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美麗鄉村,改善村容村貌。在精準扶貧脫貧的工作開展下,很多村道變的寬敞通亮,連通的自來水管道也讓自來水通到了家家戶戶的門口。 開挖後的路面管道坑槽,在對其驗收完工後需要進行及時的處理回填。
瀝青路管道回填規範要求:
1、溝槽處理
溝槽回填之前應先將砌體與邊坡之間的土塊、雜物等清理乾淨。正式回填之前邊坡應修成臺階狀,為避免修臺階土方直接填入溝內形成素土塊。
施工
回填時採用人工回填,先應使用石屑或沙礫填充並注水沉降,上方留取5公分左右的深度進行填充冷瀝青混合料,通常由於地形限制,夯實機具選用小型電動夯機或汽油夯機,每層夯實遍數暫定3~4遍(以施工中試驗結果為準)。夯實過程中應儘量避免夯機對造成損壞。並由專人負責對夯實後的表層進行整平、清理,保證夯實密度效果及夯實後的表面平整。
冷瀝青混合料強度形成階段:
一、是袋裝儲存階段:袋裝存儲階段:在存儲階段冷補膠結料黏度較低,混合料呈鬆散狀,尚未形成強度;
二、攤鋪碾壓階段:攤鋪碾壓階段:在攤鋪碾壓階段,混合料在碾壓作用下,礦料間距減小,稀釋劑揮發或乳化瀝青破乳緩慢,其強度主要依靠礦料間的嵌擠作用;
三、路用階段:隨著車輛荷載以及溫度荷載等作用的影響,稀釋劑不斷揮發或者乳化瀝青破乳完成,逐步凸顯瀝青的作用,且礦料間距變小,嵌擠作用增強,內聚力增大,最終瀝青冷補料強度的形成依靠瀝青黏聚力和礦料內聚力共同完成。
施工
冷瀝青混合料可以在低溫、潮溼甚至雨雪天氣對瀝青、混凝土路面出現的小面積、地點分散的病害進行應急搶修,修補後的路面耐候抗水損能力強,並且能夠與原路面舊面層進行良好粘結不開裂。具有儲存時間長,施工操作簡單,可全天候作業等特點,受到道路養護部門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