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傻的分不清井欄壺和漢鐸壺,教你幾招,讓你在朋友面前倍有面子

2020-12-06 紫砂一號院

筆者在紫砂一號院公眾號後臺收到留言:我去朋友家做客,錯把井欄壺認成了漢鐸壺,鬧了不小的笑話,請問該如何分清井欄壺和漢鐸壺呢?

首先,井欄壺分為高井欄、矮井欄和方井欄,其中矮井欄和方井欄和漢鐸壺很容易區分,最不好區分是漢鐸壺和高井欄壺。

矮井欄:壺身扁矮,最似井欄,容易分辨
六方井欄
高井欄:跟漢鐸壺難以分辨
漢鐸壺

一 壺身身筒

標準的漢鐸壺和井欄壺在壺身身筒上是有細微區別的。

漢鐸壺的壺身從下往上有一個弧度向裡收縮的變化;而高井欄壺從下往上基本上沒有多大的變化,再同時加上壺頸向壺蓋處的變化,也就是說漢鐸壺的壺身要變化2次,井欄壺的壺身只變化一次。

井欄壺:身筒一般是直的,上下口基本一
漢鐸壺:壺身有一些向裡收縮的變化

二 壺頸向壺蓋過渡處

在身筒變化的次數不同外,在變化的形式上也是不同的。漢鐸壺在壺頸向壺蓋過渡處,一般為有稜有角的過渡,邊緣處看著比較鋒利,有金玉剛強的感覺,而井欄壺在壺頸向壺蓋過渡的地方,一般是沒有角度的,而是有弧度的,就是圓潤的過渡,有水之柔和的感覺。

井欄壺:該出過渡是弧度,有柔和之感
井欄壺:該出過渡是弧度,有柔和之感
漢鐸壺:該出過渡是角度,有鋒利之感

三、 壺鈕、壺把、壺嘴

在壺鈕、壺把、壺嘴各個部件的搭配上,他們也是不同的。

漢鐸壺一般是直流嘴,表現出剛強果敢;井欄壺一般為彎流嘴,表現出柔和。

漢鐸壺:直流嘴
井欄壺:彎流嘴

漢鐸壺在壺把上一般為耳式環把,而井欄壺一般為飛把,就是在把的位置有一個像翅膀一樣飛天的裝飾變化。

漢鐸壺:耳式環把,壺把起勢向上
井欄壺:飛天把,壺把起勢向下

最明顯的是在壺鈕的區別上,漢鐸壺壺鈕上有一個圓環的特殊標誌,而井欄壺一般是沒有的。

漢鐸壺:圓環壺鈕
井欄壺

總結:多多留心,細細觀察,經常觀看井欄壺和漢鐸壺,你自然一眼就能分辨出他們來,這樣也不會在朋友那裡鬧笑話。

相關焦點

  • 漢鐸壺圖片和銘文賞析
    有舌者可搖擊發聲。舌分銅製與木製兩種。銅舌者為金鐸,木舌者為木鐸。《周禮》有「六鼓四金」一詞,它是周代的鼓樂形式。「四金」是指:以金綽和鼓,以金錨節鼓,以金饒止鼓,以金鐸通鼓。據考證在上古,應當存在古琴與鳴球即陶鈴、銅鈴一類擊拍樂器的合奏形式。《尚書·益稷》就有句「戛擊鳴球,搏拊琴瑟以詠」。
  • 史上最貴的六把井欄壺,你有同款嗎?
    經典器形之井欄 文丨砂海墨韻 紫砂的經典傳統器皆有由來,如曼生壺系列、申錫、子冶款等,而在曼生壺中更是有許多經典器形,最為著名的便是石瓢、井欄、扁石、合歡
  • 漲知識:紫砂圓器壺型圖譜大全
    美人肩如古代女子端莊典雅,帶點宮廷的雍容華貴,又不失大家閨秀般的妖嬈。造型飽滿,大方得體,以體現圓潤的壺身為主,壺蓋與壺身合為一體,沒有空隙。7、蓮子蓮子壺是掇只系列的起源。最早蓮子壺型,在清雍正年間或更早就已經有蓮子壺器形的存在。蓮子壺與掇只器型相比少了加底,多了把尾的飛。
  • 井欄壺,一眼望穿的都是命運,不可預料的才叫人生
    經常聽到人們抱怨,抱怨太多的不公平和不如意,其實說到底就是抱怨人生中種種意料之外的不順利,比如,我們白手起家,而現實卻是一條殘酷利益鏈;我們拼盡全力,到頭來卻往往不遂人意……讓人無限唏噓的人生狀態,莫過於理想≠現實。
  • 探秘井欄紫砂壺——細賞文人雅趣,體會萬物皆可成壺!
    有這樣一種壺,遠觀端正大氣,掌握細膩潤澤,泡製的茶湯似乎帶著井水的清冽與甘甜……這,就是從萬千紫砂壺型中脫穎而出的經典——井欄壺!某年初夏的一天,楊彭年應邀到陳曼生家小聚,二人把酒言歡,暢聊制壺心得。聊到高興時,楊彭年問陳曼生最近有沒有什麼新的制壺想法,陳曼生搖頭說:「近日公務繁忙,沒時間顧及制壺啊!」於是楊彭年安慰道:「制壺急不得,你也別心煩,畢竟萬物皆可成壺嘛!」
  • 十把最貴的井欄壺拍賣行情
    【壹】顧景舟 魏紫熙合作 矮井欄壺北京保利 2011年春季拍賣會成交價:RMB 10,350,000 元>顧景舟 矮井欄壺上海春秋堂 2013年春季拍賣會成交價:RMB 3,967,500 元【肆】楊彭年制 江聽香銘 井欄壺中國嘉德 2013年春季拍賣會成交價:RMB 3,910,000 元
  • 顧景舟1989的井欄壺,堪稱絕跡孤品!
    2017年北京東正拍賣春季藝術品拍賣會,專門為了一把紫砂壺開設了一個拍賣專場:「青松本無華——顧景舟制亞明書畫矮井欄壺」。最終這把壺以1550萬元人民幣的落槌價成交。在紫砂壺藝術與書畫結合的壺形中,井欄屬於比較成功的一類,因其造型簡潔,壺身留有大空間的畫面,可供文人墨客施展。所以在考量壺形製作是,顧老就充分考慮到怎樣將紫砂工藝引向「工藝與文化」相結合的藝術殿堂。
  • 杏仁,巴旦木傻傻分不清,教你幾招輕鬆辨別,不再被「宰」
    杏仁,巴旦木傻傻分不清,教你幾招輕鬆辨別,不再被「宰」!杏仁巴旦木,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在很多人看來,這兩種堅果明明是同一種,為何價格會相差那麼多?很多人都是分不清楚巴旦木和杏仁的,尤其是剝了殼的兩種東西,真的是完全看不出來有啥不一樣,就連吃起來好像差別也不是那麼明顯,那麼我們如何區分這兩者呢,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幾個小妙招。先來給他們做個區分,從種類上區分,巴旦木學名叫扁桃,是薔薇科李亞科桃屬喬木,杏仁是薔薇科落葉喬木植物杏或者山杏的種子。當然這一點我們只能從理論上區分,實際中怎麼區分呢?
  • 以壺會友
    中國是禮儀之邦,自古就有「以茶會友、以壺待客」的完整和規範的禮儀,孔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尋根溯源,歷來茶事禮俗,以壺相贈,是笑迎天下客的一種禮節,也是文化內涵和禮儀交往相結合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待客之道。
  • 傻傻分不清!教你輕鬆分辨到底是蛾還是蝴蝶?
    原創作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常言彩蝶如幻,觀賞蝴蝶多變的色彩和輕盈的飛行姿態,能給人帶來美好的精神愉悅。但是大自然中種類眾多的蝴蝶,讓人目不暇接,更有那一部分蛾類「冒充」蝴蝶,越發讓人暈頭轉向了。教你一招,讓你輕鬆辨認到底是蝴蝶還是蛾,不再傻傻分不清!
  • 「哪壺不開提哪壺」用英語怎麼說,你知道麼?
    原來他剛失戀,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那麼問題來了:你知道英語如何表達「哪壺不開提哪壺」麼?但你就得在這兒待到晚上的晚班了。啊……我要去公園裡享受陽光。我最好買些防曬霜,是吧?B:Don't rub it in!別哪壺不開提哪壺!
  • 教你如何選購咖啡壺?
    咖啡壺是酒吧用品中一種衝煮咖啡的器具,一般非為滲濾式、滴漏式和真空式三種。現在市面上賣的較多的是滴漏式咖啡壺,而滴漏式咖啡壺又分為美式、日式、意式三種。在這眾多的咖啡壺中,我們在選購時應注意什麼問題呢?
  • 蘭花鑑別|春蘭、蕙蘭傻傻分不清,教您一招,百試百靈
    蘭花鑑別|春蘭、蕙蘭傻傻分不清,教您一招,百試百靈文/三條石在中國南方的江浙地區,有很多的大山,山裡長著各種各樣的植物。其中有一種植物,看似普通,但價值卻很高。她就是我們所熟悉的蘭花。有的蘭花看似十分的普通,不知道的人,可能以為這只是一株雜草,但是懂得她價值的人,卻明白她的價格。關於蘭花的價值和價格,筆者在其實是深有感觸的,就在前幾年,我迷戀上了蘭花,開始經常收購各種銘品,看著好看的,覺得有品的,就都往自己的陽臺上擺。
  • 銀壺還有「生銀」和「熟銀」之分?這點大部分人都不知道……
    獲得一把銀壺,不僅僅是作為簡單的一把壺使用。一把銀壺,在壺友的心裡,是一件心愛的器物,也是具有靈魂的一個朋友。然而關於銀壺的一些常識,各位壺友們卻不一定完全知道。例如當有人問,你的銀壺是「生銀」還是「熟銀」的時候,相信不少的朋友會問,銀竟然還有「生熟」之分?
  • 仿古壺有幾種?程壽珍的仿古壺和其他仿古壺哪裡不同?
    仿古壺作為當今紫砂界三大經典器型之一,在學壺的路程中,仿古是做「圓」器的必經之路。 仿古的器形極有特點,蓋肩口鈕頸腹底每個細節都有,包羅圓器的大部分做法,也因此,但凡制壺大家皆有制仿古,名作輩出。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仿古壺的器型變化,壽珍仿古又有何不同?
  • 追壺人:都是段泥壺為何顏色不同
    不知道大家發現過沒有,很多壺明明是同種泥料,成品壺顏色卻有不同,這究竟是何原因呢?昨天看有篇文章評論下有人,問我這個問題,為何都是段泥,壺卻顏色不同,今天解答一下。因為段泥也分很多種,有黃金段,老段,芝麻段等。窯溫對壺的顏色也有影響,所以不是都一樣的。
  • 行話常說一方抵三圓,紫砂壺方器型大全,你認識的有幾把?
    3、四方壺紫砂方器造型變化眾多,古有「方非一式」之說,主要有長方、四方、六方、八方、隨方、寓方等幾種基本形狀。四方方器作品形體優美,工藝嚴謹,氣韻生動,造型古樸,技法獨特。壺頂雕塑青獅為鈕,雄姿煥發,與傳統壺式融切。壺蓋平整嚴合,似有合蓋舉起全壺的態勢。14、藏六壺遇危險,龜將頭尾和四足縮入龜甲中,謂之「藏六」,亦稱「龜藏」,喻才智不外露或深居簡出免招嫉惹禍者。藏六壺以此為設計理念創作,壺身分六面,筋紋與壺蓋相連,壺底加足,十分耐看。
  • 一壺沸水
    林清玄說:「人生有許多事是值得等待的。曾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鬱鬱寡歡的年輕人向一位德高望重的師父訴苦:「生活總是不如意,困難和挫折圍繞著我,我這一生是不是就只能這樣了?」師父笑了笑,拿起了桌上的水壺,為這位年輕人沏了一杯茶,讓他品品後再說。年輕人喝了一口說:「師父,這茶一點兒茶香都沒有。」
  • 十大經典紫砂壺器型,你認得幾個?
    ,並鐫刻「不肥而堅 是以永年」的壺茗,流傳至今。於是,顧景舟按照自己的想法,設計了一份集旭茂提梁壺和天香閣壺所有優點的提梁壺圖紙,徵求高莊的意見。正巧有個丫環在院子裡的井邊打水,由於水井的井欄很高,丫環取水的時候必須使勁的彎下身子,這個樣子有點像一隻蝦。
  • 人生,就如一壺沸水
    看透一壺沸水,也就讀懂了人生。事業如沸水:每一分溫度的累積,都要貨真價實網上有句話說:「不要假裝很努力,結果不會陪著你演戲。」同樣一部廣受關注的國產劇《歡樂頌》裡,富二代曲筱綃對職工的一番話卻是簡明扼要,道破職場法則:「我也不希望看到你們在我面前演勤奮,只要我交代你們的事必須完成好。遲到早退我不管,我只看結果。工作做得好,你就是菩薩,我保證好吃好喝地供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