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時代,有人直播工作,也有人直播吃飯,最搞笑的是有人直播睡覺!但你們要知道這些都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因為有一位比現代所有網紅都會玩的教授: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物理學家託馬斯帕內爾教授,在將近百年前的1927年,開始了一項超級超級無聊的瀝青滴落實驗!
實驗很簡單,一個漏豆杯,一隻燒杯,外加一個防止環境變化影響的玻璃罩,再有就是一個計時器,然後在漏豆杯上放置幾塊瀝青,然後就開始了瀝青滴落實驗!
瀝青也能滴落嗎?
印象中的瀝青幾乎就是固體,只有在溫度比較高的情況下才會變成粘稠的液體,比如我們可以很容易就獲取到純瀝青,溫度稍微低一些的時候直接就可以將其掰開!柏油形態的瀝青是將原油以分餾法將汽油、柴油等用用分子大小不同,沸點不同的原理,將石油中的碳氫化合物予以分離提煉得到!
天然瀝青
原油中瀝青擁有最高的沸點,同樣它也是原油中最重的物質,因此會在分餾塔中的最底部找到!瀝青是重要的建築材料,各國都將瀝青加上骨料作為重要的高速公路鋪裝材料,它的摩擦係數大,承載能力強,道路性能優良,是不可多得的路面鋪裝材料!
但其實瀝青是一種高黏度有機液體,如果將其長期處在底部自由且無支撐狀態,那麼會在重力的作用下逐漸形成條狀,最後像水滴一樣滴落!但瀝青有年粘稠度極高,所以完成一滴瀝青液滴的時間,長到十數年!
託馬斯帕內爾教授的實驗目的
帕內爾教授最初的目的只是想讓學生明白,一些看起來像是固體的物質其實就是黏度極高的液體,比如瀝青就是一種比水的黏度千億倍的液體!但讓帕內爾教授始料未及的是這個實驗送走了兩代教授,現在經手的已經是第三位!
實驗的「始作俑者」帕內爾教授於1948年9月1日去世,之後實驗由約翰·梅史東教授負責。而梅史東教授也於2013年8月23日逝世,此後實驗續由安德魯·懷特教授繼續負責!而且帕內爾教授和梅史東教授還據此獲得了諾貝爾獎,當然不是各位想像的那個,而是獲得搞笑諾貝爾獎!
愛爾蘭都柏林聖三一大學在1944年7月11日,也開始類似的瀝青滴落實驗。2013年7月11日,他們第一次拍到了瀝青液滴的滴落的視頻,也許這就是在半個多世紀的滴落中,第一次在眾目睽睽之下滴下了這一滴瀝青!
無獨有偶,動力雕塑家亞瑟 · 甘森(Arthur Ganson)設計了一臺減速齒輪組,由12個大小不一的齒輪組成,引擎輸入的速度是每分鐘200轉速。但通過12組齒輪減速後,到最後一個齒輪輸出一周時,將需要2.3萬億年!
整臺機器全景
因此該設計的最後一組齒輪直接鑲嵌在了混凝土中,因為在各位有生之年中,即使用最最精密的測量工具,也無法測量出最後一個齒輪轉過的了多少角度,所以直接將其置入混凝土更加具有震撼力!
該齒輪組每組減速比50:1,所以各位可以計算下每分鐘200轉速輸入時,12組輸出後到底是不是2.3萬億年,宇宙從誕生開始到現在大概經過了138億年,如果這個齒輪組從那時就開始工作,那麼到現在也就轉動了0.006圈,約合2.16度!
是不是很無聊,但宇宙真的就是這樣一個有著萬億年,甚至萬萬億年,或者萬萬萬萬億年的壽命,我們並不知道它在多久後會徹底滅亡,而這個裝置將告訴人類,有些物體它真的就是一直以這樣的方式在流逝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