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基因組編輯工具盒再添新成員—新聞—科學網

2020-12-05 科學網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周煥斌課題組、周雪平課題組和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林宏輝課題組合作開發了一系列基於Cas9-NG的各種水稻基因組定點編輯工具,並成功用於水稻單基因敲除、多基因敲除、單鹼基編輯(鹼基對G·C和A·T的互換)以及靶基因轉錄激活調控。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

 

來源於化膿鏈球菌的Cas9核酸酶現已廣泛應用於水稻基因組編輯,有效促進了水稻功能基因組學研究和分子育種進程。Cas9在進行基因編輯的過程中需要識別靶DNA序列3』端的保守PAM(前間區序列鄰近繼續)序列。由於Cas9主要識別NGG PAM序列,這極大限制了基因組範圍內的靶DNA序列的選擇,尤其是對於特定位點核苷酸進行單鹼基編輯時,往往造成無合適PAM可用。擴展PAM識別序列,將有利於擴展水稻基因組編輯應用範圍。

 

為此,該團隊選用Cas9突變體xCas9和Cas9-NG對水稻基因組編輯技術進行了優化和擴展。研究發現,Cas9-NG編輯效果優於xCas9蛋白,並且將識別PAM序列由NGG簡化為NG,此外還能識別NAC、NTG、NTT和NCG等PAM序列。

 

Cas9-NG在水稻上的成功應用,在一定程度上突破PAM識別序列的限制,將水稻基因組中的可編輯位點增加了8倍,眾多之前無法進行鹼基編輯的位點如今可進行操作,大大擴展了編輯範圍。

 

周煥斌指出,該成果對於水稻基因功能解析和分子精準育種具有重要促進作用,加速實現水稻缺陷型基因的修飾矯正,有利於縮短水稻育種進程和延長現有優良品種的應用周期。

 

該研究得到了基金委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和中國農科院創新工程的資助。

 

相關論文連結:DOI:10.1016/j.molp.2019.03.010

 

 

相關焦點

  • 【學術前沿】魏鵬程團隊開發植物廣適性基因編輯工具盒,識別非典型...
    【學術前沿】魏鵬程團隊開發植物廣適性基因編輯工具盒,識別非典型PAM序列 2020-12-30 16: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劉耀光院士團隊開發基因編輯刪除基因組片段的靶點設計工具
    基因編輯新工具:MMEJ-KO!劉耀光院士團隊開發基因編輯刪除基因組片段的靶點設計工具以下文章來源於中國科學雜誌社 ,作者中國科學生命科學基因組編輯技術為動植物基因功能研究和遺傳改良提供了革命性的遺傳操作工具。
  • 我國科學家首創應用ScCas9定點編輯水稻基因組
    工人日報客戶端1月14日電 記者從中國農業科學院獲悉,近日,該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作物有害生物功能基因組研究創新團隊首次將ScCas9蛋白應用於水稻細胞基因位點識別和定點編輯,證實在水稻中有較高的編輯效率,可識別PAM序列NNG基因位點,擴寬了植物基因編輯應用範圍。
  • 植物CRISPR 基因組編輯技術的新進展
    這一策略在兩種主要農作物水稻和小麥中得到了驗證,特別是在水稻中 Knock-in 的效率最高可達 19.4%。二是利用 Cas9 和一對 gRNA 從 DNA donor 上「剪切」一段序列後,再「粘貼」到植物基因組的靶位點上。這一策略利用的是主導 DSB 修復的 NHEJ通路。
  • 基因編輯如何擺脫「脫靶」困擾—新聞—科學網
    近日,華中農業大學棉花遺傳改良團隊一篇相關綜述,系統總結了當前的基因編輯工具、基因編輯產生的脫靶效應及類型、脫靶效應的機理、動植物的脫靶效應存在的問題;並總結了如何進行sgRNA設計,脫靶效應的評估和預測,避免和減輕脫靶效應的策略以及對預期基因組編輯結果的影響。
  • 創新是水稻產業唯一出路—新聞—科學網
  • 精準"掐點"等車,最近站點識別……智慧交大再添新成員!
    精準"掐點"等車,最近站點識別……智慧交大再添新成員! 新學期 新氣象繼、、等多種智慧應用場景後上海交通大學再度匠心推出「智慧交通」服務智慧校園再添新成員
  • 紅星新聞網今日上線,「紅星新聞」新媒體矩陣再添新成員
    11月24日,成都傳媒集團打造的「紅星新聞」新媒體矩陣再添新成員,紅星新聞網(www.chengdu.cn)正式上線,媒體融合再開新局。從中國西部最大的社區生活門戶,到2010年迭代為成都唯一具有一類新聞資質的城市新聞門戶網站,每次的更新,都將展現更好的內容,更好的服務。在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之時,經過跨越式迭代的紅星新聞網將肩負成都傳媒集團強化紅星品牌運營之責,依託成都傳媒集團智媒體發展理念與實踐創新成果,打造紅星品牌,將實現紅星新聞一鍵分發,同步上線,「一網在手,紅星全有」。
  • 科學家發現增加水稻分櫱數和產量的重要基因—新聞—科學網
    水稻所供圖 上世紀50-60年代,育種學家利用「矮化基因」改良水稻、小麥等作物株型,培育高產品種,被稱為「綠色革命」。雖然「綠色革命」帶來了高產的株型,但是這種複雜且決定產量的性狀究竟由什麼因素決定,科學家並不清楚。
  • 600餘學者研討植物基因編輯技術與應用—新聞—科學網
    近日,第七屆全國植物生物技術與產業化大會暨植物基因編輯技術與應用專題研討會在揚州舉行,圍繞「植物基因編輯與分子育種」這一主題,來自全國145所高校與科研院所的
  • 新發現助力「綠色革命」水稻新品種高產且高效—新聞—科學網
    目前的實驗數據是,正常的水稻每公頃210公斤氮素總量投入,而現在運用新基因,只需要120公斤氮素總量投入,可以達到相同的產量。 另外,傅向東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這項研究的突破點在於,發現NGR5不僅是植物響應氮素的正調控因子,還是赤黴素信號傳導途徑中的一個新的重要蛋白。
  • 碳家族再添新成員,由18個原子組成的環碳問世
    圖片來源:英國《科學新聞》雙周刊網站科技日報北京8月20日電 碳家族再添新成員!據英國《科學新聞》雙周刊網站近日報導,科學家創造了一種名為環碳(cyclocarbon)的分子,並對其結構進行了成像:該分子是由18個碳原子組成的環。研究成果發表於《科學》雜誌。碳可謂自然界中最「多才多藝」的元素之一,有多種用途和形式的碳,包括鑽石、石墨、石墨烯、巴基球、碳納米管等。
  • DNA鹼基編輯:基因編輯工具「升級版」—新聞—科學網
  •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基因組編輯團隊在基因編輯技術方面再獲新進展
    12月16日,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DNA指紋及分子育種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基因組編輯團隊在Frontiers系列新期刊Frontiers in Genome Editing上發表題為「Genome engineering in plant using an efficient CRISPR-xCas9 toolset with an expanded
  • 甘肅恐龍家族再添新成員!
    甘肅恐龍家族再添新成員!11月5日在甘肅省永靖縣舉行的「黃河化石論壇」上傳來好消息:甘肅省恐龍化石研究又取得新進展,在永靖縣關山鄉紅樓村發現恐龍骨骼化石,這是繼在永靖縣境內發現的恐龍足印群化石、劉家峽黃河巨龍、炳靈大夏巨龍、大唐永靖龍化石後的又一重大發現。
  • 多項研究開發出可增強基因組編輯範圍的新型CRISPR/Cas9工具
    CRISPR的應用範圍從治療遺傳疾病到農作物的營養功效,它已經成為最有前景的基因組編輯工具之一。然而,Cas9酶依賴特定的DNA郵政編碼來確定切割和編輯的位置。雖然來自釀膿鏈球菌的Cas9(SpCas9)受到最廣泛使用,但是它需要靶位點旁邊存在兩個G鹼基。只有不到10%的DNA序列符合這一要求。
  • 諸城恐龍家族再添新成員
    原標題:諸城恐龍家族再添新成員 (資料圖片) 「重大發現接連不斷,四大新屬種相繼出現,諸城恐龍家族再添新成員。這是繼諸城出現四大龍王后,諸城恐龍研究的又一重大突破。」徐星如是說。日前,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著名恐龍專家徐星,攜研究團隊重要研究人員著名足跡專家邢立達、加拿大籍恐龍專家舒柯文等到山東諸城進行實地考察,並對恐龍澗、臧家莊、棠棣戈莊、玉皇等化石點進行了細緻研究。
  • 「十三五」農業十大科技成果 | 水稻基因組學研究及應用
    「十三五」農業十大科技成果 | 水稻基因組學研究及應用 2020-11-23 15: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保所開發出廣適用性的CRISPR/SpRY水稻鹼基編輯系統
    本研究首次將SpCas9突變體SpG和SpRY應用於植物,在水稻中實現NRN PAM和NYN PAM的靶向操作,所開發的系列工具大大擴展了CRISPR系統在植物基因組中的應用範圍。  近幾年來,基因組編輯技術發展迅速,並廣泛應用於人類基因治療、動植物分子育種等各領域。
  • 科學網—我國科研人員成功構建穀子全基因組序列圖譜
    穀子遺傳連鎖圖 【科學網 高長安 全志武報導】近日,河北省張家口市農科院和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聯合成功完成穀子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的構建。這些特性使穀子能夠成為基因組分析和研究的一個很好的新的模式作物。 在本研究中,科研人員通過新一代測序技術對一株來自中國北方的穀子品系進行了全基因組測序和從頭組裝,獲得了穀子的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組裝得到的基因組大小約為423Mb,N50達到了1.0Mb)。通過基因組注釋和分析發現,穀子基因組中的重複序列約佔整個基因組的46%,大約含有38,801個蛋白質編碼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