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消防人員正在現場救援。
3月21日14時48分,江蘇鹽城市響水縣陳家港化工園區內的江蘇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發生爆炸事故。
事故發生後,應急管理部黨組書記黃明率工作組緊急趕赴現場;由生態環境部由翟青副部長率領的工作組也已緊急趕赴事發現場。
截至晚19時,已有6人在此次爆炸事故中遇難,另有30人重傷。江蘇省消防救援總隊已調派176輛消防車、928名消防員到場處置,後續仍將有增援力量趕赴現場。
爆炸時國家地震臺測到「地震」
3月21日下午,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官方微博突然連發了兩條「地震快訊」,第一條發於14時50分,內容為「中國地震臺網自動測定:3月21日14時48分在江蘇鹽城市響水縣附近(北緯34.34度,東經119.75度)發生3.0級左右地震,最終結果以正式速報為準。」
10分鐘後,馬上發了第二條: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3月21日14時48分在江蘇連雲港市灌南縣(疑爆)(北緯34.33度,東經119.73度)發生2.2級地震。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條中加了「疑爆」兩字。
很快,更準確的消息傳來——江蘇鹽城一化工園區內發生爆炸。
爆炸發生在鹽城響水縣陳家港化工園區內。據了解,此次發生爆炸的是園區內的江蘇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的一處生產裝置,爆炸物質為苯物質。
記者了解到,陳家港工園區內附近居住人口較多,還有多所幼兒園和小學,一河之隔就是連雲港市堆溝鎮。此次爆炸威力巨大,幾公裡之外的居民都感受到了震動。
現場蘑菇雲沖天,有孩子受傷
網友小李從下午開始,一直在撥打他哥嫂的電話,但無法接通。他說,哥嫂在隔壁的氯鹼廠工作,和發生爆炸的化工廠僅僅相距兩個路口,「我看到有說五公裡內的汽車都震得跳起來,我估計哥嫂肯定受傷了,希望沒大事。」
他告訴錢報記者,那塊園區分布有至少五六家化工廠。
有居民稱,他家在離爆炸化工公司不到3公裡的沙蕩村,「家裡玻璃什麼的都碎了。」
隨後,錢報記者聯繫上了響水縣陳家港鎮港南路一家酒店的負責人陳女士,該酒店距離事發地約兩公裡,她說,下午2點多時,她在酒店突然聽到一聲巨響,還感覺到明顯震動。
「酒店一樓大廳1公分厚的玻璃,全被震碎,碎玻璃灑了一地。」陳女士說,她趕緊跑出去,發現邊上鄰居也從一片狼藉的家裡跑出來,大家有些慌,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四處張望,「馬上就看到化工區那邊有黑煙冒出來。」
陳女士說,爆炸剛開始沒聞到什麼味道,但到了下午四點多,漸漸傳來很刺鼻的氣味,「喉嚨、鼻子明顯感覺不舒服。」
爆炸發生後,街道上一度出現混亂,很多人開車離開,少數人選擇躲在家裡,「現在整條街道上已經靜悄悄的。」陳女士的酒店裡還住進了四五戶家庭,「都是家裡被震壞,沒法住的。」
陳女士還告訴記者,他們這裡平時也會經常發生震動,有大有小,大家也習慣了,「但沒想到,這次爆炸會這麼大。」
錢報記者也在多段視頻上看到了劇烈的爆炸現場,黑色的蘑菇雲直衝天際。不少傷員被送往醫院,其中包含不少孩子,他們很多是被震碎的玻璃劃傷。
救援人員已從現場救出31人
記者21日從應急管理部獲悉,爆炸發生後,截至17時,救援人員已從現場救出31人。
據應急管理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接報後,應急管理部立即啟動應急響應,主要負責人在部指揮中心調度了解救援情況,與現場視頻連線,派出專家組緊急趕赴現場,協助地方做好應急處置工作。
據了解,江蘇省消防救援總隊已調派176輛消防車、928名消防員到場處置,後續仍將有增援力量趕赴現場。
晚10時許,記者從現場傳回的視頻畫面中看到,雖然有大量的消防力量投入,但現場大火還沒撲滅,依然能看到沖天的火光和黑煙。有現場記者稱,在距離爆炸企業40公裡外也可聞到異味。
爆炸公司曾多次被處罰
據天眼查顯示,江蘇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於2007年在響水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陶在明,註冊資本5000萬元。
在官網介紹中,該公司是江陰市倪家港化工有限公司下屬的間苯二胺、對苯二胺系列產品的精細化工企業,年生產能力2萬噸。產品主要用作製造醫藥、農藥和染料的中間體。
錢報記者同時發現, 2018年1月,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組織督導組就因江蘇省連雲港市聚鑫生物公司「12·9」重大事故教訓,對江蘇省鹽城、連雲港、淮安、徐州、宿遷等5市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進行了督查,現場檢查了18家化工企業。其中,也包括天嘉宜公司。
當時檢查中,天嘉宜公司共有13項安全隱患問題。其中包含:主要負責人未經安全知識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 生產裝置操作規程不完善,缺少苯罐區操作規程和工藝技術指標;構成二級重大危險源的苯罐區、甲醇罐區未設置罐根部緊急切斷閥等問題。
但在此次爆炸發生前,天嘉宜公司已恢復生產。
不僅如此,自2016年以來,天嘉宜公司因違反環保條例,多次遭到鹽城市環保局及響水縣環保局處罰。最近一次在2017年9月30日,因其違反大氣汙染防治管理制度,遭到響水縣環保局處罰。
當地曾發生爆炸謠言引發的逃命踩踏事件
此外,事故公司所在的響水縣陳家港化工園,在2010年也曾發生過事故——江蘇大和氯鹼化工有限公司2010年11月23日上午發生氯氣洩漏,導致下風向的江蘇之江化工有限公司30多名員工中毒。
2011年2月,陳家港化工園區還曾流傳爆炸的謠言。導致陳家港、雙港等鎮區部分不明真相的群眾陸續產生恐慌情緒,並離家外出。
當時那次謠言事件引發萬人逃命,混亂中4人死亡。後經查實,該事件純屬謠言引發的一起恐慌事件。
這之後,2011年有媒體調查稱,陳家港鎮給每位核心領導下了一人招引5000萬元以上項目的要求,並要求繳納保證金。響水縣當時還在官方網站2008年陳家港化工園招商網頁上寫道:灌河潮汐落差大,河面平均寬度在1500米,自淨能力強,環境容量大。
此外報導還稱,由於當地汙染嚴重,原本臨近海岸可見的虎頭鯨等海洋生物也不再來到此地,並且因為汙染,當地人並不吃該海域打上來的海鮮,很多都被銷售到了臨近的山東和浙江兩省。
專家建議轉移周邊居民
根據公開信息顯示,爆炸公司主要生產產品包括間羥基苯甲酸、苯甲醚、對叔丁基氯化苯、氯代叔丁烷等。
據了解,間羥基苯甲酸對環境有危害,對水體和大氣可造成汙染,該有機酸易在大氣化學和大氣物理變化中形成酸雨,會給動、植物造成嚴重危害。其蒸氣對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膚有刺激作用。苯甲醚則屬微毒類,易燃,特別遇高熱、明火及強氧化劑易引起燃燒。
另據《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MSDS),苯為危險化學品,易燃,致癌物,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苯對環境有危害,對水體可造成汙染。高濃度苯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麻醉作用,引起急性中毒。
爆炸後,已有專家建議儘可能將周邊居民遷移到出事點10公裡以外地區,特別是下風向區域居民,避免遭受有毒空氣的傷害,還要對飲用水進行嚴格監控。
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