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番茄、蛋殼、大豆不能造車?汽車生物材料風颳得有點猛

2020-11-28 中國汽車報社有限公司

  番茄、蛋殼、大豆,這些東西看起來與被稱作是「鋼鐵之軀」的汽車風馬牛不相及,但汽車製造商、零部件廠商、材料廠商正在將越來越多的生物材料引入汽車製造業。實際上,福特早在上世紀20年代起就致力於生物材料的使用,當時亨利·福特就在T型車上使用了麥草。此後,大豆材質的泡沫、密封件、墊圈,蓖麻材質的泡沫、塑料及天然纖維增強材料均開始被福特及其他車企使用。

  ♦新型生物材料不斷湧現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教授卡特裡娜·科尼什曾在美國農業部工作過,年輕時遇到的一件事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當時她看到一輛卡車裝載著剛摘下來的滿車番茄從農場運出來,與大多數人關注點不同的是,她瞬間意識到,放在最下層的番茄能承受那麼大的壓力,那麼番茄皮一定非常結實。

  25年過去了,科尼什現在成了一名替代天然橡膠、橡膠生物合成領域的國際權威專家。她始終沒有忘記年輕時的那件事,並致力於研發更多生物材料。科尼什認為,番茄皮可以取代部分會造成環境汙染的炭黑材料,可用在汽車懸架襯套、發動機支架、輪胎、軟管和其他部件中。

  同樣,蛋殼也可以取代部分炭黑材料。科尼什要求企業把不用的工業廢料垃圾袋送到她的實驗室。經過篩選,她發現蛋殼磨成細粉也可以作為炭黑材料的增強劑。目前,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正與該國知名零部件供應商天納克以及至少一家大型車企共同合作,測試橡膠部件中的番茄皮和蛋殼,希望未來這些材料能用於製造汽車零部件。

  事實上,意識到番茄皮用處的人並非只有科尼什。早在2014年,福特宣布與美國食品生產商亨氏合作,探討利用番茄皮製造汽車零部件。亨氏的番茄醬名聲在外,每年用到的番茄多達數百萬噸。亨氏研究人員一直在尋求番茄皮、莖、籽等加工副產品的再利用渠道。福特和亨氏希望通過研究,將番茄的加工副產品製成既輕又足夠堅固,可滿足車用需求的新型材料。例如,經過乾燥處理的番茄皮等可用於製作車輛的布線支架和儲物格。

  此外,福特旗下的野馬、金牛座、開拓者等多款車型的座椅採用了李爾開發的大豆發泡材料,這種發泡材料基於大豆油製造,性能優異。福特在2013年洛杉磯車展上展示了Fusion Energi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其座椅靠背、彈性坐墊、座椅頭枕、門板內嵌等部件採用了可口可樂開發的植物性可回收材料,而這種材料的原料之一就是甘蔗製糖過程中剩餘的植物纖維。

  目前,科尼什和其他數千名化學家,以及各個國家實驗室、零部件供應商和汽車製造商的實驗室材料科學研究人員,正在從分子水平上對汽車製造進行重新思考。這正是天納克首席技術官本·帕特爾所聲稱的席捲汽車行業「材料科學革命」的一部分。

  ♦「新四化」帶來材料新變革

  一直以來,輕量化、燃油經濟性、節能減排以及對更環保的可回收零部件的追求,推動著汽車零部件的變革。不過,以「新四化」(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為代表的未來移動出行方式使得供應商們開始重新改造汽車零部件。

  根據美國交通部的數據,美國人平均每天的開車時間為1小時左右,他們的私家車平均有95%的時間處於閒置狀態。但如果進入自動駕駛時代,一輛車每天的使用時間可能長達20小時,這樣的使用強度對零部件的耐久性提出更高要求。供應商已經在為此做準備。一些供應商考慮的目標是,製造出能承受每年10萬英裡使用強度的汽車零部件,並實現100萬英裡的預期壽命。

  此外,隨著網約車的出現,越來越多的私家車出現了使用率上升的情況。根據美國RideGuru拼車共享信息庫的數據,一些優步和來福車的全職司機每周的拼車裡程高達1000英裡,每天有數十人乘坐一輛車,這讓供應商不得不重新考慮座椅泡沫、門窗密封條、機械部件甚至油漆的磨損率問題。

  電動化也是汽車行業的大趨勢之一。「電動化在分子水平上給汽車帶來了新的挑戰。」天納克全球性能材料工程執行董事羅德·哈迪表示。他還補充道:「未來,電動汽車將比內燃機汽車耐用得多,因此電動汽車上的零部件也必須同樣耐用。」另外,據天納克全球彈性材料部門總經理史蒂夫·普爾曼介紹,在電動汽車中可以聽到一些驅動系統的噪聲,而這些噪聲在燃油車中通常被發動機的聲音所淹沒。汽車製造商已經要求天納克開發新的傳動系統支架和懸架部件,以消除這些噪聲。

  ♦耐久性讓材料迎成本挑戰

  未來的自動駕駛汽車的零部件壽命可能是現在汽車的10倍,但這些零部件的售價不可能是它們所替換零部件的10倍。事實上,不少供應商表示,汽車製造商根本不想多花一分錢。

  「計算成本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如果只看純粹的部件成本,有些可能會更貴。不過,如果它改變了生產效率和複雜性呢?如果它減少了部分更細小零部件呢?如果它降低了維修成本呢?有很多不同的方法來計算成本。」帕特爾說。

  這將是一個複雜的計算問題,供應商引入由新材料製成的部件後,看起來可能比現有部件成本更高,但實際上可能更便宜。一些供應商正在研究如何在不大幅提價的情況下推出並交付下一代零部件。

  日前,麥格納的座椅部門剛剛推出了一種名為Freeform的座椅面套材料,計劃在共享汽車上推廣使用。這種材料的成本略高於麥格納目前使用的材料,但該公司計算發現,採用Freeform的成本與之前大致相同,因為它大大簡化了座椅的製造過程,取消了導引線、拱圈夾等部件,而這些東西通常用來將座椅和泡沫墊連接到座椅框架上。採用Freeform後,只是簡單地拉開拉鏈,就可以快速清洗和更換座椅內飾。

  麥格納座椅泡沫製造全球總監芮妮·肖文表示,Freeform是麥格納首批反映分子水平創新的座椅產品之一。麥格納預計,這種產品將在大約一年後投產。「麥格納所要做的是,對我們的化學體系在分子水平上進行大規模的改變。我們正在和我們的供應商打交道,並獲得更高分子量的材料。這使我們能夠提高最終產品的耐用性和性能,更適用於今天的汽車市場。」肖文說。

  當然,面臨成本問題的新型材料也不在少數,有些生物基材料成本是石油基材料的3倍左右。如何降低成本,並達到車用需求,還要靠研究人員的進一步攻關。以科尼什的研究為例,研究人員需要確保用磨碎的番茄皮和磨碎的蛋殼製成的發動機罩,至少要與使用橡膠炭黑材料製造的傳統部件擁有一樣的耐用性,且成本不會太高。

  ♦零部件企業迎接新材料革命

  就像汽車製造商為電動汽車、自動駕駛技術等投入巨資一樣,零部件供應商在開發新產品時也面臨巨額支出。美國零部件供應商庫柏標準公司的業務包括車身密封、減震器、汽車專用緊固件、燃油輸送系統等,該公司首席技術官克裡斯·庫奇表示,電動化已經席捲整個行業,雖然汽車製造商現在還沒有要求他們提供壽命極長的零部件,但庫柏標準公司認為這是遲早的事,並已經在為此做準備,研發預算不斷增長,希望在材料科學方面取得進展。

  當然,新材料的開發不是一蹴而就的。據庫奇介紹,庫柏標準公司花了5年時間成功開發出一種名為Fortrex的密封件,以此取代傳統的橡膠密封條。Fortrex是一種高性能的彈性材料,重量較傳統的密封材料輕30%,且抗磨損性能很好,可以提供更好的保護,抵禦大自然的風雨侵蝕。

  可以預想到的是,未來汽車將在各個方面發生變化,甚至包括塗料及鍍膜加工。全球最大的汽車塗料供應商之一——艾仕得公司首席技術官巴裡·斯奈德透露,該公司近年來加大了研發支出,以及時應對汽車產業變革。斯奈德表示,艾仕得正在研發用於油漆的新材料,研究方向之一是讓自動駕駛汽車可以「看到」其他車輛。

  帕特爾認為,當今汽車行業創新的速度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快,得益於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汽車業也正在經歷一場新材料革命,會有更多人致力於開發新材料解決方案,讓未來的汽車生活變得更智能、更美好。

    編輯:萬瑩

相關焦點

  • 風眼 | 中國新造車的必修課
    相比躺在車裡上下班的情景駛向人們眼前,冷水可能來得更快。特斯拉前首席科學家Rob Ferber在接受鳳凰網科技風媒體採訪時表達了他對中國新造車勢力的看法。除了所有新造車企業都會面臨的量產難題,Rob表示,中國新造車勢力存在共同的問題就是他們喜歡對標特斯拉,而往往當說出來這些的時候就已經沒有機會成為特斯拉了。
  • 特斯拉玻璃車頂被大風颳飛了?特斯拉全球首款敞篷電動汽車問世令人...
    特斯拉玻璃車頂被大風颳飛了?特斯拉全球首款敞篷電動汽車問世令人啼笑皆非時間:2020-11-23 17:31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特斯拉玻璃車頂被大風颳飛了?
  • 10月新勢力造車銷量盤點:蔚來汽車同比翻倍 小鵬汽車超兩倍
    10月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火爆,各家車企都創造了銷量新高,特別是新勢力造車市場,蔚來汽車銷量同比超過了一倍,小鵬汽車更是同比超過了兩倍多,理想汽車銷量也是一路攀升,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下新勢力造車的銷量。
  • 華為造車得要領,不服也得服
    一個月後,華為設計總監在微博上發了3張車標為「Honor」的汽車渲染圖,華為造車的傳言被推向了一個高峰。在市場更新換代的窗口期,誰採取主動誰便先佔據制高點,目前的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一片新藍海,這或許才是大佬們「拼了命」也要搭上這班順風車的真正原因。跨界造車要面臨哪些挑戰?
  • 蔚來造車的「衝擊波」 |汽車評價
    如果說特斯拉的出現,加快了整個汽車行業的變革,那麼已經持續躍居造車新勢力交付量第一的蔚來,又給處於變革中的汽車行業帶來了怎樣的衝擊波呢? 與此同時,隨著蔚來在國內市場的銷量不斷上漲,技術升級迭代速度快,得到了用戶的廣泛認可,已經成為國內高端智能電動汽車的代名詞。 在汽車朝向智能化、數位化的發展浪潮下,電動車作為最大的受益者,在智能科技上定然不能落後。蔚來不僅實現了全新的人機互動理念,讓產品直觀易用,而且在領航輔助(NOP)、電池靈活升級等服務上不斷創新。
  • 華為嘴上說不造車,野心卻比造車大得很!
    如何理解「汽車增量零部件供應商」?其實就是:華為不造車,只做零部件供應商;華為不做傳統供應商們已經搞得很好的東西,只做智能汽車相關的增量業務。關於這點,市場競爭經驗老道的華為顯然比誰都清楚,要不然也不會那般廣泛涉獵。 謀定而後動,所圖甚大 說了那麼多前因後果,接下來聊聊華為在智能汽車領域具體有哪些重點布局?想必這才是大家最關心的。
  • 華為不造車,為什麼「有效期」是三年?
    到了今年10月,在Mate 40系列華為中國區新品發布會上,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品牌「HI」宣告同時上市。但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總裁王軍又再次強調,華為不造車,而是幫助車企造好車。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但如果說了四遍,這件事情就開始變得格外重要了。
  • 大眾CC、豐田皇冠誰檔次高?懂車人說了心裡話
    縱觀當今天下,汽車行業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各大廠商費盡心思拿出王牌車型。「商務標杆」大眾邁騰,整車能力不可小覷。「日系常青樹」本田雅閣,同檔次車型之中無人能及。在汽車市場不斷多元化的今天,汽車品牌取得成功的關鍵在於找準定。正如一汽-大眾CC和皇冠。
  • 全新R汽車是造車新實力的代表
    作為一個全新發布的品牌,上汽R汽車今年首次亮相廣州車展。雖然是新生力量,但是,R汽車攜ER6、MARVEL R兩款量產車、R-Aura Concept一款概念車強勢登場,展現上汽造車新實力。這些構成了我們對全新R汽車的想法。R汽車是新實力的國家隊,它的發展模式是電動車×智能化,業務模式肯定是新零售,客戶所有的觸點,包括服務點、溝通點,應該在品牌完整規劃內,再去集成整個社會資源。品牌要把控和用戶的觸點,不能閉門造車,更不能閉門做服務。這些東西我們都在登陸探索,就像榮威打造了第一輛網際網路汽車,從此打開場景化的溝通。
  • 法拉第未來,「圈錢」造車,還是造車「圈錢」?
    連一臺量產車都沒下線的車企,它可能要上市了! 文/張一 三個月前,關於法拉第未來有一個不小的新聞,就是這家連一臺量產車都沒造出來的車企,正嘗試在美股掛牌,它可能要上市了!
  • 何小鵬一年造車記
    第二,是「Do not face urban white-collar workers to build cars,to build those for rural use cars.He who wins a diaosi wins the world」,(「不要盯著城市白領去造車,而要盯著『拼多多』的用戶造車,所謂得屌絲者得天下」)。
  • 現代勝達、馬自達CX5誰檔次高?懂車人說了心裡話
    在這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汽車行業免不了一場惡戰,各種「神車」層出不窮。「親民三寶」雪佛蘭邁銳寶,因質量上佳而得購車者追捧。歐洲王牌標緻508,其地位已經不可撼動。隨著好車不約而同的接踵而至,汽車品牌必須找到各自的定位,才能在當今立足。正如勝達和馬自達CX-5。
  • 鹽城龍捲風親歷者:風颳得睜不開眼 大門被風頂住
    62歲的村民夏正梅回憶,颳大風時她和老伴都在屋內,一時間不知所措,以為躲在屋內能避過風頭,不料瞬間屋頂被掀,屋頂上的太陽能熱水器落地發出巨大的聲音,兩人慌忙衝出屋外。  村民陳風玲下午到鄰居王偉英(音)家串門,倆人在外面說話時大風突起,王偉英說要回屋內關窗,就在陳風玲看著她奔進屋內時,房子被風卷倒,一堆的磚塊瓦礫中已不見王偉英的身影。
  • 小米官宣又要「造車」?到底誰在抖機靈?
    6月28日,小米商城官方微博發布了一張海報,圖內文字為「造車?我們是認真的!」,小米似乎真的又要造車了?消息一出,迅速火爆整個網絡。一石激起千層浪,被外界視為小米官宣造車的信號。然而,認真造車的海報發布沒多久就被小米刪除了。
  • 造車新勢力嵐圖汽車:凡學的正確打開方式
    提起嵐圖汽車,造車實力說是明目張胆的凡爾賽也不為過,從發布嵐圖汽車品牌戰略到首款概念車,前後不過120多天的時間,在12月份還將首發一款高端智能電動SUV,堪稱是新能源汽車行業裡面的一匹黑馬。在百度上更是引起熱議,關於嵐圖的知道問答就達6萬多條,火了的嵐圖確實有凡爾賽的資本。
  • 汽車的車衣有用嗎?
    車衣,物如其名,就是汽車穿的衣服,它是按照 汽車的外形尺寸用帆布或柔韌耐磨材料製作的外罩衣服,是汽車的防護用品。車衣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保護汽車的漆膜,並延長汽車漆膜的使用壽命,如果長期使用車衣,會使汽車漆膜光亮如新。
  • 造車新勢力的現狀是什麼樣子
    可以說,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興起,尤其是我國近些年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大力扶持,為造車新勢力的誕生和發展提供了土壤。然而,隨著行業結構的調整以及理性的回歸,再加上近兩年中國車市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寒冬期」,就連實力雄厚的傳統車企很多都在艱難中前行,更別說」新生「——造車新勢力的處境。今天的文章,我們就來聊聊造車新勢力是否是曇花一現,它們的現狀如何?
  • 畫上句號的造車夢——2020年停擺的汽車品牌
    在這個汽車產業的變革階段,所有的企業都在負重前行。2020年已經過去,不少車企的造車夢在這一年畫上了句號。但總結2020年車企的不同命運,用託爾斯泰的話說可謂是:成功的企業都是相似的,失敗的企業各有各的失敗。華晨汽車破產,祁玉民被調查華晨汽車是2020年隕落的車企中影響力最大的一個。
  • 房企造車PK:恆大法拉第遇到寶能觀致,3秒之內誰更強?
    就在蔚來大玩兒「低價版特斯拉」概念的時候,有兩家企業決定造更牛的車。第一個殺出的是樂視的FF91,另一個是觀致Model K-EV。這兩款車可以說是「高富帥特供」,前者200萬,後者140萬,都是逆天的存在。如果二選一,誰更靠譜?雖然FF91性能略強,但都是3秒內破百,而且觀致還便宜不少,所以還要看體系競爭力。
  • 以小見大(1) 汽車座椅比看上去更複雜
    每款車配備座椅的成本都是不同的,填充物的密度也不相同,這決定了乘坐感受您可能不知道:填充汽車座椅的東西叫「聚氨酯泡沫」作為汽車製造商,會主要關注車內整個部件的整體功能,這牽扯到車主的實際使用感受和口碑,是大事;而零部件的供應商則重點需要確保單個零件是否符合測試標準,換句話說:在這裡,整車廠就是零部件供應商的客戶,因此讓客戶滿意還是最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