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BREMEN大學學習經濟工程(Wirtschaftsingenieurwesen)。這個專業在德國算是個新專業,在1971年才建校的BREMEN大學就更是年輕了,據說開設才兩年,現在還沒有人學到高級階段(Hauptstudium),更別說畢業了。:) 這個專業融合了BREMEN大學的機械和經濟兩個專業的內容,畢業後按咱們國內的職稱叫法叫做經濟工程師,主要的工作範圍是將經濟領域的內容引入到企業控制中,進行企業內以及企業與環境之間的人流,物流控制。 聽起來很酷的樣子。:)
WIng(Wirtschaftsingenieurwesen的簡稱)是屬於機械系的。這裡要說明的是,機械專業我們一般翻譯成德文是叫做Maschinenbau,,但是BREMEN大學只有Produktionstechnik,有點象我們國內的機械製造專業,實際上就是Maschinenbau。「在機械系樓裡有一個辦公室,是WIng專業的秘書處,有事就到這裡來就好了」。高年級同學這麼對我們說。
大家一定聽說過,在德國大學學習,要求學生的自學能力,自我規劃和管理能力都十分強。在第一學期裡,我充分體會到了這一點。
Wing跨兩個專業領域(Fach Bereich),可能是因為這樣,而且這也是年輕的BREMEN大學的超年輕專業,系裡特別給我們制定了Studenplan(就是課程表)。拿著這個,心裡有了底。
第一學期的課程有:
機械部分—數學(Mathematik),力學(Mechanik),物理(Physik),製圖(Konstruktionslehre),
經濟部分—經濟計算機學(Wirtschaftsinformatik),
企業會計(Technik des btrieblichen Rechnungswesen),
製造與銷售(Produktion und Absatz),
還有一個很無聊的課叫做:Einführung in die Wirtschaftsingenieurwesen。
正式上課後才發現,原來在這個相對來說專業人數比較少(50多人)的專業裡我也並不孤單,加上我共有四個中國人。都是第一學期,都聽不懂,兩個星期過去,課堂上就剩下我和另一個中國女孩了。(這點有點象米國的開學試聽)
其實我還是比較有信心的:上過數學和力學後,發現一開始上的都是國內的高中課程,不禁心中竊喜,都說外國人數理化很差,真是不假啊!可是等一做物理實驗,我就有點傻,不是不會做,而是不會寫實驗報告。看看別的德國學生寫出來的實驗報告:實驗公式,草圖,數據分析,全是用計算機做的,打出來交上去,感覺就是專業。我們這個小組,我是Keine Ahnung,另外兩個德國小男孩,一看也比較貪玩,實驗報告用手隨便寫的,我也就隨便地籤了個名字,算是把第一次糊弄過去了。物理作業(Aufgaben)對我來說就是小菜了,到書店去坐一會,找一本Taschebuch für Physik,把公式看一下,回來就把作業做了。可是我就想不通德國學生是怎麼做的Aufgabe:以前沒學過,Vorlesung(教授的課)上也不講 ,全靠自學!(更絕的是Konstruktionslehre這門課,每周才45 分鐘左右的Vorlesung,一個多小時的Übung,到了第一學期期末相當於考試的Aufgabe 竟然是我在國內學了兩年才在課程設計裡接觸到的減數器!)這點和國內不一樣,上課的內容和作業的內容並不十分一致。上課教授管講,下課作業自己解決,有問題有專門的Totorium。說到Totorium(也叫做Totorien—從名字就看的出來,德國人自己也搞不清楚J),可是個有趣的詞。這個詞在字典上是找不到的,不知道是不是BREMEN大學的專利。意思專指由高年級學生負責的練習課,它也可以叫做Übung課,但是有時候Übung課是由系裡的助教或講師來上的,而Totorium是肯定由學生負責。這個學生就叫做Totor/Totorin。基本上每一門Vorlesung都附加有Übung或是 Totorium,所以別看課表上空白很多,一上起課來就會覺得沒有時間。
學生當然也擁有自主權,如果課多可以某一學期少修幾門。在國內大家好象對國外大學生的學習態度有許多錯誤的理解,比如整天開舞會之類的,但是我看我的德國同學們就非常認真。Vordiplom(也就是Grundstudium)是有期限的,許多第三學期的學生就開始著急要把Vordiplom要求的課過了。而這些課程也相對對第三,四學期的學生有優先。所以雖說可以自由選擇進度,還是早做打算比較好。這個時候,你對自己學業的規劃和管理能力就表現出來了。哪些課可以先考,哪些課可以先去聽。都可以結合每個專業的Prüfungsordnung來制定計劃。Prüfungsordnung(考試書)是可以在每個系的秘書處領到的。一般來說,去問學校的Prüfungsamt也能得到一個滿意的結果。這個東西就是我們學習的大綱。上面有所有要參加Vordiplom考試所必須通過的考試列表。大學裡的考試分很多種,對Bremen大學的經濟工程專業來說比較典型的是Fachprüfung和 erforgliche Teilnahme。前者只有兩次筆試機會,也就是說,第一次沒通過,還有第二次Wiederholungsprüfung的機會,兩次沒過,就剩下一次möndliche Prüfung,要是運氣還不好,只能換專業了。對於後者就相對壓力小一點,它相當於我們國內的考察課,要求相對低,參加考試的次數也沒有限制,考過為止。這種考察課有很多形式,可能是筆試,大的Aufgabe,Referate(演講)或者möndliche Prüfung(口試),看老師的心情而定。不過對中國學生來說,比較偏愛筆試。
經濟工程專業應該屬於比較難學的專業。剛開學的時候,學長向我們介紹情況,舉了個好簡單的例子來說明它的難學程度:一開始我們有40人,過了一個學期有28個,。。。。這個學期我們只有8個了。這不是玩笑。我有時候猜想,為什麼有的地方介紹說德國經濟工程專業的畢業生都不會失業,可能就是因為能畢業的學生就那麼幾個,在有限的就業前景下也顯得彌足珍貴了。
但是難學的專業也有適合學的人群。我個人覺得,國內學機械方面的(人才大把啊!)就比較適合學這個專業,因為機械部分基本都很熟悉,學起來會輕鬆很多,而且據說被淘汰的經濟工程專業學生基本是卡在物理,電工等理科上。而經濟部分相對來說要求德語水平比較高,這樣說一方面是因為將來的工作性質,另一方面是因為要學的經濟部分是基本不包含經濟專業(Wirtschaftswissenschaft)的基礎課的,德語比較好,聽起課來或是自己看書都相對容易。(這點可以參考文後附上的課程設置) 反之,那些國內以前學經濟的朋友,學這個專業的難度大一點,不過也有學得很好的。總的說來,在國外學習,要求學生的自主性很高,只要有足夠的投入,是不愁滿意的收穫的。
最後祝大家都能學到自己想學的專業!
歡迎閱讀《留學德國全攻略》全部內容!
來源:[學橋網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