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變暖加速 全球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加劇
本期嘉賓: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 成裡京 本期觀點:海洋變暖引發一系列嚴重後果,包括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加劇、海平面上升、海洋酸化和溶解氧下降、珊瑚白化等。 採訪人:中國氣象報記者 吳鵬 在遙遠的太平洋,一群金槍魚正在暢遊,對即將到來的危險卻渾然不知——它們正在接近一個「死亡地帶」。 這個「死亡地帶」就是海洋缺氧區。有研究發現,在過去50年中海洋氧氣水平下降了2%。
-
全球氣候變暖 帝企鵝數量過去50多年間驟減一半
英國媒體11日援引世界自然基金會新近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受全球變暖影響,帝企鵝數量在過去50多年間驟減了一半。 危機 帝企鵝常年生活在氣候條件極其惡劣的南極,經得起暴風雪的襲擊,耐冷能力也很好,可以承受零下49攝氏度的低溫。
-
全球超一半珊瑚已死亡 科學家妙手移植「超級珊瑚」回海裡
全球超一半珊瑚已死亡 科學家妙手移植「超級珊瑚」回海裡 Emma Chou • 2019-12-28 10:31:57
-
全球氣候變暖的危害
「溫室效應」對人類的直接影響是,使地球氣溫上升,氣候變暖,導致海水熱膨脹和極地冰川融化,從而使城海平面上升。據科學家估計,到下一個世紀中葉,海平面將上升20—165cm。此外,氣候變暖還會引起降雨變化,加劇乾旱、熱浪、洪澇等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帶來不利影響。喜馬拉雅山上的冰川是整個亞洲地區水循環的源頭,東亞南亞幾乎所有的大河源頭,包括長江、恆河、湄公河等,但現在喜馬拉雅山的終年積雪和冰川在減少,直接影響亞洲20多億人的飲水。
-
《2019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發布:全球變暖趨勢加劇 未來五年可能...
該聲明顯示,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不斷影響人類社會經濟發展、健康、人口移徙、糧食安全及陸地和海洋生態系統等方面。隨著全球持續變暖,目前的高溫紀錄再被打破「只是時間問題」。聲明表示,2019年是有儀器記錄以來溫度第二高的年份。2015年至2019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五年,2010年至2019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十年。
-
全球氣候變暖的危害
「溫室效應」對人類的直接影響是,使地球氣溫上升,氣候變暖,導致海水熱膨脹和極地冰川融化,從而使城海平面上升。 據科學家估計,到下一個世紀中葉,海平面將上升20—165cm。但計算表明,「溫室效應」並不是使全球氣溫均勻地上升,而是赤道附近上升得少,高緯地帶上升得多,降雨也不是均勻增加,也是高緯地帶增加得多,低緯地區甚至會變得更乾旱,此種變化會使颱風頻發區北移,冬季海水結冰線朝兩極移動約15度,這會改變世界航運通道,從而影響地區的經濟布局。北部地帶植物生長期延長,動植物的分布將有很大的調整。
-
北極冰架坍塌,全球變暖加劇,我們正在經歷什麼
身在江蘇的我們剛經歷了超長梅雨季,也和全球變暖有關嗎?8月11日,現代快報記者採訪了多位專家進行揭秘。專家估計,到2050年阿爾卑斯山冰川或只剩一半。這些無疑都是全球變暖的信號。「全球氣溫正在逐步升高,特別是工業革命後的100多年來,全球氣溫升高了約1℃。」國家特聘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氣候與應用前沿研究院院長羅京佳說,最近50年裡,全球變暖主要是由人類活動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的增溫效應造成。
-
北極冰架坍塌,全球變暖加劇,我們正在經歷什麼
身在江蘇的我們剛經歷了超長梅雨季,也和全球變暖有關嗎?8月11日,現代快報記者採訪了多位專家進行揭秘。專家估計,到2050年阿爾卑斯山冰川或只剩一半。這些無疑都是全球變暖的信號。「全球氣溫正在逐步升高,特別是工業革命後的100多年來,全球氣溫升高了約1℃。」國家特聘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氣候與應用前沿研究院院長羅京佳說,最近50年裡,全球變暖主要是由人類活動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的增溫效應造成。
-
【新華網】全球氣候變暖加劇青藏高原「暖溼化」
過去拉薩往往半夜下雨白天晴,現在則是連日細雨綿綿的江南風情;過去當地人穿著厚衣服度夏,現在則換上汗衫短褲;過去湖泊大量萎縮,現在大肆擴張以至淹沒草場……多種跡象表明青藏高原「暖溼化」加劇,而這背後的「推手」指向全球氣候變暖。 原本「高處不勝寒」的青藏高原,正成為全球氣候變暖最典型的受影響地區之一。
-
一半以上的珊瑚礁因白化而死亡,好好珍惜現在的珊瑚美景,珍惜吧
據BBC報導,因氣候變暖,全球已有一半以上的珊瑚因白化而死亡。細心的在世界地圖上標出它們的地理位置,你會發現,這些珊瑚礁大致都位於南北緯30°之間的海域中,因為在南北緯30°之間的海域,水溫適宜,且微生物海量多,營養豐富,適合珊瑚蟲的生長,有利於珊瑚礁的發育。
-
全球氣候變暖趨勢持續 氣候風險不斷上升
來源:經濟日報2019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日前在西班牙首都馬德裡召開,全球氣候變暖、氣候風險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世界氣象組織的氣候狀況監測表明,全球氣候系統的變暖趨勢進一步持續。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全球風險報告2019》指出,氣候變化,相關的熱帶氣旋、高溫熱浪、乾旱等極端天氣與氣候事件的頻發,以及氣候政策無法達到預期等環境風險日益突出並將繼續發展,未來氣候將持續變暖並可能造成全球風險加劇,引發系統性風險的改變,對全球發展造成深遠影響。
-
2019全球氣候狀況聲明發布:氣候變化對全球影響加劇
、糧食安全及陸地和海洋生態系統等方面,隨著全球持續變暖,目前的高溫紀錄再被打破「只是時間問題」。2019年結束時,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化前高出了1.1℃,僅次於2016年創下的紀錄。而2016年,由於受強厄爾尼諾事件影響,全球平均氣溫升高。 古特雷斯在該聲明序言中指出:「我們已偏離了實現《巴黎協定》所要求的1.5℃或2℃目標的軌道。」佩蒂瑞·塔拉斯則表示:「鑑於溫室氣體水平持續上升,全球變暖仍將持續。最近十年的預報表明,未來五年全球氣溫可能會創下新的年度紀錄。這只是時間問題。」
-
導致珊瑚白化的有很多原因,其中重要的因素是全球氣候變暖
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專家。多種因素對珊瑚生存造成危脅珊瑚礁被稱為海洋中的「熱帶雨林」,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生態系統之一。許多珊瑚個體色彩絢麗,不遜色於陸地上的各種鮮花。但是五彩斑斕的珊瑚為什麼會有顏色,又為什麼會出現白化現象呢?這與珊瑚蟲和寄生在珊瑚蟲身上的一種藻類有關。
-
全球變暖加劇,人類未來堪憂
2018年10月,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甩出一記重磅警告:若不把全球升溫幅度需控制在1.5℃以內,2030年之後,地球會迎來毀滅性氣候。留給我們的時間,真的不多了。但目前看來,全球變暖仍在加劇,甚至不再受人類的控制。
-
海洋酸化加劇全球變暖
海洋浮遊生物向空氣中釋放的硫化物有助於減緩全球變暖,但海洋酸化卻可能阻礙這一進程。圖片來源:Wim van Egmond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隨著對大氣中二氧化碳氣體的吸收,海洋酸性緩慢而無情的增加,除了能夠對氣候產生影響外,還會加劇全球變暖。酸化能夠導致某些海洋生物減少硫化物的釋放,而之前的研究表明,這些硫化物能夠促進雲團的形成,從而給全球降溫。 大氣中的硫大部分來自於海洋,它們可謂是減緩全球變暖的一個「狙擊手」。
-
格陵蘭島冰蓋加速消融,阻止全球變暖難上加難
至於解決的方案,最有效的依舊是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緩和氣候變暖的趨勢。薩斯根表示,即便不可能完全逆轉冰川融化的速度,至少還能為全球 6 億沿海居民在海面淹沒他們的家園之前爭取時間。 這是一個頗為悲觀的回答,它隱隱指出了全球合作對抗氣候變暖在當下的困境。
-
到2100年,全球變暖、海洋酸化可能會導致珊瑚礁棲息地幾乎消失
到2100年,全球變暖、海洋酸化可能會導致珊瑚礁棲息地幾乎消失科學家預測,由於氣候變化和汙染,未來20年內,70%到90%的珊瑚礁將會消失。一些組織試圖通過將實驗室裡生長的活珊瑚移植到瀕臨死亡的珊瑚礁上來遏制珊瑚數量的下降。他們提出,新的年輕珊瑚將促進珊瑚礁的恢復,使其恢復健康狀態。但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到2100年,合適的珊瑚棲息地將所剩無幾。初步結果表明,海洋表面溫度和酸度是決定一個遺址是否適合恢復的最重要因素。
-
全球變暖是真的嗎?
我們挑選了數個有關氣候變化的問題,約稿多位研究氣候變化的專家、媒體人,希望藉由回答這些問題,讓中文世界的讀者能夠對氣候變化有更加深入的認識。第一篇文章將會回答關於氣候變化最根本的問題:全球變暖到底是不是真的?
-
全球海洋酸化加劇氣候變暖中美兩大國責任重大
全球海洋酸化加劇氣候變暖 聯合國稱中美責任重大 綜合國外媒體報導,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近日發布了第四份全球氣候評估報告,首次在報告中指出全球海洋酸化對全球氣候變化所造成的影響,呼籲世界各國重視氣候變化並採取行動。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表示,在抗擊全球變暖的過程中,中國和美國應發揮建設性作用。
-
什麼樣的想法可以拯救地球上最大的珊瑚礁,它們正在死亡路上?
大堡礁正在死亡也不是什麼秘密,氣候變化引發的變暖水正在殺死珊瑚。但是,澳大利亞有一筆超過一百萬美元的資金和一些節約意識的競爭,正在努力結束這場危機。(一)珊瑚礁有什麼好處?珊瑚礁以多種方式有益於環境和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