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瘤」色變是每一個腫瘤患者在被確診時的第一反映,大多數人在第一次聽到腫瘤的時候,很容易想到是癌症,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腫瘤都是癌症,腫瘤有良性也有惡性,只有惡性的才被稱為癌症。
大家會有這樣的反應,是因為惡性腫瘤很多,大家平時聽到的也不少,就拿神經外科來說,膠質瘤就是顱內腫瘤中發病率較高的惡性腫瘤。
那麼先來看看什麼是膠質瘤?
膠質瘤是來源於神經系統膠質細胞和神經元細胞的腫瘤的統稱,是顱內(大腦內部)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佔顱內腫瘤的40%-50%。
臨床上按照腫瘤部位可分為幕上膠質瘤(大腦半球膠質瘤)、幕下膠質瘤(小腦膠質瘤)、腦幹膠質瘤、脊髓膠質瘤等類型。
按照膠質瘤的組織形態學可分為星形細胞瘤、少枝細胞瘤、少枝星形細胞瘤等類型。
世界衛生組織(WorldHealth Organization,WHO)將膠質瘤按組織學分為Ⅰ~Ⅳ級,其中Ⅰ、Ⅱ級為低級別膠質瘤,Ⅲ、Ⅳ級為高級別膠質瘤。
Ⅰ、Ⅱ級低級別膠質瘤,包括毛細胞星形細胞瘤、瀰漫性星形細胞瘤、少突膠質細胞瘤、少突星形細胞瘤等;Ⅲ、Ⅳ級高級別膠質瘤,包括間變性星形細胞瘤、間變性少突膠質細胞瘤、間變性少突星形細胞瘤、膠質母細胞瘤等。
既然膠質瘤是惡性腫瘤,為什麼還要手術切除呢?
首先,因為不同級別的膠質瘤,治療方式和預後會有很大不同。低級別的膠質瘤預後較好,高級別的膠質瘤預後較差。如果沒有手術,就沒有病理診斷和基因檢測結果,就不能給予針對性的有效治療。
其次,膠質瘤生長在顱內,勢必要壓迫周圍腦組織,慢慢出現出現頭痛、嘔吐甚至偏癱、失語等症狀,最終會導致病人昏迷、死亡。
因此,對於低級別膠質瘤不僅要手術切除,而且還要儘早切除。如果不及時手術,原本沒有累及到功能區的腫瘤有可能累及到功能區,使得原本可以全切除的腫瘤變成無法完全切除或更容易出現各種神經功能障礙。
膠質瘤患者手術後能活多長時間?
膠質瘤患者的生存期和很多因素有關,但最重要因素的是腫瘤切除程度和腫瘤惡性程度即腫瘤級別。腫瘤級別越低,切除得越乾淨,生存期就越長。有一點可以肯定,如果手術順利切除腫瘤,即使是大部分切除腫瘤,加上術後有針對性的放化療,病人的生存期要比不手術的明顯長。
低級別級膠質瘤可以長期生存,通常生存期在十年以上;Ⅲ級膠質瘤平均生存期可達三年半,治療效果好的也可以長期生存;IV級膠質瘤平均生存期為一年半,也有少數生存時間較長,有大約10%的患者可以生存5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