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9號》意識與記憶究竟是一體的還是分開的?

2020-12-05 百家號

相信很多同學都玩過一些角色扮演類的遊戲,比如說國內的仙劍奇俠傳。而倉鼠習慣就是在玩這類遊戲的時候,看見可以的地方就去調查,尋找,收集道具的習慣爭取做到道具全收集的成就,以備不時之需。雖然這個習慣非常浪費時間,但是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在遊戲後期的時候,很多情況下就看自己日常收集的道具夠不夠用了。不信,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帶來一部電影,說的就是這個所謂的「倉鼠習慣」。

當然了,電影想要闡述的原意是相互理解,自我犧牲,環保等等很多高大上的東西。但小編覺得,這部電影更說明了一個道理就是「倉鼠習慣」。

而今天為大家帶來的電影,就是《機器人9號》。在這部影片中,蒂姆伯頓只擔任了製片人一職。但小編覺得,影片中有明顯的,蒂姆伯頓所聞名的陰暗風。所以……小編就不繼續說這些廢話了。

按照故事中的歷史時間線,大體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人類文明滅絕前

科學家發明出了人工智慧,這個人工智慧其實就是個球,每次看見這個球都想問問導演:這個球到底是個男球還是個女球啊?

當然了,按照普遍的套路,這個人工智慧球果然被邪惡的軍方佔有,然後人工智慧具有非常強的自我學習習慣,就學到了軍方的邪惡,並製造出了一大堆邪惡的機器人,掌握了世界。但同樣是按照套路,人類絕對會反抗……然後邪惡人工智慧球製造出了毒氣彈,全世界的生命都死掉了。人類也不例外。

只有發明了那個人工智慧的科學家除外。不過小編很奇怪,為什麼只有這個科學家沒事呢?要知道,那毒氣彈,各種植物見了直接枯萎,科學家沒有任何防護,居然直接就免疫了,實在匪夷所思。

2,9號出現之前

科學家用一個奇妙的裝置製造出了幾個小機器人,分別編號1,2,3,4,5,6,7,8,這幾個小機器人見證了人類與大機器人對抗後滅絕的歷史後,自行躲藏在了一個教堂之中。但在之後,因為8個小機器人有著8中完全不同的性格,於是又分為兩大陣營。

1,2,5,6,8藏身在教堂中,3,4,7去到了一座莊園的書房中。

世界已經變成這樣了,再差還能差到哪裡呢?於是1號在8號的協助下,固守在教堂中搞著自己的獨裁專政。

不過小編說哦,教堂裡就那麼幾個人,還能搞起來獨裁專政?一個字,就是太慫。不過在8號那麼健壯的身體之下……恐怕也沒幾個不慫的吧?不過8號對磁鐵有癮……這簡直和毒癮相同了,真可怕,那種不到巴掌大小的笑機器人還有這樣的毒癮……這是不是導演又在說,毒品之類的東西,不論人類進化到什麼程度,都會存在呢?

3,邪惡人工智慧球再度甦醒前

9號空有老科學家的人格,卻沒有老科學家的智慧與記憶,他就像是一個新生兒一樣,純潔無瑕。所以他沒有「倉鼠習慣」,沒有好好的探索自己剛出生的房間。要知道,在一般角色扮演類遊戲中,初始的房間有著整部遊戲最關鍵的道具與信息啊。最近《生化危機7》遊戲不就很火嘛,看看他最終回到的房間是不是剛剛初始遊戲時,去到的那個屋子?當然了,小編窮逼,沒玩過7,所以就算不是也不要給小編發快遞啊。

9號因為沒有探索自己初始的屋子,後來遇到了2號,2號為了救9號額被機器狗抓走。不過小編很奇怪,明明各種能源裝置都已經停止運轉了,為什麼那個大機器狗還能運行那麼長時間?說道這個,更奇怪的是,明明這幾個小機器人都沒有吃東西,也沒有什麼儲能裝置,為什麼跑跑跳跳了這麼長時間還沒有倒下?

硬要解釋的話,只能說,這九個小機器人都是科學家最後的人性的凝結,人性的力量太強大,以至於他們不死不滅,直到他們的人性被吸收,被泯滅……

但倘若9號有「倉鼠習慣」的話,2號又怎麼會被機器狗抓走呢?就算被機器狗抓走了,其他的幾個小機器人又怎麼會接二連三的被那個巨大的邪惡人工智慧球吞噬掉靈魂呢?甚至是說,如果2號有「倉鼠習慣」的話,那個巨大的邪惡人工智慧球根本就不會再度甦醒。

「倉鼠習慣」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不過如果9號真的有這個「倉鼠習慣」的話,那電影也就沒辦法繼續下去了吧?

還有就是,1號居然真的會去按照自己對別人的要求,去自我犧牲……無論他表現的多麼的罪惡,在其人性的最深處總有正義與善良的一方吧。

當然了,那個邪惡的人工智慧球之所以邪惡,是因為他的善良被軍方刪除掉了。當初這個球就像是一個孩子,不願離開如同自己的父親一樣的發明者。

4,邪惡人工智慧球死後

9號經過不斷的努力,回到初始之地,知道了初始之地的那麼多訊息之後,再度回到戰場,終於成功的讓那個邪惡人工智慧死掉了。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雖然過程艱辛,而且還復出了大量的犧牲,但結局總是好的。

9號他們再度運用那個神奇的裝置,實行人工降雨,讓人性的光輝與生命的希望重新遍布大地。

到這裡,電影終於結束。

到了這裡,小編終於可以再次問出之前在《非我》中提出的問題:意識與記憶究竟是一體的還是分開的?為什麼科學家在把自己的靈魂傳輸給小機器人時,沒有傳輸自己的記憶?為什麼智能球吞噬小機器人的時候還把小機器人的記憶給吞噬掉了?對於這樣的一個BUG,小編表示很費解。

以後遇到什麼匪夷所思的事情的時候,千萬記得,「倉鼠習慣」,最重要的線索往往就在那匪夷所思的事情發生時的位置。

相關焦點

  • 《機器人9號》人類被機器人消滅,拯救世界的竟然還是機器人
    > 電影海報影片《機器人9號》是一部2009年3D動畫片。電影主要講述:機器人9號(伊利亞伍德 Elijah Wood 飾)突然醒來,發現身邊的世界充滿危機,四處殘敗,一片末世景象。9號帶著一個畫有三個奇怪符號的圓形物體逃到街上,幸遇發明家機器人2號(馬丁蘭道 Martin Landau 飾)給自己裝上了聲音,但2號卻不幸被機器怪獸抓走。9號找到了老兵1號(克里斯多福普盧默 Christopher Plummer 飾)、機械工5號(約翰雷利 John C.
  • 意識覺醒!電波代替神經元,認知機器人的「未來簡史」
    機器人究竟是更像機器,還是更像人?我們為什麼沒有人類意義上的機器呢?AI的研究離不開神經科學,最新的一項研究挑戰了當代神經學家的普遍觀點,認為意識是一種能量場,未來可以用電波代替神經元,產生有真正有思考和感覺的機器人。在著名的印度電影《寶萊塢機器人之戀》裡,AI教授製造出了跟自己一毛一樣的機器人,取名「七弟」,但令他沒想到的是,七弟不僅擁有了意識,還無可救藥地愛上了自己的女友。
  • 《機器人9號》機器人統治世界,人類僅存的靈魂
    《機器人9號》影片是一部2009年3D動畫片。影片由申·阿克導演執導,電影的講述了在不久的未來,由人類製造的機器向人類展開了進攻。建築被毀、社會也分崩離析。最終,機器將人類屠殺殆盡。另一小隊人馬卻開始了與機器的戰爭,保護著人類最後的文明。
  • 《科學大家》|當哲學問題遇上意識科學:聊聊"我是誰"
    這裡確實有問題,事實上,570納米左右波長的光子與視蛋白作用只相當於觸發了相應的電信號或化學信號,然後電信號和化學信號再通過視覺神經系統往裡傳輸。雖然基本可肯定,紅色體驗就形成於神經系統中,但並不清楚具體在哪。
  • 10年前的《機器人9號》會不會預判未來的我們呢?
    就在他震驚之餘,他發現了一個一樣的2號機器人,他急忙奔跑過去,2號發現9號在身體機能具有缺陷,在他機械師的頭腦之下分分鐘修好了9號,可此時消滅人類的機器人也出現了,在一番壓制性的搏鬥之下,機器人擒獲了2號,9號僥倖逃脫。
  • 《西部世界》火了,但機器人究竟能否產生自我意識?
    《西部世界》這部美劇一開播就火了,不過主題並不新鮮,人類對未來的想像似乎很難擺脫機器人引起的迫害妄想症。機器人反抗人類的一個前提是具備自我意識,但其實在哲學界和科學界,關於機器人是否具備產生意識的條件以及如何使機器人具備意識的問題還被爭論不休。本質主義者認為「在整個宇宙中,近乎於奇蹟,只有大腦才能產生意識」,所以機器人不可能具有意識。
  • 為什麼要訓練機器人的自我意識?
    「在現實情況中,機器人的世界和它的世界模型之間存在著錯誤和差異。」測試是一種確定動物或人的自我意識程度的方法。人類兒童通常能在兩歲生日時通過測試。該團隊訓練了一個機器人,通過將反射中的肢體動作與自己的肢體聯繫起來,來「識別」鏡子中的自己。這項研究的下一步是在機器人中集成更多的傳感器——並增加它所計算的信息——以改善它對世界的感知。
  • 無處不在的人工神經網絡:機器人擁有意識的關鍵
    「機器人是否具有意識」這個問題一直是人們所爭論的焦點之一,而在這其中,人工神經網絡擔當著不小的責任。與此同時,關於「機器人是否會有意識」的話題也漸漸受到人們的關注,一部分人認為未來的機器人將會擁有自我意識,還有一部分人則認為這是一個難以完成的任務。說到「意識」的問題,人類之所以有意識,關鍵還是在於「生物大腦」存在。以此作比,機器人要想有意識,就得先有一個「大腦」,也就是所謂的「人工神經網絡」。
  • AI與機器人的42個終極問題,機器人能否產生意識?
    近日,騰訊AI Lab聯 合 自 然 科 研 ( Nature Research)、其子刊《自然-機器智能》和《自然-生物醫學工程》,於2019年9月在深圳共同舉辦世界首屆「 Nature Conference - AI與機器人大會」。
  • 意識與記憶(記憶三法)
    一、關於意識什麼是「意識」?法國迪昂教授在《腦與意識》中說:我們的大腦有一種選擇性的過濾機制,在無數接收到的信息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夠進入大腦進行加工,指導我們具體的行為;進入大腦經過加工後的信息才形成意識。什麼叫「意識活動」?
  • 意識是虛擬還是真實存在的物質?人類大腦究竟是如何產生意識的?
    ,像計算、思考、情緒表達、寫字等高級意識活動動物們幾乎沒有,但是人類卻都擁有這些能力,因為人類擁有高級智慧,高級智慧裡面的意識會驅動人類去完成這些事情,然後在完成任務之後意識又能夠從中獲得滿足感,因此意識才成為人類與其他動物的最大區別。
  • 當你和機器人交互時,你認為機器人是有意識的還是無意識的?
    義大利理工學院(IIT-IstitutoItaliano di technologia)的研究人員證明,人們對機器人的偏愛——即將其歸因於意圖或認為它們是「無意識的東西」,這可能與不同的大腦活動模式相關聯。研究結果發表在《Science Robotics》雜誌上,對於理解人類與機器人的互動方式很重要。
  • 人工智慧機器人會產生意識嗎?如果會,有什麼後果?
    但是機器人和電腦並不知道它們自己的存在,它們只能按照編好的程序執行任務。但如果他們能獨立思考呢?這是科幻小說和電影中常見的橋段,機器覺醒自我意識,改變了人類和機器之間的相互關係。這是否真的有可能發生呢?機器人想要產生意識絕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雖然計算機科學家和工程師們創造了一些模擬「思維」的算法,但這只是一種很淺顯的表象的模擬,與真正賦予機器意識仍然有本質的不同。
  • 人機一體,深圳格鬥機器人首秀亞洲CES
    人機一體,深圳格鬥機器人首秀亞洲CES 6月12日,上海。
  • 人機一體機器人格鬥亮相杭州,邊玩遊戲邊健身、減肥
    人機一體機器人格鬥亮相杭州,邊玩遊戲邊健身、減肥 2019年9月
  • 《無敵9號》專區上線 小小機器人的大大冒險
    點擊進入無敵9號遊戲專區>>  《無敵9號》是一款經典復古的橫版冒險過關遊戲,主人公叫Beck,故事背景為在距今遙遠的一個機器人產業發達的世界,發生了世界規模的突如其來的機器人暴走事件。
  • 「意識」究竟是什麼?
    但意識又不僅僅是主觀的,因為它有客觀的存在基礎——大腦中的神經活動,因此,可以說意識是客觀事物在大腦中的主觀映射,即意識既是主觀的,也是客觀的。意識亦是創造性思維的載體。意識也被區分為取用(access)意識和現象(phenomenal)意識兩類,前者泛指與記憶或信息處理有關的意識,而後者則指與現象經驗有關的意識(Block 2008)。
  • 都是掃拖一體掃地機器人,究竟哪個品牌比較好?對比評測親證
    比如智能化的掃地機器人,解決了日常掃地、拖地等家務勞動,甚至從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很多家庭生活的不和諧。但,面對價格區間百元到上千元,性能良莠不齊的掃地機器人市場,很少有消費者能夠在第一時間就選擇最合適且最具性價比的產品。筆者今天就借著科沃斯DEEBOT T5和石頭T6兩款價位相差不多,同為各家旗艦產品的掃地機器人,給大家講講雷射導航規劃掃拖一體掃地機器人的那些事。
  • 自由意識究竟是一種錯覺還是真實存在?
    自由意識究竟是一種錯覺還是真實存在?
  • 世界的真相是物質還是意識?也許所有人都錯了
    題:世界的真相是物質還是意識?也許所有人都錯了!物質和能量不過是意識的表現形態,我好像找到四維空間的答案了!文/姜子說書《錯把妻子當帽子》這本書裡面,有24個神經失序的患者,其中有靈肉分離的人,也有完全不懂計算的數學奇才雙胞胎,讓人不禁懷疑這個世界是數位化的代碼,好似《黑客帝國》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