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池塘溶氧變化如何,您了解多少?

2020-11-25 網易新聞

2020-11-25 11:38:24 來源: 莓莓娛樂

舉報

  在冬季,池塘上層的水體受凍化冰,隔絕了空氣與水的接觸。因此,在冰封期,整個池塘的溶氧含量呈現出前期高,後期低的特點。而且在化冰之前最低。

  

  在冬季,當天氣晴朗、陽光充沛時並且冰面透光效果好的時候,浮遊植物量較大的池塘裡溶氧一般也比較高,但是如果天氣突變,連降大雪,光合作用會減弱,浮遊植物消耗的氧氣的量很大,成為池塘主要的耗氧因子,通常此時越冬池裡的溶氧會很低。等到天氣好轉,掃除冰上的積雪,光合作用會突然增強,溶氧迅速上升,水中的溶氧含量恢復到比較高的水平。

  浮遊植物越多的池塘裡,溶解氧的波動幅度越大。如此反覆,劇烈的溶解氧的波動影響了魚類循環系統的正常運轉,損害了魚體的健康。

  這並非是危言聳聽,有研究發現,每次溶解氧劇烈波動以後,越冬水體中均會發現大量魚體分泌的體表黏液。顯然,劇烈的溶解氧波動增加了越冬魚的死亡率。其實這很好理解,在季節交替的時候,由於環境因子波動大,一會兒升溫,一會兒降溫,人很容易生病,同樣,在溶氧波動大的時候,魚肯定也不舒服,魚不舒服了就容易生病或者死亡。

  所以,冬季池塘監測溶氧的變化是重中之重!魚大大冰下溶氧儀,可以測2.5米以下的溶解氧,冰下可用,解決冬季冰下測氧困難問題,實現溶解氧檢測,缺氧自動報警功能

  最大測量深度:2.5米,測量溫度:0~40度(水溫),主機工作溫度:-20~50!

  東北養殖戶,冰下安裝魚大大溶氧儀

  冬季冰下溶氧儀開始預訂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池塘溶氧介紹及預防泛池解決方案
    池塘溶氧介紹及預防泛池解決方案出處:大北農水產科技 作者:潘愛軍 水產養殖網 2016-09-04 10:09:00 日前,陽江、惠州等地區發現多數池塘底部溶氧在白天低於2ppm,有的甚至低於1ppm;陽西飯糰嶺陳老闆有1口池塘,發生了泛池現象,多點檢測底部溶氧均低於0.25ppm。
  • 水產養殖中溶氧的三個變化規律
    當增氧大於耗氧時,溶氧趨於飽和,有時還會出現「過飽和」現象,這一般會出現在晴天午後,藻類密度高、光合作用強的池塘中;當耗氧佔主導地位時,水中溶氧開始持續下降,其結果將會出現低氧甚至無氧水區,此時可能出現養殖動物「浮頭」,甚至「泛塘」現象。
  • 水產養殖過程中溶氧不足問題很大,了解溶氧才能做好應對
    富營養型靜水池塘以光合作用增氧為主,高密度精養池塘以人工增氧為主,貧營養型水體及流動水體以大氣溶解增氧貢獻較大。 二、養殖池塘水體中溶氧的變化規律 任何時候,水中都同時存在著一系列複雜的生物
  • 河蟹養殖總結報告-溶氧對養殖的影響
    俗話說「蟹大小,看水草;蟹多少,看水草」。水草對於河蟹養殖很重要,但是水草是不是越多越好?還是每種水草對氧氣影響是怎麼樣的呢?我們進一步探討。二、水草和溶氧的關係水草在蟹塘的作用無非就這麼幾個:1、供河蟹生活環境;2、淨化水質;3、提供部分餌料;4、產氧。池塘溶氧的多少,直接影響河蟹的生長。
  • 池塘肥水在冬季小龍蝦​塘口管理中很關鍵,那麼冬天肥水培藻哪家...
    池塘肥水在冬季小龍蝦​塘口管理中很關鍵,那麼冬天肥水培藻哪家強?2020-12-28 16:5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水產養殖網        瀏覽量: 2593 次 我要評論 近來天氣漸冷,水溫也急劇下降,水面也開始結冰。在這種情況下對小龍蝦苗越冬是極為不利的。
  • 冬季養魚隨著氣溫的變化,3種水環境特點及影響
    冬季養魚隨著氣溫的變化,3種水環境特點及影響張修建冬季隨著氣溫的變化,養殖池塘裡的水及水裡生物也呈現出一定的季節性特點,深入理解這些特點及影響,對於我們具體認識養殖生產中出現的問題由於所在的地區、魚體等條件不同,魚類的體重也會有變化,一般的由於消耗脂肪,體重會減輕。同時還要了解到,養殖魚類在0.2℃時開始死亡,有的在0.5℃便失去平衡。魚類在漫長的冬季環境,抵抗低溫,導致體重減輕,抵抗力下降,隨著開春,迎來了新的水溫環境。隨著溫度達到一定的程度就應該開始準備適當餵食了,當然了,不同季節,隨著水溫變換,投餵的次數和投餵量是有區別的。
  • 原來三步就可以解決黃顙魚養殖溶氧問題
    溶氧需求3.0mg/l,低於3.0mg/l則容易發病、生長緩慢,底層水的溶氧低於2mg/l,則容易死魚。3mg/l的溶氧是什麼概念呢?就是草魚浮頭的溶氧值,如何保持底層水的溶氧始終在3mg/l以上,這就是黃骨魚養殖的難點所在!
  • 溶氧是重中之重
    從事水產養殖,經常會和「溶氧」打交道,說得通俗一點,就是水裡的氧氣。氧氣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水產動物也一樣,在水裡生活,就需要氧氣來維持生命。在養殖的過程中,由於氣候變化或水質惡化,造成水裡的溶氧偏低,養殖戶就要採取措施,針對溶解氧進行改善管理,養殖的魚、蝦才能正常生長。
  • 如何分辨好水和不好的水?季節變化如何正確調控水質?
    中國水產頻道報導,如何分辨好水和不好的水?魚塘的水質在不同的季節會有什麼變化呢?如何調節池塘的水質呢?不同的水色應如何採取不同的方法進行調節呢?下面就將一一進行解說。  一、魚池水質的觀查  池塘即是魚類生活的環境,又是培育天然餌料的場所,所以了解池塘水質情況非常重要
  • 溶氧和水質對魚的影響你知道嗎?
    一、先說"溶氧" 先了解下什麼是溶氧? 我們通常把溶解在水中的空氣中的分子態氧稱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與空氣中氧的分壓、水的溫度都有密切關係。在自然情況下,空氣中的含氧量變動不大,故水溫是主要的因素,水溫愈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愈高。
  • 水體溶氧對魚口有多大影響?野釣如何選擇溶氧高的地方?
    釣魚這項活動之所以有趣,就是目標很大程度上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你只能揣測(判斷天氣水情魚情等)並對魚主動示好(對口的餌料和適當的調釣),即便努力,有的時候仍會因為判斷失誤導致空軍……溶氧就是影響影響垂釣效果的決定因素不在於人這個主觀因素,而在於魚及水體情況這個客觀因素,關鍵在於魚的多少與魚的索餌欲望是否強烈。三、水體的天然或人工餌料是否豐富而使魚產生飽適感;四、魚自感水體的安全感情況,一般來說,深處或有水草、雜樹處魚感覺安全;以上諸多因素最重要的莫過於水體的溶氧狀況。水體溶氧飽和,達到5毫克/升以上時,魚才會有強烈的吃食慾望。
  • 漫談水產養殖水體溶氧和增氧設備
    &nbsp養殖水體中的溶氧不是靜態的,而是隨季節、天氣、晝夜的改變而時刻變化的動態。在夏季,需要特別注意養殖水體中溶氧有呈垂直分布的特點,這個季節表層水中溶氧飽和度可高達200%以上,底層水中溶氧少,飽和度約為40~80%,甚至更低。
  • 池塘氨氮亞硝酸鹽高了,養殖戶該如何處理?
    池塘氨氮亞硝酸鹽高了,養殖戶該如何處理?面對氨氮、亞硝酸鹽持續升高,很多養殖戶都開始擔心,該如何處理才好呢?面對氨氮、亞硝酸鹽持續升高,首先要做的不是馬上下藥降氨氮和亞硝酸鹽,而是分析造成池塘氨氮和亞硝酸鹽持續升高的原因。因為只有找到真正的原因,才能更好地把問題解決。如果不找出問題的關鍵而想當然地下藥,很可能會造成嚴重後果。
  • 聊聊水產行業裡的那些事:池塘溶氧量
    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風雲變化不僅左右著我們的生活,也會對池塘養殖環境造成重大的影響。尤其是下雨,影響著池塘指標方方面面。今天就跟大家一起來聊聊水產行業裡的那些事:池塘溶氧量。溶氧量代表著池塘中氧氣含量的多少。人無空氣不能存活,水中生物也是一樣的。一般水體中溶氧量為5mg/L,最低不得少於3mg/L,水中生物才能能正常生活。那麼溶氧是怎麼來的呢?
  • 魚塘亞硝酸鹽超標 養殖戶要先解決塘底溶氧
    據了解,煙硝酸鹽、氨氮超標屬於養殖過程中的常見問題,養殖戶大多見慣不怪,也有一定的相應處理經驗。但是,各個池塘情況不盡相同,那個塘用這個方法處理有效,這個塘未必有效,一旦判斷失誤,極有可能帶來更大量的死魚。對此,技術行家建議實地考察,摸準池塘情況後對症下藥。
  • 水產養殖戶如何防控池塘藍藻爆發?
    水產養殖戶如何防控池塘藍藻爆發?&nbsp2、藍藻危害1)從生物多樣性角度看,藍藻爆發致使水體藻種單一,易受天氣變化影響,倒藻,破壞池塘生態系統的平衡性。2)藍藻爆發,浮於水體表層,降低水體透明度,使其它藻類光合作用受阻,水體溶氧降低,有機物質厭氧分解產生有毒物質毒害水生生物。3)藍藻繁殖過程中釋放有毒物質(藻毒素:β-N-甲氨基-L型丙氨酸BMAA,神經性毒素),直接毒害水體水生動物。4)藍藻過度繁殖易造成水體某種營養鹽缺乏如N或P,致使其生長受限,後續死亡分解釋放藻毒素毒害水生生物,同時腐敗有機質滋生致病菌誘發病害。
  • 開春後淡水魚養殖池塘技術管理要點
    天氣來看,冬季水溫低,問題較少,關注少。實際池塘問題逐漸積累。積累問題分為兩點:1、營養消耗;2、底質問題。一、營養消耗1、水體營養消耗殆盡,藻菌趨於老化。這是開春後池塘不穩定的原因之一。所以大部分池塘處於無管理狀態。低溫期投餵飼料的情況下,產生的殘餌糞便分解消耗少,大部分會在池塘底部積累。去年臘月初,第一次寒潮過後的突然回溫,本地區部分鯿魚和鮰魚養殖池塘出現細菌性敗血症的情況。前往調查各發病池塘和未發病池塘對比發現:那時候發病,氣候突變(應激)是誘因,底質汙染未處理到位是根本原因。
  • 你知道南美白對蝦最佳溶氧嗎?
    溶氧是水產養殖中最重要且最容易發生問題的水質因子之一,水體的實際溶氧量受到其中生物、物理和化學等因素的共同影響而時刻變化。當水中溶氧不足時,首先直接對養殖動物產生不利影響;其次是通過影響水體環境中其它生物和理化指標而間接影響養殖動物,致使其生長、繁殖甚至生存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輕則體質下降、生長減緩,重則浮頭、泛塘,導致大量死亡。
  • 池塘常見的幾種水色及水質調控技術
    池塘水要求「春淺、夏滿、秋勤、冬深」,即春季池水較淺0.8~1.2m,淺水可有效吸收太陽光增溫;夏季池水要深達1.5~2.0m左右,特別在高溫季節一定要保持更高水位(但不宜超過3.5m),深水可有效降溫,但超過3.5m會導致深層水缺氧;夏秋季要勤加注新水,可有效調節水質,一般在6~9月份,每7~10天加新水一次,早春和晚秋每10~15天加一次,每次加水20~30cm;冬季池塘水深宜2m以上,深水可保溫防凍
  • 池塘水體pH值如何指導您養魚?
    最近很多養殖朋友池塘的pH值高,他們來問是什麼原因?如何解決?有的人嘗試解決,但是越來越高,這是為什麼?pH值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指標,它與什麼有關,如何解決這指標高低的問題?pH值是氫離子活性的負對數,通常用小寫的p和大寫的H表示。在漁業水質用水標準中,通常規定淡水的pH值是6.5~8.5,海水的pH值是7.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