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新Mater.Today Energy:產氫&貯氫雙向催化

2020-12-06 騰訊網

  研究背景:

  隨著能源與環境等相關問題的日益嚴峻,尋找清潔可靠且可再生的二次能源將成為日後發展的重要目標。氫能,是一種理想的二次能源載體,被認為是未來能源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具有來源廣泛、清潔無害、能量效率高等優點。但高效安全的儲氫技術則是當前氫能大規模應用和發展的主要瓶頸。因此,開發一種符合實際應用要求、安全高效的儲氫技術具有重大的意義。

  在眾多的儲氫材料中,氫化鎂具有高質量儲氫密度(7.6wt%)、高體積儲氫密度(110kg/m3)、來源豐富(地球中鎂的含量約為2.5wt%)以及成本低廉等優點,被認為是最有發展前途的一類輕質金屬儲氫材料。但是由於純Mg/MgH2儲氫體系過高的放氫溫度以及較差的動力學性能,限制了其在實際中的應用。

  工作簡介:

  近日,浙江大學陳立新、肖學章教授團隊在能源材料領域重要期刊《Materials Today Energy》上發表標題為「Synergistic catalysis inmonodispersed transition metal oxide nanoparticles anchored on amorphous carbon for excellent low-temperature dehydrogenation of magnesium hydride」的研究型論文,第一作者為浙江大學博士研究生張錳,共同通訊作者為浙江大學肖學章、陸贇豪和陳立新教授。在此文中,作者們通過以含鈦金屬有機框架為前驅體,製備了單分散的碳包覆二氧化鈦精細納米催化劑,並添加到Mg/MgH2儲氫體系當中。催化後的MgH2-TiO2SCNPs/AC體系可以在163.5℃開始放氫,放氫峰值溫度降低到了224.5℃。同時動力學性能也極大提升,可以在300℃下2.5分鐘以內放出質量分數6.0 wt%的氫氣,或在200℃在60分鐘以內放出1.8 wt%的氫氣。

  主要內容:

  圖1 碳包覆二氧化鈦納米催化劑材料合成示意圖。

  要點1:碳包覆二氧化鈦納米催化劑合成過程如圖所示。首先以鈦酸異丙酯、苯二甲酸、DMF和甲醇為原料,通過溶劑熱方法合成了含金屬鈦的金屬有機框架材料MIL-125,之後通過高溫熱解以及快速冷卻的方法,原位地得到非晶碳包覆的TiO2納米顆粒材料。這一方法得到的TiO2納米顆粒尺寸僅10 nm左右,且包覆在非晶態碳中間,能夠有效的抑制熱處理過程中催化劑顆粒的晶體長大。

  圖2 碳包覆二氧化鈦納米顆粒(TiO2SCNPs/AC)物相及形貌表徵。

  要點2:碳包覆二氧化鈦納米顆粒(TiO2SCNPs/AC)的XRD中,衍射峰為明顯的TiO2金紅石和銳鈦礦兩相,並且無明顯的碳衍射峰。根據透射電鏡圖,TiO2納米顆粒的尺寸約為10 nm,並且晶格條紋同時含有銳鈦礦與金紅石兩相,同時在EDS圖,其中Ti、O和C元素均勻分布,結合XRD結果,可以判定C元素以非晶態存在。

  圖3 不同催化劑加入MgH2放氫性能(a)TPD放氫曲線,(b)DSC放氫曲線。

  要點3:碳包覆二氧化鈦納米顆粒(TiO2SCNPs/AC)作為催化劑的MgH2體系具有更優越的放氫性能,其起始放氫溫度為163.5℃,放氫峰值溫度為224.5℃。遠低於純MgH2體系。同時對比TiO2納米顆粒(TiO2NPs,5~10nm)峰值溫度242.7℃,初始放氫溫度218.5℃。碳包覆能夠使TiO2具有更優越的催化效果。

  圖4 MgH2-TiO2SCNPs/AC體系動力學(a-c)及循環測試(d)。

  要點4:添加不同催化劑後300℃下等溫放氫動力學都較純MgH2體系有了顯著的提升,其中MgH2-TiO2NPs在12分鐘內放出6.3wt%H2,MgH2-C在30分鐘內放出1.21wt%H2,而添加TiO2SCNPs/AC的MgH2能夠在4分鐘內放出6.77wt%H2。同時不同溫度下MgH2-TiO2SCNPs/AC等溫放氫曲線,可以看到在200℃條件下,MgH2-TiO2SCNPs/AC可以在60分鐘內放出1.8wt%H2。等溫吸氫曲線也表現了MgH2-TiO2SCNPs/AC的動力學提升,200℃時可以以極快的速度吸氫達到飽和,50℃也可以穩定速度進行吸氫,相較TiO2納米顆粒催化MgH2有了極大提升。

  圖5 第一性原理計算結果。

  要點5:通過第一性原理計算及理論模型分析TiO2催化劑與MgH2表面的電荷密度以及電荷轉移,可以得出:TiO2的添加能夠有效削弱Mg-H鍵的鍵能,進而降低H原子在MgH2當中的解離能;更為重要的是,表層非晶C的存在,能夠進一步增強TiO2的催化效果,使Mg-H的鍵長進一步增加,有效降低H脫離所需要的能量。

  意義分析:

  該工作製備了單分散的碳包覆TiO2納米催化劑並應用到了MgH2儲氫體系當中,碳層的存在能夠有效抑制TiO2顆粒在熱處理過程中的顆粒團聚和長大,使TiO2保持均勻的納米尺寸,並且碳包覆TiO2納米催化劑的添加能夠有效的降低MgH2儲氫體系的放氫溫度,並使放氫動力學得到了顯著提升,同時該工作還藉助了第一性原理計算,從理論計算的角度揭示了,非晶碳層在碳包覆TiO2催化過程中的增強催化作用。此項工作可為高容量儲氫材料的增強催化改性研究提供新思路,並促進氫能產業的發展。

  Meng Zhang, Xuezhang Xiao, Jianfeng Mao, Zhenyun Lan, Xu Huang, Yunhao Lu, Bosang Luo, Meijia Liu, Man Chen, Lixin Chen. Synergistic catalysis in monodispersed transition metal oxide nanoparticles anchored on amorphous carbon for excellent low-temperature dehydrogenation of magnesium hydride.Materials Today Energy, 2019, 12, 146-154. DOI: 10.1016/j.mtener.2019.01.001.

  期刊介紹:

  by Hong Jin Fan (Associate editor of MTE)

  乘能源之浪,立巨人之肩

  Materials Today Energy 是Materials Today家族的一本能源期刊,首發2017年。

  心有博志,豈甘平庸

  內容涵蓋各種能源材料及器件,基礎與應用,政策和標準。

  納天下精品佳構,播九州妙想奇思

  編輯和編委全部都是活躍在科研第一戰線的能源材料科學家,他們不捨得放過一篇優秀稿件!一旦接收,迅速上網,而且優秀工作將通過網絡渠道廣為宣傳。

  光電熱電核電壓電不論新舊

  產能儲能運能轉能但求精華

  只要你的研究有助於保護我們共同的地球,我們就有興趣幫你快速發表。

  將『能源學人』添加星標

  就能第一時間接收到當天的最新消息

  (瘋狂暗示)

相關焦點

  • 研究發現光催化產氫理想助催化劑
    日前,三峽大學葉立群課題組以非晶態二硫化錸為助催化劑,極大提高了光催化產氫性能和光穩定性,該成果在線發表於《應用催化B》。
  • 科學網—發現光催化產氫理想助催化劑
    本報訊(記者溫才妃 通訊員易娜、葉立群)日前,三峽大學葉立群課題組以非晶態二硫化錸為助催化劑,極大提高了光催化產氫性能和光穩定性
  • 倫敦大學學院唐軍旺教授|分子催化劑助力氮化碳光催化高效產氫
    光催化技術為太陽能分解水制氫提供了一條完美路徑。然而要想大規模推廣應用還有幾個關鍵問題亟待解決:1. 目前大多產氫光催化劑需要擔載貴金屬,導致其成本過高,因此產氫催化劑的廉價化十分重要;2. 儘可能拓展光吸收範圍以有效利用太陽光;3. 長時間的穩定運行。
  • 倫敦大學學院唐軍旺教授|分子催化劑助力氮化碳光催化高效產氫
    光催化技術為太陽能分解水制氫提供了一條完美路徑。然而要想大規模推廣應用還有幾個關鍵問題亟待解決:1. 目前大多產氫光催化劑需要擔載貴金屬,導致其成本過高,因此產氫催化劑的廉價化十分重要;2. 儘可能拓展光吸收範圍以有效利用太陽光;3. 長時間的穩定運行。
  • 電催化糖醛氧化和水分解產氫
    其中,電化學或光電化學水分解產氫已被廣泛認為是以最小的環境影響滿足未來能源需求的一種有前途的方法。同時,電催化生物質進行產品升級也是一種生產非化石基碳產品的可持續的方法。將這兩者結合起來,就可以在水分解產氫的同時進行生物質的氧化反應生成升級產品。
  • ...下遊貯氫材料企業生產的貯氫材料主要用於生產鎳氫電池的負極材料
    董秘,請問貴司貯氫材料市場佔有率30%,能否介紹一下該材料市場應用行業,另外跟現在氫燃料電池,制氫及氫能源利用等新能源發展有關聯嗎?謝謝!公司回答表示,公司下遊貯氫材料企業生產的貯氫材料主要用於生產鎳氫電池的負極材料。鎳氫電池主要應用於民用、個人護理、混合動力車、純電動大巴、儲能設備等領域。
  • 用於可見光碟機動產氫的特殊定製的自組裝光催化納米纖維
    用於可見光碟機動產氫的特殊定製的自組裝光催化納米纖維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3 17:06:32 一個由布裡斯託大學Ian Manners課題組領導的國際合作小組,通過自組裝納米纖維實現了可見光碟機動的高效產氫
  • 【催化】Angew. Chem. 壓電催化產氫—利用機械振動驅動水分解產氫
    光催化和電催化是目前國際上研究產氫的熱點。但各自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光催化分解水制氫氣對可見光範圍的光利用率低,對黑暗條件無響應等。電催化分解水制氫氣則需要消耗電能,以及優異的電催化材料通常含有貴金屬,而貴金屬材料比較昂貴。
  • 二氧化鈦表面光催化產氫工作取得新進展
    7月19日,由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楊學明院士帶領的科研團隊在「甲醇在TiO2(110)表面上光催化產氫」工作中取得新進展,該成果「
  • 二氧化鈦表面光催化產氫工作取得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科學網 劉萬生 通訊員郭慶 徐晨彪報導】7月19日,由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楊學明院士帶領的科研團隊在「甲醇在TiO2(110)表面上光催化產氫 在二氧化鈦光催化分解水過程中,甲醇的加入能夠提高產氫效率,同時,甲醇本身也能光催化產氫。但是甲醇光催化產氫的化學反應機理並不十分清晰,如果能從分子層次上認識這一過程,將可能為發展高效催化劑提供新的思路。
  • 【催化】Ni單原子催化海水析氫
    由於海水的資源豐富且成本低廉,海水電解成為替代傳統純水電解工藝、並實現大規模產氫的一種有效技術。
  • 科學網—實現金屬氧化物高效水分解產氫
    >   本報訊(記者黃辛 通訊員房樹芬)華東理工大學材料學院楊化桂課題組在一項研究中通過局部原子結構調控,實現了金屬氧化物高效水分解產氫
  • ChemCatChem:共軛高分子作為光催化材料於可見光水分解產氫之最新發展
    臺灣清華大學化工系周鶴修和合作者針對通過共軛高分子作為光催化材料進行可見光水分解產氫,系統地總結了它們的合成和材料設計策略,光物理性質,提出的機理和應用
  • 東華大學在光催化 分解水產氫領域最新研究進展
    因此,可見光光催化分解水產氫由於其可以利用幾乎免費且清潔的太陽能製取燃燒熱值高、燃燒產物無汙染的氫氣能源成為各國研究團隊的研究熱點。從1972年日本科學家首次發現TiO2可以用於光催化分解水產氫以來,光催化分解水產氫就以其廉價、節能、環保等優勢被認為是最有潛力的開發清潔、可持續氫氣能源的技術之一。然而,如今的光催化劑利用太陽能光催化分解水產氫的效率都相對較低,難以滿足人類對能源的需求。
  • 上大《Chem Eng J》基於新型恆流吸氫動力學模型的貯氫罐數值模擬
    上海大學李謙教授團隊與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楊洪廣研究員合作,採用數值模擬方法來研究並預報貯氫罐的恆流吸氫性能。通過貯氫罐的恆流吸氫實驗獲得壓力-時間曲線和點溫度-時間曲線。將實驗結果和模擬結果進行對比驗證,如圖3所示。模擬結果和實驗結果基本一致,這說明了貯氫罐數值模型的準確性。
  • 上大《Chem Eng J》基於新型恆流吸氫動力學模型的貯氫罐數值模擬
    上海大學李謙教授團隊與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楊洪廣研究員合作,採用數值模擬方法來研究並預報貯氫罐的恆流吸氫性能。gLaNi4.25Al0.75合金的圓柱形貯氫罐進行數值模型的驗證。
  • 青島大學 紅磷/氮化碳異質結構光催化材料顯著提升析氫催化效率
    紅磷是一種很有前途的光催化劑,其可見光吸收範圍寬,可達700 nm,但其快速的電荷重組限制了其光催化析氫反應(HER)活性。在這項工作中,[001]取向的Hittorf紅磷(HP)納米棒通過化學氣相沉積策略在聚合氮化碳(PCN)上成功生長。
  • 華中科技大學王鋒《JMCA》:向大自然學習——仿生光合組裝體實現可見光催化產氫性能提升
    APA將光合作用體系中的關鍵功能組分集成在組裝體內,成功實現了在水溶液中的可見光催化產氫,其光催化產氫效率和pH響應性較非組裝體系有大幅提升(圖1)。PEI-Co是一種在樹枝狀聚乙烯亞胺(PEI)上修飾了金屬鈷分子催化中心的聚合物催化劑,其骨架高分子PEI因含有豐富氨基而具有親水性和易化學修飾的特點(圖2)。PEI-Co中的PEI骨架和金屬鈷活性中心分別用於模擬生物體中的蛋白環境和酶催化中心,PEI骨架上殘留的氨基在催化過程中可以起到質子擺渡臂的作用——這一功能在自然界鐵氫化酶的結構中已得到證實。
  • ZnSe納米棒——光催化分解水產氫再創新高
    氫能是太陽能轉化利用中的首選,目前已研發出很多可實現光催化分解水產氫的催化劑。在眾多催化活性材料中,同屬於硫族化合物的CdS與CdSe納米晶催化效果上佳。儘管催化活性與穩定性都極為顯著,但是這類材料的應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毒性以及Cd致癌性的限制。因此其替代物如氮化碳、碳量子點以及共軛有機聚合物等碳基材料由於環境友好等特性而被廣泛研究。
  • 人工異質界面實現了對析氫和肼氧化催化的微妙反應動力學
    人工異質界面實現了對析氫和肼氧化催化的微妙反應動力學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5 16:42:30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謝毅團隊揭示了人工異質界面實現了對析氫和肼氧化催化的微妙反應動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