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要的,不一定是你喜歡的:多巴胺和成癮的秘密

2021-01-07 網易

  作者 | 王大牙

  人們普遍認為,如果我們想要某樣東西,是出於喜歡。

  但一些科學研究的成果正在質疑這種「常識」,並給治療成癮提供了相當大的啟示。

  「喜歡」和「想要」到底區別在哪裡?一切要從一個代號為B-19的病人說起。

  01////代號B-19

  1970年,在紐奧良的一個精神病患者身上,研究者進行了一項實驗。後來的人只知道這個病人的代號為B-19,並以「B-19號病人」稱呼他。

  以今天的倫理標準來看,這個實驗的是相當不人道的。

  B-19是一個很不開心的人,吸食毒品。他因同性戀傾向而被開除軍籍。那時候,不僅毒品成癮是需要治療的,同性戀也被視為一種精神疾病。為了「治癒」他的性傾向,心理醫生羅伯特·希斯(Robert Heath),給B-19的大腦掛上了電極,把它們連接到當時被認為是負責快樂感受的腦區。

  

  羅伯特·希斯(Robert Heath) 圖:網絡

  當電極被連接時,B-19可以控制一個開關按鈕——按下的時候,就是通電的時候。他就這樣按了一次又一次,一共按了1000多次。

  「這讓他感到非常非常的性興奮。」在回顧這個案例的時候,密西根大學生物心理學和神經科學教授肯特·貝裡奇(Kent Berridge)說。B-19感到自己有一種強迫性的手淫慾望。戴上電極後,他發現男人和女人都有性吸引力。

  當電極被移除時,他強烈抗議。

  當時的羅伯特·希斯醫生注意到一些奇怪的事情。當他讓B-19描述電極帶來的感覺時,他因為後者會用 「奇妙」「驚人」「美妙 」這樣的詞彙。但B-19並沒有這樣做。事實上,他似乎一點也不享受這種體驗。

  那麼,為什麼他還是要一直按那個開關呢?為什麼當電極被移除時,他又要抗議呢?

  肯特·貝裡奇說,我們必須先認識到,雖然B-19並不享受電極產生的感覺,但他還是想打開電極開關。

  這聽起來像是一個難題,一個矛盾。

  02////多巴胺等於快樂?

  在很長的時間內,心理學家和神經科學家都認為,「喜歡」和「想要」這兩種情感之間,並沒有真正的區別,這兩個詞聽起來就像是抓住了同一種現象。

  除了「想要等於喜歡」之外,還有另一個假設。人們普遍認為,大腦中存在一個系統,涉及到激素多巴胺,它同時驅動著想要和喜歡這兩種情感。更重要的是,似乎有可信的證據表明,多巴胺對快樂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基礎。

  老鼠和人類一樣,也喜歡含糖的東西。一個經典的實驗是,當老鼠大腦中的多巴胺水平被一種神經藥物清空,即便甜味的食物被放在籠子裡,它們也不再去尋找這些食物。

  有人認為,切斷多巴胺,就等於切斷了快樂的能力。

  

  肯特·貝裡奇(Kent Berridge) 圖:網絡

  但肯特·貝裡奇找到了另一種方法來研究多巴胺和快樂之間的聯繫。在他的實驗中,老鼠的多巴胺水平被清零後,他給它們餵了一種糖類物質。「令我們驚訝的是,老鼠們仍然像平時一樣享受這種味道。快感依然存在!」

  而在他的另一項實驗中,他把老鼠體內的多巴胺水平提高,雖然導致它們食量大增,但它們對糖類的喜愛程度並沒有明顯增加。

  科學家通過老鼠的面部表情來判斷它們是否在享受食物。老鼠的面部表情頗像人類。當它們吃到甜食,它們會舔嘴唇,當吃到苦的東西時,它們會張開嘴,搖頭。

  那麼,在沒有多巴胺的驅動後,為什麼老鼠還會喜歡一種它們似乎已經「不想吃」的食物呢?

  肯特·貝裡奇有一個假設,但這個假設太瘋狂了——甚至在最初,連他自己都不敢相信。有沒有可能,想要一件東西和喜歡一件東西,對應的是大腦中不同的系統?又有沒有可能,多巴胺並不影響「喜歡」,而只影響「想要」?

  現在,肯特·貝裡奇這個理論已經被廣泛接受。多巴胺會增加誘惑。當一個人看到咖啡機,是多巴胺驅使他去衝一杯咖啡。多巴胺還會加強食物對人的誘惑,讓菸民想抽菸。

  多巴胺驅動的信號是「想要」,而不是「喜歡」。這一結論最有力的證據依然來自實驗室裡的老鼠。

  在一次實驗中,肯特·貝裡奇在老鼠籠子上貼了一根小金屬棒,一旦觸碰,就會產生輕微的電擊。正常的老鼠在觸碰一兩次之後,就會學會遠離棍子。但通過激活老鼠的多巴胺分泌,肯特·貝裡奇能夠讓老鼠沉迷於那根金屬棒——老鼠會靠近它,聞聞它,還會親吻它,用爪子或鼻子去觸碰它。

  即使受到了輕微的電流衝擊,老鼠也會在5分鐘或10分鐘的時間內一次又一次地回到金屬棒旁,直到實驗終止。

  03////敏感的多巴胺分泌

  說肯特·貝裡奇改變了對人類欲望和動機的科學理解,一點也不為過。

  他認為,「想要」是比「喜歡」更根本的需求。歸根結底,對於我們的基因延續來說,人類是喜歡性,或是喜歡某種食物,並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我們是否「想要」做愛,是否「想要」尋找食物。

  區分「想要」和「喜歡」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它為我們提供了對成癮現象的洞察視角,無論是對毒品、酒精、賭博,還是對某些食物。

  多巴胺的分泌機制學會了某些暗示,比如看到咖啡機可以帶來獎勵。然而,成癮者的多巴胺分泌比常人敏感許多,會被許多微小而不起眼的暗示所觸發。吸毒者可能會發現他們的毒癮是由一個注射器,一個勺子,甚至是一個聚會,或者是在街角某個情景引發的。

  

  科學家通過老鼠的面部表情來判斷它們是否在享受食物 圖:網絡

  因為他們的多巴胺分泌變得敏感,所以這類暗示「想要」的觸發源,會經常出現在他們的生活中,或者說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會消失。這使得戒毒者極易復吸,哪怕毒品給他們帶來的快感很少,或者說幾乎沒有。

  回到病人B-19,那個曾被連接到所謂的快樂電極上的人。他不停地按動按鈕來連通電極,然而,他並不享受那個過程。當時精神科醫生羅伯特·希斯甚至懷疑,這個病人是否只是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感受。現在,我們有了更有說服力的解釋。也許,B-19真的不喜歡按下開關後電流引起的感覺,但他依舊做出了這個強迫性的行為。

  現在的人還有手機上癮的問題——聽到聲音響起,就想看看文字內容。那是因為通知音已經觸發了多巴胺。這條簡訊可能不是一條能給你帶來快樂的信息。

  「這些(社交媒體)的暗示就是完美的多巴胺分泌觸發器,無論我們是否喜歡這些東西。」肯特·貝裡奇指出。

  雖然通過社交媒體上源源不斷的信息獲得多巴胺的衝擊可以使人振奮,但根據這位科學家的說法,如果它走得太遠,可能會導致人們的注意力分散;如果你覺得被社交媒體誘惑,不斷地想要看手機,可以嘗試遠離你的多巴胺「觸發源」。

  「不過,我們還是不能只要求世界走開,不再誘惑我們。」他說。所以,他建議手機上癮的人多進行心態訓練:下一次,當你發現自己無聊地拿著手機無意識地刷社交媒體時,暫停下來,並記錄下你的想法和身體的感覺。接著選擇其他事情來代替,比如散步或泡茶。

  在老鼠身上,高敏感的多巴胺作用可以在它們身上持續半輩子。現在,研究人員現在的任務是找到他們是否能逆轉這種高敏感性——首先是在老鼠身上,然後應用到人類身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抓娃娃機如何抓住你的心 多巴胺帶來的小規模成癮
    抓娃娃機如何抓住你的心 多巴胺帶來的小規模成癮 2017-07-03五彩繽紛的抓娃娃機,不但是遊戲廳、電玩城必備項目,還遍布購物中心、電影院、超市、步行街,所在之處儘是擁躉,就連知乎和百度經驗裡,也滿是抓娃娃技能帖。這麼一種「簡單呆萌」的遊戲設備,不但不被喜新厭舊的玩家淘汰,還備受各年齡層愛好者歡迎,這種奇妙的吸引力背後,有著什麼樣的心理秘密?
  • 多巴胺、藥物成癮和抑鬱症背後的表觀遺傳學秘密
    該術語是指大腦化學多巴胺除通過突觸傳遞信號外,還可以進入細胞核並控制特定基因的能力。在閱讀本文時,我意識到它完全顛覆了我們對遺傳學和藥物成癮的理解。對酒精和古柯鹼等成癮藥物的強烈渴望可能是由多巴胺控制基因引起的,這些基因改變了大腦迴路,這些基因是成癮的基礎。有趣的是,這些結果也為為什麼治療嚴重抑鬱症的藥物通常必須在服用幾周後才有效做出了回答。
  • 你以為多巴胺只和愛情快感有關?它卻還關乎成癮和精神分裂症
    你以為多巴胺只和愛情快感有關? 「荷爾蒙決定一見鍾情,多巴胺決定天長地久,腎上腺決定出不出手。」這一「多巴胺愛情理論」在網上熱傳,「當兩人相互吸引時,丘腦就開始下令分泌『愛的使者』——多巴胺。」事實上,多巴胺並沒有人們想像中這麼浪漫,除了愛情和快感,成癮和精神分裂症等疾病也和多巴胺有關。多巴胺是存在於中樞神經系統中的一種神經傳導物質,是一種能直接影響人的情緒、激發人對異性好感的神經傳導遞質。
  • 《尋找爽點》:快樂和成癮是人類的天性, 是什麼讓我們欲罷不能?
    比如下面這些: 吸菸、吸毒、暴飲暴食、賭博、電子遊戲、這些都會讓人成癮,是因為這些都會激活大腦的愉悅迴路,分泌多巴胺。 很多人之所以願意沉溺只不過是為了一而再再而三地得到愉悅的感覺。 通常我們會認為一個人對某一項成癮是因為個人意志薄弱、心理不健康。
  • 仁濟醫院團隊揭秘遊戲成癮機制:"多巴胺"得背鍋
    原標題:孩子為何遊戲成癮?這個鍋得「多巴胺」背!  東方網12月6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網路遊戲成癮引發的個體及社會問題,究竟有沒有病理學原因?  「異樣」獎賞後果嚴重  周灩說,在我們的大腦裡,存在著一個隨時隨地想要犒賞自己的勤奮的小人兒,他最愛的事情就是促進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越多,他越興奮,大腦裡亢奮的信號因此迅速傳遞和蔓延,多巴胺是我們興奮和歡愉的情緒源泉,它的分泌有著自己的一套精密設計過的原則,這套原則對我們起著正向誘導作用,促使我們去學習、進步、適應環境。
  • 《自然》:美科學家揭示多巴胺在成癮中作用
  • 遊戲成癮列入精神疾病,多巴胺「滿足感」是元兇,要學會打破執念
    在腦科學研究的一些實驗和調查顯示中或許能找到答案。一:從科學角度研究遊戲成癮的「元兇」:多巴胺與多巴胺d2受體許多人都曾聽說多巴胺,而多巴胺是什麼呢?而許多遊戲上癮者在被觀察和檢查之後發現他們體內的多巴胺D2受體明顯比常人更低,許多人想「偷」來更直接、更多的興奮感,就會去做像吸毒賭博這樣的事情。多巴胺與多巴胺d2受體對孩子遊戲成癮又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所以說,孩子遊戲成癮這與人體大腦內的兩大化學物質有很大聯繫。
  • 多巴胺閾值:從性到商業帝國,你的愉悅來自新奇,而不是快感
    你不得不讚嘆造物主的深奧與巧妙,安插了許多機關秘密在生物的體內,但很多時候我們並不知道這一點。自然,人們自己覺察不出自身差異。因為活得太過具體,深陷生活形形色色細節之中,反而看不出自己的異常之處。三、所有令人成癮的物質和活動都能增加多巴胺多巴胺是什麼?多巴胺是大腦受到刺激之後分泌的一種激素。
  • 玩手機如何影響你體內的多巴胺和皮質醇
    也許你也有這樣的習慣,手機需要放在視線之內,就算不在視線內也要經常看到它。多巴胺與行為上癮關係密切多巴胺(Dopamine)是人體內一種重要的神經遞質,在免疫系統、腸道、血管等不同的地方可以發揮不同的作用,這種物質同時也與成癮有關。
  • 喝酒讓你感到放鬆?小心酒精成癮
    其結果就是抑制你的認知過程,抑制你的行為限制系統(正常情況下大腦會抑制不符合社交禮儀的行為出現),減少你記憶形成迴路的活躍度,降低你處理信息的速度和準確性。簡單來說,這意味著你不能像正常情況下那樣快速地思考或反應,不能記住那麼多東西,也沒有那麼多的大腦活動來克制你可能產生的粗魯行為。
  • 有一個詞叫快樂獎賞和成癮
    當我們品嘗美食時,談戀愛時,當跑者通過努力訓練在馬拉松比賽實現PB時,我們的確會感覺到快樂,這時就會有多巴胺的分泌;但當我們貪戀高脂高糖食物而變得肥胖時,當吸毒人群需要通過不斷吸食毒品來滿足快樂而成癮時,當徹夜玩遊戲追劇和停不下來刷抖音微信微博時,這種快樂顯然就不是我們所希望的。
  • 抑鬱症:這11個技巧提高你的多巴胺水平
    如果你缺乏多巴胺,它可能會導致你面對一個沒有什麼快樂或幸福的生活:能量低下,睡眠困難,缺乏動力和與他人交往,多巴胺的缺乏可以影響你生活中的每一個領域。如果放任不管,不加管理,甚至可能導致一些疾病,如抑鬱症,雙相情感障礙和對某事或某物的成癮。
  • Cell Reports:多巴胺如何告訴你某個事物不值得等待?
    這項工作是由大腦深處釋放化學多巴胺的一小群細胞來完成的。這些細胞所釋放多巴胺的量會通過告訴我們未來有多好的獎賞來影響我們決定。例如,當你聞到烤蛋糕的香氣時,多巴胺釋放的量比你聞到剩菜的氣味時多。但是等待會改變多巴胺的釋放嗎?
  • 殺死雙親、吊死3歲女兒……毒品成癮你了解多少?
    02「見桌掀桌,見凳砸凳,看什麼都不順眼,坐臥不寧,煩躁易怒,像一頭困獸,瘋狂地想要撕咬一切。」毒癮發作時,人容易出現狂躁情緒,甚至做出過激行為。03「大夏天太陽烤著,卻感覺在冰窖裡,蓋上幾床大棉被還是凍到發抖。一兩分鐘後又開始發燙,滿身大汗,熱到自燃。」「感覺自己像塊兒肉,在急凍和鐵板燒之間無縫銜接,自由切換。」
  • 羅胖60秒:多巴胺和內啡肽有什麼區別?
    她說了一句話,說一個人的奮鬥目標應該是「擺脫多巴胺,追逐內啡肽」。什麼意思?多巴胺和內啡肽都是人體內的兩種激素,都能夠提供快樂。但是產生的機理不一樣。2. 多巴胺是一種獎勵機制,也就是說你拿到了你想要的東西,比如吃好吃的,玩遊戲,多巴胺就分泌一下,獎勵你一下你爽一下。那結果是啥?
  • 多巴胺是如何讓我們對技術上癮的?
    教授的實驗表明,在中腦內部,多巴胺跟我們從行動獲得的回報有關。多巴胺似乎跟欲望、野心、成癮和性慾有關。Schultz和他的研究人員當時把一塊蘋果放到了屏幕後面,結果發現老鼠一啃食物的時候就看到了多巴胺反應。
  • 被多巴胺綁架的大腦:是什麼讓我們上癮
    上癮:一塊腦區的瘋狂  一部手機、一杯咖啡、一雙鞋子、一款APP……為什麼能讓人迷戀和依賴,讓人慾罷不能地想要獲得?因為人們對它們上癮了,但能做到這點的寥寥無幾。所有讓人成癮的品牌、產品、觀念,其實都符合了人們大腦中的一套讓人上癮的神經機制。這套機制類似於對菸酒和毒品上癮的大腦機制。只要你掌握了它,就可以打造出讓人上癮的品牌和產品。
  • 神經遞質多巴胺降低會有哪些影響?如何提高多巴胺的分泌?
    多巴胺這種物質也是成癮的扮演者,以上開頭也有說,它與上癮有關係,這種物質可以說是一種獎勵機制,可以讓我們處於一種及時的滿足狀態,這種物質會導致我們的快樂非常易得,比方說玩遊戲、刷視頻、喝酒等等,都會讓多巴胺大量的產生,於此同時多巴胺的消失也是非常快的,當消失後我們會出現空虛、抑鬱、焦慮的情況。
  • 你的愁你的樂 螢光多巴胺探針能「看到」
    你的愁你的樂 螢光多巴胺探針能「看到」多巴胺是一種重要的神經傳導物質,用來幫助細胞傳送脈衝,它與帕金森氏症、藥物成癮、精神分裂症、多動症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多種神經系統疾病密切相關10月22日,李毓龍實驗室與美國紐約大學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合作,在《自然·方法學》雜誌在線發表論文,報告了新型紅色螢光多巴胺探針和第二代綠色螢光多巴胺探針的開發應用成果。
  • 跑步時分泌多巴胺和內啡肽 讓你擺脫不開心
    原標題:跑步時分泌多巴胺和內啡肽 讓你擺脫不開心 作為一種有氧運動,跑步對人們的筋骨、肌肉以及身體其他器官都有一定的好處,同時也能刺激跑者神經變得興奮,產生心情愉悅的感受。研究表明,想要遠離不開心的情緒,最好的辦法之一就是跑步。 人在快樂的時候,大腦會分泌內啡肽,而跑步會加速這種物質的分泌。首先我們應該來解釋一下內啡肽這個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