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序測時法」既測定星團的年齡還可以測定星團所處星系的年齡

2020-10-03 太空生物學

作者:黃媂

編著:黃姤

旁述:餘生

利用元素的衰變放射性測定天體的年齡,這個年齡其實僅僅限於地球的年齡,因為很難在其他星球採集隕石,但是它非常重要,因為它給了我們一個去太陽年齡的定標這樣一個非常準確的數據,所以我們需要一個更長時間的、適用範圍更廣的測定年齡的辦法,這個辦法就是「主序測時法」。

思想實驗

「主序」其實是恆星的一種分類辦法,在介紹「主序測時法」之前,先給大家展示一個思想實驗:

假設我們處於一個黑暗的密室裡面,我們沒有任何的鐘表,我們不知道時間是怎麼度過的,而這個時候你怎麼樣才可以知道現在是什麼時刻呢?

唯一的道具是大、中、小3根蠟燭,這3根蠟燭它們燃燒的時間是不一樣的,假設大蜡燭可以燃燒1個小時,中蠟燭可以燃燒2個小時,小蠟燭可以燃燒3個小時。

假設同時點燃這3根蠟燭,然後觀察隨著蠟燭火焰的變化,時間是怎麼流逝的,大蜡燭燒完了我們就知道已經過去了1個小時了,中蠟燭也燒完了那麼2個小時過去了,隨著小蠟燭的燒完3個小時過去了,因此只要觀察在蠟燭臺上面還有幾根蠟燭,以及相對來講大蜡燭是哪一根就可以知道現在是什麼時刻了,所以主序測定法其實就是利用這個道理。

「主序」

為了去您更加了解「主序」,先來簡單地看一看太陽的演化,太陽目前處於「主序」這個階段,其實它就是氫燃燒的一個過程,太陽之所以能夠發光是因為在它的核心氫的原子核在不斷地聚變成為氦的原子核,但是氫總有一天會燒光的,當它枯竭了之後接下來太陽的演化就會跟今天的太陽完全不同,它會變得體積非常龐大從而成為一顆紅色的巨星,在核心氫的燃燒和氫燃燒光之後這兩個時間段其實相差是很大的。

在太陽的一生裡面它絕大部分時間都處於氫燃燒這個階段,到了後面幾乎就可以忽略不計了,所以可以把太陽的核心氫這個過程作為一根蠟燭來度量時間,並且有這樣一個特點:

如果在一個星團裡面有大量的恆星,我們可以去比它們演化的快慢,像我們太陽這樣的恆星並不是孤立地演化的,它在剛剛誕生的時候或許是處於一個龐大的系統裡面的,只不過今天它離開了這個系統成為一顆單星,但是還有大量的恆星其實還處於一個星團裡面,它們有個特點就是它們的年齡是完全一樣的,差別僅僅是它們質量不一樣,而質量不一樣的恆星它演化的快慢是不同的,質量越大的恆星演化得越快,質量越小的恆星的演化得越慢,這就是為什麼上述剛剛講到那根大蜡燭它反而燒得快,那根小蠟燭燒得慢的原因,在星團這個競技場裡面有不同質量的恆星它們處於同一個起跑線上面,它們同時點燃開始燃燒,它們在主序階段處於一個特別的位置上,在這個位置上把它的溫度和它的光度做一個排序,它們幾乎都處於這樣一個對角的帶上面,這個帶稱為「主序帶」。

「主序測時法」

如上圖所示,如果讓時間流逝經過200萬年,25倍太陽質量的恆星消失了,所以在星團裡面這樣的恆星就不見了,我們能夠看到的、最亮的恆星可能只有十幾倍太陽質量,再接下來過了1,000萬年15倍太陽質量的恆星也死亡了,依次類推兩倍太陽質量的恆星死亡需要10億年,而像我們太陽這樣的恆星它需要100億年才會死亡離開主序,質量更小的、只有太陽質量一半的恆星它需要600億年的時間,這是所謂的「主序測時法」。在一個星團裡面去看它的主序質量最大的恆星,或者說還存活的質量、最大的那顆恆星主序星,然後就用它的主序壽命來表徵它的年齡作為一個標誌。「主序測時法」這個辦法既可以用來測定星團的年齡,還可以用來測定星團所處的那個星系的年齡,譬如說在一些河外星系裡面一些非常年老的星團,它們的年齡其實就可以用來代表這個星系它本身年齡的長短。

(黃媂)結語:白矮星冷卻測時法

當恆星最終離開主序進入到它的晚年,最後它的歸宿會變成一個緻密星,所以說這個恆星已經死亡了,但即使是死亡的恆星,其實也不是說真的就不再發揮作用了,恰恰相反,有些死亡的恆星它依然可以給我們提供測量時間的一個重要的方法——白矮星冷卻測時法。

推薦閱讀

我是【黃媂】,(天體生物學領域.太空生物學領域.科學.科技.科研.科普)的文章,歡迎點讚.評論.轉發.關注互相學習。

相關焦點

  • 這個球狀星團太缺鐵了
    年齡越大的貧金屬星代表著越早的宇宙演化階段。因此,找到貧金屬星是研究恆星演化史的關鍵。據悉,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小組在距地球250萬光年的仙女座星系外圍發現了一個迄今金屬豐度最低的球狀星團RBC EXT8。這一發現刷新了大型球狀星團的理論金屬豐度下限,挑戰了現有的球狀星團形成理論。
  • 宇宙年齡數據要更新?利用球狀星團,科學家得出了這個數字
    正如Valcin等人所介紹的那樣:「球狀星團是宇宙中形成最早的恆星集合之一,我們可以藉助它們來判斷星系和恆星形成的時間,從而推測出宇宙的年齡。從天體物理學的角度來看,他們為星系和恆星的形成提供了大量寶貴的信息。」為此,他們藉助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先進巡天相機的觀測數據,對68個球狀星團進行了分析研究。具體來說,他們是根據這些星團的亮度來測量恆星的分布。
  • 野鴨星團
    位於智利的拉西拉天文臺,利用MPG/ESO 2.2米望遠鏡上的寬視場成像儀拍攝了這幅美麗的圖片,這簇藍色的恆星是已知包含恆星最多的疏散星團之一——M11,又被稱為NGC 6705或野鴨星團。M11是疏散星團,有時候這類星團又被稱為銀河系星團,距離我們約6000光年,位於盾牌座。它最早是由德國天文學家Gottfried Kirch於1681年在柏林天文臺發現的,它在那時候的望遠鏡中只不過是一個毛絨絨的光團。直至1733年,這個光團才被英格蘭神父William Derham分解為單個的恆星,隨後便被查爾斯·梅西耶在1764年收入了他那著名的目錄。
  • 「星團」就是一團星星嗎?科學家:星團能帶領我們認識銀河系
    星團是指一堆恆星聚集成的集團,也就是相對來說恆星比較密集的一片區域,而且它們是源於同一片巨大的分子雲,星團大致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較為鬆散的疏散星團,另一種是較為密集的球狀星團,它們遍布了整個銀河系。
  • 「星團」就是一團星星嗎?科學家:星團能帶領我們認識銀河系
    星團是指一堆恆星聚集成的集團,也就是相對來說恆星比較密集的一片區域,而且它們是源於同一片巨大的分子雲,星團大致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較為鬆散的疏散星團,另一種是較為密集的球狀星團,它們遍布了整個銀河系。
  • 遠古球狀星團或是外星智能生命的第一發現地
    球狀星團是非常古老的天體,形成於115億年前,也就是大爆炸後23億年,宇宙的恆星形成速度達到峰值前不久。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射電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研究所的天體物理學家羅薩·阿米莉·岡薩雷斯-洛佩茲利拉表示:「這個時期被稱之為宇宙全盛期。球狀星團的亮度極高,可以從很遠的地方進行觀測。
  • 七姐妹星團:又名「昴星團」,是距離地球最近也是最亮的疏散星團
    組成星團的恆星數量從十幾顆到幾十萬顆不等,如果組成的星團整體呈圓形,而且中心密集,我們稱為「球狀星團」,目前銀河系中發現的球狀星團數量超過150個以上。球狀星團而有些恆星之間的引力作用較弱,形成的星團結構鬆散,形狀不規則,我們稱為「疏散星團」,與球狀星團相比,疏散星團中的恆星密度要小得多,一般存在於恆星活躍形成的區域,比如旋渦星系的旋臂和不規則星系中,疏散星團一般來說都比較年輕,有些只有幾百萬年的歷史,目前在銀河系內已經發現了一千多個疏散星團
  • 這個球狀星團因「貧鐵」創了紀錄
    在天文學中,金屬豐度比太陽低的恆星被稱為貧金屬星,往往誕生時間比較早;富金屬星則與太陽金屬豐度差不多甚至更高,也比較年輕。  年齡越大的貧金屬星代表著越早的宇宙演化階段。因此,找到貧金屬星是研究恆星演化史的關鍵。
  • 揭開最亮星團和星系的面紗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科技豬豬俠,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揭開最亮星團和星系的面紗。揭開最亮星團的面紗昴星團是太空中最著名的星團。每到初冬時節,昴星團在傍晚就露出東方地平線,隨著它慢慢升高。關於昴星團的來歷,還有很多動人的神話。中國古代把其中的亮星列為昴星。有趣的是,無論是中外,古代都把昴星團稱為「七姐妹星」或「七簇星」,可見那時昴星團中確實有7顆較亮的恆星。但是現在人們憑肉眼卻只能見到其中6顆星,有一顆星的視亮度已變暗,只有眼力極好的人可以看到7顆或更多的恆星。這是什麼原因呢,目前還是眾說紛紜。
  • 星空中的鑽石手鍊:昴星團,一個美麗而年輕的藍白色星團
    日落後在西方夜空就能看見一顆全天最亮的星星,那就是金星了,昴星團就在金星所在的地方。有興趣可以參看我昨天的文章:《4月3日將發生八年一遇的天象奇觀——金星合昴,你準備好了嗎?》在迎接這難得的天象之前,我們來認識一下這個美麗而年輕的星團吧。
  • 淺談宇宙的年齡和大小
    宇宙的年齡科學家們以前確定宇宙的年齡通常有兩種方法——1.根據球狀星團的年齡來判斷。由於球狀星團是在宇宙誕生後不久就產生的天體,因此知道了球狀星團的年齡就能大概知曉宇宙的年齡了。而最古老的球狀星雲的年齡大約為115億年,那麼宇宙的年齡就在115億年左右(宇宙的年齡只能大於115億年)。
  • 星團的「黑暗面」
    位於智利的甚大望遠鏡最近在巨型星系「半人馬座 A」周圍發現了一種「黑暗」的球狀星團。
  • 在5500光年外的星系團中,發現441顆恆星,平均年齡80萬歲
    這項研究發表在《arXiv》上,揭示了對這個研究較少的星系團本質有了更深入了解,並確定了它的數百個潛在成員。存在於巨型分子雲複合體中的豐富星團,可能對更好地理解恆星演化過程非常重要,這些星團由巨型OB星主導,容納著數千顆恆星。
  • 在5500光年外的星系團中,發現441顆恆星,平均年齡80萬歲!
    這項研究發表在《arXiv》上,揭示了對這個研究較少的星系團本質有了更深入了解,並確定了它的數百個潛在成員。存在於巨型分子雲複合體中的豐富星團,可能對更好地理解恆星演化過程非常重要,這些星團由巨型OB星主導,容納著數千顆恆星。
  • 利用元素的衰變放射性測定天體(地球)的年齡
    」或者「放射性衰變」,原子核可以去釋放一個更小的原子核,或者釋放一個電子或者一些光子等等,總之它會使它的構造發生變化,而它的構造變化了之後就有可能達到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這是一個時間的標尺,它的含義是每過一個半衰期,這個原子核的數量就減少為原來的一半,而再過一個「半衰期」它又減小了一半,因此只要去測量這個原子核原來的數目以及它所生成那個新的原子核的數目,通過兩者之比就可以得到它經過了幾個半衰期,就可以測量它經歷了多長時間。
  • 宇宙現在的年齡是多少?
    浩瀚宇宙通過球狀星團推算宇宙年齡一般認為球狀星團是十分古老的星體的集合,球狀星團球狀星團:因其外形類似球形而得名。利用哈勃常數推算宇宙年齡推斷宇宙年齡的第二種方法是利用哈勃常數進行推算。根據美國天體物理學家愛德華·哈勃的觀測,星系以更快的速度遠離我們,而銀河系遠離我們的速度,即退行速度,與到銀河系的距離大致成正比。這種比例常數稱之為哈勃常數。
  • 星系是如何形成的?球狀星團貢獻大量恆星
    恆星誕生之後常常會分離開,但也有一些恆星群體至今還保留著,它們就是我們見到的星團。一般情況下有兩類星團,其中一類是年輕的小質量星團,它們一般存在於銀盤盤面上;另一類則是質量巨大但年齡較老的星團,它們存在於銀河系的銀暈結構內。
  • 星團是什麼,星系又是什麼,原來這麼講究
    星團一恆星集中營金牛座的昴星和畢星被人們比喻為天上的七仙女,深受人們喜愛。一直以來,人們不斷地為它們編織出很多美麗感人的神話故事,然而對更多的人而言,他們對那些神話故事早已耳熟能詳,但是對什麼是星團,卻理解得模糊不清。科學家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觀察研究,才揭開了神秘面紗。
  • 進一步認識襁褓中的球狀星團
    在銀暈中大約有150個球狀星團,它們差不多和宇宙本身同樣的年老。而且不僅僅是銀河系,其他大質量星系中球狀星團也是無處不在。球狀星團就有極大的質量和極高的密度,因此天文學家正致力於弄清楚它們誕生的物理條件。現在,天文觀測為球狀星團形成的早期階段研究帶來了曙光。               按照球狀星團形成的早期理論,宇宙中原初物質的坍縮形成了球狀星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