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峁遺址|你知道古人是什麼時候了解夏至的嗎?

2020-11-26 西部網

6月21日是2020年夏至日。那麼關於夏至,古人是什麼時候知道的?

三名研究人員發表的論文介紹:經實測發現,石峁城址外城東門的門道與墩臺東北側外立面,均精確朝向4300年前的夏至日出方位角;而石峁人在建造東門前的奠基儀式中布置的4個祭祀坑朝向夏至日落方位角。精準的朝向和規整的形制反過來證明,石峁巫覡[wūxí](古代稱女巫為巫,男巫為覡,合稱「巫覡」)已經完全掌握了立竿測影的系統測量方法,也掌握了利用立竿測影建立營建都城、宗廟和宮殿的平面直角坐標系方法。

石峁遺址始建於4300年前是探索文明起源一座裡程碑

這篇論文第一作者為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的呂宇斐,第二作者為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長、研究員、石峁遺址考古隊領隊孫周勇,第三作者為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石峁遺址考古隊隊員邵晶,論文標題為《石峁城址外城東門的天文考古學研究》。

石峁城址以皇城臺為中心,位於榆林市神木市高家堡鎮石峁村。古城建造在黃土高原北部由片麻巖和黃土構成的荒涼山崗之上。始建於4300年前的石峁城址,是探索中國文明起源的一座裡程碑。外城東門是石峁城址中最先系統發掘呈現的重要考古遺址,其城門建築的形制、朝向,奠基儀式的祭坑布置、人牲使用、祭祀禮儀均有一定的特殊性和神秘性。

東門朝向

4300年前的夏至日出方向

文章介紹,石峁城址外城東門遺址一直有兩點疑問:一是外城東門不朝向正東。二是外城東門祭祀坑似乎是隨意擺放,無跡可尋。究竟為何會出現這些奇怪的現象?

研究人員認為,外城東門門道與門墩東北側外立面的朝向只有兩種可能性,朝向某個地理景觀或某個天文景觀。從石峁城址周邊的環境來看,東門並沒有朝向任何特殊地理景觀,因此應該是朝向某種天文景觀或某個時間節點的日出方位角。

研究人員通過計算復原了石峁城址建城初期的太陽方位角以及上下中天文景觀。依據現代天文學的計算公式和星象復原方法,石峁城址外城東門的門道與墩臺東北側外立面均精確地朝向4300年前的夏至日出方位角。

研究人員認為,由此看來,石峁城址的設計者——石峁巫覡觀測或計算所得的夏至日期、夏至日出方位角基本正確。而石峁巫覡在營建東門之前可能已經有能力制訂石峁人所需的早期曆法,其中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的日期及其對應標誌星座,各日出方位角可能已基本測定,否則不太可能出現如東門這樣的建築。

為檢驗上述計算,研究人員從2016年6月19日黃昏起,至2016年6月23日凌晨止(2016年6月21日為夏至),對外城東門進行了科學實證觀測。實際觀測的結果是,北墩臺南牆內牆全部照亮,而南墩臺北牆沒有照亮。實測證明,門道與墩臺確實朝向夏至日出方位角,而且如果日出方位角向北移1°21′,兩座墩臺的內側均應該照亮,這應該是4300年前夏至日出時的情況。

4個祭祀坑朝向夏至日落方位角

研究人員對祭祀坑的朝向也進行了實證觀測。實測證明,K4、K5基本朝向夏至日落方位角。鑑於K2、K6與K4、K5位於同一直線上,可以確認,石峁人在建造東門前的奠基儀式中布置的4個祭祀坑確實是朝向夏至日落方位角。

研究人員得出結論,石峁巫覡在營建東門之前,完成了至少兩個方面的系統測量:

第一,通過立竿測影測定了石峁地區夏至的日期及日出日落方位角,確立了石峁的二分二至。完成了大量測量後,巫覡才有可能在東門的奠基儀式前預先挖好精準朝向日出和日落方位角的兩列祭坑,埋入了數量不等的經焚燒後的少女頭顱,完成伐祭、燎祭和瘞[yì]埋等最高等級祭祀禮儀。

第二,通過立竿測影建立了營建東門的平面直角坐標系。建立起建築用的平面直角坐標系之後,巫覡才有可能指揮大量勞動力營建朝向如此精準、形制如此規整的城門和馬面。 記者 馬虎振

編輯:鍾瑩

相關焦點

  • 石峁遺址的考古發現與研究綜述
    如何透物見人,了解當時社會對玉器資源的控制方式,也是下一步研究需要關注的問題。  (四)石城與聚落社會研究  石城與聚落社會的研究集中開展於21世紀初石峁遺址的系統性考古工作之後。  呂宇斐等經過初步測量和研究,認為石峁遺址外城東門址門道方向為東偏北約31°,其設計建造可能與4000多年前夏至日出方位有關,具有早期天文學的內涵[98]。外城東門址出土壁畫的繪製工藝和技法也經過了科學的考察和分析,壁畫上所發現的鐵黃、綠土顏料以及陰刻起稿線的發現均為目前國內發現的最早應用實例[99]。
  • 神木石峁遺址發現4000年前大型陶鷹 造型生動
    本報訊(記者趙爭耀)位於陝西省榆林市神木市高家堡鎮石峁村山梁上的石峁遺址,是目前中國史前時期規模最大的城址。記者昨日獲悉,考古人員在位於遺址核心區的皇城臺東護牆北段發掘出土一百餘片卜骨和包括萬餘枚骨針在內的大量骨器。
  • 老虎山文化+石峁文化的族群剖析
    而老虎山文化剛好處於半月形地帶北邊的附近,石峁文化、三星堆文化也是如此。老虎山文化的時間為距今4500年-4300年左右,老虎山的核心區域位於內蒙古的烏蘭察布市,影響力遍及河套、陝北高原、晉北和長城沿線。很多人都對老虎山文化不太了解,傳統學者又認為老虎山文化是華夏的邊緣文化,是戎狄,所以老虎山的影響力不被重視。
  • 夏至已至,你知道古代人是怎麼過夏至的嗎?
    而你或許不知道,古人也有自己的「冰箱」。明清時期,皇家宮殿房間內出現了可移動式的「冰箱」,其實就是貯放冰塊的木櫃,上面鏤空,模擬冷氣出孔;中部空間能夠儲存食物,做成冰鎮瓜果飲品,後來也漸漸傳到了民間。唐代時,甚至還出現了專業的「冰商」,冬天藏冰,夏天拿來賣。
  • 你知道關於夏至的科學知識嗎?
    今天就是夏至,我是早有準備,而且根據常識我們都知道今天是一年中白天最長、日出最早的一天,所以我凌晨4點多就早早爬到山頂,靜靜等待太陽的升起。夏滿芒夏暑相連),也就是說夏節一定是在芒種之後15天,從天文學來說,夏至今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太陽運行至黃經90°,對於北回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來說(比如中國),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的一天。
  • 冬至餃子夏至面 你知道夏至怎麼養生嗎
    冬至餃子夏至面 你知道夏至怎麼養生嗎時間:2020-06-21 09:1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餃子夏至面 你知道夏至怎麼養生嗎 夏至,是古代24節氣中,最早確定的一個節氣,沒有之一。 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
  • 哥貝克力石陣與石峁古城
    在這十項發現中,土耳其的哥貝克力石陣與中國陝西的石峁古城,毫無疑問是讓中外學者最為震撼的。位於土耳其東南的哥貝克力石陣因其規模之宏大、時代之久遠震驚了世界。據考證,該遺址修建於大約11500多年前,比著名的英國巨石陣和埃及金字塔早五六千年,是人類至今在地球上發現最早的文明遺蹟之一。
  • 夏至是什麼時候 夏至有哪些有趣的習俗
    大家都知道一年有二十四個節氣,現在正值夏季,夏季有一個節氣叫做夏至。夏至日是我國最早的節日,但仍然有部分朋友不太了解夏至,不太清楚每年的夏至是在什麼時候,都有哪些習俗。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夏至。夏至是什麼時候一年二十四節氣,夏至這個節氣是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在公元前七世紀,就有我們的先人用土圭測日影,確定了夏至。
  • 俗話說「夏至無雨三伏熱,夏至雨點值千金」夏至下雨的說法是什麼
    6月21日,它迎來了二十四節氣的夏至。俗語常說「不過夏至不熱」,夏至節氣也表示高熱日的到來。夏至是最早確定的節氣。古人將每個節氣分為15天,每5天為一候。夏至節期還有三個等待條件:一候鹿角解;兩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夏至日是一年中日照時間最長的一天。
  • 你知道古人記錄四季的方法嗎?巨石陣:測量夏至日與冬至日
    日曆告訴我們什麼時候新的一個月開始,不過大家是否想過古人是如何判斷四季的呢?今天我們一起了解古人的四季。 如今我們幾乎隨處都可以看到時間,在你的電腦上、手機上,甚至汽車儀錶板上,你都能夠看到時間。
  • 夏至是什麼時候 2018年夏至是哪一天
    夏至是什麼時候?  今天(6月21日)是夏至,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長、夜晚最短的一天。  2018年夏至時間:6月21日 18:07:12,農曆2018年五月(小)初八  節氣簡介  《禮記》曰:「夏至到,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木槿榮。」
  • 古人的總結,「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揭秘冬天吃冰棍道理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這個是《易經》裡面最高、但也是最基本的易理。 大家知道為什麼夏天井水是涼的,冬天井水是溫的嗎?為什麼冬天才適合吃冰棍?為什麼冬天進補容易吸收呢??那我們先從「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的理入手。冬至,夏至是中國二十四節氣裡面的兩個時令,古人把一年分為 四季,十二月,二十四個節氣,其中每個月兩個節氣,月首的為「節」,月中的為「氣」,也叫中氣。這個氣指的是天地的氣,用現代話說就是地球本身內在的收縮放射功能,冬至和夏至都是當月的「氣」。
  • 古人用什麼黑科技定「夏至」是哪天呢?
    對「夏至」這個名稱,如果望文生義,很容易產生誤解,以為是「夏天來臨」之意。實際上,「夏至」的「夏」字意為「大」,「至」字意為「極」。《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夏,假也。至,極也,萬物於此皆假大而至極也。」夏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夏至的含義是相對於小滿而言。
  • 夏至日可看到金邊日食,你知道夏至的時間是如何確定的嗎?
    南朝宋範曄《後漢書》志第七:「以日冬至祀天,夏至祀后土,君不省方而使有司。」東漢班固《漢書·薛宣朱博傳》:「及日至休吏,賊曹掾張扶獨不肯休,坐曹治事。」唐代顏師古註:「冬夏至之日不省官事,故休吏。」古人認為夏至日陽氣最盛,陰氣始生,應當靜養生息,所以漢代天子祭地神以祈國泰年豐,百官休假、不務政事。也即自漢代始,夏至日同時具有祭祀之俗和放假之制,尤以唐宋最盛。可是,這個時期的夏至節不管是習俗還是時間,都與端午節非常接近。
  • "最新"的世界"七大古建築遺址",你知道嗎?網友:真是"七大奇蹟"
    通過古人和今人的一脈相承,我們留下了一座又一座古老的建築以及文化遺址,之前,世界各地的著名建築已經被列入世界的文化遺產,而在今天,新的世界古建築遺蹟排名又出爐了,有實至名歸也有意料之外的文化建築,你知道它們分別是哪裡嗎?接下來就請跟小編的腳步一起來去看看吧。
  • 2012夏至是什麼時候_2012夏至是哪天_今年的夏至是幾號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趣味學習樂園>學前班英語>正文2012夏至是什麼時候_2012夏至是哪天_今年的夏至是幾號 2012-05-30 13:36 來源:
  • 過了夏至天就短了嗎 臨沂網友不知道的夏至知識
    明天就是夏至,這個節氣大家都不陌生,很多網友都知道夏至以後晝夜會發生變化,你知道原因嗎?   夏至這一天,北半球的各地都是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黑夜則最短),而且越往北白晝越長、黑夜越短,直到北極圈以內,白晝成為24小時。
  • 什麼是夏至?夏季第一天的科學介紹
    夏至的天文基礎是什麼?地球的自轉軸——穿過地球中心和地理南北極的假想線——與地球繞太陽的公轉軌道並不完全垂直相交。它的傾斜角約為23.5度——可能是數十億年前太陽系形成時與另一個行星大小的物體碰撞的結果。
  • 農村俗語「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是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夏至和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十分重要的兩個節氣,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0個節氣,是北半球一年之中白天時間最長、夜晚時間最短的一天,從夏至節氣後,氣溫會逐漸升高,到三伏天時最為炎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