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興國際機場(Beijing Daxing International Airport,IATA:PKX,ICAO:ZBAD),位於中國北京市大興區及河北省廊坊市廣陽區之間,距首都機場67千米;定位為大型國際航空樞紐、國家發展一個新的動力源、支撐雄安新區建設的京津冀區域綜合交通樞紐。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於2014年12月開始動工,於2015年9月全面開工,時名「北京新機場」。2018年9月,機場定名為「北京大興國際機場」。2019年9月25日,機場正式投運。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航站樓綜合體建築140萬平方米,可停靠飛機的指廊展開長度超過4000米。機場規劃四縱兩橫6條民用跑道,本期建設三縱一橫四條跑道、268個停機位。機場建成了「五縱兩橫」的交通網絡,1小時通達京津冀。
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朱忠義副總工程師,將對北京大興機場航站樓鋼結構設計進行專業解讀。
他先後負責了全球最大航站樓——北京大興機場航站樓、2008年奧運會的國門工程——首都國際機場T3航站樓、北京奧運中心區三大場館中唯一由中國工程師自主設計的標誌性工程——2008年北京奧運會國家體育館、汶川地震時最大的抗震救災中心——九洲體育館、引領國際隔震技術的世界最大隔震工程——昆明長水國際機場以及獲2017年國際傑出結構大獎的項目——鳳凰中心等20餘項大型工程的鋼結構設計,解決了大量關鍵技術問題,保障了項目的成功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技術與經濟效益,推動了行業進步與發展。
他負責了FAST主動反射面主體支承結構設計,解決了複雜山地環境巨型支承結構受力不均勻問題;提出了適應FAST索網形態分析的方法;優化了索網形態,大幅降低了索網內力;與合作方共同研發了索網連接節點、製作安裝標準,實現了高精度的超大空間結構工程。
他率領中國設計團隊負責卡達2022年世界盃主體育場最複雜的大跨度索網和鋼結構設計。該項目是中國工程師參與設計的最有國際影響的建築項目,在歐美事務所佔據主導地位的海外市場上,為中國創造贏得國際地位與聲譽,以實際行動踐行了國家「一帶一路」倡議。
轉載自公眾號工業建築(id:gongyejianzhu)
作者:朱忠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