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萋萋、蝴蝶翩翩、飛鳥環繞,碧水蕩漾。去年還是一片荒地和廢棄水坑的石嘴山火車站兩側,迎來了最美的時光。這裡因礦山開採及地理環境等因素,水汙染及土壤鹽漬化嚴重。隨著石嘴山市自然資源局「三二支溝沿線生態修復治理工程」的推進,這裡正逐漸恢復綠意盎然、生機勃勃的美麗模樣。
依靠系統性理念,破解生態難題 「三二支溝沿線生態修復治理工程」位於包蘭線生態廊道,大武口區的東南側,項目總面積3500多畝。眾森生態承建的「三二支溝沿線生態修復治理工程」六標段,位於石嘴山市火車站兩側,建設面積300畝。該區域環境較為複雜,土壤鹽漬化嚴重,成為當地生態治理的難題。在該項目實施過程中,眾森生態組織專家多次現場勘察和專項研究,結合公司「系統性生態理念」及多年的現場施工經驗,採用白漿土治理回填、鋪設排鹽排鹼管道、種植耐鹽鹼植物等多項工程措施,成功解決了土壤鹽漬化嚴重的問題,取得了較好的生態修復效果。
修復前
修復後
採用系統性施工 打造精品生態項目
項目從前期調研到施工結束,眾森人克服了眾多的困難,也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情感。在項目施工中,眾森生態運用5S生態建設標準為技術支撐(即保護 Save、節約Save、系統性Systematicness、標準化Standard、可持續Sustainable),克服技術困難,打造精品生態修復項目,用實際行動踐行生態修復企業的社會責任。 項目修復後,標段覆綠面積已達178800㎡,完成土方施工82000m,修築排鹽溝渠9000米。區域內已成功生長各種原生植物20多種,多種飛鳥、昆蟲、動物在這裡繁育,逐步形成穩定、適應的生態群落,並初步形成局部的良性小氣候環境。通過改善當地生態,優化人居環境,是石嘴山市打造創新型山水園林工業城市的又一條亮麗的風景線。施工現場
董事長現場指導
堅持系統性生態建設標準 打造專業技術團隊
未來,眾森生態將以生態研究院為技術核心,堅持系統性生態建設標準,打造寧夏最專業的生態修復團隊。在寧夏自治區各級黨委、政府的帶領下,全力踐行「兩山」理論,用系統性生態建設,助力「生態立區」戰略,守護祖國西北生態屏障,在美麗中國的「寧夏畫卷」上,繪就出亮麗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