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森生態「系統性」修復,「三二支溝」綠色蝶變

2021-01-11 娛樂盒子

芳草萋萋、蝴蝶翩翩、飛鳥環繞,碧水蕩漾。去年還是一片荒地和廢棄水坑的石嘴山火車站兩側,迎來了最美的時光。這裡因礦山開採及地理環境等因素,水汙染及土壤鹽漬化嚴重。隨著石嘴山市自然資源局「三二支溝沿線生態修復治理工程」的推進,這裡正逐漸恢復綠意盎然、生機勃勃的美麗模樣。

依靠系統性理念,破解生態難題 「三二支溝沿線生態修復治理工程」位於包蘭線生態廊道,大武口區的東南側,項目總面積3500多畝。眾森生態承建的「三二支溝沿線生態修復治理工程」六標段,位於石嘴山市火車站兩側,建設面積300畝。該區域環境較為複雜,土壤鹽漬化嚴重,成為當地生態治理的難題。在該項目實施過程中,眾森生態組織專家多次現場勘察和專項研究,結合公司「系統性生態理念」及多年的現場施工經驗,採用白漿土治理回填、鋪設排鹽排鹼管道、種植耐鹽鹼植物等多項工程措施,成功解決了土壤鹽漬化嚴重的問題,取得了較好的生態修復效果。

修復前

修復後

採用系統性施工 打造精品生態項目

項目從前期調研到施工結束,眾森人克服了眾多的困難,也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情感。在項目施工中,眾森生態運用5S生態建設標準為技術支撐(即保護 Save、節約Save、系統性Systematicness、標準化Standard、可持續Sustainable),克服技術困難,打造精品生態修復項目,用實際行動踐行生態修復企業的社會責任。 項目修復後,標段覆綠面積已達178800㎡,完成土方施工82000m,修築排鹽溝渠9000米。區域內已成功生長各種原生植物20多種,多種飛鳥、昆蟲、動物在這裡繁育,逐步形成穩定、適應的生態群落,並初步形成局部的良性小氣候環境。通過改善當地生態,優化人居環境,是石嘴山市打造創新型山水園林工業城市的又一條亮麗的風景線。施工現場

董事長現場指導

堅持系統性生態建設標準 打造專業技術團隊

未來,眾森生態將以生態研究院為技術核心,堅持系統性生態建設標準,打造寧夏最專業的生態修復團隊。在寧夏自治區各級黨委、政府的帶領下,全力踐行「兩山」理論,用系統性生態建設,助力「生態立區」戰略,守護祖國西北生態屏障,在美麗中國的「寧夏畫卷」上,繪就出亮麗的風景。

相關焦點

  • 中國十七冶集團:廢棄礦坑的50天生態「蝶變」
    50天實現生態「蝶變」,更離不開十七冶建設者無微不至的呵護。在安徽靈璧縣一般工業固廢填埋處置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中國十七冶集團項目部牢牢踐行「兩山論」理論,以獨特的施工設計思路,綜合利用地下水導排系統、HDPE防滲膜等先進技術與新型材料,將綠色施工的理念牢記於心,把生態修復的目標實踐於行,成功建造起一座精品優質的綠色環保工程,為靈璧縣人民健康安全和當地生態環保事業織就了一道可靠的「防護網」。
  • 岑鞏全面修復水生態環境 水清岸綠帶來全域環境「蝶變」
    生態修復 美的不僅僅是水龍江河是岑鞏人民的母親河。前些年,隨著岑鞏經濟的發展,河兩岸的冶煉廠、養殖場、集鎮居民的生產生活汙水一併排入河中,部分河段汙染較為嚴重,成為沒人願意靠近的臭水溝。水之變,源頭在岸上。為把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景象還給群眾,近年來,岑鞏縣積極推進小城鎮汙水管網建設,督促汙染企業整改。
  • 金川河再現清水綠岸 「生態畫筆」勾勒綠色畫卷
    「生態畫筆」勾勒綠色畫卷11月3日上午,市委市政府召開「十三五」成就看南京系列發布會第三場,主題聚焦「生態環境」,市生態環境局、市發改委和市水務局等部門通報了「十三五」期間南京生態環境改善的主要成績和做法。
  • 良法與善治見證三晉大地生態蝶變
    然而,近幾十年來,由於境內礦產資源的開採,其生態環境破壞嚴重。2017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山西後,山西全省積極作為,謀求生態蝶變。近期,記者跟隨中華環保世紀行2020年採訪團深入山西,在山水林田中體會法與治帶來的滄桑巨變。「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在這首傳唱千年的五絕中,三晉大地山水相依、遙岑千裡,直教人心神往之。
  • 三部門介紹《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
    二是以統籌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修復為主線,科學開展專項建設規劃的編制。目前,我國各類生態工程的建設目標、建設內容和治理措施相對比較單一,工程建設的系統性也不足,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缺乏有效的途徑,工程建設仍然主要以政府投入為主,生態保護和修復標準體系的建設、新技術的推廣、科研成果轉化等也比較欠缺,生態保護和修復的調查、監測、評價、預警等能力不足。
  • 什麼是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主要內容有哪些?
    人類活動對某種自然資源的不當開發,會對其他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乃至整個生態系統產生影響。②系統性。不同資源環境要素通過物質循環與能量流動形成了形態各異、功能多樣的生態系統。生態系統一旦遭受到某種程度的破壞,勢必對整個生態系統功能的正常運行產生影響,且這種影響是不可逆的,很難通過生態修復恢復至原來的狀態。③層次性。
  • 生態環境部:長江經濟帶一些湖泊水生態系統失衡
    5日上午,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五周年取得的成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交通運輸部有關負責同志出席發布會,並回答記者提問。生態環境部水生態環境司副司長趙世新在發布會上表示,儘管長江保護修復成效顯著,但長江生態環境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複雜,水生態保護修復任重道遠。趙世新指出,長江經濟帶一些地方工業、城市基礎設施欠帳仍然較多,違法排汙的現象還時有發生。城鄉面源汙染短板亟待突破,一些重點湖泊的水生態系統失衡,藍藻水華居高不下。
  • 生態環境部:長江經濟帶一些湖泊水生態系統失衡 藍藻水華居高不下
    生態環境部水生態環境司副司長趙世新在發布會上表示,儘管長江保護修復成效顯著,但長江生態環境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複雜,水生態保護修復任重道遠。趙世新指出,長江經濟帶一些地方工業、城市基礎設施欠帳仍然較多,違法排汙的現象還時有發生。城鄉面源汙染短板亟待突破,一些重點湖泊的水生態系統失衡,藍藻水華居高不下。
  • 生態環境部:長江經濟帶一些湖泊水生態系統失衡藍藻水華居高不下
    生態環境部水生態環境司副司長趙世新在發布會上表示,儘管長江保護修復成效顯著,但長江生態環境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複雜,水生態保護修復任重道遠。趙世新指出,長江經濟帶一些地方工業、城市基礎設施欠帳仍然較多,違法排汙的現象還時有發生。城鄉面源汙染短板亟待突破,一些重點湖泊的水生態系統失衡,藍藻水華居高不下。
  • 黑臭水體治理與水生態修復
    二、黑臭水體治理與生態修復設計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城市河道、湖塘各類邊界條件、水動力狀況不盡相同,所以需要進行詳細調查後制定黑臭水體的整治方案。北京綠景行依據核心技術 -- 「LSTT五階段生態修復技術」,根據水體條件,遵循自然法則、社會法則、美學法則對黑臭水體治理與生態修復進行工程方案設計,從診斷「黑臭階段」開始,確立「水生態系統穩態轉換」的實施方案,重點突出生物修復功能,運用特定的環境生態工程措施,全面管控集水區、泥水界面和水體內食物網三個循環,先期「黑臭」消除後,進而建立水體具備生態自淨能力、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完整性健全的
  • 綠色發展要聞丨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印發
    以國家生態安全戰略格局為基礎,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保護紅線、國家級自然保護地等為重點,提出以青藏高原生態屏障區、黃河重點生態區(含黃土高原生態屏障)、長江重點生態區(含川滇生態屏障)、東北森林帶、北方防沙帶、南方丘陵山地帶、海岸帶等「三區四帶」為核心的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布局。
  • 與綠色和平一起,修復已破碎的自然
    綠色和平一直以來致力於森林與海洋保護的工作,也就是生態系統層面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從2019年11月開始,綠色和平與西雙版納州熱帶雨林保護基金會合作,共同支持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在實地開展亞洲象棲息地修復項目。我們希望通過對森林的修復,讓亞洲象回到它應有的生存環境中,減少人與象之間的衝突。
  • 以綠色技術創新推進洞庭湖生態環境治理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提出「支持綠色技術創新」。綠色技術是指降低消耗、減少汙染、改善生態,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興技術,涵蓋節能環保、清潔生產、生態保護與修復等領域。
  • 生態文明理念下的國土空間綜合整治與生態保護修復
    生態文明作為全新的理念,成為中國發展進入新階段的迫切需要,生態文明思想也融入到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在新時代發展理念的指引下,尤其是自然資源部的成立,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新職責的明確,土地整治順應這一時代背景,也須向國土空間綜合整治與生態保護修復轉型,實現外延拓展和內涵提升。
  • 滏陽溼地生態修復工程
    溼地生態洲島滏陽溼地生態修復工程位於峰峰礦區新市區東南方向,石橋村東側,北至滏陽河,南至南環路,東至石橋村東崗。11月初,街道辦啟動溼地生態修復沉陷區治理工程,如今正在有序施工,雛形已經顯現。該項目區的水資源較為豐富,為溼地生態修復奠定了基礎。
  • 林口:修復生態屏障 打造綠色銀行
    新年伊始,按照集團公司黨委下達的生態建設與修復任務和全面推進紅松大徑材培育作業工作的部署要求,林口林業局有限公司秣馬厲兵、搶前抓早,經過前期一系列工作準備,在元旦新年當天正式拉開了紅松大徑材培育作業的戰幕。
  • 南通市船舶海工產業「智慧」蝶變
    南通市船舶海工產業著眼長遠向高端挺進,重點推動普通船舶向豪華郵輪等「高尖精」領域拓展,創造了十多項全國乃至世界首制產品,通過綠色轉型走出了一條生態和發展並重的陽關大道。一江清水入海流,南通船舶製造因江而興、因江而盛。
  • 三垟溼地「綠心」蝶變,文旅融合魅力綻放
    三垟溼地「綠心」蝶變,文旅融合魅力綻放 2021/01/11 08:17 來源:溫州都市報 編輯:王一川 瀏覽:1893
  • 【民法典專欄】民法典:綠色理念護航生態文明建設
    二是建築物區分所有權制度。第274條、第286條和第287條從小區綠地特別保護、小區公共環境治理、業主合法權益保障請求權三個方面提供小區環境公益保障,構建共有環境的共同保護新機制。三是添附制度和地役權制度。第322條和第375條、第378條、第379條為節約資源、實現物盡其用提供了民法依據,擴展了環境權益的民法保護範圍。
  • 生態修復主旨探尋—國內十個生態修復設計案例介紹
    如今生態文明繼寫入黨章後又寫入憲法,正是讓生態文明的主張成為國家意志的生動體現。而以憲法之名確立生態文明的重要性,無疑為將綠色發展理念更加廣泛而深入地植入人心、落實到行動上發揮重要的推動作用。在「生態修復」上升為國策的今天,到底什麼樣的設計算是「生態設計」?近年來國內已有不少相關研究實踐,在此列舉國內十個不同類型的生態修復案例,以求探尋各類生態修復設計的內容和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