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早期黨組織在京成立過程,與北大有密切關係

2021-01-08 北晚新視覺網

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北京和上海,一個是政治和文化中心,一個是現代經濟和新思潮的中心,構成現代中國的「雙城」。在中國共產黨創建歷史中,「南陳北李,相約建黨」是廣為人知的一句話。李大釗和陳獨秀,一個在北京,一個在上海,為共產黨早期組織的醞釀、產生和在海內外的發展打下了組織人才的基礎。陳獨秀領導的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作為建黨「中樞」居中聯絡,李大釗領導北京共產黨早期組織與上海緊密互動,一起催生了中國共產黨的正式誕生。

與上海、廣州、長沙、武漢等地不同的是,李大釗領導的北京共產黨早期組織是依託中國最高學府、中國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北京大學發展起來的,李大釗和張申府是北大的教師,張國燾、劉仁靜、羅章龍、鄧中夏等人是北京大學的學生。北大兼容並蓄的文化環境,李大釗博大精深的學養,使北京共產黨早期組織從一開始就十分注重理論和學術的研究;北京共產黨早期組織經歷了從鬆散的學術團體到具有嚴格組織紀律的中國共產黨北京支部的演變,這種演變在黨的早期組織形成過程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考察從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到中國共產黨北京支部的歷史過程,對於認識中國共產黨創建過程以及早期黨員的構成和組織特徵,認識中國共產黨的精神原點和文化DNA,具有一定價值。

1.亢慕義齋裡的馬克思學說研究會

未名湖畔的北京大學圖書館一樓典藏部裡,保存著八本珍貴的外文書籍。這些書都是32開印刷精美的德文原版小冊子,封面有橘紅、淡藍等顏色,每本書的封面上都有一枚「亢慕義齋藏書」的印章。這是八本極為珍貴的德文原版馬克思主義文獻,有列寧的《偉大的創舉》《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季諾維也夫的《共產黨在無產階級革命中的作用》《德國十二天》《舊目標新道路》,託洛茨基的《法國工人運動問題和共產國際》,蔡特金和瓦勒齊的《反對改良主義》,布蘭特和瓦勒齊的《共產主義在波蘭》。封面的下方,分別印有「漢堡共產國際出版社」等字樣。印刷出版時間分別為1920年、1921年及1922年。

▲蓋有「亢慕義齋」印章的部分藏書。亢慕義齋是李大釗在北京大學組織的馬克思學說研究會設立的用於研究馬克思主義和收藏馬克思主義文獻的圖書室。「亢慕義」,是英文「Communism」的音譯,「亢慕義齋」即共產主義書齋之意,之所以用這樣一個名字,主要是為了躲避北洋政府當局的檢查和迫害。

1918年至1919年的兩年,是馬克思主義開始在中國迅速傳播的時期,也是李大釗從一個民主主義者向馬克思主義者轉變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李大釗在《新青年》《每周評論》等雜誌上發表《庶民的勝利》《五一節May Day雜感》《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等傳播馬克思主義的文章,在廣大青年當中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和深遠的影響。

據不完全統計,李大釗先後參與發起了30多家社團組織,是北洋法政學會、中國留日學生總會、少年中國學會、國民雜誌社、新潮社等影響力很大的社團中的核心人物。通過這些社團,李大釗廣泛聯絡各界先進知識分子,宣傳自己的思想主張,使很多進步青年團結在他的周圍,這既反映出他高度的組織能力和個人魅力,也為他秘密進行的建黨活動做了組織人才的準備。

李大釗通過發表大量文章和他周圍的青年才俊密切接觸,對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起到很大的引導作用,而隨著大家組織起來的願望日益迫切,成立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條件因此成熟了。其實,作為中國第一個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李大釗在1918年就已經開始組織馬克思主義的團體。

由於這個團體沒有展開太多工作,沒有吸收廣大革命青年參加,所以不為人知。1920年2月,李大釗僱了一輛騾車護送陳獨秀到天津,兩個人在車上商議建黨事宜,相約分別在上海和北京創建並發展黨的組織。回到北京後,李大釗與鄧中夏、高君宇、羅章龍等人經過多次醞釀和討論,決定首先組織一個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團體。1920年3月,他們在北京大學發起組織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從時間上說,早於陳獨秀在上海發起的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因此被稱為中國第一個馬克思主義研究團體。

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在開始時是一個秘密團體,直到一年半以後,也就是中國共產黨成立後才公開。或許是出於鬥爭的策略,李大釗沒有公開列名發起,沒有在研究會中擔任職務,而是以理論家的身份作指導。研究會公開活動後的第一次會議,有50多人參加,李大釗出席並致開幕詞。研究會的成員,以北京大學學生為主,主要有鄧中夏、高君宇、黃日葵、範鴻劼、何孟雄、朱務善、羅章龍、劉仁靜、張國燾等人,其他學校有個別人參加,都是五四運動中的積極分子。馬克思學說研究會是李大釗領導的培養共產黨員的預備學校,19名發起人中,除高崇煥、範齊韓等3人外,其他16人都先後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亢慕義齋位於景山東街的北大第二院,也就是馬神廟西齋宿舍。羅章龍回憶說,蔡元培撥給他們使用的兩間房子很寬敞,應有設備齊全,火爐、用具都有,還派有工友值勤。擺放整齊的室內,牆壁正中掛有馬克思像,像的兩邊貼有一副對聯:「出研究室入監獄,南方兼有北方強。」還有兩個口號:「不破不立,不立不破。」四壁貼有革命詩歌、箴語、格言等,氣氛莊嚴、熱烈。自分得房子後,大家歡騰雀躍,連日聚會,紛紛賦詩紀念。李大釗也和大家一起朗誦詩歌,表示慶祝。

對聯「出研究室入監獄,南方兼有北方強」是宋天放的手書,取自陳獨秀和李大釗的詩句。上聯意指搞科學研究和幹革命,革命是準備坐監牢的;下聯意指馬克思學說研究會裡,有南方人、有北方人,李大釗稱南方人為南方之強,鄧中夏、羅章龍等很多南方來的同學則稱譽李大釗為北方之強,南方之強又加上北方之強,表示南北同志團結互助,同心一德。對聯概括了當時研究會奮發圖強的精神。「不破不立,不立不破」的口號,體現了北京大學校內的鬥爭。當時的北大,是新舊思想矛盾集中的地方,一方面代表無產階級革命思想的馬克思主義如日方升;另一方面,守舊、復古思想其勢猶熾,唯心主義、宗教思想也相當活躍。在這樣的情況下,不把馬克思學說立起來,就無法破對方,不破對方,馬克思主義的旗幟也就打不起來。

2.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的學術和翻譯活動

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的活動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組織會員學習馬克思主義,二是組織會員翻譯馬克思主義著作,三是組織講演活動。

《北京大學日刊》上曾經刊登過研究會的研究方法,這裡不妨摘引如下:「(1)討論會。每星期六晚七時開一次。先由會員一人述釋該題之內容及其要點,然後付之討論。一次討論不完,下次續之。(2)講演會。每月終開一次。暫時敦請名人學者擔任講演員,由書記負責接洽。俟本會研究確有成績後,則完全自行擔任。(3)特別研究。完全由會員自動的自由組合。現已有了三個:A、勞動運動研究……B、《共產黨宣言》研究……C、遠東問題研究……」

從以上列舉的研究方法可以看出,研究會是一個非常嚴謹認真研究馬克思主義的學術團體,不但致力於馬克思主義經典原理的學習、探討,還有針對性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對中國的現實問題進行分析,這種紮實的作風,也只有在北京大學這樣有著濃厚學術氛圍的高等學府才有。當然,這與治學嚴謹的研究會領導人李大釗是密切相關的。

研究會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收集馬克思學說的各種圖書。起初主要是從北大圖書館借一些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的著作,分別閱讀。為了有組織地研究和傳播馬克思主義,鄧中夏等10餘人籌集了120塊現大洋,購買了第一批馬克思學說著作,過了一段時間,又籌集了部分資金,由李大釗利用擔任圖書館主任的便利條件向國外購買書籍。

亢慕義齋成立時已有馬克思學說的英文書籍40餘種,中文文獻20餘種,基本上包括了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的主要代表著作,如英文版的《共產黨宣言》《哲學的貧困》等,中文圖書有陳望道譯的《共產黨宣言》、李漢俊譯的《馬格斯資本論入門》和惲代英譯的《階級鬥爭》等。到了1922年,其藏書已達到數百種,包括德、英、日、漢等各種文本。

1920年10月,羅素到中國講學,引起了一場關於社會主義的大辯論。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利用這一機會,在紅樓一個大教室裡,開了一次為期兩天的大辯論會,辯論的題目是「社會主義是否適宜於中國」,分贊成與反對兩派辯論,邀請李大釗作為評判員。研究會成員朱務善對此有一段詳細的回憶:「參加這次辯論會的人都是北京各大學及專門學校的學生和教員,聽眾很多,連座位都沒有了,很多人還擁擠在教室外面聽。兩方面辯論終結時,聽眾都想聽一聽李大釗同志的結論,一時滿場俱寂、鴉雀無聲。李大釗同志不慌不忙地走上講臺,手裡拿著一張筆記大綱,開始用唯物史觀的觀點來解答這個問題。他慢慢地說明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證明資本主義社會轉變到社會主義社會,正如封建制度因生產力的發展一定要轉變到資本主義制度一樣,不是人的意識與感情所能左右的。」

李大釗說話聲音不大,又很沉靜,表現出一種高度自信心與堅定性,最能吸引聽眾的注意,使人悅服,引起了大多數聽眾研究馬克思主義的興趣。此後不久,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的成員竟增加到數十人之多,同時其他各學校也成立了這樣的研究會。

為了深入研究馬克思主義原著,使更多不懂外語的人能夠閱讀馬克思主義著作,李大釗還在研究會成立翻譯小組,制定翻譯計劃,分批分組翻譯他們能夠收集到的馬克思主義文獻。

由於北大校長蔡元培很強調學習外語,課程安排上外語比重相當大,為翻譯工作提供了有利條件。亢慕義齋的翻譯小組吸收外語系的同學,共計有三四十人,其中德語有10餘人,英語20餘人,俄語四五人,法語五六人,日語也有一些人,還有老師進行輔導。研究會負責人之一、兼任德文翻譯組長的羅章龍對翻譯小組的工作有詳細的回憶:「開始,我們翻譯了《共產黨宣言》和《震撼世界十日記》,還翻譯了一些宣傳唯物論、進化論的西方科學書籍。這些書當時可以印行,在我們也是個練習過程,鍛鍊和提高了我們的外文基礎和翻譯技術,以後慢慢翻譯馬克思的著作和十月革命以後的書籍。前後規劃有二十種,陸續譯成付印,一九二三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我們德文組先後翻譯了《馬克思傳》《共產黨宣言》《資本論》第一卷初稿,我參加了這些工作,並為執筆人。」

研究會的會員中能讀外文書的當然不是一個兩個,但並非都有較大理論興趣,能埋頭讀書。劉仁靜肯下工夫鑽研理論問題,一本接一本地讀書、讀報刊,讀完後還喜歡以自己年輕的熱情到處宣傳,言必稱馬克思,動輒要無產階級專政,儼然是一個革命理論家。劉仁靜自己對此有過這樣的回憶:「記得那時由於對馬克思主義普遍知之不多,研究會要組織演講報告之類活動是有困難的。李大釗先生對馬克思主義雖有研究,但不可能把講演的任務包下來,其他教授也無力經常接受邀請。為了開展工作,我這個低年級的學生會員也曾濫竽充數,登臺講過一次……不料由於這一講,有人竟戲稱我為『小馬克思』。」

馬克思學說研究會,自1920年3月秘密成立、1921年11月將組織公開,到1926年還在《北京大學日刊》上刊登啟事,前後活動共達六七年之久,是我國成立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的馬克思主義研究團體。這個團體不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的翻譯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培養、團結了一大批信仰馬克思主義的進步青年,成為建黨前後北京黨組織重要的外圍組織。

執筆人:張軍鋒

來源:《北京黨史》2020年第2期,第37-40頁。

(原標題:北京共產黨早期組織的成立過程|上篇)

來源:香山革命紀念館北京號

流程編輯:u019

相關焦點

  • 學好黨史 資政育人——中共黨史研究新進展--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
    近年來,圍繞中共黨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歷史人物的周年紀念等,中共黨史學界展開了相應研究,形成了黨史研究的諸多熱點。 用「歷史還原法」來認識毛澤東對於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近年來對毛澤東的研究有一個突出的特點,是研究的重點由新中國成立前轉到新中國成立後。
  • ...中共贛州市委關於進一步推進黨組織理論學習規範化制度化科學化…
    推進理論學習規範化、制度化、科學化,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加強各級黨組織思想政治建設,不斷提升黨員幹部治理能力的重要保障。近日,贛州市印發《中共贛州市委關於進一步推進黨組織理論學習規範化制度化科學化的實施意見》。
  • 寒武紀早期地層中發現與現代綠藻親緣關係密切的微體化石
    ◎笛殼/文記者近日從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研究所獲悉,該所劉鵬舉研究員課題組尚曉冬博士在湖北長陽地區合子坳剖面寒武紀早期的巖家河組底部燧石條帶中,發現了數以千計保存完好的疑源類Yurtusia uniformis化石標本,其中許多化石膜殼的內部含有數量不等的子細胞,這是首次在寒武紀疑源類微體化石中發現存在子細胞。
  • 北京大學召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暨表彰大會
    2020年6月30日,北京大學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暨表彰大會在百周年紀念講堂觀眾廳和線上同步召開。會議對北京大學優秀共產黨員、先進黨組織進行表彰,並組織新黨員進行入黨宣誓,老黨員重溫入黨誓詞。北京大學黨委書記邱水平,黨委副書記、校長郝平等全體校領導班子成員,受表彰的先進黨組織負責人代表、優秀共產黨員標兵現場參會。
  • 中共執政初期反經驗主義鬥爭歷史考察與反思
    由於反經驗主義任務的預設,在大規模執政實踐開始後,反對經驗主義一度成為中共對執政活動進行查錯糾錯的主題內容。歷史地看,中共執政初期的大部分活動,例如開展土地改革、鎮壓反革命和增產節約運動,都對民眾動員規模和動員程度提出了極高要求。黨群特別是基層幹群關係,對中共執政任務的實現施加直接和重大影響。在此情況下,基層幹群關係成為中共監測執政活動是否出現失誤的基本依據。
  • 北京麥田房產經紀有限公司黨委在京成立
    1月28日,北京麥田房產經紀有限公司在京召開黨員大會,正式成立公司黨委。黨委的成立標誌著麥田黨建工作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是麥田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將對企業的健康發展起到保證作用,同時對行業發展也有引領和帶動作用。
  • 第一次國共合作內幕 共產國際與中共有哪些分歧
    第5頁:四大的貢獻 第6頁:共產國際第五次代表大會在莫斯科召開  中共三大後,中國共產黨即全力投入到國民黨改組工作中,各級黨組織積極動員共產黨員和青年團員加入國民黨,許多共產黨員成為當地國民黨改組的主要負責人,對國民黨的改組工作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 毛澤東有生之年因何三次沒有出席中共黨代會
    現對文章摘編如下: 毛澤東未能出席的三次黨代會 在毛澤東的有生之年,中共二大、四大和六大是他沒有出席的3次黨代會,也就是他在中共七大預備會議上所說的「二四六分明」,「逢雙的大會我都沒有參加」。那麼,是什麼緣故導致他未能出席這3次黨代會呢? 中共一大後,毛澤東迅即回到湖南,在工人和學生中大力發展黨員,著手組建湖南地方黨組織。
  • 程玲:美國對中國共產黨的早期印象和中國道路國際話語權研究
    美國對中共的早期印象研究,對於認清美國過去和現在如何看待中國共產黨、美國不同群體的認識有何不同、中共在美國的形象如何變化、美國的中共形象產生的原因等,都有深刻的揭示作用和啟示意義。一是認為中共信息的缺失導致其形象被誤讀,二是認為美國有仇視共產主義的傳統因而導致中共被「妖魔化」。對於中共信息缺失主要是從國民黨封鎖的角度予以闡釋,沒有考慮中共話語主動傳播的影響範圍。就美國對共產主義的仇視而言,則與美國「傳統」密切關聯,但卻無法解釋為何歷史上美國社會也曾對共產主義思想和實踐一度有過寬容態度。第三,忽視解讀美國對中共早期初心和使命的認知。
  • 閃光的足跡|上海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這裡召開。來自7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13位代表和2名共產國際代表出席了會議。7月30日晚,會議受到法租界暗探襲擾,無法繼續在上海舉行。最後一次會議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遊船上。大會通過了黨的綱領和工作決議,選舉了中央領導機關,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中國革命的面目從此煥然一新。
  • 新委發〔2016〕33號 中共新泉鎮委員會 新泉鎮人民政府 關於印發...
    、中共嶽陽市委、嶽陽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嶽陽市鄉鎮區劃調整改革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嶽陽市鄉鎮區劃調整改革工作領導小組《關於切實做好建制村合併工作的通知》和中共湘陰縣委、湘陰縣人民政府《關於印發
  • 中共合肥工業大學委員會關於落實教育部巡視組反饋意見整改情況的...
    7月13日上午,再次修改完善,最終形成《中共合肥工業大學委員會貫徹落實教育部黨組巡視反饋意見整改方案》《中共合肥工業大學委員會貫徹落實教育部黨組巡視反饋意見整改工作檯帳》。在整改方案的制定過程中,黨委主要負責同志親自主持、全程指導、認真審核、五易其稿,在全面負責黨委巡視整改的同時,又擔任第一部分整改任務的總負責人,切實發揮「領頭雁」作用,使方案的制定真正成為統一思想、凝聚共識的過程。
  • 史海溝沉:「中共歷史上最危險的叛徒」顧順章
    [註:中共特科「龍潭三傑」(錢壯飛、李克農、胡底)的傳記及《周恩來在上海》等許多影視作品都提到了叛徒顧順章,報刊上有人稱顧順章為「中共歷史上最危險的叛徒」。北京日報2004年5月24日應讀者要求,刊文介紹顧叛變前後的史事。]  顧順章早年在南洋菸草公司的制煙廠當小工頭,1925年「五卅」運動時,在罷工中表現活躍而加入中國共產黨。
  • 2020清華北大在京投檔線已出爐 北京的考生多少分能上清北
    清華北大對於很多家長和考生來說是夢寐以求的院校,然而清華北大每年在全國各個地區的招生人數及錄取分數都是有區別的。對於北京的考生來說,似乎上清華北大要有優勢一些。
  • 中共黨史研究︱斯諾夫婦與一二九運動
    斯諾、海倫與一二九運動關係密切,中美學界對此已有不少研究。但是,目前研究對從斯諾、海倫一手檔案,尤其是從書信材料出發, 分析斯諾夫婦(海倫·福斯特·斯諾(Helen Foster Snow)是埃德加·斯諾(Edgar Parks Snow)第一任妻子,筆名Nym Wales,以下將二人簡稱為斯諾夫婦。)
  • 北大臺生擬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 明年三月交申請書
    在北大就讀的臺籍博士生王裕慶日前在受訪時表示,自己想要加入中國共產黨。此事引發了臺灣島內媒體的廣泛關注。臺灣方面陸委會對此表示,臺灣民眾如果加入中國共產黨,將進行相應的懲罰。  王裕慶在一次受訪中公開表示,隨著臺胞對中國共產黨的逐漸了解,越來越多人有意加入中國共產黨,自己也準備在明年3月後,向北大的黨組織提交入黨申請書。
  • 葉綠素含量與光合作用有密切關係,其理由是很明顯的
    葉綠素含量與光合作用有密切關係,其理由是很明顯的。但是當葉綠素含量超過一定限度之後,其含量對光合作用就沒有影響了。這是因為葉綠素已經有餘,與葉綠素密切相關的光化學反應,已不再是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為了表示葉綠素含量與光合作用的關係,常用「同化數」的大小作為指標。
  • 高新一中初中校區黨總支榮獲「五星級黨組織」榮譽稱號
    央廣網西安11月30日消息 近日,中共陝西省委組織部下發通知,對全省105個非公經濟組織黨組織和59個社會組織黨組織進行命名表彰,西安高新第一中學初中校區黨總支榮獲「五星級黨組織」榮譽稱號。  高新一中初中校區黨總支成立於2012年,下設七個黨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