半,由此造成海水倒灌,使得這座被聯合國列為世界上水資源問題最嚴重的6個城市之一的工商業重鎮,水危機日劇嚴重。

    中國政府為此啟用三峽大壩洩洪,以抗衡旱災。預計到6月10日,三峽大壩放出的水足夠填滿200萬個奧運會比賽用規格大小的遊泳池。巴克萊銀行石油分析師阿米拉·森表示,這樣減少了水力發電量,每天中國的石油需求量可能會增加30萬桶。國家電網公司稱,由於水電供應不足,電力缺口總量可能超過歷史上最嚴重的2004年。

    FOX指出,水力發電已佔中國當前發電量的20%,「如果旱情持續,今年中國的用電需求將有40千兆瓦的缺口,明年將升至50千兆瓦」。

    越來越多的工廠因為電荒而暫停生產。據美聯社報導,雖然今夏30千兆瓦的缺口只佔中國發電量的3%,但都集中在江浙兩省的長三角工業區域。中國官方已警告上海以西的工業園區,在夏季的用電高峰期,他們將面臨更嚴峻的電力定量配給。石化及塑料產品的製造商、小工廠將因此受衝擊最大,但上海寶鋼同樣在需要削減產量的公司之列。

    「真正可能終結中國繁榮的問題是:水危機。」投資大師吉姆·羅傑斯近日做客BBC節目,當談到中國經濟首要問題時,排除了外界最為矚目的房地產,語出驚人。

    「我不關心中國內戰、瘟疫、騷亂、蕭條或者其他所有類似問題。經濟都可以從這些問題中復原,惟一無法復原的是水。」羅傑斯稱。

    韓國《中央日報》亦把中國乾旱稱為:隨時可能導致中國經濟增長引擎熄火的「毒素」。

    中國是聯合國開列的全球13個貧水國家之一。印度媒體《印度人》在論及全球水危機的文章中說,中印兩國的人均水資源量,與西方國家有20倍以上的差距。而今,水危機真的已經上升到將「終結繁榮」的地步了嗎?

    《英文虎報》將中國的旱情視作全球水危機的先兆,悲觀地預言,人類社會將面臨從未有過的水危機,卻也凸顯出了水資源相關領域的投資機會。該報指出,在香港及上海的股票交易所,只有16支股票涉及水資源相關產業,卻篤定「受需求推動,馬上會有更多的上市公司在水資源領域湧現」。

    路透社指出,長江沿岸的許多其他地區仍有足夠水源養活大片稻田,中國經濟規模之大也足以吸收此次旱災衝擊,而不至於拖累整體經濟增長。

    「單單今年這場乾旱不會導致中國經濟崩潰,但肯定會造成影響,反映出水資源壓力給中國帶來的威脅。」中科院水利專家夏軍對路透社說,「情況會變得越來越嚴重,因為經濟發展正給水資源帶來越來越大的壓力,災害影響的方式和範圍也在擴大。」

    德國日報《面對乾旱》專號,報導了乾旱的中國不可思議的奢侈運動——雖然政府明令禁止,但在北京郊區, 19座新的人造滑雪場以高爾夫球場的名義出現。 按照環保人士胡勘平估算,北京市每年人工造雪的用水量至少100萬噸,相當於北京市8300個家庭一年的用水量總和。「除了靠引水來滿足一座城市不斷發展的需求之外,我們應該先清楚我們有多少水資源,再決定城市的發展規模,」王健說,「畢竟人們對發展的需求是永無止境的。」

    世界銀行最近發布的《解決中國的水稀缺》研究報告稱:「有效管理稀缺的水資源,以便在未來維持經濟增長,是中國正面臨的一項艱巨的挑戰。」在中國,每4美元的經濟產出,就需要1立方米的水——大致為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

    路透社專欄作者趙巖指出,水資源保護與利用的矛盾在於發展模式和治理模式:GDP高於一切、集中決策;法律缺乏權威,違法成本低廉。「崛起的中國似乎仍未真正意識到,不是將來是現在,水已經是我們的終極命題。」趙巖意味深長地說。

相關焦點

  • 解決水危機,中國缺決心
    香港「亞洲時報」在線4月24日文章,原題:中國缺水,也缺少解決問題的決心過去幾年來,水供應緊張跡象在全中國範圍日益嚴峻。專家說,過度開採已導致水的使用超出自然資源承受力。一直以來,中國的水供應備受關切。中國必須依靠佔世界7%的水資源養活佔世界20%的人口。城市水資源原本就緊缺,農村人口向城市的大規模轉移加劇了緊張。
  • 「水危機」已解除,原因仍不明
    至此,武漢「水危機」在曝光24小時後暫告段落。這次「水危機」中 ,武漢市政府通過政務微博等方式,及時公布信息。但截至25日,官方尚未公布汙染源 。李克強總理對湖北省漢江武漢段氨氮超標事件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環境保護部迅速指導地方排查汙染源 ,消除隱患,確保供水安全。要舉一反三,切實加強飲用水源保護,堅決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 第一建聞|中規院發布中國城市繁榮活力2020報告
    「新冠疫情絕不意味著過往城市生活習慣的終結。 近日,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以下簡稱「中規院」)在北京發布了《中國城市繁榮活力2020報告》。
  • 檢察廣播 | 漳州長泰:檢察建議助企業解決「水危機」
    檢察廣播 | 漳州長泰:檢察建議助企業解決「水危機」 2019-11-28 18: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榮縣雙溪水庫蓄水不足 自貢全市共渡水危機
    原標題:榮縣雙溪水庫蓄水不足 自貢全市共渡水危機 原標題:榮縣雙溪水庫蓄水不足 自貢全市共渡水危機水務公司到學校送水 蘭江 攝原標題:榮縣雙溪水庫蓄水不足 自貢全市共渡水危機鏡頭2:半夜打車到朋友家洗澡「南湖郡昨晚11點過才來水,但是都打不起熱水器,過了20多分鐘才洗的澡。今天下午3點過又停了。」
  • 世界資源研究所:解決水危機的開銷沒有那麼高
    世界各國不應該把解決水危機這件事當作負擔,而應該視其為機遇。如果能夠在全球範圍內實現「可持續水管理」,幾十億人將因此受益,我們的生態系統將大為改善,投資回報也相當可觀。而如果任由水危機發展,到2050年,由此帶來的經濟損失將佔很多國家GDP的2%以上,部分國家的經濟損失甚至會達到GDP 的10%。
  • 周金濤:繁榮的起點並非沸騰的年代,或在2020年出現證券市場繁榮
    - 在中周期回落趨勢下,中國經濟很難出現新的經濟亮點,這限制了樂觀主義情緒的蔓延,同時虛擬化程度較低的中國股市的財富效應也並不明顯,這些都表明中國證券市場還僅僅是處於大繁榮的起點階段,遠不能與美國沸騰的1920年代相提並論。- 處於繁榮起點階段的中國市場將以擴容作為主基調,大繁榮來臨前的股市曲折上升的過程也可以界定為擴容牛市。
  • 2020年中國出現證券市場大繁榮
    2016年再次成功預測了中國經濟接近底部,第三庫存周期展開,大宗商品將出現年度反彈。。。既無數次證券市場被周金濤先生的理論成功預測到之後,今年的牛市又被他成功預測到了:周期天王周金濤曾在2006年發文稱,從世界經濟的長波周期角度分析,作為第五波長波周期中心國的中國或將在2020年代出現首次證券市場大繁榮,同時,可以肯定的是,支撐此次大繁榮的主導力量將是發生在中國的新一輪技術革命或能源革命
  • 繁榮中國學術 發展中國理論 傳播中國思想
    11月27日,《中國社會科學報》2020年作者讀者座談會在京舉行。與會學者圍繞學術報刊辦刊理念、內容特色、欄目設置等建言獻策,並對新發展階段如何搭建學術交流平臺,推動報刊更好地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服務等內容進行了交流探討。會議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副秘書長、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總編輯方軍主持。
  • 實時數據如何幫助印度解決水危機
    此後不久,一場嚴重的水危機使西姆拉陷入了停頓。我們認為,這些都是一次性事件。直到今年夏天,Chennai不得不乘火車從200多公裡之外帶水。 另一方面,去年,史無前例的洪災席捲了喀拉拉邦。今年,印度大部分地區被洪水淹沒。 乾旱和洪水在印度並不新鮮。
  • 周金濤14年前預言:中國將在2020年出現首次證券市場大繁榮
    眾多機構基於中國本幣升值的基本背景推斷出中國虛擬經濟繁榮在邏輯上是正 確的,但是市場本身對大繁榮的認識是模糊的,首先什麼是虛擬經濟的大繁榮,這是首要需要解決的,其次我們更需要認識的是繁榮的演進過程,這才是最具操作意義的東西。我們的觀點是,中國現在仍然處於大繁榮的起點階段,離真正的大繁榮還有較遠的一段距離。
  • 已故周期之王周金濤2006年神預測:2020,中國證券市場大繁榮!
    如果這種推論是正確的話,我們可以做一個大膽的猜想,2020 年代或將爆發一波新的虛擬經濟大繁榮,而由於第五波長周期的中心國可能已經由美國轉移到中國,那麼這一階段或許將是中國的股市大繁榮階段,而且隨著這波大繁榮的到來,中國的經濟增長也將達到頂峰。
  • 繁榮中國學術 發展中國理論 傳播中國思想——《中國社會科學報...
    與會學者圍繞學術報刊辦刊理念、內容特色、欄目設置等建言獻策,並對新發展階段如何搭建學術交流平臺,推動報刊更好地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服務等內容進行了交流探討。會議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副秘書長、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總編輯方軍主持。
  • 繁榮周|Sierra(NZ)
    摘要世界各地發生了三起大規模爆炸——貝魯特、韓國和中國武漢 2020年8月
  • 中國天眼終結天文界爭論,外媒:這就是中國科技
    如今中國的科技水平,已經呈現出穩步上升的趨勢,經過我國多年的積累,我國已經成為了擁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大國。面對一些機遇與挑戰,中國都能第一時間做出應對,不少國家對於中國的科技也是刮目相看,可見中國發展速度之快了。
  • 達沃斯聚焦:是水危機還是水管理危機?
    問題是,我們目前面臨的是「水危機」還是「水管理危機」,我們如何解決日益枯竭的地球的課持續發展問題?
  • 12連勝被終結,中國圍棋第一人終於折戟
    在18日下午結束的第八屆衢州「爛柯杯」中國圍棋冠軍賽16強比賽中,柯潔不敵陶欣 然八段出局,遺憾止步賽事第二輪。#柯潔#本場輸棋之後,柯潔近期的12連勝終結2020年8月22日,第21屆農心杯擂臺賽第14局通過網絡戰罷,中韓主將決戰柯潔力斬樸廷桓,中國隊第八次奪得農心杯,柯潔也成為中國第一位兩次終結農心杯的棋手。2020年11月3日,第25屆三星杯世界圍棋大師賽三番棋決賽第二盤戰,柯潔逆轉擊敗申真諝,以總比分2:0奪得個人第四次三星杯冠軍。
  • 鳳凰高飛,其翼繁榮
    大興國際機場被喻為「鳳凰」,而今「鳳凰于飛,翽翽其羽」,一年來與大興國際機場相偕而飛的是多元「翅膀」,是與大興國際機場同樣美好的同步繁榮。  布局京南,國家戰略迅速落地實施。選址京冀交界,南近雄安新區,千年大計落子北京之南。
  • 攜手共創更加繁榮美好未來——習近平主席在第十七屆中國—東協...
    習近平主席在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式上的致辭引發國際社會熱烈反響  攜手共創更加繁榮美好未來  國家主席習近平11月27日在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以下簡稱「東博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式上致辭
  • 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推動文化繁榮發展,再創文化興盛輝煌,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孜孜探求、不懈奮鬥的重要方面。這對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繁榮發展提出了新要求,也創造了新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