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漫遊太空,跨越50年的科幻電影發展史

2021-02-08 人文小雜談

1969年上映的科幻巨製《2001太空漫遊》,如今在cctv6重映了。本以為是一部上世紀90年代的古董級別的科幻片,在仔細了解後居然是有著50年歷史的殿堂級科幻片。驚訝的是原創者的驚天幻想,還有拍攝方法的獨創一格。

2000年,海伍德·弗洛伊德博士前往人類的月球基地,奉命調查月球上的不明物體,那是一塊被埋藏了數百萬年的黑色石板,與遠古時期人猿們發現的石板相仿。在弗洛伊德等人進行實地考察時,太陽升至石板上空,石板隨即發出了刺耳的無線電信號。遙想美國60年代實現的登月,建立月球基地幻想也不會是太長久的事情所以在當時看來並不是天馬行空的幻想。

18個月後,「發現一號」太空船向木星進發,除了飛行員大衛·鮑曼和弗朗西斯·普爾之外,飛船上還有三名處在冬眠狀態的科學家和一臺具有人工智慧、掌控整個飛船的電腦「哈爾」9000。人工智慧已經部分取代人類管理職能,在50多年前的科技水平下已經有了如此超前的思想。根源還是在於對科技發展充分信心。

鮑曼和普爾開始質問哈爾,而哈爾建議將零件放回原處以觀後效。為了避免讓哈爾偷聽到談話內容,鮑曼和普爾躲進太空艙中交談,普爾坦言感覺不妙,認為如果一旦證實哈爾出錯,就必須將其關閉。兩人萬沒想到,雖然哈爾聽不到他們的聲音,卻可以透過窗口讀取唇語。

哈爾決定先發制人,他用太空艙撞斷了正在更換零件的普爾的氧氣管,令其漂浮在太空中。鮑曼出艙營救,而冬眠的三位科學家隨即因電腦失靈而悉數喪生。哈爾拒絕為返回的鮑曼打開艙門。

當人工智慧超越人類管理機制的束縛時候就是倫理道德討論的時候,及早的涉獵此事的討論也為後來人工智慧的發展建立管理約束規則。堪稱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劇作一點不為過。

鮑勃乘太空艙駛離飛船,在木星軌道上發現了又一塊黑色石板,接近石板的鮑勃突然高速穿過一條五彩斑斕的隧道,最終置身於一間風格古樸華麗的臥室。鮑勃迅速老去,在垂死之際,第四塊石板出現在床邊,石板將他變成透明光團中的胎兒——星孩,星孩凝視著浩瀚的宇宙,等待未知新生的到來。人性的思考是哲學的課題,當科技發展的一定高度時哲學就上升為頂級理論了。

全片只有205個鏡頭是特效鏡頭。由於影片攝影指導傑弗裡·安斯沃思不願使用複雜的洗印特效,所以片中所有特效畫面全部在攝影機前拍攝完成,所以本片開創了前投影視覺特效技術。片中人猿學用工具場景中的非洲背景和大量太空船場景都是這種特效技術的傑作。在本片問世後,這項技術開始普遍應用,直到90年代才逐漸被綠屏取代。

一部劇作的誕生除了劇本的優秀外,高超的攝影技術也是不可或缺的。在沒有計算機特效製作的背景下,巧妙的利用光學成像的技術製作了史詩級的特效,大師的誕生往往都不是偶然產生的。

相關焦點

  • 《2001太空漫遊》開啟科幻電影新大門(圖)
    1865年,小約翰·施特勞斯為了鼓舞奧地利軍隊的士氣創作了《藍色多瑙河》。100 多年之後,電影大師斯坦利·庫布裡克在他執導的電影《2001 太空漫遊》中,首次將《藍色多瑙河》與浩瀚的宇宙相接,流淌的音符仿佛在訴說廣闊太空的深邃與神秘,使人沉浸其中。
  • 電影 | 《2001太空漫遊》:最偉大的科幻電影
    許多人以為《2001太空漫遊》是2001年後的電影,其實影片於1968年上映的,它是由斯坦利·庫布裡克執導的一部科幻片,根據科幻小說家阿瑟·克拉克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被譽為「現代科幻電影技術的裡程碑」。
  • 來自50年前科幻的魅力,被稱科幻電影教科書—《2001太空漫遊》
    樹葉推薦:斯坦利·庫布裡克《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大家好,又到了本期公版電影推薦,老規矩先給大家介紹一下什麼是公版比如漫威《毒液:致命守護者》《復仇者聯盟》系列,DC《海王》《正義聯盟》,再比如《變形金剛》《大黃蜂》等等都有諸多科幻元素在裡面,那麼要論「最佳科幻電影」每個人心中可能都會有不一樣的答案,但樹葉覺得《2001太空漫遊》絕對稱得上「最佳科幻電影」的頭銜。
  • 50年了,《2001: 太空漫遊》到底說了什麼
    「誰能告訴我《2001:太空漫遊》到底說了什麼?」50年過去了,這部被無數影迷頂禮膜拜的科幻片,依然讓人一頭霧水。▲ 電影中幾次出現的一塊黑色方形石,是觀眾們疑惑的焦點之一《2001:太空漫遊》距離上一部讓庫布裡克聲名大起的電影《奇愛博士》上映長達四年之久,與庫布裡克合作的科幻小說家阿瑟·克拉克爵士(
  • 《2001太空漫遊》:科幻電影的先驅,探討了我們從何而來
    最近幾年有很多科幻電影上映,比如《機械戰警》、《流浪地球》、《湮滅》、《降臨》和《銀翼殺手2049》等等。但要想找到一部像《2001太空漫遊》一樣大膽且具有如此影響力的電影,就必須追溯到弗裡茨·朗1927年的電影《大都會》。
  • 科幻迷們有福了!全新珍藏版《2001太空漫遊》上市
    □文/半島記者 黃靖斐電影《流浪地球》的火爆點燃了中國影迷、讀者對科幻電影、小說的期待,引爆了閱讀科幻小說的狂潮。但很多人不知道,劉慈欣的《三體》《流浪地球》都受到一部「科幻神作」的影響,就是《2001:太空漫遊》。正值人類登月50周年之際,讀客文化推出了全新珍藏版《2001:太空漫遊》,讓處在閱讀狂潮之中的國內讀者,再次領略這部「科幻界」曠世之作的魅力。
  • 《2001太空漫遊》50周年:一部電影和一整個時代
    在阿波羅還未登月發回第一張太空照片時,它已經描繪了一片緩慢、優雅而沉寂的太空,還有一個忠誠卻悲劇的人工智慧——它用142分鐘預言了人類50年科技文明的發展線,成為當代科幻片的開山鼻祖、教科書式的典範。還是它,啟蒙當今深度學習大牛Yann LeCun走上AI研究之路,啟發了蘋果的整個產品線……它是《2001:太空漫遊》,今年整整50周歲了。若影片的導演斯坦利·庫布裡克還健在,老人家應該剛好80周歲。
  • 半個世紀過去了,《2001太空漫遊》仍是最酷的科幻電影
    半個世紀過去了,《2001太空漫遊》仍是最酷的科幻電影 澎湃新聞記者 錢戀水 2014-10-23 17:37 來源:
  • 人類的太空史詩;《2001太空漫遊》上映50年
    談起科幻片,斯坦利·庫布裡克導演的《2001:太空漫遊》是一個無法繞開的話題,這部電影從它產生開始就對後世的電影產生了難以迴避的影響。這部首映於1968年4月5日的電影距離今天也有50年了,50年已經是一段相當長的距離了。
  • 影視點評:《2001太空漫遊》最偉大的太空科幻電影
    《2001 Space Odyssey》,即《2001太空漫遊》,被稱為史上最深刻最富哲學涵義無人能懂的科幻電影。就是這部電影讓我期待了很久,終於完完全全地看完了整部電影,發覺有很多東西都已經被抽乾一般,需要不斷地重複才能更在文本中發掘出來。
  • 《2001太空漫遊》在科幻電影中是什麼水平和地位?
    現如今,電影業技術發達,形形色色的科幻電影,特效華麗逼真,讓人審美疲勞。殊不知在上世紀60年代,英國和美國就聯手拍出了一部鴻篇巨製的科幻電影,也就是今天為大家推薦的這部《2001太空漫遊》。電影的開端,像猩猩一樣的史前人類集群生活。
  • 《2001太空漫遊》一部偉大的科幻電影
    《2001太空漫遊》自從上映以來就被有被冠為最偉大的科幻電影之稱。詹姆斯卡梅隆在節目裡提到,他曾經在電影院看了五遍《2001太空漫遊》,其中一次,有一個人直接衝到銀幕前大喊「It's God,It's God」。2001因為他所提出地問題之尖銳和深刻,也被我們稱為硬核科幻電影的代表作品,他包含了,人類進步的源泉,對科技的恐懼,人類的定義,宇宙對於人的無限。
  • 改變科幻電影歷史的《2001太空漫遊》為何備受推崇
    對於很多人來說,有一些電影,一生中非看一次不可的,而庫布裡克(Stanley Kubrick)的《2001:太空漫遊》 (2001: A Space Odyssey, 1968)就是其中之一。這部電影到底來說還是太美了,從誕生到今日被盛譽不已,它不僅包含不可思議的技藝和製作、也同時在當代知識的最前端上。以今日的電影發展史來看,它影響著眾多導演及科幻電影,例如,《星際大戰》的導演喬治魯卡斯(George Lucas)。
  • 現代科幻電影鼻祖,2001太空漫遊,時隔51年現在看依然經典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1968年,由斯坦利·庫布裡克導演的經典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遊》不得不說這部電影是所有人公認的一部現代科幻電影鼻祖,毫不誇張的說,這部電影影響了很多後續科幻片的創作,無論是拍攝手法還是內容立意,十幾年後的今天我們再看,依然可以把它稱之為佳作喜歡這部電影的朋友對它的討論
  • ...州發現神秘金屬物體 「撞衫」庫布裡克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遊》
    媒體將這一發現與斯坦利·庫布裡克電影《2001:太空漫遊》中的一幕相提並論,引起網友熱議。相關新聞視頻截圖實際,這不是世界電影大師庫布裡克第一次上熱搜了。早在,1969年,美國的「阿波羅計劃」第一次把人類送上月球,阿姆斯特朗留下了那句「月球一小步,人類一大步「的名言。當時登月的場景是電視直播,但仍然有不少持懷疑論者認為是庫布裡克在好萊塢攝影棚偽造的。原因是就在前一年,電影大師斯坦利·庫布裡克剛拍完一部登月題材的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遊》。
  • 50年後科學家們對《2001:太空漫遊》的反思
    《2001:太空漫遊》是庫布裡克1968年傑出的電影作品。這部作品一直在不斷激勵啟發著一代又一代人工智慧和太空科技方面的研究人員。圖解:斯坦李·庫布裡克導演的《2001:太空漫遊》中最有代表性的劇照的其中一張;圖片來源:庫布裡克等早在我們把人類送上月球的一年前,被世人讚譽為斯坦李·庫布裡克最傑出的電影《2001:太空漫遊》就已經上映了。
  • TANC | NASA紀念「2001:太空漫遊」50周年,從它開始讀懂庫布裡克
    於1968年4月在美國正式公映的《2001太空漫遊》,轉眼已經誕生50周年。半個世紀過去,這部由斯坦利·庫布裡克(Stanley Kubrick)執導的電影已經成為全世界科幻影迷心中的聖經,影響了後世諸如《黑客帝國》《盜夢空間》《星球大戰》等作品及其導演的創作。
  • 《2001太空漫遊》賞析:依然是科幻電影史上最亮的那顆星!
    ,非《2001太空漫遊》莫屬了。另外,就是感覺好無聊,一半時間都是只有配樂還有各種鬼哭狼嚎,現在再回看,感覺當時的認知好膚淺啊,雖然是距今已有50年歷史的「高齡老電影」了,從很多方面來看,電影放到今天仍然是佼佼者,之前看了很多影評,說這部電影是什麼封神之作,不可逾越的裡程碑,感覺吹過頭了,但是番薯哥再一次看完後,基本認同此看法,至少從影片的前瞻性和思想性上來說,不敢說後無來者,但絕對是前無古人,幾乎所有後來的經典科幻電影都有它的影子
  • 《2001太空漫遊》原作者 科幻大師克拉克去世
    美聯社消息,最偉大的科幻小說家之一的英國人阿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e)被發現死於在斯裡蘭卡的家中,享年90歲。阿瑟-克拉克自上世紀60年帶以來,就飽受脊髓灰質炎等併發症的困擾,有時候還必須用輪椅才能行動。他的私人秘書Rohan De Silva稱,阿瑟-克拉克是因為呼吸問題而去世的。
  • 50年前上映的《2001太空漫遊》,至今還未被超越
    《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海報1968年4月3日,斯坦利·庫布裡克(Stanley Kubrick)的科幻巨製《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正式在美國多地公映。