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三體艦應該是21世紀初,英國海軍「海神號」三體試驗艦,該艦總長98米,主水線長90米,舷側艦體水線長34米,主艦體寬6米,舷側艦體寬1米,排水量1035噸,最大航速20節。
三體船是典型的高技術船舶,其實中國海軍最早嘗試的三體船是917型三體救生船,該級艦共建三艘,北救143、南救511、東救335,首艘917型三體救生船北救143,2012年服役於北海艦隊某救生支隊。該船由三個船體組成,中間為主船體,兩側各有一個輔助船體,排水量約550噸,最大航速超過30節,後甲板左右各載有1艘救生小艇,由吊艇架釋放,艦艏前裝備一門新型單管30毫米艦炮。武裝簡單主要任務是擔負近海搜救、快速救助遇險艦船和失事飛機落水人員,構築起高效、快速、便捷的近海救助能力。
但是國內對於三體船的研究並沒有放緩腳步,可以說917型三體救生船是中國海軍建造的先期試驗船,以便為今後的作戰艦艇運用打下基礎積累經驗。中國船舶工業貿易公司在阿布達比舉行的國際防務展上披露了新型「三體」護衛艦概念,排水量為2450噸,長142米,寬32.6米,最大航速約30—35節(推測)。
該新型三體護衛艦配備了一門H/PJ-26型單管76毫米隱身主炮,另外有2門H/PJ-12型730近防炮,配雙機庫可容納兩架反潛或通用直升機,機庫上方還有2座726-4型多功能干擾裝置;此外在三體船的中部還裝備八具反艦飛彈發射器及32單元的垂髮裝置,將配備海紅旗-16中程防空飛彈。
美國「獨立」級瀕海戰鬥艦為鋁合金複合型高性能三體艦,首艦2006年1月19日在美國奧斯塔造船廠開工建造,2008年4月26日下水,2010年1月16日服役,至2018年共建造有13艘,其中7艘已服役,艦長127.6米、寬31.6米、吃水4.27米、排水量、2784噸(滿載)、續航力4300海裡/20節 4500海裡/16節、艦員編制總數不超過100人。
動力系統採用2臺羅爾斯·羅伊斯生產的MT30型單機功率36兆瓦的燃氣輪機,2臺費爾班克斯·莫爾斯公司生產的單機功率6.4兆瓦的皮爾斯蒂克16PA6B STC柴油發動機(與自由級完全相同),用以驅動四部羅爾斯·羅伊斯生產的卡梅瓦153SⅡ噴水推進器,最大航速可達到46節,船體狹長,艏部水下沒有明顯的潛體,這種船體不僅能減少波浪對船艏的撞擊又具有良好的縱向穩定性和耐波性。
裝備了一座Mk110— 57毫米艦炮和一套「海拉姆」反艦飛彈防禦系統,上層建築部分配置了兩座30毫米Mk46艦炮,該艦飛行甲板可以容納2架H-60直升機或1架CH-53直升機,或者1架H-60直升機和3架MQ-8B「火力偵察兵」無人機。該艦還配備有升降機,可讓「火力偵察兵」無人機配置到飛行甲板下的任務艙內。該艦配備有艦艉艙門和一個雙尾撐吊臂,可以發送和回收小艇和水中傳感器。
中國新型三體護衛艦跟美國「獨立」級瀕海戰鬥艦性能指標相當,但中國新型三體護衛艦火力更強 ,按說中國目前並沒有這樣的需要,所以主要是出口向國際市場推廣。
要知道的是現在各國主力驅逐艦的最大航速一般只有30節左右,但最高也不會超過35節。三體船因其獨特的設計,船底與水面的接觸面積小,高速航行時產生的興波阻力相應就會減小,像瀕海戰鬥艦的最大航速就達到了50多節,是目前世界上航速最快的千噸級軍用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