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易奪人生命的膠質瘤,常常好發這些部位!

2020-11-30 健康界

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

「很難切除乾淨,恢復不好又會犯病」,這可以說是對膠質瘤的寫照,其可怕和棘手程度可想而知。膠質瘤屬於腦瘤中發病率最高的一種,在人群中的發病率是萬分之一,但是這種腫瘤特別偏好青壯年,10-20歲和40-50歲這兩個年齡段是這種疾病的發病高峰期,而惡性膠質瘤的平均生存期只有8個月。

膠質瘤到底是一種什麼疾病?膠質瘤好發於哪些部位?如果不幸罹患膠質瘤,應該怎麼辦?目前是否有治療方式能夠治癒這種可怕的疾病?INC國際神經外科帶你來揭曉。

什麼是膠質瘤?

神經膠質瘤簡稱膠質瘤,是發生於神經外胚層的腫瘤。神經外胚層發生的腫瘤有兩類,一類由間質細胞形成,稱為膠質瘤;另一類由實質細胞形成,稱神經元腫瘤。由於從病原學與形態學上還不能將這兩類腫瘤完全區別,而起源於間質細胞的膠質瘤又比起源於實質細胞的神經元腫瘤常見得多,所以將神經元腫瘤包括有膠質瘤中,統稱為膠質瘤。

膠質瘤的臨床症狀可分兩方面,一是顱內壓增高症狀,如頭痛、嘔吐、視力減退、復視、精神症狀等;另一是腫瘤壓迫、浸潤、破壞腦組織所產生的局灶症狀,早期可表現為刺激症狀如局限性癲癇,後期表現為神經功能缺失症狀如癱瘓。

膠質瘤好發於哪些部位?

各型膠質瘤中,以星形細胞瘤最多,其次為膠質母細胞瘤,其後依次為髓母細胞瘤、室管膜瘤、少枝膠質瘤、松果體瘤、混合性膠質瘤、脈絡叢乳頭狀瘤、未分類膠質瘤及神經元性腫瘤。各型膠質瘤的好發部位不同,如星形細胞瘤成人多見於大腦半球,兒童則多發在小腦;膠質母細胞瘤幾乎均發生於大腦半球;髓母細胞瘤發生於小腦蚓部;室管膜瘤多見於第4腦室;少枝膠質瘤大多發生於在腦半球。還有一些膠質瘤會發生在腦幹、基底節區、胼胝體、丘腦等腦內複雜或運動功能區位置。

遭遇膠質瘤,手術全切是一線治療方案

美國NCCN、歐洲EANO、中國等國際治療規範指南均指出,腦膠質瘤應以手術切除為主,結合放療、化療等綜合治療方法。顱內腫瘤引起的物理佔位效應,只有手術切除才是最直接、有效的解除手段,目前手術已經越來越微創化,各種術中神經導航/術中核磁/術中神經電生理檢測技術發展,開顱手術在顯微手術時代準確性、安全性、有效性越來越高。

膠質瘤屬於一種惡性腫瘤,可以說50%以上的膠質瘤都是惡性程度最高的膠質母細胞瘤,即臨床上所說的Ⅳ級膠質瘤。其餘膠質瘤有Ⅰ級、Ⅱ級、Ⅲ級,惡性程度相對較低,其中只有不到10%的膠質瘤屬於Ⅰ級膠質瘤,可以通過手術方式全切,患者可以長期生存,沒有腫瘤復發。Ⅱ級、Ⅲ級、Ⅳ級的膠質瘤在手術切除之後,甚至放療和化療之後都容易復發。所以,對於膠質瘤的患者在接受治療之後,還需要進行嚴密的臨床隨訪以及早發現腫瘤復發,並在恰當的時候進行再次治療。


INC國際神經外科提醒:對於一些疑難位置如腦幹、丘腦、胼胝體、基底節區、脊髓等部位的膠質瘤,則因為生長部位極其刁鑽,常常難以切除,需要手術手法極為精湛、操作非常細緻的手術專家進行,同時需要一些必要的先進設備和手術相關麻醉師、護士等的保障。所幸,近年來,由於顯微技術,神經導航及術中磁共振技術的進步,使得以往手術難以到達區域如功能區,以上複雜位置的腦深部腫瘤已經能夠達到全切除。

相關焦點

  • 什麼人容易得膠質瘤?
    什麼人容易得膠質瘤? 膠質瘤的發生與基因和環境有關。一些已知的遺傳疾病,例如神經纖維瘤病(I型)以及結核性硬化疾病等容易發生腦膠質瘤。
  • 膠質瘤復發有什麼症狀?
    任何疾病的發生都會帶來一定的表現特徵,膠質瘤這種常見的顱內腫瘤也不例外,早期膠質瘤可以通過手術、放化療等方式進行控制,但是它非常容易轉移和復發,所以常常令患者朋友們感到後怕,那麼,膠質瘤復發有什麼症狀呢?
  • 膠質瘤復發診斷:是惡性進展還是放射性壞死?|復發性腫瘤|膠質瘤|...
    膠質瘤為何難治,其中一個治理難點就是膠質瘤的復發問題。這不僅是膠質瘤患者害怕的,也是困擾醫生的主要難題。無論是擴大手術切除範圍,還是術後輔助放療和化療,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減少腫瘤細胞的殘留,以延長腫瘤復發的時間。在以前治療過的神經膠質腫瘤的部位重新生長的腫塊提出了適應證和治療選擇的問題。重要的考慮事項包括:  1.
  • 膠質瘤20年後復發,醫生妙手一刀切除三個病灶
    膠質瘤是一種常見的腦部惡性腫瘤,即便是低級別膠質瘤,半數患者的生存期只有8到10年。不過南京鼓樓醫院近期迎來一名特殊的患者,她以前做的膠質瘤手術,不僅在20多年後才復發,而且最近通過醫生的妙手,一次手術解決了三個病灶。   劉金雲今年50多歲,在1996年的時候,她因為腦部長了膠質瘤,在鼓樓醫院進行了手術。
  • H3K27M突變在膠質瘤致病及診療中的作用
    Jeremy等2012年在Nature上首次發表了膠質母細胞瘤(GBM)中組蛋白H3基因的突變情況,該研究通過基因測序分析發現在小兒GBM中基因H3F3A的頻發突變,佔到所檢測腫瘤樣本的44%(21/48)。認為該突變與組蛋白H3尾部在轉錄後修飾調節中兩個起重要作用的位點胺基酸替換(K27M,G34R/G34V)有關。
  • 膠質瘤是惡性的顱內腫瘤,為什麼還要手術切除?
    談「瘤」色變是每一個腫瘤患者在被確診時的第一反映,大多數人在第一次聽到腫瘤的時候,很容易想到是癌症,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腫瘤都是癌症,腫瘤有良性也有惡性,只有惡性的才被稱為癌症。
  • 膠質瘤幹細胞 DC 疫苗治療膠質瘤前景廣闊
    北京2011年11月22日電 /美通社亞州/ -- 北京軍區總醫院附屬八一腦科醫院神經科學轉化醫學中心/腦膠質瘤診療中心的醫療小組工作人員今日收到了曾在該中心進行治療的一名來自於加拿大的復發性膠質母細胞瘤患者的最新 MRI,結果顯示復發的腫瘤仍然無任何進展跡象,同時,這名患者在郵件中寫道:我感覺非常好,仍會經常想起中國的烤鴨和在中國治療期間經歷的難以忘懷的焰火表演
  • ...小兒膠質瘤|神經膠質瘤|星形細胞瘤|DIPG|策略|手術|兒童|腦幹|...
    這些腫瘤與瀰漫性橋腦神經膠質瘤(DIPG)一起構成所有小兒腦腫瘤的約20–25%。高級別膠質瘤在嬰兒期很少見,但其發病率隨年齡增加而增加,在青少年中最高。 小兒顱內神經膠質瘤患者的一般症狀為易怒、發育不良和大頭畸形等,其他體徵通常與特定的腫瘤位置有關,例如皮質病變會導致患者癲癇發作,腦幹病變的顱神經病變以及腦脊液(CSF)流動障礙會造成腦積水等。
  • 18歲重慶女孩膠質瘤惡化堅持高考,這腦中的惡魔究竟是什麼?
    腦瘤是顱內腫瘤的簡稱,常導致神經系統功能障礙,嚴重危及生命。腦瘤等身體部位的腫瘤是同一種疾病,也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腦膜瘤和腦垂體瘤是腦腫瘤中高發的良性腫瘤。加上立體放射外科、質子治療、新的靶向藥等輔助放化療手段的推陳出新,低級別膠質瘤的總體治療效果一定程度上在向好的方面發展。當然,並不是所有的膠質瘤都無法切除乾淨,兒童的小腦星形細胞瘤可以切除乾淨,成人限於額葉、顳葉的I級星形膠質瘤也可以完全切除。
  • 警惕頭頸部腫塊不痛更危險 頸部是腫瘤好發部位
    請注意:   喉嚨發炎、牙齦腫痛……每當這些疾病發生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在自己的頸部摸到腫塊。這些腫塊大多會自行消失,而且不痛不癢,所以大部分患者對此不以為然。然而專家指出,無症狀的腫塊也不能掉以輕心,不疼不癢也有可能是惡性腫瘤徵兆。
  • 生命的重量竟然等於一克,缺少這一克物質就能奪去人的生命!
    幾日前看過一則報導,一名廣場舞大媽因為身體不適而堅持跳舞,最終全身發軟,隨後暈倒了過去。眾人趕緊將張阿姨送到了醫院,雖然醫生全力搶救,最終張阿姨因為心臟衰竭導致死亡!很多網友痛恨廣場舞大媽,因此感覺大快人心,其實,今天我想說的是關乎生命的1克重要物質!
  • 多模態神經導航在膠質瘤手術治療的應用_神經膠質瘤_多模態影像...
    作者:張楚,張少軍,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外科 膠質瘤是起源於神經膠質細胞的腫瘤,是最常見的顱內原發腫瘤之一,手術是最主要的治療方式,手術切除範圍對於膠質瘤病人的生存和生活質量有著重要影響,由於膠質瘤侵襲性生長的特點,其與正常腦組織分界不清,常導致手術不能完全切除。
  • 惡性膠質瘤能治好嗎?對抗惡性膠質瘤的臨床挑戰
    膠質瘤相對罕見,每年每10萬成人中就有5人發生。在每年診斷為原發性腦瘤的10萬人中的20人中,膠質瘤佔所有腦瘤的27%和所有惡性腦瘤的80%。膠質瘤的發生在生命的不同階段,佔0-19歲兒童原發性腦腫瘤的47%,但成人的平均診斷年齡為62歲。基於亞型、腫瘤分級和診斷過程中膠質瘤定義的任何不一致,發病率也可能略有不同。
  • 巴特朗斐教授談術中超聲造影在膠質瘤治療中的應用
    德國INI教授巴特朗斐表示,德國INI膠質瘤手術中已經採用高精準手術定位系統,精準定位的神經導航、術中核磁共振、HD高清神經內鏡、3D內鏡、脊柱導航機器人等應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實時告知術者目前的操作部位,使術者做出更精確的判斷或預判。
  • 膠質瘤後期症狀具體有哪些
    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一旦患有膠質瘤疾病,將會產生一系列的負面影響。這對我們身體會造成嚴重的危害,也會讓我們變得消極。那麼為了將這些負面影響降低到最小程度,我們需要著重了解膠質瘤的症狀。那關於膠質瘤的後期症狀具體有哪些呢?
  • 蘋果核不要吃 8種家常食物吃錯部位奪人命
    原標題:8種家常食物吃錯部位奪人命   現在生活中,很多食品都是必不可少的。可以你知道嗎,有些事物你吃錯了部分的話,可能會要命的!   8種家常食物吃錯部位奪人命   1、西紅柿   毒物:生物鹼   有毒部位:莖和葉   番茄很受熱捧,但確實有毒。雖然果肉本身不含毒素,但其莖和葉卻飽含一種叫做配糖生物鹼的化學物質。
  • 世界第一「死亡洞穴」,奪走過幾十人生命,卻還有人敢往下跳!
    世界第一「死亡洞穴」,奪走過幾十人生命,卻還有人敢往下跳! 來源:好吃的好玩的 原標題:世界第一「死亡洞穴」,奪走過幾十人生命
  • 脊索樣膠質瘤臨床病理
    【簡述】脊索樣膠質瘤(chordoid glioma,CG)是一種發生於第三腦室及周圍區的罕見低級別膠質瘤
  • 功能區膠質瘤手術成功率高嗎?
    腦幹包括延髓、腦橋和中腦,與基底動脈關係緊密,素來被稱之為「生命禁區」延髓除了是進入大腦和從大腦傳出的神經束的主要交叉點之外,還包括幾對神經,分別用於控制胸和腹部器官,肩膀和頭部的運動,吞咽,流涎,味覺,以及聽力和平衡。腦幹的頂部是下腦幹和中腦之間的「橋」。
  • 全球第一「死亡洞穴」,曾奪走過幾十人生命,卻還有人敢往下跳!
    全球第一「死亡洞穴」,曾奪走過幾十人生命,卻還有人敢往下跳! 來源:好吃的好玩的 原標題:全球第一「死亡洞穴」,曾奪走過幾十人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