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考古發掘最早的發起人之一劉復章老人因病於昨日去世,享年94歲劉老生前照
第一個下到永陵參與發掘工作、曾以墓為家保護永陵、退休後四處搶救文物並上交各大博物館……對於劉復章來說,永陵古墓,幾乎貫穿了他的半生。這個對文物保持了狂熱興趣的老人,不幸於昨日上午11時20分,因肺心衰竭去世,享年94歲。
永陵發掘工作的惟一健在的「見證人」,從此化為一段傳奇。
見證發掘
他曾第一個跳下墓穴
在最初接觸文物工作時,劉復章只是前四川省博物館館長馮漢驥教授手下一名普通工人,負責編號、記錄甚至清理等雜務,並隨博物館駐紮在郫縣犀浦。
一項歷史性的挖掘,記錄下了劉復章的名字。1942年,成都遍修防空洞。在如今永陵的位置,施工人員發現了一個古墓。馮漢驥教授即刻領命,率隊進駐現場,主持發掘工作。「到了現場,我父親是第一個跳下洞的,他們鑽進去就開始發掘文物。」兒子劉剛回憶稱。
本報記者在2005年採訪時曾了解到,在此次挖掘中,由馮教授聘請的英籍留學生蘇立文,被旁人發現後,誤認為在盜墓、挖「金娃娃」。消息傳出後,當地袍哥頭子徐子昌為牟取私利插手了這件事,竟將馮漢驥等人(當時蘇立文不在現場)關押起來。最後,還是機警的劉復章尋機逃脫報信。後在教育廳長官郭有守的努力下,馮漢驥等一干人才被營救出來。
以墓為家
他全家五口住進墓中
1950年,劉復章負責看守永陵。偶爾,他仍會被派去參與一些文物拓片、鑑定等工作。
文革中,一塊由國務院豎立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碑,竟被砸掉了兩個字。為保護永陵,劉復章毅然決定,全家五口一起住進墓中。「那墓穴,就像火車隧道,有七八米高,陰森森的。」
看守古墓,成為一段苦澀的回憶。「我們在地宮中打地鋪,裡面潮溼得嚇人,所有的衣服、被子都是溼的。」子女們七嘴八舌地說。他們在陵園裡開了口井,但下雨時渾濁不堪,他們甚至曾用三洞橋的水煮飯……這份工作,老劉卻一直幹到1979年退休。
搶救文物
他到手後一律無償上交
退休後的老劉,並沒有像其他老人一樣,在家頤養天年。他從不曾遠離文物。
「只要聽說哪裡在挖地基、修路,他就要跑去看,無論天晴下雨。」女兒劉才麗說。老劉要看的是土裡能不能挖出什麼寶貝疙瘩———文物。
上世紀80年代,十二橋路附近一醫院修築家屬宿舍。老劉聽說了,如獲至寶,馬上跑到工地上。他估摸出那裡有一個隋唐時期的窯子。看挖土機一鏟揮起來時,他急得不得了,一頭衝進工地,站在挖土機前,非要對方停工。一個工頭氣得罵娘,一再推搡他。得到喘息之機後,老劉忙找來考古隊。一番發掘,工地下果然藏了古窯。
類似事情不勝枚舉。老劉頻繁輾轉於市內各個工地,搜尋遺失的文物。有次下雨,老劉一早出去轉悠,不見回來,老伴朱淑群急得在家跺腳。女兒劉才麗慌忙騎車出去沿街尋找,結果在八寶街附近看到父親提著一袋文物,褲腳上全是泥巴,她心裡一酸,趕緊幫父親把文物馱回家。更多時候,老劉只要覺得是文物的,還要自掏腰包買下來,帶回家裡。
但他並不是自己收藏。「東西大都交到了永陵博物館;有漢朝的文物,就交給武侯祠;唐代的就交給草堂。」一個同事說。如果瓷器打壞了,老劉還拿回家仔細修補,完善後才上交。而這些,全部是無償的。
昨晚,記者在老劉家裡,看到一大疊由文物單位頒發給他的證書,對他搶救文物並上交的行為,均作出了極大的肯定和讚賞。
親朋鄰居
涉及文物古玩他「六親不認」
兒子劉才庚惟一一次挨父親打,是在10多歲時。老劉收集了一堆戰國時代的兵器,其中有一把鋒利無比的銅劍。劉才庚看著喜歡,就背著老父,用銅劍削了一截竹子玩。老劉看到後,竟一巴掌就扇了過去。
換在平時,老劉是一個慈父,和藹可親。當年他們看守永陵時,也種植了一片果樹,但結果後,他並不急於採回家,而是用扁擔挑去散給同事、鄉親們吃。即便種的向日葵,榨油後也是全部上交政府。鄉親們需要利用墓穴潮溼的土壤培植蔬菜種子,老劉也從不拒絕,代人栽培。
但涉及文物古玩,老劉會統統「六親不認」。子女們曾試探過他的口風:「爸,這麼多值錢的東西,怎麼說也要給我們留一樣,就當留做紀念嘛!」哪知,老劉從此撿回值錢的文物,在家裡連提都不會提一句,把自己關在屋子裡,搗鼓好了就上交。
去年,劉復章剛出院,90多歲的他竟立馬讓劉才庚推去寬窄巷子看看,「那裡要拆遷了,一定不能毀了地裡的寶貝啊!」就連後來他走不動了,臥病在床,還惦記著文物,逢人就打聽,「你們那裡最近有沒有在施工,他們的廢渣子都倒在哪裡呀?」
單位領導
他的離去是成都文博事業的損失
「他是目前國內見證了永陵發掘工作的惟一一人,也是成都最早進行考古發掘的發起人之一,他的離去對整個成都乃至四川的文博事業都是一種損失。」昨晚,劉復章生前所在單位———永陵博物館的一位領導在老人的靈堂悼念之後,對記者感慨道。他說,劉復章對文物發掘非常痴迷,退休之後還經常四處發掘古物,有時甚至自己掏錢將古物贖回來,無償送給成都的幾家博物館。老人對文博事業任勞任怨,從不計較個人得失,為後輩樹立了榜樣。
本報記者 辜波 簡強 實習記者 唐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