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動態:阿爾貢實驗室量子光學網絡實現重要突破/美國通信衛星...

2021-02-08 騰訊網

1

阿爾貢實驗室量子光學網絡實現重要突破

近日,美國能源部阿爾貢國家實驗室、芝加哥大學和西北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成功測量了由二維硒化鎘層組成的納米片與三維光的相互作用。該項技術進步可提高量子光學網絡的運行狀態,標誌著在半導體納米材料量子光學行為的認知方面已邁出了關鍵一步。

納米片的厚度約為1.2納米,寬度介於10~40納米之間,在三維空間中測量納米材料與光的相互作用異常困難。阿爾貢實驗室的科學家通過納米材料中心(CNM)提供的特殊樣品製備和分析能力,揭示了其如何與三維光相互作用。

這項研究得到了美國能源部科學辦公室和國家科學基金會的支持。該團隊的下一步計劃是將納米片材料與光子器件進行整合,用於傳輸和處理量子信息。最終目標是利用量子材料獨特的光學特性,以及可以發射單個光子的事實,把量子發射極和光學網絡結合起來。

作者| 賈雨萌

編輯 | 陳培

2

美空軍第18空間控制中隊稱,1998年8月發射的該衛星於12月22日解體,產生了34枚軌道碎片;該衛星為低軌通信衛星,解體時該衛星並未與其他在軌物體發生碰撞,衛星軌道傾角45度、高約790千米。(俄新社)

作者| 廖小剛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國防科技要聞」(ID:CDSTIC)

相關焦點

  • 中國為什麼建造量子通信衛星,它到底有多重要?
    對於未來的規劃,新華社報導稱,中國要力爭「在2020年實現亞歐洲際量子秘鑰分發,在2030年建成全球量子通信網絡」。2015年,阿里巴巴署了一份戰略合作協議,與中國科學院共同成立「中國科學院-阿里巴巴量子計算實驗室」。潘建偉說:「該實驗室將開展前瞻性研究,研製最有希望實現量子計算實際應用的系統。」
  • 量子通信網絡如何實現?美國海軍的突破性技術,將成為可能!
    量子通信網絡如何實現?美國海軍開發的新技術,將成為可能!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NRL)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技術,可以使量子技術的未來發展成為可能。這項技術將量子點(由成千上萬個原子組成的微小粒子)壓縮,從而發射出顏色完全相同、位置相距不到百萬分之一米的單個光子(光的單個粒子)。
  • 為了推動更好的網絡安全,美國能源部布局建設美國量子網際網路
    由美國能源部和芝加哥大學領導的一個小組計劃開發一個全國性的量子網際網路,該網際網路可能在大約10年內投入使用,並有可能安全地傳輸與國家安全和金融服務相關的敏感信息。發展美國的組織量子網際網路預計將於周四在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的一個網上和現場活動上宣布其計劃。
  • 人工微結構和介觀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微腔光學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光學微腔可以增強光和物質的相互作用,已經成為基礎光物理和光子學研究的重要平臺。長期以來,國際上主要通過建立波導模式與微腔高度局域模式的直接相互作用實現有效耦合,需要滿足相位匹配條件。
  • 美國能源部公布量子網際網路藍圖 花10年打造「幾乎無法入侵的...
    在近日芝加哥大學的一個新聞發布會上,美國能源部(DOE)公布了一份報告,其中列出了一個國家量子網絡的發展藍圖戰略,提出希望美國成為全球量子通信領域的領頭羊。在全球各地,人們正在形成共識,認為使用量子力學進行交流的系統是21世紀最重要的技術前沿之一。
  • 量子通信產業化初試 中國籌建千億級國家實驗室
    國家實驗室是國家計劃實施的「科技創新2030——量子通信與量子計算機重大項目」的承擔實體,建成後將以國家信息安全和計算能力提高等重大需求為導向,著力突破以量子信息為主導的第二次量子革命的前沿科學問題和核心關鍵技術,培育形成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和量子精密測量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搶佔量子科技國際競爭和未來發展的制高點。
  • 華東師大科研團隊在量子隱形傳態方面獲重要突破!
    華東師範大學精密光譜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荊傑泰教授團隊利用前期發展的光學軌道角動量復用的連續變量糾纏源結合全光量子隱形傳態協議,在國際上首次實驗成功構建了多通道復用的全光量子隱形傳態協議,為發展高容量連續變量量子信息協議奠定了重要的科學基礎。
  • 獨家|量子通信產業化初試 中國籌建千億級國家實驗室
    一個涉及多地的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下稱「國家實驗室」)正在籌建,長期投資將達千億元。第一財經記者從2018年國際量子密碼會議上了解到,中國正在籌建的國家實驗室涉及合肥、上海和北京等地,僅合肥量子信息實驗室佔地就將達554畝,如此規模在全球都比較罕見。
  • 美國能源部公布量子網際網路發展戰略藍圖
    新華社華盛頓7月27日電(記者譚晶晶)美國能源部日前發布一份報告,公布了量子網際網路發展的戰略藍圖,提出要確保美國處於全球量子競賽的前列,引領通信新時代。這份報告稱,基於量子力學的通信系統是21世紀最重要的技術前沿之一,科學家認為這種通信系統原型將在10年內建成。量子傳輸的一個重要特徵是信息傳輸時難以被竊聽,科學家計劃藉此來建立一個「幾乎不可破解的網絡」。
  • 山西省領導調研山西大學量子光學與光量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
    1月4日,山西省副省長王一新到山西大學量子光學與光量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調研,並就如何整合資源,支持山西大學爭創「雙一流」,提升科技創新競爭力在光電研究所進行了座談交流。他強調,省委、省政府將整合各方資源,支持山西大學爭創「雙一流」,在科技創新方面成為全省重要「方面軍」。王一新在光電研究所各實驗室調研時,聽取了研究所所長張靖等對實驗室的匯報,對實驗室近年來取得的成績給予肯定,希望實驗室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實現更大發展。據了解,量子光學與光量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是我國最早建立的關於量子研究的實驗室之一。
  • 華東師大科研團隊在量子隱形傳態方面獲重要突破
    華東師範大學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精密光譜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荊傑泰教授團隊利用前期發展的光學軌道角動量復用的連續變量糾纏源結合全光量子隱形傳態協議,在國際上首次實驗成功構建了多通道復用的全光量子隱形傳態協議,為發展高容量連續變量量子信息協議奠定了重要的科學基礎。
  • 最新成果:量子光學網絡將更加接近現實!
    博科園-科學科普:物理/科學技術類科學家們使量子光學網絡更接近現實美國能源部(DOE)阿貢國家實驗室(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和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的一組研究人員成功克服了測量納米顆粒如何與三維光相互作用的重大挑戰。納米顆粒由二維硒化鎘層構成,這一領域的進展可以加強量子光學網絡的運作。
  • 華東師範大學科研團隊在量子隱形傳態方面獲重要突破
    華東師範大學精密光譜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荊傑泰教授團隊利用前期發展的光學軌道角動量復用的連續變量糾纏源結合全光量子隱形傳態協議,在國際上首次實驗成功構建了多通道復用的全光量子隱形傳態協議,為發展高容量連續變量量子信息協議奠定了重要的科學基礎。
  • 量子光學與光量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山西大學
    量子光學與光量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在原山西大學量子光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基礎上,2001年8月通過國家科技部基礎研究司組織的專家論證,2001年10月經國家科技部批准開始建設,並於2002年12月通過國家科技部組織的專家驗收。依託單位是山西大學。
  • 中山大學將與渝企共建量子光學技術聯合實驗室
    據悉,中山大學將和重慶連芯光電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開展共建「重慶量子光學技術聯合實驗室」的合作,形成一批科技創新成果,培育形成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時培養一批量子與光電技術複合型人才。研討會以「聚焦高新產業,匯聚頂尖人才」為主題,旨在通過學術研討,搭建全國乃至世界量子與光電技術產業領域人士的合作、交流平臺,加速推進重慶市量子光電技術產業的發展。
  • 華東師範大學科研團隊在量子隱形傳態方面獲重要突破!
    華東師範大學精密光譜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荊傑泰教授團隊利用前期發展的光學軌道角動量復用的連續變量糾纏源結合全光量子隱形傳態協議,在國際上首次實驗成功構建了多通道復用的全光量子隱形傳態協議,為發展高容量連續變量量子信息協議奠定了重要的科學基礎。
  • 剛剛中國實現 「量子霸權」!東方「量子雙雄」驚豔世界!
    2006年,全世界只有三家科研小組,實現了「誘騙態」量子密鑰分發實驗: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歐洲慕尼黑維也納大學聯合小組,還有後來居上的中國潘建偉小組!作為潘教授的大弟子,陸朝陽被寄予厚望,給他的科研任務也極為重要艱難,他要負責重建光學實驗平臺,並且升級到具備操縱六光子糾纏的能力。要知道,六光子糾纏的操縱,數十年來在國際上還沒人實現過!
  • 美國阿爾貢國家實驗室提出控制3D列印缺陷的新方法
    美國能源部阿爾貢國家實驗室的一組研究人員和德克薩斯A&M大學的一名同事發現了這種可能性。未來幾十年如果繼續保持技術創新的態勢,尤其是在運輸和能源領域,必將伴隨著製造科學的進步。由於增材製造能生產具有複雜幾何形狀和卓越性能的部件,而這些部件的材料和能源浪費最少,因此增材製造已經在這一轉變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 中科大任希鋒教授:我們研製的量子光學晶片有什麼用
    任希鋒研究組近日在量子集成光學晶片研究上取得重要進展,他們和浙江大學光電學院現代光學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戴道鋅教授合作,在矽光子集成晶片上首次利用矽納米光波導本徵模式作為量子信息編碼的新維度,實現了單光子態和量子糾纏態在偏振、路徑、波導模式等不同自由度之間的相干轉換,其幹涉可見度均超過90%,為集成量子光學晶片上光子多個自由度的操縱和轉換提供了重要實驗依據。
  • 「墨子號」衛星再迎突破:實現無中繼千公裡量子保密通信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墨子號」衛星再次迎來突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國內外單位的研究團隊利用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在國際上實現基於糾纏的無中繼千公裡級量子保密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