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我省奮力實現「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目標任務,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五年,編制好我省「十四五」規劃意義重大。大眾日報開設「為『十四五』規劃獻計策」高端訪談欄目,邀請各界權威專家談對編制「十四五」規劃、推動山東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建議。
「近年來,山東主動融入國家開放大局,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加快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大幅提升,有力促進了經濟社會健康穩定發展。」山東社會科學院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李廣傑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進入加速演進期,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深遠,山東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面臨錯綜複雜的外部環境。同時,山東對外開放在體制機制創新、平臺載體作用發揮、貿易創新發展等方面仍存在一些短板和制約因素。
「『十四五』期間,山東應加快構建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提升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建設高能級對外開放平臺,著力培育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實現對外開放新高地建設新突破。」李廣傑認為,高標準推進山東自貿試驗區建設是山東建設高能級對外開放平臺的首要任務,「十四五」期間,山東應賦予自貿試驗區更大改革開放自主權,加大在市場準入、管理標準、智慧財產權保護、監管規則等重要領域的先行先試和壓力測試,形成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引領和帶動全省新階段高水平對外開放。
近年來,山東外貿進出口成績顯著。特別是今年以來,山東克服疫情影響,進出口月度總值年內3次刷新歷史紀錄,外貿活力不斷提升。在談到「十四五」時期山東外貿工作時,李廣傑建議,山東應著力在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建設、國際自主品牌培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國際營銷網絡建設、新興貿易業態培育、內外貿一體化、服務貿易發展等方面下功夫,加快形成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外貿競爭新優勢。
「山東應加快培育自主出口品牌,引導和支持外貿出口企業對標和接軌國際一流標準,開展國際通行的質量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和行業認證,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出口品牌。」李廣傑表示,山東應該依託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打造加工貿易集聚區,著力提升加工貿易技術含量和附加值,促進加工貿易由加工組裝向技術、品牌、營銷環節延伸。
今年前三季度,山東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和實際投資分別增長10%和92.1%,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佔到同期全省進出口總值的30.1%,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顯示出廣闊空間。李廣傑認為,山東應抓住這一契機,促進與沿線國家貿易合作規模持續擴大,有序推進投資合作,高標準推進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建設,聚焦國際物流中心、現代貿易中心、雙向投資合作中心、商旅文化交流合作中心「四大中心」,將其打造成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
「山東還應該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籤訂為契機,深化與東協經貿合作。」李廣傑認為,東協已成為山東對外貿易和對外投資的重點區域,山東應抓住RCEP即將正式籤署的有利時機,進一步拓展與東協經貿合作的領域和空間。
山東與日韓一衣帶水,在中日韓三國貿易中具有天然的區位優勢,是山東服務國家開放大局中的特色。李廣傑認為,山東在「十四五」時期應充分發揮與日韓的地緣優勢、經貿合作基礎優勢,深化與日韓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經貿合作。
「我們要落實與日韓達成的地方經貿合作機制化安排,推動制度型開放先行先試,全面提升對日韓合作層次和水平。」李廣傑建議,山東下一步應積極推進中韓自貿區地方經濟合作示範區、中韓(煙臺)產業園、中日(青島)地方發展合作示範區建設,將山東打造成為對日韓合作的重要平臺載體。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孫源澤 鞏姍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