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本期介紹的公式可以與"歐拉公式"媲美。當讀者打開這個頁面時可不要被嚇壞了,本期內容其實只是個紙老虎。如果讀者還沒有學過曲線積分與曲面積分,可以暫且跳過這一期,學過之後一定(拉勾不許變)要記得回來看哦!你一定會被這篇文章的內容所震撼(trust me)!
(警告:前方即將出現大量LaTeX代碼)
我將微積分中最出名的四大定理列舉如下:
: 牛頓-萊布尼茨公式(微積分基本定理)
: 格林公式(Green):
: 高斯散度公式(Guass):
: 斯託克斯旋度公式(Stokes):(代碼老長了)
這幾個公式一個比一個長,長得一個比一個複雜。乍一看它們似乎並沒有共同之處。我們來看這些公式各自的意義。第一個公式揭示了導函數 在閉區間 上的定積分與它的一個原函數 在閉區間 的兩個端點 和 點處 的函數值的差。第二個公式揭示了平面上的有界閉區域D內的二重積分與D的邊界L上的第二類曲線積分之間的關係。第三個公式揭示了空間中的封閉體 內部的三重積分與它表面上的第二類曲面積分之間的聯繫。第四個公式揭示了空間曲面 上的第二類曲面積分與它邊界上的第二類曲線積分之間的聯繫。怎麼樣,看到這裡,你是否有了感想?
不難發現,撇開具體的積分類型(定積分、重積分、曲線積分、曲面積分)來看,這四個公式都展現了一個積分區域邊界上的某種積分與積分區域內部的某種積分之間的聯繫。由此我們就有了猜想:是否可以用一個統一的寫法,將這四個公式寫成統一的形式?這就是下面我們要解決的問題。
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向量的知識吧。我們給向量定義了很多運算,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運算是向量積。我們先來回顧向量積的定義和它的一些基本性質。熟悉的讀者可以直接看下面的Definition2。
: 兩向量 與 的向量積(也稱外積)是一個向量,記做 ,它的模長是 ,它的方向與 和 都垂直,並且按 、 、 的順序構成右手系。
(1)反交換律: ,特別地, .
(2)數因子結合律:
(3)分配律: .
: 我們仿照向量積的定義,在微分 , , 之間引入一種代數運算,稱為外積運算,用符號 表示。它具有與向量積相似的代數性質:
:
(1)
.
特別地,
(2)數因子結合律:
(3)三個微分的外積運算的結合律(這是向量積不具有的性質),例如:
現在,設P(x,y,z),Q(x,y,z),R(x,y,z)是三個三元函數,我們稱三元函數是"0次微分形式",稱形如 的表達式為"1次微分形式",稱形如 的表達式為"2次微分形式",稱形如 的表達式為"3次微分形式"。(沒錯,這裡的次數可以認為就是數量函數P、Q、R後面的微分的個數)。"微分形式"之間也可以作外積運算,可以按分配律展開合併,例如:
e.g.設有兩個微分形式 , ,計算 .
solution:按property2中的性質展開有
.
最後,我們引入外微分運算d.
(I)設三元函數f(x,y,z)是一個0次形式,我們把d作用在f上得到 (其實就是我們已經學過的全微分表達式),這是一個1次形式。
(II)設1次形式 ,我們規定 ,把它展開,得到
.
這就得到了一個二次形式。(有沒有覺得很眼熟?)
(III)再設2次形式 ,我們定義 ,仿照上一段的步驟,化簡得到的結果是 。這是一個3次形式。
下面就是見證奇蹟的時刻!
我們把牛頓-萊布尼茨公式中的原函數F(x)記為w,並記D= ,於是公式左端 ,右端記為 (就可以理解成我們上面說到的原函數 在閉區間 的兩個端點 和 點處的函數值的差)。再令 ,那麼 ,於是格林公式可以簡單寫成 .由(III),高斯公式可以簡單寫成 .由(II),斯託克斯公式也可以簡單寫成 .至此,我們得到了"微積分終極公式"——
(牛頓-萊布尼茨-高斯-格林-奧斯特-斯託克斯-龐加萊公式):設w是一個微分形式,dw是它的外微分,則有 成立。其中D是一個p維的曲面,有一個(p-1)維的可定向邊界 .
我們還可以把這個公式向高維空間推廣。可以證明,在更高維空間的黎曼流形上,依然有廣義斯託克斯公式 成立。簡單總結一下,這個定理揭示了邊界和內部的關係,將四個看似無關的公式統一起來。這就是數學之美。
參考文獻:《數學分析教程》(下) 常庚哲、史濟懷
本期內容就到這裡了,如果你有什麼疑問和建議,歡迎在後臺留言(目前新註冊的公眾號沒有評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