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鹽,作為一種最常用的調味劑,我們一般不大注意它的變化。其實,它在經歷了兩次革命之後,第三次革命又悄然而至了。
食鹽的第一次革命是粉精鹽的出現。在此之前,我們使用的一直是那種顆粒很粗,且極不勻稱的大鹽。這種大鹽使用時鹹淡不易把握,雜質又多,一溶解碗底就會沉澱一層泥沙,很不衛生。為了解決這一系列問題,鹽業企業就對其進行了一定的加工,在生產過程中將鹽進一步的過濾淨化,然後加以粉碎,最後再用塑膠袋包裝起來,這就是粉精鹽。這種粉精鹽運輸、買賣起來更加方便,使用時鹹淡更易掌握,而且更加清潔衛生。食鹽的這次變化實際上是從功能型到實用性的一次革命。
食鹽的第二次革命是加碘鹽的出現。過去,我國不少地方由於缺碘造成了一種叫甲狀腺炎(俗稱大脖子)的地方病。為消滅這種地方病,衛生部門曾組織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和試驗,最後選擇了在食鹽中加碘的辦法。通過政府發布命令,強制生產銷售和食用加碘鹽。與此同時,又加大了打擊私鹽的力度。加碘鹽的使用,有效地解決了長期難以克服的地方病,極大地保障了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食鹽的這次變化實質上是由實用型到衛生保健型的革命。
那食鹽的第三次革命又是什麼呢?是食鹽由衛生保健型向營養型的變革。過去,在人們的眼裡,食鹽就是食鹽,購買時只需考慮數量的多少,從不需要考慮品種的選擇;而如今,你到商場、到超市……就會看到,食鹽已一改過去單調的面孔,品種變得豐富起來了,海鹽、泡菜鹽、低納鹽……這些可以根據不同用途、不同需要加以選擇,特別是加鋅、加鈣之類的強化營養鹽,不僅可以作為調味劑,還可以為人體補充各種必需的微量元素,以增強身體營養。目前,由於傳統習慣的影響,加上各種營養鹽的價格偏高(2.00元左右/500克),營養鹽的銷量還十分有限。但隨著人們用鹽觀念的變化,在食鹽上一年增加三四十元的開支將不再是許多家庭考慮的主要因素。因此,營養鹽的市場必將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