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晶體,它們如何工作?

2020-12-05 EDA365網

電晶體的發明徹底改變了人類文明,智慧型手機的核心處理器只能依賴這個技術,處理器擁有約20億個電晶體,它們的作用令人難以置信。

那麼,微型設備是如何工作的呢?電晶體就像開關一樣,沒有活動部件,它們可以放大微弱的信號,實際上放大器就是電晶體的一個基礎應用。

首先讓我們了解電晶體的原理,之後我們會回來的到應用部分。

電晶體由半導體製成,例如矽。每個矽原子與四個矽原子連接,矽的價電子層中有四個電子,讓我們用四手怪代替這個矽原子,每隻手握一隻電子。這些電子中的每一個都與相鄰的矽原子共享,這被稱為共價鍵,目前電子都在各自的共價鍵裡。

如果純矽通電,電子必須吸收一些能量並變成自由電態。

雖然純矽的導電率低,但是有一個叫DOPING的技術可以提升半導體的導電率,比如說你注入價電子為5的磷,有一個電子將會在系統裡自由移動,這被稱為N型DOPING。

另外如果你注入價電子為3的硼,那將會有一個可以放電子的空位,這個空位是我們所知的一個空穴,與之相鄰的電子隨時可以把它填上,這種電子運動亦可看作空穴對位運動,我們把這稱之為P型DOPING。

如果你以以下方式DOPE一塊矽晶片,那麼一個電晶體就誕生了。

但是如果你真的想要明白電晶體怎麼運作,我們必須搞清楚在元件層面上到底發生了什麼。比如一個二極體,把矽晶體的一邊DOPE成P型,另一邊DOPE成N型,那麼一個二極體就形成了。

在N部分與P部分的交界線有趣的事情發生了,那裡大量聚集的電子,將會在一個自然的趨勢下遷移至P部分的空穴裡,這會讓P部分的邊界輕微地帶負電,而N部分的則輕微帶正電,這導致電場阻止任何一個電子進一步遷移。

如果你如上所示地給二極體接上電源,電源會吸引電子與空穴。在這個情況下是不可能有電流的,然而,如果你反轉電源,情況就相當不同。

假設電源有足夠的電壓克服(potential barrier)電位障,你可以立馬看到電子被負極推動,電子通過電位障的時候,它們會耗盡能量並輕易佔據P部分的空穴。

但由於正極的吸引這些電子馬上可以跳進臨近P部分的空穴裡,並流動到外部電路,這被稱為二極體的正向偏壓。

認真記住這二極體簡單的原理,你就可以十分輕易地明白電晶體的運作。

現在回到電晶體,注意到P層很窄而且DOPE的程度淺,你可以容易地看到電晶體基本上是背靠背的兩個二極體夾層。

所以不管你怎樣連接電源,一邊的二極體總會反向偏壓並阻塞電流,這表明電晶體處於關閉狀態。

現在我們以上所示地連上第二個電源,這電源應該有足夠的電壓克服電位障。

這只是一個正向偏壓二極體,因此大量的電子會從N部分發射出來,就像在一個二極體中一些電子會與空穴結合,跳過鄰近的空穴並流向BASE(基極)。

但是剩下有更多的電子跨越到了了P部分,這部分剩下的電子會做什麼?這些剩下的電子會被第一個電源的正極吸引並像以上所示那樣流動。

注意看P部分很狹窄,這保證了沒有其中的電子流動到第二個電源的正極,瞬間一個小的BASE(基極)電流被放大到大的COLLECTOR(集極)電流,你可以輕易察覺到電晶體各極命名與電流性質的關係。

如果你可以提升基極電流,集極電流也會按比例升高,這是一個易懂的關於電流放大的案例。

我們討論的這種電晶體叫雙極性電晶體,我們把這象徵性的電晶體替換成一個現實的,你可以使用更多的電晶體來進一步改善放大電路。

這個電晶體的基極與第一個電晶體的發射極連接起來,如果你在輸入端引進一個微弱的波動信號比如你可以找得到的麥克風,你就會在揚聲器處得到一個經過放大的信號。

關於這個基礎電路還有另外一件趣事情你會注意到,那就是根據施加電壓,電晶體可開可關。

這裡的電晶體衝當一個開關,電晶體的這個性質打開了數字電子學與數字儲存器的大門,使用兩個BJT(雙極型電晶體)可以構建計算機的基本動態儲存元件一個Flip-Flop(觸發器)。

相關焦點

  • 第一個電晶體是如何工作的?
    這個晶體三極體究竟是如何完成這神奇的功能的呢?其中關鍵之處在於塑料三角形與鍺塊接觸的這一小的區域。但是它們非常複雜,具有很多部件,如果過熱也會造成器件不可靠,造價很高,也不可能進行小型化。 能夠小型化非常關鍵,電晶體帶來了微電子的革命變化。Brattain所製作的電晶體是所有電晶體的基礎。
  • 什麼是電晶體?又是如何工作的?
    電晶體又稱雙極結型電晶體 (BJT),是由電流驅動的半導體器件,用於控制電流的流動,其中,基極引線中的較小電流控制集電極和發射極之間較大的電流。它們能用於放大弱信號,用作振蕩器或開關。電晶體通常由矽晶體製成,採用 N 和 P 型半導體層相互夾合形式。
  • 世界上第一個電晶體是如何工作的?
    g1sednc這個晶體三極體究竟是如何完成這神奇的功能的呢?其中關鍵之處在於塑料三角形與鍺塊接觸的這一小的區域。但是它們非常複雜,具有很多部件,如果過熱也會造成器件不可靠,造價很高,也不可能進行小型化。g1sednc能夠小型化非常關鍵,電晶體帶來了微電子的革命變化。Brattain所製作的電晶體是所有電晶體的基礎。
  • 電晶體工作的條件和電晶體工作狀態的判斷
    打開APP 電晶體工作的條件和電晶體工作狀態的判斷 李倩 發表於 2018-05-07 08:35:01 電晶體是模擬電路中基礎的器件,對於電子工程師來說,了解電晶體工作的條件和判斷電晶體的工作狀態都是非常基礎的,本文將帶大家一起學習或回顧一下。
  • 電晶體工作原理
    導讀:電晶體,只是對所有以半導體材料為基礎的元件的統稱,那麼問題來了,電晶體工作原理是什麼呢?電晶體根據使用材料的不同可分為矽材料電晶體和鍺材料電晶體;根據極性的不同可分為NPN型電晶體和PNP型電晶體;根據結構和製造工藝的不同可分為擴散型電晶體、合金型電晶體和平面型電晶體;其還可根據電流容量的不同、工作頻率的不同、封裝結構的不同等分類方式分為不同的種類。但電晶體多指晶體三極體,主要分為雙極性電晶體(BJT)和場效應電晶體(FET),接下來我們就以BJT和FET為例來講述電晶體的工作原理。
  • 雙極性電晶體工作原理
    這種電晶體的工作,同時涉及電子和空穴兩種載流子的流動,因此它被稱為雙極性的,所以也稱雙極性載流子電晶體。這種工作方式與諸如場效應管的單極性電晶體不同,後者的工作方式僅涉及單一種類載流子的漂移作用。兩種不同摻雜物聚集區域之間的邊界由PN結形成。
  • 電晶體是做什麼的_電晶體的三個工作區是什麼
    打開APP 電晶體是做什麼的_電晶體的三個工作區是什麼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3-14 10:31:50 輸入級和輸出級都採用電晶體的邏輯電路,叫做電晶體-電晶體邏輯電路,書刊和實用中都簡稱為TTL電路,它屬於半導體集成電路的一種,其中用得最普遍的是TTL與非門。TTL與非門是將若干個電晶體和電阻元件組成的電路系統集中製造在一塊很小的矽片上,封裝成一個獨立的元件。電晶體是半導體三極體中應用最廣泛的器件之一,在電路中用「V」或「VT」(舊文字符號為「Q」、「GB」等)表示。
  • 電晶體的工作狀態判斷和工作條件
    電晶體是模擬電路中基礎的器件,對於電子工程師來說,了解電晶體工作的條件和判斷電晶體的工作狀態都是非常基礎的,本文將帶大家一起學習或回顧一下
  • 電晶體工作原理是什麼?
    利用半導體的特性,每個管子工作原理個不同,你可以找機電方面的書看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8/386047.htm下圖中的S是指源極
  • 數字電晶體的工作原理及作用
    打開APP 數字電晶體的工作原理及作用 合晶芯城 發表於 2020-02-14 12:43:46   數字電晶體(DigitalTransistor)與普通電晶體差別不大,並沒有採用任何數位技術,僅僅內置了一個或兩個偏壓電阻,即所謂的偏壓型電晶體(BiasResistorTransistor)。
  • 功率場效應電晶體的工作特性
    打開APP 功率場效應電晶體的工作特性 發表於 2019-10-11 10:26:31   功率場效應電晶體   功率MOS場效應電晶體,即MOSFET,其原意是:MOS(MetalOxideSemiconductor金屬氧化物半導體),FET(FieldEffectTransistor場效應電晶體),即以金屬層(M)的柵極隔著氧化層(O)利用電場的效應來控制半導體(S)的場效應電晶體。
  • 筆記本、手機裡的電晶體的工作原理是……
    法律顧問:趙建英律師 LearnEngineering製作的動畫,視頻中我們可以很直觀的學習電晶體的工作原理,電晶體有三個極;雙極性電晶體的三個極,分別由N型跟P型組成發射極(Emitter)、基極(Base) 和集電極(Collector);場效應電晶體的三個極,分別是源極(Source)、柵極(Gate)和漏極(Drain)。
  • 如何制出尺寸更小的電晶體?
    在一種名為碲的稀土元素中,有一種類似一維DNA螺旋結構的材料,這種材料或許能進一步突破電晶體的尺寸限制。 研究人員發現,將這種材料封裝在氮化硼製成的納米管中,可製造直徑為2納米的場效應電晶體。市場上的電晶體是由矽製成的,尺寸在10到20納米之間。 這項研究發表在了《自然電子》雜誌上。
  • 電晶體的歷史-電子發燒友網
    電子計算機以相同的方式工作,但是數字代替物理布置,而是用電壓表示。布爾邏輯只有兩個可能的值– true(1)和false(0),在電子計算機中開始發揮作用。在電子計算機中,方程是通過產生1或0輸出的邏輯門電路執行的。對於更高級的操作,這些電路被融合在一起。電腦程式由一組指令組成,詳細說明了如何執行這些操作。        但是,該系統需要可靠且準確的方法來控制電流。
  • 詳細解析晶片裡的眾多電晶體是如何實現的
    打開APP 詳細解析晶片裡的眾多電晶體是如何實現的 佚名 發表於 2020-04-02 15:12:11 (文章來源:網絡整理) 如今隨著晶片製程的不斷提升,晶片中可以有100多億個電晶體,如此之多的電晶體,究竟是如何安上去的呢?
  • OptiMOS™線性場效應電晶體兼具低RDS(on)值與大安全工作區
    英飛凌科技股份公司推出OptiMOS™線性場效應電晶體系列。這個全新產品系列兼具溝槽型功率場效應管的低導通電阻(RDS(on))與平面MOSFET的大安全工作區。
  • 電晶體的主要參數與電晶體的開關特效
    它們都有三個區:集電區、基區、發射區;從這三個區引出的電極分別稱為集電極c(Collector)、基極b(Base)和發射極e(Emitter)。兩個PN結:發射區與基區之間的PN結稱為發射結Je,基區與集電區之間的PN結稱為集電結Je。   兩種管子的電路符號的發射極箭頭方向不同,箭頭方向表示發射結正偏時發射極電流的實際方向。
  • 澳大利亞研製出完美的「單原子電晶體」
    澳大利亞科學家表示,他們研製出一種單原子電晶體,其由蝕刻在矽晶體內的單個磷原子組成,擁有控制電流的門電路和原子層級的金屬接觸,有望成為下一代量子計算機的基礎元件。
  • 電晶體革命獲利史
    ,這不是歷史上第一個電晶體,但它是第一個可以小型化並實際生產的電晶體。當我說「大量生產」時,我的意思是……分析師吉姆·漢迪(Jim Handy)在與計算機歷史博物館的談話中估計,自1947年第一臺原型機以來,已經製造了約13 sextillion(13後邊是21個零)個電晶體。實際上,截至2018年,地球上的電晶體數量可能超過沙粒。直到一年前,它們的規模一直在縮小。
  • 電晶體測試儀簡介
    圖1中的簡單電晶體測試儀可以判斷出電晶體的類型,並且能幫助檢測出電晶體的發射極、集電極和基極。其方法是檢查被測電晶體三個端子T1、T2和T3之間流過的各種可能電流方向的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