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理化思維——結論正確的思考模式

2021-01-13 李鈺說

李鈺說 每周一篇商業創新故事

一、公理化思維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本書《幾何原本》,作者是古希臘數學家歐幾裡得。我們初中時學習的「勾股定律」就出於此書。

《幾何原本》建構了平面幾何的理論體系,兩千多年來一直是幾何學的權威教材。他的思維和推理是演繹推理的典範。

首先歐幾裡得給出五條公理:

(1)等於同量的量彼此相等。

(2)等量加等量,其和仍相等。

(3)等量減等量,其差仍相等。

(4)彼此能重合的物體是全等的。

(5)整體大於部分之和。

這五條聽起來特別簡單易懂,不證自明,就是我們前面說的具有「第一性原理」特質的公理。

接下來他還有五條公設:

(1)由任意一點到另外任意一點可以畫直線。

(2)一條有限直線可以繼續延長。

(3)以任意點為心及任意的距離可以畫圓。

(4)凡直角都彼此相等。

(5)同平面內一條直線和另外兩條直線相交,若在某一側的兩個內角的和小於二直角的和,則這兩條直線一定在一側相交。

五條公理+五條公設+23個定義(對什麼叫點、線、面等做出定義),運用演繹推理(大前提正確+小前提正確=結論正確)的方法推出48條定理和167個命題,建構了整個平面幾何的大廈。

由不證自明的公理+演繹推理 推出結論,是結果保真的一種思考方式,就是我們今天說的公理化思維。

不證自明的公理+演繹推理==》正確結論

公理化思維是人類思維的巔峰傑作。

二、公理化思維的應用

古希臘文明中,視角面對太空,對天體行星運行的思考,視角面對人本身,「用什麼證明你自己存在」?視角面對無形的思想「如何思考才能正確」。

燦若星河的文明中,公理化思維也是人類文明的巔峰。尋找「第一性原理」,找到思考的起源,沿用公理化思維,一步步保持正確,這被後來的物理學、生物學、商業廣泛應用,並且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1、公理化思維在自然學科的應用

我們現在的數學、物理、生物學等學科研究,運用的就是「不證自明的公理+演繹法推理」來一步步證明的思考方法。只是它已經固化在我們的思維裡,我們都看不到它的存在。

2、公理化思維造人文科學的應用

如法律,法律的基石假設是「人人平等,依行為各取所得「。由此出發,制定各種條款,後一個結論是前一個大前提+小前提的結果。也有了」法網恢恢,疏而不漏「的常識。

3、公理化思維在商業中的應用

經濟學中,「看不見的手」,「長期來看,價格總圍繞價值波動」,是基礎的公理,在這個大前提下去推演思考市場的變化和結果。「任何脫離價值的價格暴漲暴跌都是波動,一定會回歸」,市場的高峰低谷是正常現象。

4、公理化思維在個人成長中的應用

任鑫老師做了一個」如何過幸福的一生「,拋開「明白很多道理卻過不好這一生」的原因推演。

(1)先確定決定人生幸福的因素:大前提——讓我有幸福感的有幾條,按照重要性選擇出來。小前提:越重要的需要花費的時間越多。

(2)行動方法,按照每件事所佔比重分配相應的時間去做。

(3)檢查計劃,並記錄覺知幸福的共性主題。

(4)調節修正比例,按計劃進行。

後記:

公理化思維是我們特別缺乏的一種思維方式,成長經歷裡缺乏進行公理化思維的刻意練習。我們的成長中更多是「家文化」、「情大於法」的文化,中庸文化,對很多事情的解釋模稜兩可。對比西方的「把大象放冰箱需要幾步」式的思考方式,底層根基缺乏公理化思維。模糊是我們很多人生煩惱、事業錯誤的原因。

尋找事物運行的」公理「,運用」公理化思維「去思考去行動,能讓我們的結果事半功倍。幸福應該建立在堅實的」公理「基礎上。

相關焦點

  • 「數學思維繫列」談談歸納與演繹思維
    演繹法跟歸納法是剛好相反的過程(《你可能不知道的數字2》中講到了2在宇宙中獨特的地位,歸納和演繹也是這種二元對立統一很好的例證),它是從幾個被驗證是正確的論斷(或者是與現實生活沒有任何衝突的假設)出發,在特定場景下,用這些論斷推導出新的適合該場景的結論。
  • 明白模式就能快速得出正確的結論
    思考的五種「模式」在第一章中,我對於「何為邏輯思維」做了解說,並闡述了邏輯思維的基本動作。在第二章,我會就加速邏輯思考速度的「模式」進行解說。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思考時必須把握整體結構」。哪怕是像商業活動這樣摻雜了繁多要素的案例,只要把握好整體結構並進行整理,就能比從零開始逐一思考更快地得到正確結論。
  • 科學簡史:古希臘的物理「公理化」體系
    到了大約公元前300年的時候,歐幾裡得總結前人研究之成果,建立的一套「公理化」體系,這是希臘人探尋「知識的確定性」集大成之作。幾乎與此同時,阿基米德也建立起了物理學的「公理化」學術體系。阿基米德大約公元前287年出生在西西里島的敘拉古,卒於公元前212年。這是一個可以跟牛頓相提並論的偉大科學家,他對科學發展的貢獻是全方面的,本篇我們但從物理學領域窺探一二。
  • 科學簡史:古希臘的數學「公理化」體系
    歐幾裡得構建了一條「公理化」的體系,這是演繹法運用的輝煌成就。古希臘人把人推理問題的方法分為「歸納法」和「演繹法」。歸納法是通過大量的觀察,從眾多現象中歸納共性。但是這種思維方法的短板在於,他具有不確定性。
  • 人人都該懂的批判性思維:塑造你的邏輯思考力
    這些未經仔細推敲過的想法很恐怖,它會導致我們在生活中情緒低沉,甚至樹立一個不那么正確的人生目標。它會削弱我們清晰思考的能力。如果可以的話,我們應當反覆琢磨自己和他人思考的邏輯,也就是所謂的「批判性思維」。人們有時認為,具有批判性思維的思考者就是那些愛批評他人的人,特別是那些不墨守成規的團體,或是一些標榜自己是具有批判性思維的主流思考者團隊。
  • 數學思維方法概述 ---數學思維方法與數學哲學
    數學思維方法的形成與發展往往與數學家,哲學家對數學整體的哲學思辨相關,對數學不同的哲學思考會形成對數學不同的思維模式。同時,對數學不同的哲學理解也對數學中不同的方法給予不同思維層面的解釋。因此可以說,數學思維方法與數學哲學是密切相關的 。同時,我們也可以發現,數學思維方法與數學史,數學教育的觀念也有著密切的關聯。不同數學哲學觀念形成不同的數學思維方法。
  • 18思維模型:六頂思考帽一激發創造力的系統思考法
    一、六頂思考帽概述  1、六頂思考帽的概念  六頂思考帽是英國愛德華·德·博諾博士開發的一種思維訓練模式,是一個全面思考問題的模型。它提供了「平行思維」的工具,避免將時間浪費在互相爭執上。強調的是「能夠成為什麼」,而非 「本身是什麼」,是尋求一條向前發展的路,而不是爭論誰對誰錯,使混亂的思考變得更清晰,使團體中無意義的爭論變成集思廣益的創造,使每個人變得富有創造性。    藍色思考帽:負責控制和調節思維過程,並負責做出結論。    白色思考帽:中立而客觀,關注客觀的事實和數據。
  • 剖析天才的思考模式,強大你的創意思維,讓全民「進化」!
    本文講授一個天才的思考模式,教你為何天才高智商人群他們能想到常人想不到的事,從思維碎片的整合角度出發。有的人他的思維是龍吸水式的,其中的吸力就是思維的順滑程度,也是決定他能否說順話的關鍵,就是把思維碎片快速整合,而形成一句話。
  • 《學會提問》批判性思維讓你的思考插上翅膀
    所以我們需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才不會被這些虛假、錯誤的消息幹擾,或是為此焦慮。今天我向大家推薦的是這本《學會提問》(原書第11版),可能是翻譯的問題,不太容易理解。豆瓣評分:8.3主觀評分:7.5書中先介紹了兩種思維模式分別是「海綿式思維」和「淘金式思維」。海綿式思維,是指像海綿吸水一樣汲取信息和知識的思維模式,強調的是收集和包容。
  • 鍛鍊並運用這5種思維方法,提高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衡量一個人有沒有能力的一個重要標準,是這個人能不能有效地思考和解決問題。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一方面來自於知識和經驗的積澱,另一方面則來自於我們的思維方式和方法。工作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鍛鍊並靈活運用下面的這5種思維方法,大部分問題我們都可以迎刃而解。
  • 思維模式:做出明智決策的最佳方法(上)
    2學會更好地思考 3建立思維模式網格 4思維模式 一般思維概念 物理與化學 生物 系統 數學 微觀經濟學 軍事與戰爭 人性與判斷 什麼是思維模式? 思維模式是我們理解這個世界的方式。
  • 思考|《思考的藝術:非凡大腦養成手冊》
    ——荀子《解蔽》一、核心理念良好的思考是一門需要學習且可以習得的藝術。人的思維過程是創造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的融合,前者強調的是思維的長闊高深,後者強調的是穩準狠快。二、主要框架首先了解關於思考的7項基本常識和6個常見誤區。
  • 《學會提問》:3步走學習批判思維,做獨立思考的自己
    書中作者提出了兩種接受信息的思維模式,一種是「海綿式思維」,另一種是「淘金式思維」。海綿式思維,顧名思義就像海綿吸水一樣,對所有信息照單全收,是一種相對被動的思維模式。我們需要鍛鍊的是「淘金式思維」,主動與信息互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也是貫穿全書的思維模式。
  • 人與人之間最本質的區別在思維模式
    這種認知是許多人痛苦的根源,也是許多抑鬱症的典型思維模式。許多人糾結於原生家庭對於個人的影響,而這個影響最大的表現是它在你的大腦裡「植入」了許多理所當然的「認識」,而且你從來沒有思考過這些認知是否正確、合理,是否還符合這個時代。
  • 獨立思考,批判性思維,人類兩大「軟實力」,如何從小培養?
    缺少了獨立思考與批判性思維的能力,也是盲目跟風的重要因素。培養獨立思考能力有時候也需要技術性的方法,比如懷疑一切的勇氣。 2.批判性思維 保持質疑精神,並且全方面的思考衡量 美國學者理察·保羅認為,所謂批判性思維是我們對思考過程的再思考。批判與批評性不同,批判更多的是否定,而批判性則是思辨式的,是有建設性的。
  • 強烈推薦|如何提升批判性思維?
    假設可能正確或是錯誤,合理或是不合理。請檢查並且測試你的假設是否正確。4. 「暗示」——暗示存在於一個情況或是決定之中。暗示揭示了可能由此情況導致的可能性,而結果就是這些可能性的體現。5. 「信息」——思考要求從原有事實中建立信息。6. 「推理」——運用推理過程使數據有意義。7. 「概念」——概念性推理將數據形成一個可識別模式。
  • 5種非理性思維模式,讓你在生活中,做出錯誤的決定!
    生活中,有一些人,他們非常的理性和客觀,總是能做出正確的預測,執行正確的決定,從而規避了很多錯誤,少走了很多彎路。但是更多的人,他們在面對現實困難,以及解決問題時,要麼誤入歧途,要麼無所適從,因為他們總是容易陷入錯誤的思維模式,從而鑄造更多的困難和阻遏。
  • 認知、邏輯、思維、系統思考能力如何提升?(下)
    了解系統的構成,那麼系統思考是什麼?系統思考是思維一種思考方式,讓你擺脫某一個系統的思考方法。我們雖為人,但是也屬於某一個系統的要素,你和心愛的人組建家庭,生兒育女,在公司做一名職員,賺錢養家。我們不經意間會站在系統內來看待事物,就像你無法理解老闆為什麼總是要求996,工資還低,工作就要拼命,享受就是貪圖享樂。
  • 我們的思維謬誤
    《可笑的思維謬誤:批判性思考與查錯神經》冀劍制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跟十分明顯的錯誤不同,思維謬誤往往具有欺騙性和誤導性,似是而非。臺灣華梵大學哲學系教授、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哲學博士冀劍制所著的《可笑的思維謬誤:批判性思考與查錯神經》,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為讀者講解了常見的思維謬誤,並引入了「查錯神經」的概念。
  • 《多維度思考》擁有正確判斷和科學決策的100條極簡法則
    法則10 保持靈活 法則11 要有自我意識,提前應對自己的反應 法則12 事實就是事實,接受並不是放棄 法則13 不要過度分心 法則14 喜歡自己 法則15 養成自行選擇正確應對策略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