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現:一元微積分基本定理與格林公式之間存在著強大的數學關係

2020-12-05 電子通信和數學

格林公式是高等數學中的重要內容,但是要理解他,需要你掌握一元微積分和偏導數的所有內容,格林公式是非常有趣的,而且充滿了數學的魅力,今天我們拋開複雜的數學推導,僅從微積分的基本定理和圖形來向你展示格林公式的原理:

如下這幅動態圖很形象地揭示了格林公式的原理,為什麼,本篇就來解答這個問題

首先,都知道最基本的微積分定理,它的形式就是:

它的幾何含義就是:左圖是原函數圖形,右圖是導數函數圖形,

這個很容易理解,不需要過多的解釋,原函數的y值對應其導數的積分值,即線面的對應關係

我們由此把微積分基本定理,推廣到二元函數的情形,這是我們學數學的基本認知,根據微積分基本定理,在二元函數的情況下:原函數F(x,y)的的面積=偏導數的體積

F關於y的偏導數F/y,可以按照如下圖來理解

我們就以橢圓拋物面函數為例:左上角是原函數圖形,右上角是 F/y圖形(這裡將y/5畫在ZY坐標平面中,所以它是一個平面),那麼圖中平面X=4與F/y的的交線就是

如果我們把X的所有取值都做相同的操作,如下圖F/y就是一個類似柱狀的圖形,也可能不是柱狀,但絕對是一個封閉的圖形

我們也就得到如下圖示的結果,從X=0開始,到X=8結束,拋物面上形成一個類似橢圓的封閉圖像,

用公式表示上述原理就是

上述公式中C1和C2都是沿著一個方向計算,不是一個環,將C1添加一個負號,C1和C2就形成一個閉環,且為逆時針方向

按照同樣的方式,我們就可以得到F關於X的偏導數F/x

也就是

同樣,為了形成一個閉環,需將C2添加一個負號,這樣就是逆時針旋轉

這就是把微積分基本定理推廣到二元函數的基本原理,

如果我們用向量更為具體的來表示格林定理,下圖會更為直觀

如果我們按書本上的嚴格推導來描述通量和環量,就是如下形式

閉曲線的環量形式

閉曲線的通量形式

相關焦點

  • 從一元微積分基本定理出發得到矩形下的格林公式
    格林定理的解釋和說明有很多,今天我們從一種很少見的方式出發,來得到格林定理我們從微積分基本定理出發,我們可以把它寫成這種形式,如下兩個變量中相應的表達式由兩個變量函數的偏導數在矩形上的二重積分組成。我們得到以完全相同的方式,p/y,其中p(x, y)∈R,我們同樣會得到:通過觀察(25.3)和(25.4)的右側實際上是矩形R邊界的一部分上的線積分,R的邊界可以被描述為分段光滑曲線C組成的四個線段(圖25.5)注意這些線段是有方向的,這樣在連續環繞了一圈
  • 將微積分基本定理中的牛頓-萊布尼茲公式寫成散度定理的形式
    我們知道,閉合曲線下的格林公式,和封閉曲面下的高斯散度定理,它是許多自然科學最基本的定理和基石。對於這些定理的討論有很多文章和解答,本篇我們不再討論,而是將其延伸,都知道一元微積分最基本的公式,即牛頓-萊布尼茲公式,如下圖,如果將其用散度表示出來,是什麼樣式,你想過嗎?
  • 數學教育定理-格林公式
    格林公式是一個數學公式,它描述了平面上沿閉曲線L對坐標的曲線積分與曲線L所圍成閉區域D上的二重積分之間的密切關係。
  • 教學研討|1.6 微積分基本定理
    一、內容與內容解析本節課選自人教A版選修2—2第一章《導數及其應用》第六節第一課時。       本節共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微積分基本定理的推理生成過程;第二部分主要讓學生熟悉微積分基本定理的使用,著重說明定積分值與曲邊梯形面積的關係,為下一節習定積分的簡單應用奠定基礎。而第一部分重在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學會研究某些數學問題的過程與方法.作為本節內容的第一課時,重點在後者.特別是,本節課內容是體現新課程讓學生積極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學習方式的良好素材.
  • 名師指導:考研高等數學考前複習幾點建議-定理,基本,公式,考研...
    還有十幾天就要考試了,通過長時間的艱苦讀書和做題,已經對數學複習幾遍了。同學們在身體上和心理上難免會感到疲憊。我希望同學們在關鍵時刻要調整心態。「不拋棄、不放棄」繼續拼搏,終會成功。現在就考前怎樣複習高等數學,我提出以下建議供考生朋友們參考。  1.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一定要清楚  對微積分中的基本概念重新過一遍。
  • 【數學之美】散度定理和旋度定理、廣義旋度定理(廣義斯託克斯公式)
    更加精確地說,散度定理說明矢量場穿過某一封閉曲面的通量(第二類曲面積分),等於矢量場的散度在該封閉曲面圍起來的體積上的積分(體積分)。旋度定理可以簡單描述為:矢量場的環量等於該矢量場旋度的通量,體現的是線積分與面積分的關係。
  • 微積分基本定理的理解
    也叫牛頓-萊布尼茲公式,通常也被稱為微積分基本定理,揭示了定積分與被積函數的原函數之間的聯繫。
  • 微積分終極公式——外微分
    (微積分基本定理) 第二個公式揭示了平面上的有界閉區域D內的二重積分與D的邊界L上的第二類曲線積分之間的關係。       不難發現,撇開具體的積分類型(定積分、重積分、曲線積分、曲面積分)來看,這四個公式都展現了一個積分區域邊界上的某種積分與積分區域內部的某種積分之間的聯繫。由此我們就有了猜想:是否可以用一個統一的寫法,將這四個公式寫成統一的形式?這就是下面我們要解決的問題。       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向量的知識吧。我們給向量定義了很多運算,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運算是向量積。
  • 微積分基本定理的含義
    微積分基本定理的可表示為函數的定積分的值等於原函數在積分區間端點處的函數值之差。直接看到公式,可能不能很直觀地理解其含義。假如我們把x當作時間、f(x)當成隨著時間變化的速度,函數f(x)的定積分就是曲邊梯形的面積,代表整個區間內的位移,也就是位移函數F(x)在兩個時間點的函數值之差。
  • 數學史上最重要的證明之一:微積分基本定理證明
    第0部分:非正式表述微積分基本定理告訴我們,如果我們將F(x)定義為F(t)圖像下在0到x之間的面積,那麼F(x)的導數就是f(x)讓我們來理解一下這是什麼意思。下面是一條紅線,這是我們的函數f,我們想求出0到x之間的面積。
  • 一個比喻搞懂「微積分基本定理」
    然而微分與積分在數學家們不斷研究的過程中, 某些敏銳的數學家, 例如, 牛頓的老師 Issac Barrow, 已經隱約察覺此二者之間似乎有互逆的關係. 後來牛頓與萊布尼茨, 不但都系統性地發展微分與積分, 並且也提出了二者之間的互逆關係, 由此奠定了微積分學的重要基石.
  • 初中數學公式:韋達定理公式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數學公式:韋達定理公式,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韋達定理公式: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a不為0)中   設兩個根為x和y   則x+y=-b/a   xy=c/a   韋達定理在更高次方程中也是可以使用的。
  • 持續學習:數學分析之多元微積分理論簡介
    之前的數學分析相關文章討論的是一維的函數微積分理論。本套教材最後一冊從一維數軸過渡到二維平面,來探討和分析多元函數微積分理論。有了前面的基礎,我們不難將之前的知識體系遷移到這裡來。首先明確定於域,從數軸R到平面R^2,然後給出點和面的關係,點和點集的關係,平面集合的開閉關係。
  • 【微積分基本定理】圖解普林斯頓微積分 14
    第 17 章 微積分基本定理(The Fundamental Theorems of Calculus)17.1 用其他函數的積分來表示的函數考慮積分
  • CFD理論掃盲|03 向量微積分
    CFD理論中的數學公式很多都可以用向量來表示。因此,掌握向量微積分的基本公式是很有幫助的。
  • 微積分中:沃利斯公式的證明以及它在數學中的應用
    約翰沃利斯(John Wallis),英國數學家,因對無窮小的研究和π的發展而聞名於世,他的無窮小思想直接導致牛頓發明了微積分。值得一提的是牛頓二項式定理的發現就是運用了沃利斯的差分法。發表1656 約翰沃利斯公式,使用正弦函數的歐拉無窮乘積進行證明使用三角函數進行證明,也是數學中的通用方法此結果將在以下使用重複這個過程,得到如下圖我們繼續重複上述過程根據微積分中的「三明治定理」有些叫做「夾逼定理」得到與斯特林公式的近似關係斯特靈公式為n!
  • 黃老師聊數學(214)微積分入門的一些基礎知識
    微積分或數學分析,是一門研究函數的數學分支,它的理論工具是極限理論,建立在實數理論上,研究對象是微分學,積分學和級數理論。
  • 最具啟發性的證明:用微積分基本定理推導出泰勒公式
    一個函數的泰勒級數在各種應用中都非常有用,同時,它也是純數學的基礎,特別是在(復)函數理論中,如果f(x)在x=a處是無窮可微的,那麼f(x)在x=a處的泰勒級數是由定義得到的這個表達式(及其巨大的效用)來自於它是x=a點附近的最佳多項式逼近
  • 話說中學數學中的微積分學基本定理
    中學數學沒有介紹極限概念,更沒有介紹連續函數概念,也沒有講不定積分,但講了導數,講了定積分,還講了微積分學基本定理。
  • 數學也浪漫~這些數學公式背後的有趣含義你知道嗎?
    『勾三股四弦五』,這一定理是如此地深入每一個地球人的心靈。它是人類早期發現並證明的重要數學定理之一(公元前約三千年的古巴比倫書版中就有記載),也是用代數思想解決幾何問題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勾股定理(畢達哥拉斯定理)約有400種證明方法,是數學定理中證明方法最多的定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