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寶寶需要「特醫」食品-食品•健康-中國消費網

2020-12-06 中國消費網

中國消費者報報導 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簡稱特醫食品)是指為滿足進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礙、代謝紊亂或者特定疾病狀態人群對營養素或者膳食的特殊需要,專門加工配製而成的配方食品,包括適用於0月齡至12月齡的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和適用於1歲以上人群的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我國對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實行嚴格的註冊審批管理。

目前嬰兒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主要包括無乳糖/低乳糖配方、部分水解配方、深度水解配方、胺基酸配方、早產或者低出生體重嬰兒配方、母乳營養補充劑和胺基酸代謝障礙配方等。

購買特醫食品要先諮詢醫生或臨床營養師。曹麗娟/圖

 

無乳糖或低乳糖配方食品

乳糖不耐受在嬰幼兒中十分常見,表現為進食奶製品後導致的腹瀉、腹脹、腹痛等症狀,其中原發性乳糖酶缺乏在生活中是非常罕見的,常見的乳糖不耐受主要是一些疾病因素導致的小腸黏膜受損而繼發的,比如常見的病毒性腹瀉、炎症性腸病、食物過敏誘導的腸病等,是導致遷延性慢性腹瀉的主要原因之一。繼發性乳糖不耐受的母乳餵養嬰兒可選擇繼續母乳餵養,添加外源性乳糖酶,人工餵養的嬰兒,建議使用低/無乳糖配方,並建議使用1—2周,腹瀉停止後轉為原來餵養的方式。

●水解配方食品

食物過敏在兒童中常表現為嘔吐、餵養困難、拒食、腹脹、腹瀉、便血、溼疹、哮喘、生長發育障礙等,經過醫生診斷食物過敏的患兒,建議母乳餵養者仍繼續母乳餵養,母親嚴格迴避奶製品。人工餵養患兒更換深度水解奶粉或胺基酸配方奶粉餵養(重度),迴避至少6個月,或至9—12月齡,逐步嘗試轉換深度水解、適度水解及普通奶粉。水解配方奶粉營養豐富,可滿足患兒生長需求,但仍需監測患兒營養、生長發育狀況,通過母親迴避的母乳餵養患兒且需評估母親營養和心理狀態。

●早產或者低出生體重嬰兒配方食品

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是生長遲緩、發育落後的高風險人群,母乳餵養不能滿足或不能進行母乳餵養患者,需使用早產兒配方奶進行強化。一般來說,需應用至矯正胎齡38-40周後轉化為早產兒過渡配方,其中中危、生長速度滿意的患兒需繼續過渡配方強化至糾正月齡3月,而高危及宮外生長發育遲緩的孩子需要強化至糾正月齡6月甚至更久。但需要定期監測生長發育指標,在醫師指導下終止強化。

母乳強化劑/母乳營養補充劑

母乳強化劑又稱為母乳營養補充劑,是一種為滿足早產兒特殊營養需求的包含多種營養素的添加劑。推薦出生體重<1800克的早產兒使用,而宮外生長遲緩早產兒、尚未完成追趕生長的小於胎齡早產兒、因疾病狀況限制液體入量的早產兒,需在醫務人員指導及監測下使用。建議母乳餵養量達50—80毫升/(公斤·天)時開始使用,從半量開始,如可耐受,於3-5天內達到足量的強化,如耐受性差,可適當延長達到足量的時間。使用時限主要由患兒體格生長狀況決定,在醫生的指導下逐漸停止添加母乳強化劑。

治療胺基酸代謝障礙特殊配方

苯丙酮尿症是一種先天性胺基酸代謝異常的疾病,是影響腦發育,導致小兒智能障礙的重要原因,飲食營養治療仍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嬰兒期:先予無苯丙氨酸奶粉餵養至體內苯丙氨酸接近正常,逐步增加母乳或普通奶粉餵養,但必須保證80%的蛋白質來自無苯丙氨酸飲食(80%的無苯丙氨酸奶粉+20%普通奶粉或母乳)。

兒童期:可選用蛋白質替代品,日常生活中食用少量苯丙氨酸含量小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地瓜、芋頭等。對於蛋白含量高的食物應謹慎食用或禁用,如雞蛋、魚、肉、豆類、海鮮、奶酪等。(遊潔玉)

(作者為湖南省兒童醫院消化營養科主任醫師)

相關焦點

  • 特醫食品與寶寶健康
    這次「假奶粉」事件是以「固體飲料」替代「特醫奶粉」。為了盈利,不良商家的花式翻新,讓寶寶們的安全處於無法保證的境地,奶粉安全問題再次敲響警鐘。甄選嬰幼兒食品的同時,家長也應更多地去了解特醫食品的相關內容,拋開網絡上商家對於奶粉的宣傳,今天我們從多角度講述特醫食品與寶寶健康。首先來談談嬰兒配方奶粉。
  • 關於特醫食品的誤區你知道多少?
    這個問題是很多寶媽關心的問題,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是專為特殊體質的嬰幼兒設計,無關「長期還是短期」,只要寶寶處於特殊體質狀態下就需要食用。比如寶寶被檢查出重度乳蛋白過敏,就需要喝胺基酸奶粉,那麼何時才能轉普通嬰幼兒配方奶粉呢?一般情況下轉奶時間是這樣的:因為寶寶在成長發育過程中,胃腸道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發育成熟,對乳蛋白耐受的程度會增高,就可以選擇相對分子質量大一些的特配粉。
  • 大頭娃娃罪魁禍首是假冒特醫食品,與所有奶粉品牌無關!你所關心的...
    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是指為滿足進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礙、代謝紊亂或者特定疾病狀態人群對營養素或者膳食的特殊需要,專門加工配製而成的配方食品,包括適用於0月齡至12月齡的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和適用於1歲以上人群的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我國對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實行嚴格的註冊審批管理。
  • 「不同鑰匙配不同的鎖」—瑪士撒拉的特醫食品經營之道
    同時,特醫產品也不同於保健品,其兩者最大區別在於特醫食品是用來治療疾病的,更接近於臨床, 特醫食品在臨床上往往需要醫師、營養師處方使用。目前,國外一些發達地區,特醫食品的臨床應用廣泛且歷史悠久,不少國家已經將這類產品列入醫保報銷的範圍。但是中國特醫食品產業還處於發展初級階段,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較大,營養醫學專業人才十分稀缺,產品註冊進度慢。
  • 特醫電解質配方食品知多少
    本文所要介紹的電解質配方食品是屬於非全營養配方的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那麼什麼是特殊醫學用途(簡稱特醫)電解質配方食品?特醫電解質配方食品和普通的電解質飲料有什麼區別呢?食品夥伴網對特醫電解質配方食品的定義、相關法規中的內容進行總結,為大家在特醫註冊過程中提供參考。
  • 【政策】官方發文:特醫食品中特定全營養配方食品不得網絡交易!
    按照官方定義,所謂「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即指為滿足進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礙、代謝紊亂或者特定疾病狀態人群對營養素或者膳食的特殊需要,專門加工配製而成的配方食品,包括適用於0月齡至12月齡的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和適用於1歲以上人群的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該類產品必須在醫生或臨床營養師指導下,單獨食用或與其他食品配合食用。
  • 2019食品安全與健康十大熱詞解讀(下)
    熱詞五:益生菌功效引熱議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益生菌分會理事長、江南大學副校長 陳衛  亞洲乳酸菌學會聯盟副主席、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益生菌分會副理事長、浙江大學教授 何國慶  解讀內容:近年,我國益生菌產業蓬勃發展,在引領食品工業健康轉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國食注字YP和國食注字TY是什麼意思,特醫食品有沒有營養?
    特醫食品是針對患有特殊紊亂、疾病或醫療狀況等特殊醫學狀況嬰兒的營養需求而設計製成的粉狀或液態配方食品,其能量和營養成分就是為了滿足特殊醫學狀況嬰兒生長發育的,比如過敏寶寶,乳糖不耐受、早產兒等,是好東西,有營養。再次,要看長期和非長期怎麼界定。
  • 2020年國際食品安全與健康大會在京召開
    12月3日,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繼續攜手國際食品科技聯盟在北京舉辦「2020年國際食品安全與健康大會」主會場活動。  大會直面國內外食品領域面臨的新問題,探索中國食品工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之路,為解決中國乃至全球的食品安全與健康問題提出更多科學路徑。
  • 寶寶是牛奶蛋白過敏嗎?需要喝「特醫奶粉」嗎?
    這些孩子因被診斷為「牛奶蛋白過敏」被醫生建議食用「特醫奶粉」,沒想到買到的卻是根本不符合嬰幼兒食品要求的「固體飲料」!這次事件的真相尚有待調查,但牛奶蛋白過敏作為幼兒最常見的食物過敏類型,也的確是近年來家長關注度越來越高的話題。 「寶寶長溼疹了,是不是因為牛奶過敏?」 「寶寶總吐奶,是牛奶過敏嗎?」
  • 第十一屆食品科技北京論壇 暨2019大健康食品發展論壇
    演講題目:食品行業科技創新驅動食品安全與健康 演講嘉賓:孫寶國,中國工程院院士                北京工商大學校長;演講內容: 健康中國行動與食品科技創新演講嘉賓:丁鋼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 所長
  • 人造肉益生菌 專家解讀2019食品安全熱點事件
    原標題:2019年你吃得更健康嗎「人造肉」可以吃嗎?網紅食品靠譜嗎?益生菌真的有用嗎?剛剛過去的2019年,你關注過哪些食品?它們給你帶來了什麼困擾?食品安全關係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自加熱食品行業的快速發展,吸引了大批企業的加入。但由於目前自加熱食品標準規範尚不完善,致使加入自加熱食品行業的企業良莠不齊,嚴重影響了行業的健康發展。目前,僅有中國商業聯合會於2017年發布的團體標準《自熱方便菜餚製品》。從規範行業的角度考慮,自加熱食品還需要更加嚴謹的標準保障其健康發展。
  • 後疫情時代 特殊食品迎來發展新機遇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日訊 11月30日,在「2020年國際食品安全與健康大會」主場活動召開前夕,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北京食品學會、北京市營養源研究所、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食品營養與健康分會承辦的「後疫情時代特殊食品產業的新機遇」專題會在北京召開。
  • 「大頭娃娃」暴露特醫奶粉知識盲區,選正規產品記住這些
    而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俗稱「特醫食品」「特配粉」,其中的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也俗稱「特醫奶粉」,是指為了滿足進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礙、代謝紊亂或特定疾病狀態人群對營養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專門加工配製而成的配方食品。
  • 特醫食品原料選擇須知--生物活性成分名單
    食品夥伴網訊 上一期文章跟大家分享了《特意食品原料有名單?我怎麼不知道》,裡面多次提到了生物活性成分,並且《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註冊申請材料項目與要求(試行)》(2017修訂版)規定,特醫食品中「不得添加標準中規定的營養素和可選擇成分以外的其他生物活性物質」,那麼什麼是生物活性成分,生物活性成分有哪些呢?
  • 超臨界微粒製備技術產業化 「普萃特醫」異軍突起
    近日,超臨界技術專家、廣東普萃特醫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普萃特醫)創始人胡勇剛博士在廣州舉行的普萃特醫開業暨廣東納米醫藥創新論壇上如是說。同濟大學教授汪世龍在論壇上表示,儘管超臨界微粒製備技術國際上已經出現很多年,但中國一直未有突破,普萃特醫的開業及項目落地,標誌著超臨界技術將在提升中國醫藥產業的競爭力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 迎難而上 擁抱後疫情時代食品安全與健康的新未來——2020年國際...
    大會得到了國內外各方的高度關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科學技術部、農業農村部、中國科協、北京市科協等部門及相關國際組織予以大力支持。作為全球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領域權威性與高端性並重的國際盛會,大會直面國內外食品領域面臨的新問題,精準對應中國食品安全與產業健康轉型的難點和焦點,探索中國食品工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之路,為解決中國乃至全球的食品安全與健康問題提出更多科學路徑。
  • 超臨界微粒製備技術產業化 "普萃特醫"異軍突起
    近日,超臨界技術專家、廣東普萃特醫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普萃特醫)創始人胡勇剛博士在廣州舉行的普萃特醫開業暨廣東納米醫藥創新論壇上如是說。  同濟大學教授汪世龍在論壇上表示,儘管超臨界微粒製備技術國際上已經出現很多年,但中國一直未有突破,普萃特醫的開業及項目落地,標誌著超臨界技術將在提升中國醫藥產業的競爭力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 優博敏佳更適合牛奶蛋白過敏高風險寶寶!
    如果寶寶反覆出現以上一個或多個症狀提示寶寶牛奶蛋白過敏,在選擇奶粉的時候,要注意挑選那些具有特殊醫學食品資質的配方奶粉。在特醫領域,優博特醫和雀巢哪個好是不少媽媽都諮詢過的問題,那麼這兩款特醫奶粉品牌哪個更適合寶寶呢?
  • 食品資訊一周熱聞(11.15—11.21)
    (中國法院網)點評: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陳某等6人違反國家對食品衛生的管理制度,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侵犯了消費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其行為已構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要遵守中國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準的要求,以及確保各種文件或資格證明材料符合進口要求,需要結合大量的管理文件進行綜合研判,因此企業必須擁有強大的技術支持或指導,才能最大限度確保輸華食品的安全合規。在此方面,食品夥伴網建議進口商可就具體問題諮詢當地海關,同時藉助第三方標準法規諮詢機構來獲得有效的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