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鈺說 每周一篇商業創新故事
一、公理化思維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本書《幾何原本》,作者是古希臘數學家歐幾裡得。我們初中時學習的「勾股定律」就出於此書。
《幾何原本》建構了平面幾何的理論體系,兩千多年來一直是幾何學的權威教材。他的思維和推理是演繹推理的典範。
首先歐幾裡得給出五條公理:
(1)等於同量的量彼此相等。
(2)等量加等量,其和仍相等。
(3)等量減等量,其差仍相等。
(4)彼此能重合的物體是全等的。
(5)整體大於部分之和。
這五條聽起來特別簡單易懂,不證自明,就是我們前面說的具有「第一性原理」特質的公理。
接下來他還有五條公設:
(1)由任意一點到另外任意一點可以畫直線。
(2)一條有限直線可以繼續延長。
(3)以任意點為心及任意的距離可以畫圓。
(4)凡直角都彼此相等。
(5)同平面內一條直線和另外兩條直線相交,若在某一側的兩個內角的和小於二直角的和,則這兩條直線一定在一側相交。
五條公理+五條公設+23個定義(對什麼叫點、線、面等做出定義),運用演繹推理(大前提正確+小前提正確=結論正確)的方法推出48條定理和167個命題,建構了整個平面幾何的大廈。
由不證自明的公理+演繹推理 推出結論,是結果保真的一種思考方式,就是我們今天說的公理化思維。
不證自明的公理+演繹推理==》正確結論
公理化思維是人類思維的巔峰傑作。
二、公理化思維的應用
古希臘文明中,視角面對太空,對天體行星運行的思考,視角面對人本身,「用什麼證明你自己存在」?視角面對無形的思想「如何思考才能正確」。
燦若星河的文明中,公理化思維也是人類文明的巔峰。尋找「第一性原理」,找到思考的起源,沿用公理化思維,一步步保持正確,這被後來的物理學、生物學、商業廣泛應用,並且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1、公理化思維在自然學科的應用
我們現在的數學、物理、生物學等學科研究,運用的就是「不證自明的公理+演繹法推理」來一步步證明的思考方法。只是它已經固化在我們的思維裡,我們都看不到它的存在。
2、公理化思維造人文科學的應用
如法律,法律的基石假設是「人人平等,依行為各取所得「。由此出發,制定各種條款,後一個結論是前一個大前提+小前提的結果。也有了」法網恢恢,疏而不漏「的常識。
3、公理化思維在商業中的應用
經濟學中,「看不見的手」,「長期來看,價格總圍繞價值波動」,是基礎的公理,在這個大前提下去推演思考市場的變化和結果。「任何脫離價值的價格暴漲暴跌都是波動,一定會回歸」,市場的高峰低谷是正常現象。
4、公理化思維在個人成長中的應用
任鑫老師做了一個」如何過幸福的一生「,拋開「明白很多道理卻過不好這一生」的原因推演。
(1)先確定決定人生幸福的因素:大前提——讓我有幸福感的有幾條,按照重要性選擇出來。小前提:越重要的需要花費的時間越多。
(2)行動方法,按照每件事所佔比重分配相應的時間去做。
(3)檢查計劃,並記錄覺知幸福的共性主題。
(4)調節修正比例,按計劃進行。
後記:
公理化思維是我們特別缺乏的一種思維方式,成長經歷裡缺乏進行公理化思維的刻意練習。我們的成長中更多是「家文化」、「情大於法」的文化,中庸文化,對很多事情的解釋模稜兩可。對比西方的「把大象放冰箱需要幾步」式的思考方式,底層根基缺乏公理化思維。模糊是我們很多人生煩惱、事業錯誤的原因。
尋找事物運行的」公理「,運用」公理化思維「去思考去行動,能讓我們的結果事半功倍。幸福應該建立在堅實的」公理「基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